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賀老的目光
順着外公敬禮的方向看去,馮思哲看到了一個頭發有些發白的老人正坐在一張質地不錯的沙發上吃着一個身材苗條的女孩喂給他的西粥。當馮思哲的目光迎上去時正好看到了那老者的目光看向自己這邊,頓時原來有些病态的老人眼中竟然掠過了一道精光,雖然時間很短,但是給馮思哲的感覺确很深刻,這絕對是一個曾經歷過許多風雨的人眼中才可以射出來的精光,甚至這道精光比那天包京國接見自己時的目光還要銳利一些。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馮思哲真的不敢相信,這樣一個連吃飯都需要別人來喂的老人怎麽會有這樣銳利的目光,這一刻馮思哲毫不誇張的講,他感覺到那絲目光可以穿透自己的心靈,可以看到自己心中所想。
“明遠來了,坐吧,在自己家不需要那麽多禮數。”只是看了一眼趙中将,賀老就随意地說了這麽一句。然後他就把目光盯在了趙中将身後的年輕後生馮思哲身上,那目光看起為很是随意,但确又可以讓人感覺到那樣的專注。
二世為人的馮思哲在上一世見過太多的大風大浪,尤其是在外公住院的那一段時間,國家領導人來院探病的也不在少數,可以說馮思哲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但不知道為什麽一遇到賀老的目光,他還是從心底中打了一個寒顫,也許是因為馮思哲這次來與他的孫女有關吧,總之馮思哲的心跳很不規則,而直到外公也感覺到了他的一絲不安,随意把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并說了一句,“老首長,這就是我那在英國獲得雙碩士歸為的外孫馮思哲,呵呵。”
直到外公的手拍到了自己的肩膀上馮思哲心又沒來由的一安,似乎是因為外公站在自己身邊的緣故一下間又讓他心情安定不少。“賀爺爺好。”馮思哲終還是沒有失了禮數,向着賀老鞠了一躬。
其實馮思哲不知道的是在戰争年代的一個故事。那時候賀老剛剛升任團長就接受了上級一個命令,命令中讓他去收編附近山頭的一支民間抗日隊伍。說好聽的那是抗日隊伍其實就是一群土匪組成的罷了。期間也有附近的國民黨隊伍前去招安,但不知道為什麽都沒有成行,後來抱着試一試的心态組織上讓賀老去,而賀老就這樣只帶了随身的一個警衛員就殺到了山上,面見了那足有二百人隊伍的土匪。而當時賀老就是靠站這一雙銳利的眼睛和目光降服了這些土匪,讓他們順利的加入了人民抗日武器序列。
後來聽其中一個土匪頭子說,那賀老的目光真是太淩厲了,一被這目光盯上讓人感覺到渾身的不在自,甚至讓他們本來心中想好的許多條件都不敢提就這樣稀裏糊塗的加入了人民軍隊的武裝。
這件事情自然沒有辦法去考證了,但不管怎麽樣通過這一個故事還是可以看出賀老的目光之淩厲遠已經達到一種可以稱之為傳奇的高度了。
“嗯,不錯。”眼光盯在馮思哲的臉上和身上看了一看後賀老輕輕地道了這幾個字。
“呵呵,呵呵。”聽着賀老給的評價,趙中将臉上那興奮和高興之情全部都寫在了臉上,好像是在說那我趙明遠的外孫豈能差的了嗎?
賀老似乎是看出了趙中将心中所想之事,“明遠呀,你也不用太驕傲,外來的和尚未必經就好念,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之中還是要多敲打多摔打,一味的捧着未見得就是什麽好事情。”
賀老的話一下子就點醒了趙中将,當即他臉上的笑容就不見了,換之的是一臉極為嚴肅的表情,然後輕道:“是,首長的話我記在心上了。”
“嗯,好了,既然思哲來了,那莎莎你就陪着他去後花園走走吧,年輕人嘛,總歸還是喜歡自由的,有我這個老古董在怕是許多話都不好意思說吧。”說完,賀老就輕揮了一下手,然後就見那個剛才在給他喂粥的女孩站了起來,“爺爺,那您和趙爺爺聊,我們先去後花園呆一會兒。”
賀老點了點頭,沒有在言語,而是把目光看向了趙中将,兩個一起從戰場上厮殺下來的人就那樣坐在這裏聊起了往事。一旁站的賀立珍這個時候也端着兩杯茶水走了過來,充當着服務人員給父親和趙中将面前一人放了一杯。
馮思哲向着賀老禮貌地點了一下頭,又向着外公點了點頭。等看到外公也揮了揮手之後他這才跟着今天自己要見的主角賀莎莎向着別墅的側門而去。
雖然說馮思哲在上一世也見過了很多的女人,甚至很多風月場所也不是沒有經歷,但像今天這樣古板的相親确還是頭一次,心頭不覺的還是有一絲忐忑,也許是因為受了賀老目光的影響總之他都沒有正眼看過賀莎莎。待兩人來到了後花園之後馮思哲這才得空打量了一下這外公內定給自己的媳婦賀莎莎。
Advertisement
剛才馮思哲只是感覺到賀莎莎的身材很好,現在一看到對方的面容,方才真切的感覺到她還真是一個少見的美女。
身穿了一套白中帶花的得體連衣裙,使之那雙潔白的小腿完全的呈現在馮思哲面前,止不住會讓人體覺到一種青春之感。一頭烏黑的長發,額前齊眉剪得整整齊齊,精致感十足,襯得雪白小臉極為漂亮,睫毛長長變變,眼睛大而靈動,鼻梁高而尖挺,嘴巴小而紅潤,總之美女應該有的特征在她的身上都可以找得到。
而就在馮思哲打量賀莎莎的時候,她确突然來了一句“你看夠了嗎?”
突聞面前美人這樣說,馮思哲一愣,接着就不好意思的一笑。在初次見面的情況下就這樣的盯着人家看的确是有些不太禮貌。
就在馮思哲想着怎麽解釋一下自己的不雅行為時,突然賀莎莎又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你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