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魚涼會盟

會盟之日。

魚涼城是在秦州西南邊境的一座小城, 戰亂前以燒制陶器為業, 如今男丁都被征去打仗, 十戶九空,只剩下些老弱婦孺。

它向前是風族占據的西州,向後是楚軍占地, 論理目前還是北燕的地盤,将會盟之地定在魚涼,風族顯然是沒把北燕放在眼裏。

敖戈和陸翼帥重兵壓境, 将顧烈一行送至楚軍占地外。

此番前往會盟, 顧烈帶着姜揚和狄其野,另有一二文臣, 由近衛營護衛,狄其野手下的狼騎在魚涼城外壓軸。

風族與楚軍兵力懸殊, 如此安排,是很給風族面子, 并且是已經額外顧慮到風族首領行事作風不同常人,否則顧烈連狄其野和狼騎都不必帶。

會盟安排在魚涼城的城門前,從風族在城門口建築高臺時, 魚涼百姓就吓得要命, 如今更是緊閉城門,恐遭池魚之殃。

風族相邀為主,楚王應邀是客。

風族首領早已在高臺等候,這高臺是以木石所建,但壓根看不出來原材, 因為挂滿了绫羅綢緞,臺上有瓷器玉器種種擺設,遠遠看去一派珠光寶氣,炫目富貴。

連上高臺的石階都用名貴氈毯鋪上,一路鋪到安排給楚王下馬的地方。

楚王顧烈與将臣策馬而來,顧烈身着大氅皮甲,頭戴玉冠,沒有過分莊重。狄其野與姜揚都是铠甲戎裝,氣勢肅然。

風族衆臣守着禮節,微微躬身,拱手行禮,迎接楚王。顧烈眼神一掃,看到了那個傳言中鬼臉覆面的幕僚,牧廉。

姜揚等将臣下馬,然後單膝跪地,迎顧烈下馬。

楚軍君臣踏上氈毯,忽而從風族衆臣身後傳來了鬼嚎一般的哭唱聲,伴随着尖銳的鼓簫,難以入耳。

顧烈停步,細細聽來,是在哭風族被逐出蜀州的事。

顧烈繼續向前行去,步伐依然沉穩,表情更是連眉毛都沒動;姜揚也依然溫文儒雅,還不肯放棄他的羽扇;狄其野更是一如往常,肆意勾着唇角,跟在楚軍大營中行走沒有兩樣。

Advertisement

他們不為所動,風族衆臣面上就帶出一分惱怒來。

行至高臺前,一位風族禮官示意餘等留步,顧烈與将臣們走上石階。

風族衆臣跟在他們之後。

踏上高臺,富貴堆砌得更是觸目驚心。

高臺四圍挂滿绫羅,擺了一溜大家筆墨的屏風,然後是造型各異的博古架,一半擺滿了瓷器玉器木雕金像等等珍玩,另一半陳列着珍貴的刀兵铠甲。

臺中分為左右兩方,各有數張青玉案,案上滿滿當當的都是珍馐奇果,銀壺金杯,想必也是陳年佳釀。案邊地上跪伏着衣衫單薄甚至于有些不大蔽體的侍女,都是燕朝衣裙。

風族首領吾昆已在左方首席落座,他像每個風族壯年男子一樣是散發打扮,身上穿着白狼皮做的風族王裘,明明是與顧烈差不多年紀,頭發卻白了一半,五官周正,神情卻帶着分說不出的陰狠邪氣。

他懷中抱着一名燕朝貴婦人打扮的女子,那女子微微顫抖着,卻是強顏歡笑,吾昆的手毫不避忌地伸在她衣裙裏。

財富、戰力、女人。吾昆是想對顧烈炫耀風族的實力。

太過油膩,狄其野心下一陣惡心。

吾昆沒有起身見禮的意思。

顧烈也不多話,于右方首席玉案落座,姜揚在左,狄其野在右。

雙方君臣坐定,角落中傳來一個聲音:“辰年冬日,我王建高臺,與楚王會盟魚涼。會前,哀樂祭風族先祖。”

狄其野循聲看去,只見一個穿的灰不溜秋的史官,邊念邊寫在竹簡上。

“楚王。”吾昆頗為傲慢地叫了一聲,微微點頭,就算是行禮了。

顧烈也微微颔首:“風族首領。”

吾昆沉下臉,竟是暴怒:“我以王稱你,你竟不以王回稱?這就是楚顧的禮數?”

姜揚笑道:“風族首領此言差矣,稱王之事,非同小可,風族不曾有過王爵,我大楚也從未收到您稱王的禮函,不知您何日祭的天,何時稱的王?”

“我乃風族之主,自然是風族之王。”吾昆理所當然道。

這話姜揚就不便出言,顧烈看看對面,竟然從善如流道:“瘋王。”

那灰不溜秋的史官立刻念出:“會上,楚王尊稱我王為風王。”

吾昆笑得得意,懷中女子忽然面上一痛,死咬住牙不敢出聲,抖着手給吾昆剝果皮。吾昆豪邁地宣布:“今日我風王與你楚王雙王相見,該盛宴慶賀。來人,奏樂,倒酒!”

于是開了宴席,跪在玉案邊地侍女們紛紛為賓客倒酒,另有一隊風族美人走上臺來獻上歌舞,她們倒是穿着整齊,與穿着半透羅衫的侍女們不同。

吾昆自在地享受着酒肉歌舞,顧烈沒讓侍女湊近,偶爾動動筷子,也看着歌舞,面無表情的模樣,看不出喜好。

狄其野見姜揚和顧烈都吃着喝着,也就沒什麽顧忌,也沒讓侍女布菜,把案上的菜都嘗了一口,并不驚豔,于是開始吃水果。

也不知風族是如何保存,冬日裏還能找出這麽些果物來,狄其野邊想着邊取了顆葡萄,手臂被人按住了。

卻是顧烈案邊的侍女。

他不解地看着她,那女子抖着聲道:“楚王說,說‘告訴他,不許吃葡萄’。”

狄其野看向顧烈,顧烈卻看着歌舞。

他挑了挑眉,把葡萄放下,喝了口酒。

奇奇怪怪的,也許是冬日裏吃葡萄不好?狄其野決定回去問問。

到這時,狄其野才去搭理從上了臺就一直注視着自己的那道視線,吾昆右手邊那個白鬼面具遮臉的人,他的眼神,給狄其野一種十分不祥的預感。

不會這麽巧吧?

牧廉此刻在面具後的臉,呈現出一種十分扭曲的表情,融合了一半愁緒一半欣喜,弄得他臉痛,不得不從懷裏摸出藥瓶來吃藥。吾昆百忙之中掃過來一眼,看見他吃藥,頓覺嫌惡,又把視線膠在了懷中女子上。

牧廉愁,愁的是吾昆丢人;牧廉喜,喜的是看見了小師弟。

那麽點大的小師弟長大了,但神情眉目卻沒怎麽變,不像他的怪臉,小師弟長得很英俊,而且還成功跟着楚王顧烈,能坐在顧烈右手邊,又是這個年紀這個将領裝束,原來小師弟就是傳說中的大楚兵神狄其野。

真好,牧廉羨慕地想,小師弟也一定是能夠死得人人稱頌的了。诶,就自己這麽沒用。

牧廉心裏羨慕極了,不知不覺一直盯着狄其野看,等到狄其野終于回視,更是歡喜不已,試圖用眼神告訴他:小師弟,是我啊,你二師兄!把你抓進山谷拜師那個!

然後被狄其野瞪了一眼。

牧廉臉上欣喜的表情還未褪去,整個人卻頹喪起來。果然,帶着面具,小師弟認不出來。

又或者,小師弟當時太小了,根本都不記得自己?

诶。

但師父教過,師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踐守師門教訓,聽師門的話。天下人都蒙昧行于暗室,只有他們師門得見真理,高于天下人。

所以,天下人都是外人,只有師門中人是內人。

小師弟也出自師門,師父師兄照顧他,他也該照顧小師弟,就算小師弟不記得他了。就算如今各為其主,如果小師弟已經安排好了去死,他一定會助小師弟一臂之力,讓小師弟死得人人稱頌。

牧廉分析清楚,心滿意足,又振作起精神來,對着青玉案發呆。吾昆不許他在人前摘下面具,他沒得吃東西,小師弟又不高興他看,他只能發呆。

歌舞罷,撤下珍馐果品,這才開始會盟。

吾昆一張口,就要楚王在北燕的勢力,他要柳家轉投風族。作為條件,風族與楚軍結為盟友,互不侵犯。

這既是獅子大開口,也是下馬威,言下之意,就是風族已經知道柳家是楚王勢力,對楚王在北燕的部署了若指掌。

風族應該是查到了柳氏與中州顧的聯姻風波。

姜揚先是裝傻,再是嚴詞拒絕。吾昆不再和他說話,怒問顧烈:“楚王不良于言?!”

顧烈擡眼,慢慢道:“柳家投奔大楚,我大楚就有庇護之責,假若轉手于風族,就是言而無信,我大楚有何顏面面對再來投奔的寒士氏族?”

吾昆卻笑說:“今日會盟,風楚結為盟友,兄弟之國,何分你我?”

這人一時嬉皮笑臉一時暴跳如雷,轉進如風。

顧烈心底暗忖,恐怕是真瘋不是假瘋。假瘋或值得探究,真瘋則不足為懼。

“兄弟之國?”顧烈輕聲笑了笑,言語帶着極淡的嘲諷,“若瘋王應承大楚一個條件,也不是不能互通有無。”

吾昆哈哈大笑:“你說。”

顧烈自登上高臺後第一次直視吾昆,那視線鋒利得有如寒刀出鞘:“你向本王,俯首稱臣!”

霎時風族衆臣刀兵出鞘聲不絕于耳,吾昆将懷中女子狠狠扔在地上,手握馬刀,一刀砍向青玉案,蹦出火星,大罵:“顧麟笙殘殺我風族祖先,如今他的好孫子也一樣折辱風族!楚顧瘋血,不可相交!”

顧烈輕輕壓手,原本站起抽刀的将臣們立刻坐回案後,還刀入鞘,聲響都整齊劃一。

唯獨狄其野抱着他的青龍刀,根本就沒有拔刀,但他本身的銳利氣勢不容忽視,所以風族臣子的刀鋒不是指着顧烈就是直指着他,即使他連刀都沒拔。

顧烈欣賞地看了狄其野一眼,這高臺上滿是名貴刀兵,衆臣手中飽飲鮮血的武器,博古架上金刀銀槍,但所有的這些貴器兇兵,包括青龍刀這柄無價之寶,其鋒芒,都敵不過一個狄其野。

國之利刃,無雙良将。

顧烈收回視線,自顧自倒了杯酒,淡然道:“暴燕無道,本王祖父身為燕朝臣子,不得不尊王令,要怪,就怪燕朝先帝暴戾成性。至于楚顧瘋血一說,沒想到瘋王對燕朝先帝的筆墨推崇備至,早知如此,本王該将楊平親筆所寫的詞帶來,作為厚禮,送給瘋王。”

吾昆聽得暴跳如雷,又砍了兩三下青玉案,大怒:“你胡說八道!楚顧就是我風族族禍的罪魁禍首!”

他邊怒罵,風族衆臣已成包圍之勢,手握刀兵,直指楚王君臣。

這倒是讓牧廉刮目相看。

所謂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吾昆本來就是個瘋子,對上顧烈勝算不到三成,但瘋起來就不好說了,拼得不要命也讓楚王點頭答應,姿态難看、場面難堪,那又如何?就算楚王離開魚涼就毀約,那也要背上一個背信棄義的名聲,對勝算低微的吾昆來說,就是賺到。

此計最為要緊的,就是顧烈還沒有子嗣。

就算顧烈不惜命,也要想一想大楚從此後繼無人該怎麽辦。他一死,大楚必成一盤散沙,強将無主,當然會自立為王。

果然,姜揚湊近,小心對顧烈低聲勸了什麽,顧烈皺起眉頭,勉強道:“明日派人,将與柳家聯絡的信使與密信交與風族。”

終于讓楚王吃了個癟,吾昆張狂大笑,忽而又拍了拍手,送上一個繩索捆縛的女子。

“我聽聞楚王後宮無人、子嗣艱難”,吾昆堂而皇之地說,“這是燕朝王家女子,被我于雍州抓獲,完封未動,既然風楚已成兄弟,就送與楚王,解燃眉之急。”

那女子被繩索捆着,卻是一臉傲氣憤然,眼神掃過重新被吾昆抱在懷裏的女子,露出十二分的不屑。

吾昆懷中女子低垂了眼眸,險些掉下淚來。

“要送,不如送一雙,”顧烈漠然道。

吾昆更是得意,大笑道:“你們聽到了,不是我要送楚王破鞋,是楚王要與我做連襟兄弟。不過是個玩意,送給楚王何妨,不過,這女子可是嚴家的嫡孫媳婦,楚王要是收下,可就與嚴家結了仇,不知楚王還敢不敢要?”

顧烈不看他,對姜揚道:“将二女帶上。”

然後才一颔首,對吾昆輕言。

“告辭。”

吾昆重重一哼,嫌顧烈裝模作樣。

楚軍君臣下了高臺,陸續上馬,向魚涼城郊而去。

路上衆人肅然依舊,狄其野忍不住問姜揚:“為何我們沒帶史官?”

姜揚解釋:“會盟,諸侯會面結盟也。風族首領既未稱王,也未冊封諸侯,雖打着會盟的旗號,其實于禮不合。咱犯不着記。”

狄其野明白了,吾昆招搖這一場,是抛媚_眼給瞎子看。

魚涼高臺上,一個老臣笑着恭喜吾昆:“恭賀我王智計得逞,這下顧烈違背了對柳家的承諾,得罪了柳家嚴家王家,在燕朝的部署想必已經毀于一旦!”

吾昆面目猙獰,高聲笑道:“哈哈哈哈,不止于此,待得會盟正式簽訂,楚顧松懈,我要讓顧烈知道什麽叫血海深仇!”

那老臣頓時驚駭:“您,您要撕毀盟約?”

自古以來,會盟一旦成立,再撕毀,那可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吾昆根本不回答,自顧自高聲笑着,仿佛一切盡在掌握。

牧廉呆呆看着空無一人的對面,心想,完蛋,好不容易走了步好棋就發瘋……難道要死在亂軍之中?

我真是太難了。

顧烈一行與敖戈陸翼彙合,浩浩蕩蕩回到楚軍大營。

進了帥帳,姜揚頓時樂樂呵呵,顧烈也是一派輕松,狄其野早有猜測,此刻立時确定吾昆被這兩頭狐貍給騙了。

顧烈讓人将帶回的兩名女子帶進來。

兩名女子都被松了綁,立在帳中。

先前被吾昆抱在懷裏那位,也就是吾昆說的“嚴家嫡孫媳婦”,此時裹着一件好心兵卒給的布衣,遮住淩亂不堪的服飾,臉上有一個極深的巴掌印。

顧烈皺眉,他從不許手下欺淩弱小,便問:“怎麽回事?”

另一名女子輕蔑地說:“她不守婦道。”

看來是這位“王家女子”所為。

衆将不願摻合敵方女人事務,只有狄其野驚訝地看向王家女子:“吾昆說她是嚴家嫡孫媳婦,想必她的丈夫是死在雍州戰場,她死了丈夫,又被風族搶走,凄慘至此,你竟然打她,還說這種風涼話?”

“她可以去死,如果我是她,早就一頭撞死了,她自甘下賤怪誰。”王家女子一臉驕傲。

狄其野深感厭惡:“你沒遭遇她遭遇的暴行,就覺得自己高她一等?”

王家女子氣得面紅耳赤,高昂起頭:“我本就比她高貴。不論你們蠻楚想對我做什麽,我一定死給你們看。”

顧烈聽得頭痛,一個個年紀輕輕沒活明白了都想去死。

“把她們分開帶下去,”顧烈招來近衛,“讓她們想一晚上,若想回鄉,就送到中州雷州邊界;若想遠走,就送去青州;若是想死,就随她們去死。”

“沒事都散了吧,明日再議。”

衆将臣行禮離去,大多都疑惑不解,不知道主公把這二女帶回來做什麽,白頂了個名聲。姜揚誇主公仁慈,陸翼沒想法,敖戈心底覺得主公此事幹得無聊透頂。

顏法古難得收斂了眉目低頭細思,顧烈忽然叫道:“法古。”

他擡頭,聽顧烈承諾般鄭重道:“四大名閥,我只留一戶,那一戶,不會姓王。”

顏法古心頭一松,笑了笑,深深一禮,離開了帥帳。

就狄其野賴在帥帳沒走。

“看什麽?”顧烈擡眼看他。

“沒什麽,”狄其野想了想,不覺淺笑,“就,挺好的。”

莫名其妙。

顧烈問起正事:“你注意到那鬼面幕僚不曾?”

“沒有,”狄其野面不改色地說謊。

那就是注意到了。

“他一直在看你。”

“是嗎?”

帳外有近衛禀報:“主公,狄将軍,有人在營外,求見狄将軍。”

狄其野一愣。

每日想求見狄其野的人多了去了,一般都是想投靠楚軍的想當狄其野幕僚的,狄其野通通不見,所以近衛也不會通報。

“為何通報?”顧烈心有猜測,看了狄其野一眼,問話中帶着一絲看好戲的淺淡笑意。

近衛答:“他說他是狄将軍的二師兄。”

二師兄?

狄其野先一挑眉,然後翻了個白眼。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