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母女的計謀
她都已經忘了自己多久未曾戴過這般華美的步搖,她是最為卑賤的侍妾,做着下人都不願做的活計,吃穿用度皆是下等,何曾,何曾……她垂下眼,隐去眼底安耐不住的酸澀,藏在袖下的一雙手攥緊。
“小姐?”流螢不知她心中所想,只當她因自己斷發而心懷芥蒂,抿着嘴角将步搖收起來,“奴婢将東西放好,再與小姐挑選花種。”
寧知晚沒有言語,只是望向被斜陽染紅的一方窄天……
黛色碎石鋪成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兩側翠竹松柏延綿不絕,順着小路延伸直至盡頭,四面環水,彙聚山下洶湧澎湃的江水,清風徐徐,卷着清冽之氣吹過麒麟閣的半開的槅扇窗。
坐在二樓雅間的青衣男子吊兒郎當的翹着腿,一手拿着小巧的琉璃杯,口中哼着小曲,另一手持一把描着翠竹詩文的折扇,怎麽看都覺得是個纨绔子弟裝風流,讓人覺得好生怪異。
緊閉的槅扇門被推開,身着月白銀色雲紋的袍子的男子走了進來,青衣男子一見,懶懶的收了折扇,噙着一抹邪笑裝模作樣的起身,“呦,清玉候果真來了,我原以為你被姑娘絆住了腳,來不了了。”
“梁世子相邀,豈能不來。”宋子瑜坐與他對面,望着窗外的滔滔江水,只留給梁越一個側臉。
縱然同是男子,梁越也不得不承認宋子瑜的容貌屬天人之姿,怪不得那麽多女子為他不嫁。
他調笑道,“今個兒我可聽了不少閑話,你那日救的寧家三小姐可寧願絞了頭發到姑子去,也不願為你的妾室,啧啧,真是讓人意外。”
此事不必梁越開口告知,他已聽了不少閑言碎語,單單是他府中便有不少下人将此事拿來談論。
宋子瑜不動聲色的掩去眼底的厭惡,那日春日宴上,他與寧家三小姐初見,面色羞紅,眼含秋水,眉目含情,恨不得整個人貼在自己身上,他也只當那日的落水是她使的手段,卻不想她又來了一出斷發明志的好戲。
梁越見狀,笑意肆虐,“想必方才清玉候從樓下過來,也聽了不少關于寧三小姐的貞烈之事,如此矜貴的清玉候怎得被嫌棄了呢,我倒是很想知道。”
涼嗖嗖的一道目光掃了他一眼,冷聲開口,“不會說話就閉上你的嘴。”
“好好好。”梁越看他吃癟,心情不錯,搖着折扇離開雅間。
沒了聒噪的梁越,耳邊終于清靜下來,宋子瑜捏着上好的茶盞,形狀姣好的薄唇掀了掀,勾起一抹譏笑,“欲擒故縱。”
最好她對自己并無其他念頭,一個庶女罷了,用了這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一個妾室的位置已經給寧家幾份薄面,若是癡心妄想奢求更多 ,那便讓她再無進寧府的可能。
眼下除了宋子瑜,還有一人因寧知晚煩憂不已。
坐在圈椅上的俞瑛秀拿着算盤,手邊放着一張當票,她瞥了一眼,頓時便覺得頭疼腦熱,煩躁不已,原以為憐素是個中用聰明的,能替自己辦不少事,可哪裏想得到她竟然偷寧知晚的東西變賣,害的自己拿出體己贖回來,光是兩件東西,便要了她不下三百兩,再想想老爺吩咐人給她添置的許多衣衫首飾。
正想着,太陽穴突然一陣一陣鑽心的疼,她忙用力按壓才好受些。
“娘,您怎麽了?”寧秀妍端着一盅冰糖燕窩走了進來,一張清雅溫婉的面容上帶着擔憂之色。
她放下手中湯盅,站在俞氏身後,輕輕揉着她的太陽穴,語氣輕柔,如春風拂面,很是悅耳,只是卻透着一股子惡毒刻薄來,讓人心驚,“可是又在為三妹的事煩憂?母親容她活了那麽久,已是恩賜,如今她,卻落了母親的臉,母親可得想個法子,好好治治她,免得日後不好拿捏。”
“嗯。”俞氏眼下頭疼的厲害,也只是随意應了一聲,示意自己聽進去了。
寧知晚笑了笑,耳邊垂下的流蘇瑟瑟亂響,伴随着她的言語鑽入俞氏耳中,“聽方嬷嬷說,她三番四次的拒絕母親給她院裏送人,可是對母親起了疑心?”
聞言,俞氏細長的雙眉狠狠一擰,她不是沒想過,可按照寧知晚那嚣張跋扈的性子,還不借了落水之事高攀了清玉侯去,怎麽寧願做姑子呢,再加上近日發生的幾件事,不得不讓她多想。
上揚的雙眸陰毒之光一閃,俞氏冷不丁的開口,“她就算起了疑心又如何,眼下老爺是對她不錯,也不過是看在長公主的面子上罷了,再過幾日,等這事過了,老爺便又會把她抛之腦後,那時,我再教訓她也不遲。”
寧秀妍盈盈一笑,親昵的拉着俞氏的手坐在她身側,“母親好計謀,只是母親,女兒可等不了太久。”
“你放心,我的好女兒,你只需要等着嫁給清玉候即可。”俞氏憐愛的撫摸着寧秀妍,眼中滿是柔色。
寧秀妍靠在俞氏的肩膀,如花似玉的一張臉上盡是冷漠,鬓角的步搖流蘇冰涼,她不禁想起長公主賞賜給寧知晚的那套金累絲嵌寶頭面,若是她擁有那套精致華貴的頭面,便能風風光光的出嫁,她遲早有一天得将那些賞賜搶回來!
她開口,“母親,你說若是女兒戴着長公主賞賜的頭面加入清玉候府,如何?”
“你是說……”
寧秀妍捂唇輕笑,“長公主賞的都是好東西,她一個卑賤之人如何能享用,還不如給了母親與我。”
俞氏面上有些猶豫,說到底,那些都是長公主賞賜之物,若是被發現……
寧秀妍見她搖擺不定,繼續誘哄,“其實那頭面倒不是最出色的,聽說那暖香丸是極好的東西,女子若是吃了,面色可如三月桃花一般嬌俏呢。”
“當真?”俞氏聽了不免心動,她如今也有四十出頭,早已人老珠黃,偏生後院年輕貌美的小妾數不勝數,前兩天才從怡紅院裏贖了一個女子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