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命中無嗣

姜揚很愁。

主公一直忙于複楚大業,日夜辛勞,卻是潔身自好,從沒有沉溺于酒_色。甚至楚軍在主公的治下,也成了天下最有德的兵将,從不強擄民女,欺壓百姓。

這本該是好事,而不是煩惱。

直到被中州顧要進獻美人這事提醒,姜揚才驚覺主公已經二十八了,身邊連個伺候的婢妾都沒有,遑論子嗣,這就說不過去了。

這些年間,姜揚雖沒有把這事當成問題,也斷斷續續跟主公提過幾次,主公都以“大業未成”為由推拒,當時不覺得如何,這次主公又避而不談,姜揚是切切實實地擔憂起來。

姜揚愁得連手裏那把羽扇似乎都禿了一塊,還一時不察,忘了防備顏法古,被顏法古逮了個正着。

“姜兄,”顏法古拂塵一甩,親親熱熱地上去把人勾住,“走,貧道給你算一猛卦,不收錢。”

姜揚一腳給他踹開:“滾你的!下個月你四十大壽,好意思對着我喊‘姜兄’,老子小你七歲,顏兄,你怎能随時随地不要臉?”

顏法古從善如流改道:“好弟弟,為何愁容滿面,跟哥說說,哥幫你算算。”

姜揚一個白眼。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不定給我說說,你就豁然開朗了呢,”顏法古循循善誘,最後還狠心出血,“讓我算一次,下回我陪你摸麻雀牌。”

姜揚出千高手,久而久之楚軍衆将都不愛跟他玩。陪他摸牌,等于是上趕着給他送錢的意思。

姜揚搖了搖扇子,裝模作樣嘆道:“顏兄有意分擔愁緒,大家都是擔憂主公,我也沒有隐瞞的道理。”

顏法古給他戴高帽:“姜兄為主公殚精竭慮,真乃我軍楷模。”

兩個人你誇我我誇你,互相吹捧,其樂融融地走到顏法古的算命窩,姜揚才切入正題,把主公不願意搞終身大事的事跟顏法古說了說。

顏法古哼哼兩聲:“貧道說什麽來着?你上回非拿狄小哥來堵我的嘴,要是老老實實讓貧道算算,說不定主公已經美人在抱了。”

Advertisement

事急從權,姜揚也不去打擊他,發愁道:“這天底下的男人,包括你我,大多于此道上天然好奇,就算最守禮的男人,也不會到這個年紀了還一點都不尋思。主公也不似是不通人事,怎會如此排斥?”

顏法古倒是沒姜揚那麽着急,寬慰道:“貧道不是家臣,對主公過往不如你熟悉,可主公畢竟是重孝在身,自小背負滅族之仇,他不願分心,日夜為楚軍打算,怎麽也不是壞事。”

“也不對,若為大楚計,主公更該收一二美人,留下子嗣,延續楚顧香火。”

姜揚把心底的疑惑都掏了出來:“主公向來講道理,尤其是在大楚興亡上,只要有三分理,主公都肯聽人勸誡。”

“當年主公還是十七_八歲,我滿腹疑慮,被派往主公身邊,正遇着主公養父教他凫水。”

“主公似是天生懼水,主公養父為人嚴正,将大楚興亡與他分析利害,主公聽完就跳下去,而且無師自通,游得很不錯。若不是主公養父逼着他學,哪還有今日精于水戰的主公?”

“你想想,連天生懼水都能立時克服,怎麽讓他找個姑娘就這麽難?”

主公過往私事,顏法古這種後來加入楚軍的将領是很難有機會聽聞的。

因此顏法古聽了,稀奇地看着姜揚:“姜揚,您們姜家自家孩子,也這麽苛待嗎?天生懼水還罵着逼着學?這好歹是沒出事……什麽為人嚴正,這是拿着雞毛當令箭欺負孩子吧?”

姜揚大大皺眉,反駁道:“主公養父在夷族之禍中拼死救出主公,帶着主公流離逃亡數年,妻兒都為大楚喪生,是我大楚當之無愧的英雄。他一個大男人,也許教導主公不那麽溫柔,可畢竟主公背負滅族之仇,也着實不可溺愛,否則如何培養成材?”

他的話是義正言辭,卻越說越不得勁,像是想起了什麽舊事,顏法古當年四處算命騙錢練出一雙火眼金睛,哪裏會看不出有異,當即湊上去問道:“怎麽?你想起什麽了?貧道話先撂在這,你自己想想,主公那個性子,是貪玩不學的性子麽?這麽個好孩子您們還逼着他,作孽哦,你看看,把人框得連人欲都沒了。”

姜揚被顏法古的挑得心煩氣躁,推開他:“你不是要算命?你算算主公子嗣,若是不在這兩年,我逼他做什麽。”

顏法古張口瞪眼,“我不要命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都是為主公着想,你算算怎麽了,反正又不準。”姜揚把羽扇往桌上一拍,催促顏法古。

顏法古抓起簽筒一晃,被姜揚激起了鬥志:“得,反正有您給貧道兜着。”

于是顏法古大開大合地算起來,抽抽這個,拜拜那個,晃晃簽筒,轉轉命盤,最後一總結,默不吭聲了。

“怎麽?”姜揚以為他故弄玄虛。

顏法古低眉搭眼,蔫蔫地抱着簽筒:“這,天要下雨,貧道該收攤了,這卦不收您錢。”

“說!”

“大家兄弟一場,給我留條命吧!”

姜揚見他這模樣,急了:“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你倒是說啊!”

顏法古思路清晰:“我不說,大家都不知道,這樣更好。”

“顏法古!”

“命中無嗣!”

這四個字一說出來,姜揚呆了。

顏法古自己也呆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痛地想,這大好頭顱,可不能因為胡亂算命給砍了呀。

天邊驚雷一閃。

下雨了。

姜揚也不撐傘,不知在想什麽,就這麽走進了雨裏。

那年姜揚也才二十二,但說是才二十二,也有二十二了。

雖然因是楚王家臣而逃難他鄉,可畢竟姜家底蘊濃厚,人才頗多,尤其是姜揚這種逃難前就已經念完書準備考功名的小神童。

燕朝腐壞,皇帝暴戾,高層壞了底下人也好不到哪裏去,有錢能使鬼推磨,姜家就是如此更名改姓,慢慢找到了立身之地。

姜揚這個年紀的男子,都已成家立業,一肩挑起家庭重擔,成為頂梁柱。但姜揚卻在這個年紀,被派去照顧逃難在外的楚王孫。

對此,姜揚不是一點想法都沒有的。在姜揚看來,自己的能力足以在外積累勢力,而不是去看顧個毛頭小子,就算那個毛頭小子名義上是他未來的主子。

可家族有令,姜揚不能不從。

剛一見面,姜揚就料定此子是個人物。

十七歲的小子,正是頑皮叛逆的時候,狗都嫌,若是性子強一些的,不知能生出多少操心事。姜揚的堂弟就是個頑皮的,姜揚冷眼旁觀着,他堂弟不是在跪祠堂,就是在去跪祠堂的路上。可見這不是個好惹的年紀。

顧烈卻全然不是這樣。

姜揚能看出他是真怕水,就算顧烈極力掩飾,可身體的僵硬是騙不過練武之人的。

當養父嚴厲教導時,顧烈眼中沒有少年人那股子面對大人的倔強恨意,他的眼睛極其冷靜,證明他在懼怕之中,還把教導聽進去了。

怕水,卻還能勇敢入河,而且片刻便能游得有模有樣,更是證明天資聰慧。

外加顧烈身高腿長,相貌英武,一看就是不凡之人。姜揚看得心潮澎拜,跑去岸邊等候,對出水的顧烈一禮:“家臣姜揚,參見少主。”

這就是君臣初見。

當時姜揚自己也年紀不大,還沒有為人父,自然注意不到一個十七歲的小子如此表現有多麽不同尋常。

如今想來,尤其是被顏法古的話挑着,姜揚才開始懷疑,主公養父是不是過于嚴厲了些。

這麽一想,他就想起一件事。

也是姜揚剛到顧烈身邊不久,姜揚負擔起了教導顧烈兵書的重責,每日都為少主一點就通欣喜不已。

某日午後急雨,村裏人忙着收曬在谷場上的稻谷,顧烈和姜揚趕去幫忙,幫忙着收完,發覺谷場角落有一只眼睛剛睜開的小黑貓。

有農夫說是村口鄭大戶家丢的,鄭家母貓生了三只小貓,就這只是黑的。黑貓不吉利麽,也怪不得鄭大戶家,他家老的小的都在生病,可憐哩,都怪這黑貓晦氣。

他們在村中定居,不可不尊重村俗。

過幾日後姜揚才發覺,顧烈悄悄把那只黑貓養了起來,自己吃什麽就省下一些喂貓。

那黑貓也挺乖覺,沒事就藏在顧烈給他鋪了稻草的樹洞裏,等顧烈給它送飯,才喵喵地跑出來,蹲在顧烈腿上,踩着顧烈的掌心,吃得餓虎下山一般。

那情景,怪可愛的。

姜揚覺得有趣,原來少主也有少年心性的時候。他回去把此事跟少主養父順口提了一句。

幾日後,姜揚再沒見着顧烈去喂貓,還以為顧烈是新鮮過去不想養了,便問那貓呢?

姜揚記得少主擡頭看着自己,又低下頭去。

“養父說,養寵是貴婦小姐打發時間才做的事,我背負滅族之仇,不可為畜類耗費精力,壞了心志。”

“這,養父果真嚴正。那貓呢?以後如何是好,可需我去外村尋個人家托付?”

“……沒了。”

“沒了?”

“它跑了。”

姜揚在操心顧烈,顏法古在操心自己的小命,顧烈在想狄其野。

他忽然記起,狄其野前世此時受過傷。

不是重傷,而是武将難免會受的傷,但因為狄其野沒在意,傷口久久沒好,回荊州後躺了一個多月。

顧烈也不知該如何,若是寫信去提醒一二吧,似乎太過小心了,他狄其野是個将軍,又不是要人捧在掌心護着的公主。

若是不寫信吧,那狄其野算不算因他受傷的?

簾外雨潺潺。

顧烈認命地鋪開紙筆,尋思半天,寫了八個字:切莫輕敵,小心安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