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生日宴後,洪萱又過了一段無所事事地閑散日子。整日間除了在家裏陪着孫氏說話逗趣,就是入宮給洪貴妃說笑解悶。長姐的肚子越來越大,承啓帝夜宿永寧宮的次數也越來越多,陪伴愛妃的時間更是越來越長。椒房殿那邊眼見着勢不可阻,便也收起了往日裏拈酸吃醋那一套,只一味張羅着後宮大選之事。今兒宣了這家的女眷進宮閑談,明兒邀了那家的女眷入宮請安,鬧騰的沸沸揚揚,幾次三番撩撥的洪貴妃大動肝火。
洪萱看在眼中,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對于吳皇後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作為,實在無可評論。不過話說回來,兩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都不同,興許吳皇後覺得跟別的女人分享同一個男人,也并無不妥。
這日午後,洪萱照例被召入宮中問安。路過壽康宮的時候,迎面碰見吳皇後的貼身侍女花蕊姑娘。她的頭垂的低低的,貼着牆根兒慢慢向椒房殿的方向走,整個人顯得可憐巴巴的。
洪萱想了想,叫住低頭走路的花蕊,笑眯眯說道:“這不是皇後跟前兒的花蕊姑娘麽,聽說椒房殿近日來繁忙不已,還請花蕊姑娘好生照料皇後娘娘,千萬不要太過勞累了呢。”
花蕊冷不防被人叫了一聲,下意識擡起頭來。洪萱眼尖的看到花蕊的半邊臉頰紅紅的,看起來又腫又脹。未及細細思忖,只見花蕊已然微微欠身,向洪萱請了個萬福禮,口中拜道:“萱姑娘大安,奴婢見過萱姑娘。”
洪萱眨了眨眼睛,假惺惺的問道:“花蕊你的臉怎麽又紅又腫的,可是做錯了什麽事,被皇後娘娘責罰?”
花蕊避而不談,只躬身說道:“回萱姑娘的話,奴婢還有要事,須得回宮回禀娘娘。倘若萱姑娘無事,請恕奴婢告退。”
洪萱微微一笑,也不在意花蕊敬而遠之的态度。她從荷包裏掏出一只巴掌大的白玉瓷瓶,遞給花蕊道:“這是上等的玉珍膏,很有活血化瘀、美容養顏的功效。你拿去敷在臉上,只消半個時辰的工夫,這臉上的紅腫就能消退了——這幾日椒房殿人丁繁雜,花蕊姑娘作為皇後娘娘身邊的得意人兒,臉上無光總是不好的。”
花蕊細細沉吟了一番,不知怎麽想的,竟伸手接過洪萱手中的瓷瓶收入懷中,欠身說道:“奴婢謝過萱姑娘。奴婢告退。”
洪萱沒有想到花蕊竟然真的收下了自己的東西。她略有些詫異的挑了挑眉,若有所思地打量了花蕊的背影半日,方才轉過身來,繼續往永寧宮走。
見到洪貴妃的時候,洪萱還不忘将這段八卦說給洪貴妃聽。洪貴妃聞言,不覺冷顏嗤笑道:“吳清妍這個女人,生性小肚雞腸,慣會拈酸吃醋,這在後宮中誰不曉得。只這幾日不知抽了什麽瘋,偏要做出這幅賢良大度的惺惺作态。可是人憋的久了,總是要把心裏的氣悶發洩出來才能好受……從前她最信任花蕊,不過是花蕊巧言令色,每每谏言總能說到她心裏去。可自從那日禦花園中陛下稱贊了花蕊幾句,吳清妍便對花蕊心存芥蒂。如今花蕊在吳清妍跟前兒也是大不如前。”
洪萱聞言,了然的勾了勾唇角,嘴裏說道:“怪不得,她那樣一個緊小慎微的人,今兒在宮道上,竟收下了我的東西。”
看來,花蕊對吳清妍,也是略有不滿的。
想了想,洪萱忍不住又狐疑問道:“只是我還有一事不明……花蕊乃是吳家的家生子,就算她對吳皇後心存不滿,可是她的身家性命都被吳家攢在手心兒裏。她又怎麽敢在宮道上,堂而皇之的接下我的藥?”
洪貴妃聞言,伸手摸了一把洪萱,笑眯眯說道:“正是因為在宮道上,衆人矚目,她才敢收了你的東西。倘若是在偏僻無人處,你便是将東西強塞給她,她也是不敢要的。這正是她的聰明之處。”
洪萱想了想,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洪貴妃卻不想就此事繼續談下去。她輕輕咳了一聲,伸手撫摸着已經七八個月大的肚子,慢悠悠說道:“前兒你鼓搗的什錦冰粥我吃着還不錯,只那禦醫讨厭,偏不讓我多吃,說那東西生性寒涼,吃多了對胎兒不好……你說說,你這麽把我的饞蟲勾了出來,又不許我多吃,如今該怎麽賠我才是?”
Advertisement
正說話間,就聽有人在外頭也笑着接了一句,道:“合該罰她再做些好吃又有新意的玩意兒來,免得愛妃每晚饞的睡不着覺,連累的朕也無法安眠。”
洪貴妃與洪萱連忙起身見禮,卻原來是剛剛批完折子的承啓帝帶着玉沉笑眯眯進來。
承啓帝快走兩步扶起洪貴妃,又擺手示意洪萱也起身,這才沖着洪貴妃溫柔笑道:“不是和你說了麽,你如今身子重,這些繁文禮節能免則免,倘若累着我的皇兒怎麽辦?”
“禮不可廢。”洪貴妃被承啓帝攙着坐下,笑意盈盈的說道:“更何況前兒禦醫也說,臣妾如今身懷龍裔,平日裏合該多多走動,如此生下來的寶寶才能康健強壯。臣妾又豈敢不聽禦醫的話呢?”
一句話未落,只聽宮外有人禀報,椒房殿派人求見。洪貴妃聞聽此言,面上笑容由不得冷淡下來,承啓帝也十分厭煩的皺了皺眉,擺手說道:“朕今日乏了,要在永寧宮用膳。宮中任何內務都已交由皇後處理,倘或皇後心存疑慮,可去壽康宮壽寧宮詢問兩位太後的建議,不必問朕。”
那負責通傳的小黃門聞言,欠身應是。又略站了片刻,見主子們再無別的吩咐,方才撤身而出。
半日。複進來通傳道:“啓禀陛下,貴妃娘娘,皇後娘娘求見。”
竟然是親自找上門來了?在座衆人忍不住詫異的挑了挑眉,相互對視一眼。承啓帝沉吟片刻,又看了一眼身旁默默不語的洪貴妃,只能無奈說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