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夜裏頭下了雪,到了清晨積了厚厚一層,紅牆琉璃瓦下,漫天地都是皚皚的白雪,只掃出一條讓人過往的小道來,臺階上沾水濕滑,丫鬟端着茶水,揩着裙裾小心走路,送入了清風居。

朝庭院的窗子全都開着,不時有寒風裹雜而入,屋子裏的暖爐燒得正旺,兩兩相抵,倒不覺得冷。趙元禮穿着白色狐裘,面容清俊,見着一旁的快把自己裹成球兒的趙文宛,露了笑意,“這般畏寒,跑出來作甚?”

“當然是來看大哥了!”趙文宛皺了皺鼻子,在屋子裏暖了一會兒才覺得好了些,北方不同于她所處現代的南方,幹冷得很,尤其是沒有全球變暖的趨勢,是實打實的,這一入冬來,趙文宛恨不得跟自個兒的被窩談一場永不分離的戀愛了。

趙元禮笑容裏染了幾分暖意,遞了一碗梅花湯餅讓趙文宛暖手,用水浸了白梅、檀香末兒和面作的馄饨皮,每一疊用五分梅花樣子的鐵模子鑿出來,等煮熟了放進雞湯內,混着雞湯的鮮香,嘗着別有一番滋味。

桌上白瓷碟裏還盛着冒着熱氣的豆腐皮包子,一道奶酥雕花的玉露團,都是趙文宛拎過來的。二人一道用了朝飯,賞着雪景,喝茶聊天,頗是閑适。

趙文宛瞧着大哥被熱湯熏紅的面兒,氣色好了許多,比她都受得住凍了,頗是欣慰。雪參因其藥效驚人,經年有市無價,顧景行一次送出六支……可是承了人家莫大的恩情了,該怎麽還?

“在想什麽這麽出神?”

趙文宛叫他的一聲詢問扯回了脫缰的思緒,把大哥打包送給永平公主成為六王爺的妹婿什麽不就行了!

“大哥入了翰林院,可有什麽不習慣的?”趙文宛嘴角彎彎,岔了問答道。

“翰林院又不是吃人的地兒,有什麽不習慣的,我只不過負責稽查史書、錄書及理藩院檔案,與人打交道的機會反而少,尚算輕松。”趙元禮前些時日由父親趙宏盛安排入了翰林,由各種藝能之士供職的翰林院,除文學之士外,醫蔔、方伎、書畫、甚至僧道包羅萬象,以待诏于院,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所有莘莘學子的理想。

趙元禮雖是走了後門的,可瓊花宴文魁首的名稱,以及皇帝的另眼相看,早就讓有想法的人閉了嘴,何況人自個兒提出從底層做起,更讓人沒了閑話。

趙宏盛來的時候,手裏捧着一匣子,缱着一股冬雪涼寒走了進來。發上沾了點點雪白,原是不知何時外頭又飄起片片鵝毛飛雪。兄妹二人離了座兒,迎了趙宏盛坐下,趙文宛随後乖巧地捧了熱茶奉上。

“父親與大哥有事要談,文宛就先告退了。”趙文宛說罷便要離席,卻叫趙宏盛喚住了。

“無妨,沒什麽不能聽的。”趙宏盛滿面紅光,煞是高興地把木匣子往趙元禮的面前推了推,得意道,“文老頭把這禦青茶寶貝得跟什麽似的,如今還不是願賭服輸給了我,多虧元禮的點子好,我也不好這口,賭的不過一口氣。元禮好茶,這禦青茶就留給你了。”

“只是雕蟲小技,父親言重了,這禮還是父親收着罷。”趙元禮噙着淺淡笑意,對那茶葉并未有幾分看重,反而話間透着一絲疏離,雖不明顯,但要這些年來的父子隔閡一下消弭于無,也是強人所難。

趙宏盛心有所感,面上笑意僵了一下,心底暗暗嘆息了聲,亦作補救地呵呵一笑,懷念道。“想當年你母親還在的時候,泡得一手好茶,你總是學着我,偷着喝,有回是苦葉茶,被苦得直流眼淚,趴在我膝蓋直喊爹爹,這一晃多少年過去了,你們倆個也都大了,我卻很想再聽那一聲。”

Advertisement

趙元禮與趙文宛對視一眼,眼底有一絲雙方才明了的意味,同時出了聲,“……爹。”

趙宏盛瞅着一雙懂事兒女,眼中閃動欣慰,越是面對越是覺得這些年虧欠,故此當下對于沈氏所出的這雙兒女,抱着補償的心态,寵愛至極。

匣子裏擱着三盒精致鐵罐,隔着都能聞到一股淡淡茶葉清香,趙文宛輕輕嗅了嗅,頗是好聞。再看趙宏盛看向大哥時的滿意目光,連她都跟着沾了光,得了如此親近。

“如今你也入了翰林院,雖是底下艱苦,但爹知道你并非池中物,翰林只是踏板,好好籌備明年開春的春闱才是正事兒。”趙宏盛撇了撇茶蓋子,抿了一口後語重心長地交代道。

“孩兒清楚。”趙元禮亦是鄭重應道。

外頭的雪簌簌落在枝頭,不一會兒堆積起來,有飛禽停了片刻,壓彎了枝桠,離開時抖落一片,露出一截光禿禿的枯枝來,因着動靜望過去的趙宏盛,不知是想到了什麽,面色稍沉。

良久,才冷着聲音道,“不過是一時的冬季落敗之景,那些人卻迷了眼,當作以後都是如此,來年春滿枝頭,定叫他們都後悔當初……”

趙元禮聞言眸色沉沉,并未接話。趙宏盛似是察覺自己失态,卻是埋藏心頭多年的憋屈,觸景生情了罷,察覺到趙文宛看過來的好奇神色,斂了絲絲戾氣,揭過去道,“這茶就留着罷,為父與秦侍郎有約,先走一步。”

“……爹慢走。”兄妹二人起身相送。

直到那抹稍顯老态的背影消失視線,趙文宛才好奇地看向趙元禮,問了出口,“父親好像話裏有話似的?”

趙元禮捧着茶,微有些心不在焉,待到趙文宛又喚了他一聲後才回了神,扯了扯嘴角,只是笑意複雜。“當年風頭有多盛極,折損時便有多慘烈,不乏有暗地裏看熱鬧笑話的,只是那些人當中父親最記恨的怕是沈家了。”

沈家……生母沈氏?

“沈氏一族亦是京中世家,聲名顯赫,沈老王爺是當朝唯一一名異姓王爺,因已故太上皇厚愛,在京中地位斐然,母親說是下嫁也不為過。只是沈氏一族一代不如一代,老王爺在世時偏寵,嫡庶不分,故去後起了紛争,争的還是個有名無實的稱號,令京中不少人恥笑。後來不知用了什麽手段上位的二子沈平道借父親的門道搭上了杜丞相,後與父親中立的政見不合,多有矛盾,漸漸生了嫌隙。”

“我幼時遭遇,沈家閉耳不聞,才真正讓父親寒了心。”趙元禮抿了口茶,頓了頓扯了一抹無謂笑意,“大抵是當作了棄子,畢竟沈家如今家大業大,子孫滿堂,又怎麽會在乎你我。”

趙文宛卻從那番話裏聽出了當時涼薄,沉了眼眸,難怪同沈家沒有往來,也鮮少提及。

趙元禮瞥見趙文宛幽沉的目光,散了眉頭的郁結,點了她的腦門,無奈笑道,“都是陳年往事了,你個丁點大的,愁什麽?”

“過了年可就十五了!”趙文宛假意裝疼的摸了摸腦門,斂了那不符年紀的神色,不滿嘟囔道,“不管是家裏的,還是外頭的,彎彎繞繞的多,大哥可得自個兒多注意着些。”

站得越高,越容易成為靶子。

趙元禮不由地想到了丁香那件事兒,以前那個嬌蠻惹事的妹妹自己都尚能容忍,只淡泊了親情,而今才發現不止宛宛性子轉了個變,連着自己都越來越寵,不管宛宛做什麽他都覺得是對的,而這感覺似乎是從宛宛踏入自己苑子起變得不一樣,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随即對上趙文宛欲言又止的模樣,揚了嘴角道,“同樣的話,大哥也想叮囑你,羽翼未豐時與人硬碰非明智之舉,靜候時機才是最佳。”

趙文宛的眸子亮了亮,看向大哥那雙洞悉世事的墨黑瞳孔,咧了咧嘴,本就想等大哥身子好些了就将府裏的糟心事兒說說,也給大哥提個醒,看來并非自己錯覺,大哥似乎知道的比自己還多。

兄妹二人相視一笑,氣氛頗是和樂,正說着趙忠從外頭進來通禀說是有兩位公子前來拜訪讨教,趙文宛瞧着時辰差不多,也提出告辭。

走到院子口才發現來的人是方子墨與封于修,兩人一前一後,透着古怪的氣場,偏一同前來,趙文宛瞧着甚是古怪。方子墨亦是瞧見了趙文宛,稍做一頓,便朝着趙文宛走了過去,“趙小姐方便說兩句麽?”

“……”不可以!

“好。”趙文宛微愣随後應下,顧忌着男女有別,只在院子裏找了一處顯眼無人的地兒說話。

身負某人重托的封于修無法出聲阻止,只厚着臉皮‘含情脈脈’地盯着方子墨,像是等他似的,候在了不遠,支楞起了耳朵。

趙文宛覺得自己好像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遂多看了封于修兩眼。方子墨察覺,亦是順着看去,被生生看出了一身雞皮疙瘩。“……”

此人多半有病。

“雪貂的皮并非頂好,這是塞北圓貂皮毛所制的護膝護腕,戴着十分暖和,贈予姑娘。”方子墨的眼睫微微向上翹起,眉骨如同被刻刀精細的打磨過,硬挺的英氣,說話時候專注看着,若是定力不強的怕是早陷進去了罷。

焦急站在不遠處的封于修看着方子墨遞出去的物件,心裏想的也是相同,這麽一比,傲嬌悶騷且脾氣又壞的六王爺完全沒有可比性嘛!好捉急!

趙文宛摸到那軟和觸感,臉上劃過一抹讪笑,自己那玩笑話卻沒想到這人當了真,還送了如此貼合心意的禮物,趙文宛對上方子墨真心實意,不含雜質的眸子,燦爛笑着收下了,“那文宛就多謝公子了!”

眼眸一轉,忽而想到房裏某樣東西,“禮尚往來,文宛也有樣東西想贈予方公子,當作謝禮。”

随即招了寶蟬耳語幾句,沒過多久,寶蟬就抱着一把漂亮弓箭跑了過來,趙文宛沒作猶豫就送了出去,與其當着作擺設,還不如送給有用的人。

方子墨得了把好弓,愣了愣,沒什麽表情的臉綻了一絲真心笑意,顯是喜歡。

“……”封于修瞅着,心底的小人兒撓牆不已,最後哀戚戚地挂在了牆面上,心想:王爺,您再不回來,心上人就跑了,這都交換定情信物了!

趙文宛同方子墨說了兩句,便又離開,路過滿臉絕望的封于修時,大概是由于對方臉上神色太過慘淡,好像她做了什麽十分對不起人的事兒似的,令她駐足稍作停頓,“……封公子,你還好罷?”

“王爺如今下落不明,生死未知,心裏只念着姑娘一人,姑娘可莫要辜負啊……”封于修腦補了一出王爺悲慘落難,心上人與他人雙宿□□的悲慘愛情劇後,輕飄飄地扔下句話,傷心地走了。

徒留趙文宛無語凝噎,站在原地,默默想着,封于修究竟是愛方子墨多一些,還是顧景行,啧,感覺十分水性楊花的樣紙呢!

随即腦海裏蹦出的下落不明,生死未知八個大字就壓了下來,莫名扯動了下神經,嘴角的那一絲嬉笑也盡數斂了去,垂眸沉思不語。

旁邊寶蟬好奇看着,就看到她家小姐露了一抹滲人的笑意,忽然道,“嗤,禍害遺千年,怎麽可能就這麽輕易挂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