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規劃布莊
參觀完布莊, 林燈簡單問了錢掌櫃幾個問題, 主要是關于賬務的。
看到錢掌櫃眼神躲閃,磕磕巴巴的樣子,林燈就沒再逼問下去。
她心裏已經打定主意要換人了, 既然如此,多說無益。
錢掌櫃有問題, 這件事情不僅林燈看出來了, 就連年僅十三歲的林灼都察覺到了:“大姐姐,這個錢掌櫃怕是沒少貪咱們家的錢!”
林燈失笑道:“可不是嗎,偏生咱娘耳根子軟, 好糊弄, 還當這錢掌櫃日日出去跑生意,拉客有多辛苦呢。”
“娘就是太信任自己用慣了的老人了。”林灼不贊同地說:“這樣的蛀蟲, 越早清理掉越好!”
林燈點點頭表示贊同。
林家這布莊開了好幾年了,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竟然淪落到了只能勉強給掌櫃和店員發薪水的地步, 實在是不應該。
看完林記布莊,姐妹倆又去了一趟方氏名下的“彩霞布莊”。
這個彩霞布莊原本是叫方記布莊的, 不過方氏出嫁之後,就不好用自己娘家的招牌了,于是便改了這麽個名字。
“這名字也太土氣了吧。”從彩霞布莊出來之後, 林灼便同林燈吐槽道:“賣的也都是些老掉牙的花樣子,難怪生意不好呢。”
其實林燈當初拉上妹妹和自己一起接手布莊,除了想讓妹妹鍛煉一下之外,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林灼是這個年代土生土長的年輕小姑娘。林燈雖是從百年後來的,但她并不覺得自己的“超前” 審美就一定适合這個年代,說不定林灼的眼光比她更好、更适合市場呢。
聽林灼這麽說,林燈便道:“那咱們明天中午再去其他幾個生意好的布莊看看,瞧瞧人家是怎麽賺錢的。”
今天中午她們出來的時間已經不短,該準備回去上下午的課了。
學習的時間過得飛快,到了下課時間,林灼戀戀不舍地合上書本,跟來接她的丫鬟碧月一起回家。
分別之前,林燈擔憂地看了妹妹一眼:“灼兒,你這放腳的事情,遲早還是要同家裏說的。你總穿着這麽長的裙子藏着,也不是個辦法。”
“大姐姐,我也想和家裏人說啊,可咱家裏人都什麽樣兒,你又不是不知道……”林灼說起這個就頭疼。
“先一個一個攻破吧。”林燈想了想,家裏的三個長輩林老爺子、林遠山和方氏當中,比較好說話的應該還是林老爺子,“這段時間你不要和家裏人起沖突,盡量和爹娘還有祖父搞好關系,尤其是祖父。若是祖父同意你放腳的事情了,那爹娘就說不了什麽了。”
林老爺子平時都呆在自己的院子裏,或是出去和那些與他年紀相仿的朋友交往。雖說是呆在同一個林府,可除了逢年過節之外,林灼很少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祖父。
現在林灼每天出來上課,五天才休息一天,就更沒有時間了。
不過林灼想了想,覺得姐姐說的有道理。放腳的事情就像是一顆随時會被踩爆的雷,她不能不計後果地做事,得先為自己鋪好後路才行。
“知道了大姐姐,我回去之後就想辦法和祖父搞好關系。”
“乖,我們灼兒最聰明了。”林燈欣慰地摸了摸妹妹的頭。
……
第二天中午吃過飯,林燈就又帶着妹妹一起,去了幾個據說是在杭縣比較火的布莊。
以林燈的審美來看,那些布莊賣的布匹樣式還是有點土氣,幾件成衣也做得馬馬虎虎。不過和林家的店面比起來,生意還是很不錯的。
尤其是一家賣學生制服布料的布莊,那家老板很聰明,把布莊和裁縫店融為一體,這邊在布莊買了布,隔壁就能做衣裳,這樣就不會流失客戶。
像方氏在管的那兩個布莊,店裏就只有一個老裁縫,也就幫着量量尺寸什麽的。
在店裏買了布的人要做衣服,還得從跑去專門的裁縫店請人做,這樣等于把到手的錢送給了別人不說,還會讓顧客覺得不大方便。
回家的路上,林燈同妹妹說道:“林記布莊的面積不大,可以走平民路線,改賣棉、毛、紗,和一些款式簡單的成衣。至于店裏原先的那些絲綢和錦緞,只留下一小部分,其餘的都運到錦繡布莊去。”
這兩天姐妹兩個在課餘時間都在讨論布莊的事情,現在她們已經決定了,将彩霞布莊改名為錦繡布莊,方氏那邊也沒有什麽意見。
“姐姐的意思是,林記這邊的價格定低一些,吸引普通老百姓,然後錦繡布莊那邊賣的貴一些,吸引高……高……”
見林灼卡殼,林燈适時補充道:“吸引高端客戶。當然了,有些人可能不是那麽有錢,但如果我們能做出一些款式好看的衣服的話,或許一些家庭條件還不錯的小姐和太太們還是會買的。”
林燈會想到這樣的定位,是因為昨天他們去看錦繡布莊的時候,她發現那附近有三家女子學校。
一所是杭縣女子小學,這裏是杭縣大多數女子上小學的地方。一家是教會女子學校,相當于中學,據說學費很高,聽起來有點像是貴族學校。
還有一所是女子職業學院,類似于現代的職高。裏頭的學生大多是十五六歲的少女,課程內容以學習手藝為主。
林燈覺得在這個年代能上學的女孩子,一定是家裏條件不錯,或是比較受家人寵愛的,所以賺她們的錢是非常可行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所杭縣女子中學離這裏也不遠。如果她們能把生意做好的話,那所學校的女學生說不定也會過來買衣服、布料。
當然,在林燈的構想當中,錦繡布莊的受衆遠遠不止這些學生。這些女學生還有家人、親戚、朋友……
錦繡布莊和林記布莊不同,面積還是挺大的,是個兩層小樓。林燈打算好好規劃一下,給錦繡布莊分成幾個适合不同人群的區域,方面客人選擇适合他們的衣服和布料。
林灼覺得林燈的計劃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姐姐,現在有幾個問題,一個是林記的那些布料還是值不少錢的,都運到娘那邊去,我怕爹知道了會不高興。還有就是那些綢緞你也看到了,顏色、圖案都老氣的很,就算換個地方賣怕是也很難賣掉。”
這就是夫妻關系不睦的問題之一了,若是換了那種夫妻同心的人家,只要是為了自家的生意,丈夫根本不會管妻子怎麽處理家中的財務,因為那都是“夫妻共同財産”。
可放在林家……盡管方氏名下布莊所賺的錢,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用來補貼林遠山了,可林遠山還是會覺得那是方氏的私有財産,和林遠山自己鋪子下賺的錢是不一樣的。
“灼兒,你說的很有道理,所以我打算雇一個新掌櫃之後,讓他好好地算一下賬,估算一下這些綢緞的成本價是多少。同時,錦繡那邊有一些适合林記的布料,也可以核算成本後換到林記去。把差價算出來之後,從錦繡那邊出錢補上。”林燈眨眨眼道:“當然,會以比成本價低一些的價格,這個爹是不會知道的。”
她們兩個都是方氏的女兒,和林遠山這個有好幾個姨太太的爹相比,她們自然會更偏向方氏一些。
“至于這些綢緞怎麽賣出去的問題……我想了三個途徑。一個是将它們和其他好看的布料一起,做成成衣賣掉;二是做成穿在裏頭的‘馬甲’;三是繼續像以前一樣,賣整匹緞子。”
怕林灼不理解,林燈繼續解釋道:“這幾年國內紡織業發展得不錯,布莊多了不少,競争挺激烈的,所以光靠賣原料是賺不了多少錢的。咱們得賣一些成衣,做出咱們店自己的特色才行。”
據林燈這幾日的調查了解,這年頭除了做軍裝的工廠之外,鮮少有批量生産民用服裝的工廠。這主要是因為有錢人都喜歡去裁縫店量身定做衣服,沒錢的人都買了布回家自己做,好省下人工費。
同理,現在也沒有什麽服裝店,只有布莊和裁縫鋪。
林灼聽了林燈的話,贊同地點點頭:“那咱們就得雇幾個手巧的裁縫,不僅要會量尺寸、改衣服,還得會做好看的、別家做不了的衣服才行。不過姐姐,那樣的話,咱們就得購置幾臺縫紉機了吧……這筆錢,娘肯出嗎?”
林燈道:“不止是買縫紉機,還有重新請人、裝修店面,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賺錢沒有那麽容易,想要收獲,必然要先付出才行。”
這個道理,林灼能聽明白,只是……
“依娘的性子,難免要心疼上一番,怕咱們動用了哥哥的‘老婆本’呢。”
“哥哥暫時應該沒有娶親的打算吧。”林燈曾聽方氏抱怨過幾句,說她哥都十九了還不肯定親,這件事讓方氏一想起來就發愁。
然而林燈的哥哥林修誠遠在日本,方氏的手夠不到那麽長,怎麽念叨都沒用。天高皇帝遠,方氏暫時對兒子做不了什麽,只能等林修誠回國再說了。
見林灼還是有些發愁的樣子,林燈安慰她說:“放心,我會想辦法說服娘的。”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掉落10個紅包~
說服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