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木盒傳桑

楚王宮。

姜揚手裏拿着兩份快馬加鞭送來的戰報,一份來自攻打中州的陸翼,說是已經紮營等待戰機;一份來自跟着狄其野的祝北河,報的是溪瓦城大捷。

姜揚開心得險些把他那柄騷氣羽扇都給扔了。

“大楚之福,主公之福。”

從一開始,姜揚就認為狄其野這小子定是個人物,對陸翼也頗為看好。今日戰報之差,不是陸翼不好,是狄其野太好。

姜揚從不嫉賢妒能,一心為大楚打算,此刻開心是真開心,向來儒雅的他滿面喜氣。

直到他瞧見夾在戰報中那張八字留言紙。

姜揚看向一點都不慚愧的顧烈,無奈道:“主公,您神機妙算,這要不是祝北河,換了誰都得先跟狄小哥打一架。”

“北河脾氣好。”顧烈把欺負老實人貫徹得很徹底。

姜揚本是想鋪墊一番,給狄其野讨個無過錯,現在一看,主公壓根就沒責怪狄其野的意思,又反向操心起來:“雖說是狄小哥統領攻青,可這事往大了說是擾亂軍紀,您可不能縱着他,多少得”

敲打敲打四個字,姜揚沒說出口,但那個意思已經表達明白了。

“讓他打個開心,回來,秋後算賬。”

打個開心,姜揚琢磨着主公這話的真正意思是“随便他作”。雖然預感狄小哥此人不敲打必會再生新奇事,但既然主公都随便他作了,姜揚也只能呵呵幹笑兩聲。

顧烈手指往桌上的那疊密報輕輕一敲:“看這個。”

自風族攻打雍州以來,已經攻下兩城。

雍州被風族按在地上痛打,燕朝內部還在互相扯皮。

Advertisement

四大名閥是同黨,也是利益關系。雍州是四大名閥中柳嚴兩家的勢力。王謝兩家不願意為柳嚴兩家消耗自己的兵力,甚至非常樂意扯一扯他們後腿。

而且再過不久,王謝兩家的中州,就要開始挨陸翼的揍了。

至于帝黨。雍州雷州相鄰,燕朝都城如今就在雷州,所謂唇亡齒寒,帝黨本該派兵馳援雍州。

但雷州的守衛者不是泛泛之輩,是老将玄明。玄明當年是與楚王顧麟笙并肩的大将軍,用兵奇詭,顧麟笙都曾自嘆不如。

倚靠玄明戰力,帝黨核心韋碧臣自認穩坐釣魚臺,明擺着不想管雍州死活。甚至還想從中消耗四大名閥更多勢力。

韋碧臣之前激怒顧烈,就是想拉顧烈入亂局。

燕朝退守北方,與楚顧勢力隔着無主三州,就算他把顧烈氣瘋了,顧烈也得先把無主三州打下來,再來攻燕。

打無主三州,就等于打四大名閥。

而就算顧烈識破韋碧臣的激将法,為奪天下,還是得打無主三州。

四大名閥越亂越弱,他韋碧臣就越安全,這是夾縫求生之道。

但韋碧臣絕不會想到,楚軍今日之戰力,已是今非昔比。

前世顧烈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給了狄其野一個将軍之位,狄其野在兩年內為他打下了半壁江山。

這是後話不談,天下之勢,牽一發而動全身,風族燕朝打起來,不會對楚顧毫無影響。

雍州是柳家嚴家勢力,巧的是,青州大部分也是柳家嚴家的勢力。

中州顧又是柳家的姻親。

姜揚和顧烈分析着中州顧的異動,就在姜揚以為顧烈要對中州顧動手時,顧烈卻道:“再等等。”

等什麽?

顧烈不說,姜揚滿腹疑慮,但也知道主公近日案牍勞神,于是沒話找話誇道:“那日主公和狄小哥去逛集市,我還以為您真是陪他遛馬,原來是主公有心提點狄小哥溪瓦城特産絲綢,我就說主公您不會縱着狄小哥胡鬧。”

顧烈好懸沒忍住尴尬。尤其是被姜揚這麽一說,顧烈立刻反省,确實是有些過了。哪有出兵之前主公陪将軍去集市遛馬的?就算是試探狄其野出身,也顯得胡鬧。

這事絕不能認,于是顧烈含糊其辭地嗯了一聲。

“報,主公,狄将軍帶信。”

“傳。”

一個士兵捧着木盒進來,木盒上還有封信。

姜揚暗忖,難道是戰術機密?

顧烈拆了信,裏面是一張白紙,寫着:記得喂桑葉,一日五至七片。

還不等近衛阻止,顧烈沒讓人查驗,直接把木盒一掀。

一條圓滾滾的白蠶,趴在幾片新鮮桑葉上,擡起“頭”來,正和顧烈大眼瞪小眼。

姜揚又是好笑又是擔憂:“這,狄小哥真是童心未泯。要麽,我帶走養着?”

顧烈臉上沒什麽表情。

片刻後,還是道:“留着吧。”

那日狄其野把如何發覺溪瓦城只事蠶桑,如何從綢商發覺柳家暗線,又是如何找桑農請教春蠶養殖時節的戰前機宜一說,五位大少心裏是服氣了一半。

逛個紀南城的集市,都能從絲綢注意到溪瓦城與紀南城的生意往來,從而發覺柳家在紀南城內有暗線。

這說明狄其野明察秋毫。

從紀南城內暗線,推測出柳家消息靈通,應當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從絲綢桑蠶到找桑農詢問春蠶,推測出戰機,定下奇襲之計。

這說明狄其野智計雙絕。

那為什麽只是服氣了一半?

畢竟。

你有主公陪着在出兵前還去紀南城集市遛馬嗎?

你能在發覺綢商蹊跷時動用主公密探查他和柳家的聯系嗎?

你能讓主公,大楚主公,陪你去找桑農問話,而且讓主公幫桑農采了半晌桑葉嗎?

沒有吧?

所以,另一半得歸功于主公英明。

五位大少面上是這麽想,心底有沒有想起軍中流傳的“主公初見狄将軍就一直盯着他看”“聽說主公還分了半個桃子給他”這種逸聞,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狄其野一點都不在意流言,反手就把五位大少收得心服口服。

用什麽收?模拟戰。

雖然這個時代無法做到技術上的模拟,但是以敵軍身份思考攻打戰術,已經是聞所未聞了。

初來乍到就在楚王帥帳中大論破楚之計,真不是狄其野莽撞到那個地步,而是習慣性玩模拟戰,複盤每一場仗,他都會正反交攻。

配合堪輿隊制作的青州輿圖,狄其野先是帶着五位大少複盤奇襲溪瓦城一戰,讓他們思索假若他們為溪瓦城守兵,應當如何應對。

有了牛刀小試,再以顧烈當年的經典水戰,鼓勵他們同樣進行對換模拟。

這五位大少也是軍功卓着,對于戰術戰機各有千秋,但不論他們如何靈光一閃和群策群力,只要是和狄其野對陣,就算放下臉面不要,打到一半硬是說安排了埋伏,最終都得在狄其野面前敗下陣來。

等到他們習慣了模拟對戰,狄其野就放手讓他們實驗攻青的下一步——如何攻打鐵桶般堅固的威遠城。

這一次模拟,五位大少足足吵了兩日,恨不得睡在狄其野的将軍帳裏,最後,交出了一份勉強讓狄其野點頭滿意地答卷:以箭陣壓制守城攻勢,直接攻城。

即使有箭陣壓攻,想要強行攻下威遠城,傷亡必然慘重。五位大少早已不是新兵蛋子,但還是各個沉了心,誓要拿下威遠城,絕不辜負即将犧牲的兄弟們。

然而等到上馬出兵時,五位大少傻了眼。

“不是強攻威遠城?”

“為何要繞道勢山?”

狄其野一臉的運籌帷幄:“誰說要打威遠城?咱們繞道,去打曾且。”

“報,祝将軍,狄将軍帶精兵走了。”

“……”

“這是口信。”

白紙上寫:先走一步,請祝将軍帶兵在威遠城外等候,切莫打草驚蛇。

至少不是八個字,還用了請字。

祝北河默默把白紙往信封裏一塞,交給親兵:“送給主公。加急。”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