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父母姐妹

見父母寶铉說前事親姊妹公主指前路

進了側門,換了轎辇,轉過影壁,而後是一溜兒的抄手游廊。

寶釵這是初次進忠孝公府,她一面留神聽外頭的動靜,一面在心裏頭慢慢兒盤算着宅子的格局。待轎辇進了垂花門停穩了,方才叫莺兒掀起了轎簾。

外頭候着的,卻是修心。

寶釵前傾的身子頓了下,心中不由苦笑。

自個兒和修心是什麽樣的“交情”自己也知道,父親那樣疼寵兒女的,必不會叫她來接自己。封氏從來就是個萬事不管的,薛蟠一個大老粗,也想不到這個。想必,是自己的那位好姐姐做的主。

只是這個下馬威,自個兒必是得忍下了。

寶釵扶着莺兒的手下了車,笑盈盈的同修心道:“修心姐姐。”

修心柳眉一蹙,卻又說道:“寶釵姑娘。老爺偏廳有請。”說着,示意身邊的婆子帶路。

王姨媽剛要跟上去,修心一側身,道:“王姨娘且慢,長公主請您往後花廳一敘。”

二人一愣,王姨媽擡眼看向寶釵。

寶釵一時也沒了主意。不過既到了此處,也就身不由己了。她搖了搖頭,輕聲道:“母親放心,去吧。”

寶釵來到偏廳,只見薛天相正端坐喝茶。

見她來了,放下茶杯,上下打量了一番,輕嘆一聲,指了下首的椅子道:“坐。”

寶釵卻上前兩步,跪哭道:“父親!”

薛天相緩緩擡手,揉了揉二女兒的頭。“這些年,過得還好?當初你們帶走的銀錢也不多,可夠嚼用?”

“還好。銀子是從來不缺的。只是常常想念父親。”寶釵道。

“在外頭可受了委屈?”

“不曾。姨媽待咱們挺好。”

薛天相皺眉道:“賈府那個二太太......聽說極是喜歡那黃白之物的。”這話卻是聽寶铉說的,只不過薛天相不好明說罷了。

寶釵低頭抹了眼淚,“也還過得去。我與母親原也是借住在他們家。人家一時銀子不趁手,咱們幫襯些,也是應該的。”

“也罷。你在這兒陪我品茶下棋,你姐姐那兒正有話同王姨娘說。一會兒我再帶你過去。”

後花廳。

王姨媽看着眼前穿着旗裝的女子,嘆了口氣,“你這般大了,我竟是認不出你了。”

“叫姨娘挂心了。”寶铉淡淡的回道。

“你還是怨我?”

寶铉嗤笑,“不怨你,怨誰?怨寶釵?”

王姨媽忙說:“不關寶釵的事兒,何苦牽扯上她。”

寶铉笑道:“姨娘真是慈母之心。”

“寶釵是我肚子裏爬出來的,我不待她好我要待誰好?”

“我呢?”

王姨媽進門後強忍着聽她喊了半天的姨娘,心裏頭早已積了一堆的火氣,脫口便罵了起來:“你是我肚子裏爬出來的又如何,天生就是個吃裏扒外的主!你如今見着我不見禮也就罷了,還一口一個姨娘的,早知道在你剛出生時就該把你掐死!”

“倒是我的不是。”寶铉也不了看她,伸手從點心盤子裏拈了塊杏脯,“姨娘怕是記性不好了,當日您身邊的嬷嬷是要掐死我來着,只可惜我福大命大,叫姨娘失望了。”

王姨媽氣極,轉念卻又想起寶釵,強壓了怒火道:“只可惜你叫太夫人抱去養了。你若是養在我身邊,我自待你如寶釵一般。”

“可省省吧!姨娘打量我不知道滿月宴的事兒呢!”

王姨媽跳腳起來:“是哪個告訴你的?是那個老虔婆?還是修心那個賤婢?”

寶铉皺眉,“姨娘既處處為寶釵着想,說話也該注意着點。寶釵養在姨娘身邊,姨娘便有了一顆慈母之心。推己及人,寶铉自幼養在祖母身邊,自然對祖母也有了孺慕之情。還請姨娘口下積德!”

王姨媽指着寶铉,顫聲道:“我是你的生身母親!你怎敢這樣對我!”

“生身母親?生而不養,不如不生!況且,祠堂裏頭供着的禦筆聖旨,可是明明白白的寫了,我與哥哥,是封夫人所生的龍鳳胎。王姨媽莫不是在說太上皇撒了謊?”

這時王姨媽終于是想起了今日來薛府所為何事,她重重的跌坐回椅子上,無力道:“行了行了。好話也不必多說了。咱們母女倆這麽些年來,左不過是相看兩相厭罷了。只是寶釵......終究是你一母同胞的親生妹子。我不求別的,只求你給她找個好人家。”

寶铉站起身,想裏間走了幾步卻又停下,也不回身,問道:“好人家?怎樣的人家是好人家?寒門舉子、書香門第、清貴世家、名門望族,還是......王公宗室?”

王姨媽道:“寶釵這般人品、相貌、家世,便是做個貴妃也是使得的。”

寶铉慘笑一聲,“寶釵的親事,我已有了主意。雖不在京裏,卻也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尊貴。只有一點,寶釵出嫁後,你便呆在薛家祠堂,日日為祖母誦經上香!”

王姨媽到底還是答應了。

她想着,寶釵雖不嫁到京裏,既是極尊貴的人家,等寶釵嫁過去站穩了腳跟,再使人把自己接去,也不是什麽大事!再說,以寶釵的聰慧,怕是不到一年自個兒就可以跟過去了!

後來王姨媽知道了,寶釵要嫁去的地方,是自個兒絕對不可能跟去的。她雖有怨言,到底舍不得叫寶釵抛下那觸手可及的富貴尊榮,最終在薛家祠堂,為寶釵求了一輩子的平安喜樂。

此乃後話。

寶铉一面命白芍去請老爺、寶姑娘,一面又叫紫蘇去請夫人和少爺來。

王姨媽道:“叫她倆來做什麽?”

“一塊兒說說話。”寶铉懶得搭理他。

薛天相同封氏自坐了主座,寶釵同薛蟠坐了左側,王氏母女只得往右首坐了。

王姨媽先忍不住說道:“你快說說,給寶釵安排了什麽婚事?”

寶铉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王姨媽被她看得頭皮發麻,寶釵笑着起身道:“寶釵也好久不見姐姐了,姐姐可好?”

寶铉撩了撩眼皮,道:“你也不必這麽客氣。你是個聰明人,咱們把話兒攤開來,分說清楚。省的最後反倒誰怨了誰的。”

寶釵也不寒暄了,“寶釵雖蠢笨,倒也有些自知之明。母親先前同我悄悄兒說了,不是京裏的、又極為尊貴的親事......可是和番?”

“什麽!”王姨媽跳了起來。寶釵忙伸手将她拉住。

寶铉挑了挑眉,“你倒孝順。”又吩咐,“紅杏、米分桃,去守着門口;白芍、紫蘇,在外頭将窗根子底下都看好了。這事是皇兄吩咐、皇額娘允了的,事關重大,你們都警醒着點。”

“是。”

寶铉見四人守好各處,轉頭同寶釵說道:“咱們身為女子,這國家大事論理也輪不到咱們操心。卻有一事,雖也有關國家,咱們做的好了,卻是為皇額娘分憂。”

王姨媽咕哝道,“那還不是和番。”

“是和番,也不是和番。”寶铉說起了自個兒自得了賈家要分家,便同乾隆、林赫玉商量好的安排來。

“寶釵可曾聽說過,英格蘭?”

寶釵想了想,一面安撫下又要跳腳的王姨媽,一面問道,“洋人?”

“姨娘有句話沒說錯,寶釵的人品、相貌、家世,貴妃也是當得的。只如今我是當今聖上的義妹,入宮為妃你已是無望了。你可想......做英王的王後?”

王姨媽道,“這英王,多大歲數了?”

若是別的王姨媽定是看不上的。這洋人的王後倒真是尊貴。別的不說,在英王的地面上,可不就和皇後娘娘一般了嗎!

寶铉笑道:“哪兒直接就能當王後這般簡單。我說的,是英王的小兒子,叫威廉奧古斯都,如今二十一了。他們那兒不興早娶,又不得納妾,倒還算是個良配。”

王姨媽道,“這不興納妾......那可是洋人裏頭的皇家,哪裏會沒有幾個妃子的。再說,不可納妾這子嗣上可就......”

寶釵也說,“咱們府平日裏頭和那英格蘭的人也沒甚往來。咱們家在京城也不是頂好的,如何就能攀上英王之子?再說,既是小兒子,将來......”

“英格蘭與咱們這兒不同。并沒有嫡庶長幼之說。英王不可納妃,即便養了外室,外室之子卻是不得繼承皇位、不可分得財産的。那英王與王後就得了二子,向來與長子不睦。那次子卻極得英王喜愛,五歲即受封坎伯蘭公爵,如今在行伍之中,受封“上校”,聽說是頗有功績的。”

說着,寶铉展顏一笑,“這樣的人,再加上咱們寶釵的聰慧,何愁他不得繼位?咱們家是一等公的府邸,在那英格蘭,自英王向下數,先是親王,而後便是公爵了,可不是頂頂高的爵位?若寶釵出嫁英格蘭,再叫皇兄封個郡主,對英王只說是大清皇帝的妹妹。英人哪裏懂得咱們這些嫡的庶的親的幹的彎彎道道,更何況是義妹,宗人府那起子人還沒弄懂呢!再說那子嗣,他們有他們的規矩,咱們也有咱們的規矩。不說寶釵身子素來健壯,即便沒能得個一男半女,陪嫁丫鬟裏擡一兩個通房也就是了。英人只知不可納妾,卻不知世上還有通房一說。你再将咱們這兒嫡嫡庶庶的規矩這麽一說,将通房的孩子裏頭挑個好的認作嫡子,自然高枕無憂了。”

寶釵想了半晌,道:“此事為何事關重大?為何皇上、太後要這般關心此事?為何是我?”

“你聰明,且貌美。家世過得去,學識也不賴。雖有些看不清自個兒,這倒是可以學的。過些日子學幾日洋文,再同宮裏頭的老人學些個傍身的手段,到時侍衛丫鬟婆子仆役乃是公主府才有的長史,一應兒都讓你帶去。再從外文學堂裏挑幾個洋文好的,算作使臣,一并聽你調度。”

“至于此事為何事關重大......那英格蘭與咱們不同,他們的王後多是別國的公主,倒是不擔心王子混了他國的血。既如此,那咱們也去參合一腳。你瞧瞧蒙古,多少蒙古王公是愛新覺羅家的外孫!你将來安心當王後也罷,扶持你兒子繼位也罷,咱們大清朝在你背後給你撐腰!”

寶釵一咬牙,道:“我去!只是母親......”

王姨媽立馬說道:“母親老了,此去英格蘭路途遙遠,又要出海,母親的身子骨撐不住。你在英格蘭争氣,母親在京裏便過得高興。你記得多多寫信回來,母親便是日日在菩薩跟前為你祈福也是值得!”

薛蟠忽然說道:“我送寶釵去。”

“哥哥......”寶釵頭一次見到薛蟠這般對自己,就像是對寶铉一樣。

寶铉搖頭道,“早幾年是行的。只是今年是選秀之年......”

“選秀?”寶釵問道。

薛蟠傻笑着抓了抓腦門,還是寶铉替他說道,“哥哥的親事,在太後那兒挂了名兒,定的黛玉。”

王姨媽道:“竟是這樣!”

寶釵笑着說,“我雖與黛玉來往不多,她确實個才貌雙全的。便宜哥哥這個大老粗了!”

寶铉笑道,“你倆誰也別笑誰。各自都準備好賀喜的禮吧!”

“只是不可以忘了,還得準備長公主大婚那份啊!”封氏也打趣道。

一家人說說笑笑,就好似真的是其樂融融的一家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給寶釵開的腦洞如上

原諒我英國史費全靠百度

好吧,清史我也靠百度來着

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喬治二世,他的死因...2333333

對了,想問一下

如果本書開定制

有沒有人會買。。。買的麻煩舉下手

我得算一下

因為得找校對買模板啥的

個人很想來一套,自己的第一篇文,而且已經看中了一套模板

沒人要我就直接把本文按原樣印出來自己留作紀念

有人要就要改bug改錯字,像第九章那樣大段的《清史稿》原文也要改,然後比網絡版加幾章番外的樣子→→→為了印出來美觀

可能會是【後代的故事】【寶铉or黛玉婚姻生活】【寶釵的英國生活】,這些原本沒計劃要寫

總之看情況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