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賣藥看病
姚啓安不滿道:“娘,你說什麽呢?您都沒見過青青,怎麽就這麽說她呢?”
朱氏滿臉嫌棄地說:“呵,這種出身的女人,還用得着見嗎?安兒我告訴你,娘就是死了,都不會讓她進我們姚家的門兒!”
“娘!您誤會青青了。她父親是在北平政府工商部工作的江主任,在北平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你也知道她爹姓江?那你告訴我,她為什麽姓雲?”不等姚啓安回答,朱氏便輕哼一聲,冷笑道:“安兒,你不用瞞着娘,娘早就托人打聽過了。她娘就是個舞女,不知道跟誰生了這麽個閨女,硬說是江主任的種。不然為什麽江主任一家都在北平,她們母女兩個卻在上海生活呢?”
“娘,她真的是……”
朱氏在許多事情上都是無條件聽從兒子的,可在有些事情上,她卻執拗得很:“好了安兒,你不用再說了。像這種來路不明的女子,就是給你做妾,娘都覺得不配!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提了。回上海以後,你也少和她來往,知道了嗎?”
姚啓安挫敗地應了一聲。
朱氏突然想起什麽似的說:“哦,對了安兒,那個林氏,她還真要請人來家裏教她讀書呢!都多大的人了,也不知道害臊!”
提起林燈要讀書的事情,姚啓安神色複雜地說:“娘,你就叫她讀吧。依我看,她根本就堅持不了幾天。成婚之前,我又不是沒有給林家去過信,讓林淑婉早一點讀書認字。可她呢,壓根就沒當回事。現在說什麽讀書,不過是同咱們置氣罷了,不用管她。”
朱氏一想也是,反正林氏讀書花的是她自己的錢。與此同時,她還能給家裏補貼夥食費。
等過些天她書讀不下去了,發現獨守空房的日子實在難熬,到那時候不還得主動跑到朱氏院子裏去好好伺候她這個婆婆,求她早日開恩,讓他們夫妻團聚嗎?
朱氏一想到那樣的畫面,就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
第二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姚啓安就和姚父一起坐上了回上海的船。
而姚啓安離家的消息,林燈是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才知道的。
彤雲從外頭聽說這個消息之後,便急急忙忙地跑回來告訴了林燈,急得滿頭是汗:“小姐,您和姑爺成親才幾天呀,姑爺怎麽就這麽撇下你一個人走了?!”
“姚啓安走了?太好了!”林燈忍不住喜形于色。
其實那天和姚啓安吵完架之後,林燈還反思了一下自己來着,覺得自己當時的反應好像有點過激了。
畢竟不管怎麽說,姚啓安都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應該采取稍微溫和一些的方式,心平氣和地和他談一談才對。
不過現在,也沒這個必要了。
姚啓安回了上海,他們相隔兩地,便完全不需要擔心他哪天抽了風,又跑來跟她扯什麽夫妻義務。
林燈感覺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好像又松快了不少。
彤雲覺得她們家小姐是氣糊塗了:“小姐,這有什麽好高興的呀?姑爺要去上海,那也應該帶您一塊兒去啊!難道您就不想去大上海看看嗎?”
“想啊,我當然想了。”林燈露出憧憬的神色來,“不過我将來自己也可以去上海。現在的話,還是算了。”
上海目前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文化、教育等各種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內現代化最快的城市之一。
身為一個在二十一世紀長大的女青年,林燈當然想去上海生活了。
不過這幾天林燈了解到,姚家父子在上海是一起租房子住的,房間并不充裕。
她若現在去了上海,照樣還是寄人籬下不說,甚至還要和姚啓安睡同一間卧房,她可受不了。
而且現在,上海的消費實在是太高了。
在想到賺錢的法子之前,林燈暫時還呆不起那樣的地方。
……
吃過早飯,林燈按照計劃,和彤雲一起提着藥材出門。
昨日她回娘家的時候,出門還是十分順利的。可不知為何,今日姚家看門的門房卻是不肯給她開門。
林燈問過了才知道,原來姚家有規矩,除了負責外出采買的下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進出姚家的大門,都要先得到太太的許可。
昨日是朱氏那邊的人交待過,林燈才得以順利通過的。
林燈一聽就不耐煩了,自言自語道:“哎呀,都什麽年代了,還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套。”
“小姐,你說什麽?”彤雲沒聽清。
“沒什麽,你去跟太太說一聲,就說我要出門去看病。”林燈說着,從手中的藥品盒子當中挑了一個補身子的遞給彤雲,“把這個一并給太太拿過去,就說是我的心意。”
彤雲領命去了,沒過多久,就從朱氏那裏拿了一個可以進出姚家的腰牌回來。
出門之時,林燈不禁笑道:“其實,婆母還是挺好說話的嘛。只要錢給的到位,她就不會同我斤斤計較。”
“聽說姚太太也是窮過的。”彤雲低聲道:“姚老爺子、姚老太太走後,姚家的家産被姚二老爺、三老爺分去了不少。那會兒老爺在上海的生意才剛剛起步,姑爺念書又花費不少……當時姚家的下人幾乎都散光了,這事兒我都聽說過呢。”
“是嗎?”林燈當聽故事一般聽完了,也沒怎麽放在心上。
她們先去了趟當地規模最大的藥鋪,把帶來的幾樣值錢的藥材給變賣了。經過一番激烈的讨價還價,統共換了七、八個現大洋出來。
林燈很滿意,彤雲卻很是不解:“小姐,您這才剛剛嫁人,怎麽就這麽急着變賣嫁妝呀?”
“我這不是要讀書嗎,将來還要去上海生活,哪裏不要花錢?”
彤雲不明白:“不是有姑爺嗎……”
林燈有點不耐煩了:“彤雲,你不要老是跟我提姚啓安行不行?一口一個姑爺的,煩不煩呀。難不成離了他,我就活不成了?”
彤雲聞言不禁吃驚地瞪大了眼睛:“離、離了姑爺?小姐,你這是什麽意思啊!”
“我現在還不方便跟你說。”剛成婚就要離婚這種事,別說民國時期的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了,就算是擱在現代也會叫人覺得奇怪的。“你就別問了。總之你記住一件事,如非必要的話,不要老是跟我提起姚啓安,知道了嗎?”
彤雲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你家小姐我有手有腳的,不用靠他也能活,你就放心吧。”林燈摸了摸小丫頭的頭,“餓不着你的。”
彤雲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姐,我不是在擔心這個啦……”
……
藥鋪和醫館離得不遠,主仆二人說說笑笑間,便走到了醫館。
這年頭的有錢人家,一般都是請大夫上門看診的。
親自來醫館裏看病的,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
這裏頭許多人都要去做工,不敢耽誤時間,而且老百姓普遍有一種心理,就是趕早不趕晚。所以許多病人一大早上、天不亮就在醫館外頭排隊了。
由于病人衆多,這時候的大夫看病都很快。
林燈她們來的時候,醫館裏排着的人倒是已經不多了。
跟夥計說明來意之後,沒等多久,林燈就坐到了一位老中醫的面前。
在現代的時候,林燈對中醫是沒什麽了解的。
她只知道中藥很苦,而她又沒有得過什麽病是必須看中醫才能治的。
所以她對中醫,向來都是敬而遠之。
不過在現在這個時代,中醫也好、西醫也罷,醫療行業裏都是魚龍混雜,什麽樣的人都有。
既然去哪兒都有可能遇上不靠譜的大夫,那麽她還不如先看看便宜的。畢竟看中醫只要六個銅元,看西醫門診卻要三角錢,太貴了。
而且中醫畢竟已經發展了那麽多年了,古代人用着都挺好,總不至于到她這裏就突然失靈了吧?
抱着這樣的心态,林燈乖乖地按照老中醫的指示伸出舌頭,讓他查看舌苔。還伸出手腕,讓他給自己把脈。
讓林燈感到哭笑不得的是,這老大夫還跟宮廷劇裏的太醫一樣,搭了塊帕子在她手腕上,避免肢體接觸。
這大爺瞧着比她爺爺都大了,沒想到還挺講究的。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掉落10個紅包~
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