第11章 壓力不小

“信我的吧外公,您只管以您和大舅和名言聯名把這個文件交上去,我保證趙家會受益就是。”馮思哲知道想說服老頭子那要打的第一步棋就是趙家的名號,可以說外公一生最注重的就是怎麽樣把趙家發揚光大。“機會與風險同在。”在說完了那句話後,馮思哲又點了這麽一句,就像是在向趙中将說,寶貴險中求,更何況就算是歷史上不發生海灣戰争,那對趙中将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他現在也是首都軍區第四司令員,這個職位在很多人看來已經不低,需要仰視,但在國家領導人的眼中确并不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地位置。光在首都軍區他上面就有三位在加上政委足有四人在壓制他,雖然說級別己一是正軍正部級,可畢竟實權要小很多,而在和平年代,軍人想升職,尤其是到了外公這個年紀那不冒一點險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來的事情是很在有出頭之日了。

聽到機會與風險同在這句話時,趙中将明顯的顫了一下身子,說實話,他的年紀到了六十歲,才不過是一個中将,他的人生奮鬥目标也就淡了許多,想着的也就是怎麽樣在退休的時候弄一個上将而已。而如果馮思哲這個文件所預測正确的話,那自己就會大大受益,提前的晉入上将也不是沒有可能,甚至還會因此走上更高的崗位,那他的人生也會有一個大的改變,也許自己也就還能在幹上個十年甚至到退下時還會有很大影響力。而就算是預測失誤,那也沒有什麽,最壞的打算就是在中将這個位置上退休罷了,沒什麽大不了。

正是因為可以破釜沉舟一戰,趙中将終于點了點頭。就算是為了表示對外孫的支持,趙中将這一次也要出一次頭,而就算是失敗了也無怨無悔,想來這份情馮思哲也會記的,那自己最終還是贏家。

“那,那我就把你大舅召來,讓他回來簽字,我明天就送上去。”趙中将下了堅定的決心,向着馮思哲類似保證的說着。

“好!”馮思哲點了點頭,他相信趙家轉運的日子就會來到了。“還有這個外公,這是我對國內經濟形勢的一點意見,您看一下,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可以在一些有影響的報紙上發表。”說着話,馮思哲又把另一份文件遞了過去。

随眼看向标題《經濟發展,改革開放,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與規劃》。看到這個趙中将一愣,作為總設計師德國恩首長的警衛員,他多少還知道領導對證券市場問題最近是比較關注的,而馮思哲可以寫有這方面的文章,看來其眼光也是不錯的。

“這都是我在英國時看到一些事情的經驗之談,想來能夠對我們國家的證券業起一定的作用。”馮思哲把早就想好的說辭擺了出來。

聽馮思哲這樣講,趙中将點了點頭,沒錯,自己的外孫在英國呆過,又的又是金融經濟與企業管理,想來他對證券業是有着獨倒的見解吧。對這方面并不是很熟悉,也提不出什麽意見的趙中将并沒有太仔細地看這個材料,而是放到了一邊,“行,我明天把這東西給幾個內行看看,行的話就發到內參上吧。”

趙中将這樣一說,馮思哲是一愣。內參是什麽,他不會不知道,那可是黨內的文件,總書記和中央領導們都會看的一份重量級文件,可以說趙中将向馮思哲點頭說要把這文件發到內參上那就足以說明他對馮思哲的信任,也說明了為了外孫的發展,他是舍得下大力氣的。

馮思哲再次向外公點了點頭,走了出去。出去的時候就聽到外公在那裏撥電話,說是找一個總參招待所裏入住的趙萬江。

大舅趙萬江本是東北軍區第18師師長,正師級,放到地方就是正廳了。這一陣子正好他在首都開軍務大會,現在因為工作關系住在總參的招待所,聽聞父親召見,馬上便由招待所中回到了四合院。

馮思哲只是看到大舅匆匆的進了四合院,大約還是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又走了出來,看那樣子步履似乎有一些猶豫,又有一些興奮。

第二天上午中青班上講的是什麽馮思哲完全的不知道,他一直在考慮着自己替外公,大舅和自己上的那兩份文件發表之後會有什麽樣的影響。這可是馮思哲重生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希望歷史不會改變,自己把估量的不錯,只有這樣,那馮思哲這次寶才算押對,他想把趙家發揚光大的願望才會得己實現。

早早就回四合院中等候的馮思哲很是失望,爺爺與大舅中午都沒有趕回到家中吃飯,連電話也沒有打一個,這讓馮思哲想提前知道這樣做效果會是怎麽樣的計劃落空。而一直到了晚上,當門外響起了汽車喇叭聲,馮哲這才把較為嚴肅的目光看向了四合院的門口,接着就見到外公與大舅一臉嚴肅的由大門外走進來。

“外公,大舅,怎麽樣了?”于天跑到了院子中央,看着外公和大舅。

大舅是眼睛一怔,然後低下了頭,沒有說話。倒是外公向着馮思哲笑着說,“呵呵,哲兒你的那篇關于證券的文件我給了好幾位經濟學家看了,他們對你在文中提出一些論點都很支持,而且也同意你那篇稿子會在明天的內參上發表,哲兒呀,了不起呀。”

Advertisement

的确,作為只有二十二歲的馮哲就可以在內參上發表文章,而且還不是所謂的豆腐塊小文章,相反确是有着上萬字的大篇輻文章,這的确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馮思哲聽着自己的文稿會上內參,當然很是高興了。但他更想知道給外公和大舅寫的那篇關于海灣戰争的軍事文章會引起什麽樣的反響,所以馮思哲也僅是臉上笑了一下之後就小聲地問道:“那,外公,那篇關于海灣戰争的稿子上面是什麽态度?”

“有人批評我們了,說我們是唯恐天下不亂。還有一些人則說海灣根本不可能打起來,美國也不會那麽沖動,來一個第二次的越南戰争。”大舅倒是直言不諱,直接的把軍委一些領導的意見直說了出來。

“萬勇,不要亂說。”趙中将訓斥了大兒子一句,然後又轉身向着馮思哲說,“沒事的哲兒,遇到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的。”

“嗯,但請外公和大舅放心,我不會無的放矢,戰争一定會打起來的,你們等着看吧。”馮思哲一聽外公與大舅這樣講,就知道那篇關于戰争會打響的文章一定是受到某位軍委委員的批評了,不過馮思哲并不擔心,甚至他還有一些欣喜,像這種事情不同的聲音越多,越是能證明外公與大舅的前瞻性。唯一他只是擔心外公與大舅是不是可以承受起這份壓力罷了。

看着馮思哲那充滿自信的眼神,趙中将又點了點頭,“嗯,這一次我和你大舅都做了準備,不礙事的。”

感受着外公那倍加疼愛的目光,馮思哲知道為了自己外公不論做什麽事情都不會有任何的怨言,由此他心中也就更堅定了要出人頭地,哪怕是為了趙家,為了外公對自己的這份期望他也不能讓外公等人失望。

轉身回到了屋中,馮思哲提筆之下又寫了一篇題目為《現代目光之現代化局部戰争——軍事革命刻不容緩》,這篇文章主要闡明的思想就是作為一名軍人千萬不能用經驗去談去世界軍事格局,随着社會的不斷前進,戰争的形态也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用老思想去看新社會,必然會讓共和國的軍事變成原地踏步的局勢,為了能夠跟随世界軍事的腳步,軍事革命,軍事改革己然的刻不容緩。這一次與上次不同的是他還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