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過年(上)

新春佳節将至,在這個全國老百姓都極為重視的春節到來之際,所有人似乎都很忙碌。包括趙中将家的四合院也是,采購了大批的年貨準備過一個歡歡喜喜的春節。

在趙家,除了馮思哲的母親在英國回不來外,其它的馮哲大舅,小舅,二姨,小姨都帶着一家人回來了。

馮哲知道母親在英國忙于賺錢大計,(戰争一響,黃金萬兩,石油的漲價讓趙麗蓉在英國賺番了。)所以對母親不回來沒有任何的意見。反倒是外婆何家玉總是在念叨,這自己的大女兒還是對趙家還是有氣,不然的話為什麽春節也不回來過。反倒是馮思哲安慰起外婆,說是自己在這裏還不夠嗎?說起來母親一個人在英國過春節也是很可憐的,不然自己就去英國陪母親吧。

馮思哲這一說,何家玉馬上就不在提這個話題,她可是生怕自己的乖巧的外孫子離開自己。其實這也不過是馮思哲吓吓外婆罷了,作為已經是黨員已經是國家幹部的馮哲想出國已經不是那麽容易了。

家人的回歸讓馮思哲又見到了自己本已經很熟悉的趙家人。但可悲的是此時他确還不得不裝作是第一見與大家見面,那種感覺的确是有些怪怪的。

馮思哲的大舅馮萬勇,原東北軍區17師師長正師級在地方就是正廳級,屬于國家高級幹部了。這一次因為與趙中将共同發表了現代化戰場是未來國家軍事發展趨勢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良好影響,估計這一次在提一步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了。

大舅媽柳紅,東北人,其柳家要東北軍區有一定實力。她育有三女。其中最大的女兒與馮思哲同歲,現在在東北檢察院當幹部,級別副科。二女兒趙梅1970年生人,現在東北師範大學學習。三女兒趙豔,1973年生人,還是一個高中生。

二舅媽方秋娜,在教育部視導司任副司長,級別副廳。方家在首都而言也算是一個小有勢力的家族,二舅家兩個女兒,大的叫趙英1975年生,小的叫趙敏1977年生,兩姐妹都在首都第二中學上學。

二姨夫陳家華,是一個典型的學者,沒有什麽靠山。在國家地震部預測司任副局長助理,副處級別。同樣也有兩個女兒分別叫陳春琳陳春娴一個是1978年生在杭同市上中學,一個是1980年生在杭同市上小學。

小姨趙麗珠結婚沒多久丈夫就意外死了,沒有子女。

這些就是馮思哲的家人了。算了一算馮哲不但是趙家第三代中的老大,也是唯一男丁,算起來有血脈關系的妹妹一共有七個。說起來這在當時并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有這七個妹妹并不算太多。

當然了,就算是計劃生育管理很嚴,但對于想要孫兒的趙中将來講,他也不會在乎這些,只是命該如此,偏偏就是除了馮思哲之外沒有一個男丁,有些事情想想也是可遇不可求呀。

這要這年了,馮思哲的妹妹們都從五湖四海回到了趙家四合院。

人多自然氣氛也就熱鬧,可不管有多麽的熱鬧,在趙中将的東院前,這些趙家的女娃們還是不敢大聲喧嘩,這不為別的,就因為趙中将是一個典型的有着重男輕女思想的人。從小就有這方面的偏見,時間長了,這些孫女外孫女也就都知道了,知道趙中将并不會喜歡她們這些女孩,慢慢的雙方關系也就是越來越遠,時間一長大家見到趙中将竟然都不敢說話。

這也是為什麽平日雖然她們也有在首都上學,但趙家四合院就是缺少一些青春氣息的原因了。

不管人是不是來齊了,馮思哲依然是趙家之中最受歡迎的人。說到原因不是因為他即能得到外公外婆的厚愛,又能與舅舅和二姨小姨相處甚歡,同時就是面對這些妹妹們,馮思哲也是很能起到大哥哥的作用。拿着錢讓警衛員陳虎上街口買了許多的冰糖葫蘆,僅這一個舉動,馬上就引起了妹妹們的愛戴與擁護。

Advertisement

可說起來馮思哲是趙家第三代人,但一到吃飯的時候就明顯的不一樣了,在趙中将的桌上能坐在這裏陪他吃飯的除了大舅趙萬勇二舅趙萬剛之外,也就二姨夫陳家華和馮思哲可以坐在這裏了。

當然,這有着趙中将重男輕女的思想,同時也是因為馮思哲在外公和趙家人的眼中的确是長大了,二十三歲的他現在在首都說起來也大小算是一個名人了。而更為重要的是馮思哲的名聲并不是靠着趙家別人才知道,實在是因為他那實打實讓人不敢小視的眼光所致。

馮思哲一共發表過三篇文章,三篇文章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成為了現實,這種極有卓見的眼光,不得不讓人對他重視。而要說到馮思哲會有現在的成績,最高興的還是他趙明遠中将。

本來以為趙家就要由此沒落下去了,沒有想到從國外歸為的馮思哲給了他新的希望。

趙家還是有希望的,馮思哲年輕可以生育很多有血脈關系的趙家子女,再說了他的七個妹妹們身上也流淌着趙氏的鮮血,她們将來生了男孩一樣也算得上是趙家人,通過他們一樣是可以把趙家發揚光大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