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後院争寵
四姨娘是寧溫冉心尖上的人,容貌姣好,頗有手段,從一個不起眼的粗使丫鬟一躍成了府中最得寵的小妾,一直被俞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早就想除之而後快了。
俞氏當下便冷下臉來,默默看了一眼傳話的丫鬟,言語夾雜一絲寒意,“既然四姨娘身子不适,怎麽不去請郎中過來瞧瞧,老爺難道是神醫不成?去了便能好?”
“奴婢只是傳了姨娘的話罷了,夫人若是覺得姨娘在裝病,大可以去瞧瞧。”丫鬟雖然懼怕動怒的寧溫冉,可骨子裏随了四姨娘潑辣的性子,頓時便怼了回去。
“父親還是去瞧瞧吧。”安靜之時,寧知晚突然開口替寧溫冉解了難題。
他本就喜歡四姨娘,聽她病了,自然心疼,當着俞氏的面不好開口罷了。
他點頭,起身對着丫鬟說道,“還不快去請郎中!”
俞氏猛的看向寧知晚,眯起雙眸打量着她,寧知晚并不閃躲,走上前,悄聲言語,“四姨娘究竟是不是裝病,母親心知肚明,我便瞧不慣四姨娘這幅模樣,她得意了那麽久,母親不給點教訓嗎?”
“哦?你有何主意,說出來聽聽。”俞氏望着寧溫冉遠去的背影,眼神幽暗,端起手邊的香茗輕嘗。
寧知晚望了一眼裏間,“知晚記得母親前些身子不适,讓人配了許多安神丸?”
有些事不需要點明,俞氏聽後,腦中便有了自己的主意。
“行了,你們回去吧。”寧溫冉都不在了,這晚膳也沒有必要用了。
寧秀妍緊緊盯着寧秀妍纖瘦的背影,面色隐晦不明,“三妹長進了,如今也會用些小心機來哄父親與母親了。”
對比之下寧思芳太蠢了點。
俞氏嗤笑,“不過是個毛頭丫頭而已,能有什麽心機,我心裏明鏡似的,看的透徹,她難道還能瞞得過我?去,将安神丸拿去,随我去瞧瞧四姨娘。”
拐角處綠樹成蔭,恰到好處的遮擋寧知晚與流螢的身子,兩人目送寧知晚和俞氏朝着四姨娘的院子走去,相視一笑,流螢松了口氣。
“小姐怎麽知道夫人一定會聽您的?”
“因為她自以為是,不把我放在眼裏。”俞氏以為自己在讨好她,又瞧見了自己的小手段,估摸把自己當成傻子對待,對自己的話根本不會懷疑。
寧知晚笑了一聲,“你先在這等着,看看父親究竟回不回來。”
今夜不止她一個人在等,後院所有的女人都在等,誰贏誰輸,可就在此刻。
半個時辰後,俞氏勝利而歸……
翌日,寧思芳憤恨不平的從老太太那兒回來,氣的扯下路邊開的正盛的一朵月季,丢在地上狠狠踩碎,鮮花汁子染上繡鞋面,她看了越發來氣,又想起了寧知晚那身她癡想了許多的料子。
“憑什麽寧知晚可以和寧秀妍有一樣的吃穿用度,我也是寧府的小姐,為什麽連身好的衣裳都沒有!”方才她去老太太那兒訴苦,才說了兩句便被老太太一頓臭罵,将她攆了出去,她氣不打一處來,揪住身邊丫鬟的耳朵發洩怒火。
丫鬟“哎呦”兩聲,眼眶泛紅,急忙跪下,也不敢躲。
聽見聲音,寧秀妍停了下來,尋着動靜找過去,挑眉看着暴跳如雷,絲毫沒有大家閨秀氣質的寧思芳,“二妹怎麽了,為了一個丫鬟生氣多不值得。”
寧思芳吓了一跳,白了一張臉,“沒,沒什麽。”
“你我姐妹還不肯與我說嗎?”寧秀妍拉着她的手,與她一道走,“我正要去和母親請安,二妹一起去吧,有何事與母親說,讓母親替你拿主意。”
寧思芳應了一聲,目光順着寧秀妍的白皙晃眼的手面一直向上,她才注意到今日的寧秀妍好似格外好看,她随了俞氏,長相溫婉清麗,算不上容貌出衆,可這幾日不單單俞氏變得美豔動人,連寧秀妍也好似變了一個人。
寧秀妍感受到她灼熱的目光,不禁挺直的腰肢,暈着胭脂的紅唇勾起一抹笑,“妹妹可是覺得我這兩日變了許多?”
“是。”寧思芳忍不住追問,“姐姐可是用了什麽好東西,不如告訴妹妹吧。”
“暖香丸。”寧秀妍盈盈一笑,“果然是好東西,母親給了我一些,我才吃了兩日,便覺得身姿纖纖,肌膚勝雪,不虧是長公主賞賜的好物。”
寧思芳驚訝寧知晚竟然把這麽好的東西拱手讓人,真是個蠢貨,若是她,絕對不肯交給別人。
她存了一份心思,跟在寧秀妍身邊說着好話,“姐姐如此姿色,與清玉候郎才女貌,讓人羨慕,日後妹妹可還要仰仗姐姐照拂呢。”
“你我姐妹,那是自然。”寧秀妍看了一圈,嘴角浮着笑意,“只是日後這話可小心些,別被有心人聽見了。”
“是,妹妹記下了,姐姐仔細臺階。”寧思芳一路扶着寧秀妍,極盡讨好,她什麽心思,寧秀妍心知肚明,在她讨好俞氏時跟着說了兩句,哄得俞氏笑的花枝亂顫,一開心,賞了她兩顆暖香丸。
寧思芳護着寶貝似的捧着裝有暖香丸的瓷瓶回到院裏,她忙拿了一顆,絲毫不猶豫,拿了往日收起來的雨前龍井配着喝下去。
“真是蠢貨,就她如何能與我争,連自個兒的東西都護不住!”寧思芳不屑的将茶杯擱在一邊,取了一枚銀镯子套在手腕上。
只是世态炎涼,她費盡心思讨好,什麽好話都說盡,才從俞氏那兒要了兩顆暖香丸,臨走時,她分明瞧見方嬷嬷遞了一盒的暖香丸給寧秀妍,待遇天差地別。
寧思芳發了狠,将那礙眼的雕花素銀镯子丢在地上,為何她要如此可憐的活着,處處要靠別人施舍,吃穿用度,她都得讨好着求來,生怕惹得俞氏和寧秀妍不滿。
丫鬟撿起地上的銀镯子,早已習慣自家小姐從夫人院中回來發火,她勸道,“小姐再忍忍,如今您得讨好夫人,日後才能許配一戶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