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蜜桃聽完特別佩服這些族老們,怪不得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原來是真的啊!蜜桃決定以後要跟爺爺奶奶還有族老他們多學學,她的性格就有點直接,有點貪圖當時的暢快,不是特別能考慮到後面的事。如果換成是她,估計會直接把人趕出去,至于趕出去後對方會不會引來災民,這一點她不一定能想到。
也許過後會想到,可那時人都被趕走了,想到了也沒用啊!
所以蜜桃才佩服這些老人,居然能考慮到這麽全面。
“六叔,你們在嗎?”
外面突然有人叫,蜜桃一家從堂屋中走出來。
“誰啊?”
水爺爺問。
“六叔,我是海子。”
門打開來,一個壯碩的中年人走進來。
“哦,原來是海子啊!什麽事啊?”
水爺爺在海子這邊排第六,所以就叫他六叔。
“六叔,村外來了幾個災民,你家離村口比較近,我特地來跟你說一聲,大家要小心點,災民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多起來。”
雖然那幾個災民都被他們攔在了外面,可他們不肯走,還坐在外面耍賴,搞不好會引來更多的災民,海子就把住在村口的這幾家都通知一下,讓他們注意一些。
“謝謝你海子,等過了這災年,哥請你喝酒。”大伯拍了拍海子叔的肩膀,感謝他特意前來通知。
“不用謝,六叔六嬸,兩位哥哥嫂嫂,還有幾位侄兒侄女們,我就先走了,村口還要我去守着呢!”
海子說完朝大家揮手離開了,留下水家人感嘆這麽好的人為啥就沒有修得一對好父母。
Advertisement
這父母偏起心來,真是擋都擋不住,海子叔踏實肯幹,結果這樣的兒子不喜歡,非喜歡好吃懶做的大兒子和小兒子。更讓他們無語的,他們喜歡大兒子和小兒子的原因是因為覺得海子叔命不好,克着了他們。
這要蜜桃聽來是非常不可思義的事,偏偏對方就信了,所以對海子叔是各種冷淡,還讓海子叔替他們喜歡的兒子去服兵役。
得虧海子叔活着回來了,不然海子嬸和他們的孩子就可憐了。
确實是可憐啊,海子叔的兒子今年才十二歲呢!天天跟着親娘下地幹活,本來他爹長得高,他個子也不矮才對,但因為營養跟不上,又經常幫着海子嬸幹重活,現在被壓得個子是同齡人中最矮的。要不是大家對他有些同情,攤上那樣的爺爺奶奶伯伯小叔,不然就憑他的個子,也會是村中孩子們欺負的對象。
不過自從海子叔去服兵役後,他爹娘沒了可奴役的對象,頓時他們家的生活質量下降了好幾個檔次,每年種出來的糧食收上來交了稅留下的都不多了,而不是像以前除了自家吃的還能換得一些錢,所以除了海子叔一家外,別的人都能存上錢。
沒了海子叔,這每年勉強才夠吃,海子叔的媳婦雖然沒有了丈夫,但她也不是特別好惹的,直接說了丈夫不在家,她就不過公公婆婆家去了,畢竟她只是一個婦道人家,公婆家還有大伯和小叔子,她得避嫌啊!
此話一出,海子叔的父母也沒轍了,只能自己領着兩個兒子下地,好久沒有幹活的他們再次下地,那叫一個慘哦!蜜桃後來聽長輩們說起時都忍不住想樂。即使後來她長大後見識到了對方在田地裏幹活時的樣子,也忍不住偷笑。
對此,蜜桃只有兩個字送給他們——活該。
海子海這一次回來後,用服兵役的名義和父母強行拉開了關系,雖然沒有斷親吧,但是呢也成了互不來往。
再想讓這個二兒子去幫着幹活,海子叔只有呵呵兩個字,然後扭頭就走。
海子叔在戰場上經歷了十年,早就和十年前的他不一樣了,性格也變得堅定冷酷起來,對于父母的話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他早有父母分了家,本來應該由兄弟卻服的兵役由他代勞,再多的恩情他也還了,以後他們就當成是普通親戚來往吧!當然該給的贍養錢他也給,但是別的就沒有了。
本想着弟弟二哥回來他們該有好日子了,結果還是和沒回來前一樣,唯一好點的就是父母手中有了一點養老錢,但一個月只有一百文,一年也就一兩多銀子,雖然少了點但了勝于無,他們也就接受了。可拿了錢不代表他們就會感謝這個弟弟,因為海子叔沒有幫他們幹活,沒少在背後罵他。
至于為什麽不敢當面罵,蜜桃表示那倆貨慫的。海子叔從戰場回來後一身煞氣,普通小孩子看見了都怕,更不要說兩個慫貨了。
更讓人無語的是,以彪悍聞名的水氏一族中居然有這樣兩個慫貨,快把族長和族老們氣死了,這就樣的人要不是水氏一族的團結護着,早就被外姓人欺負死了。
其實大家很不想護着那兩貨,但誰讓他們也姓水呢!不過大家不讓他們被外姓人欺負,可沒說水氏一族的人不收拾他們。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有機會就踩上一腳,把那兩兄弟經常收拾得哭爹喊媽,整得不要不要。
好在這一家人雖然極品了一點,但勉強還能接受,比外姓人要可靠一些。他們也明白自己的身份,要緊要關頭倒是沒有做出什麽對不起桃源村水氏一族的事情來,這倒讓大家的感受好了一點,不然真的很想弄死那倆慫貨啊,真是枉費他們姓水了。
蜜桃和村子裏的女孩子們一起在村子裏做一些小活,比如給村子裏正在拉石頭的牛割草啊什麽的。雖然現在好多草都黃了,但仔細找找還是能找出一點青色的草來喂牛。村子裏有牛的人家都被暫時征用了,包括蜜桃家的也一樣。
村子口的圍碼得很高,不僅村口的牆碼了起來,凡是能進入桃源村的地方都摞起了牆,石頭全靠人力采和牛車拉,所以現在桃源村的人真是大人小孩都不輕松,蜜桃的臉黑了一大圈,哪怕她的頭上還戴着草帽也免不了被太陽曬黑。
小姑娘們鑽在草叢中,找着僅利的一些青草,割到一背簍,大家夥都很高興,相視一笑背着回去喂牛。
別看她們年紀小,又沒多少力氣,可她們也姓水啊!桃源村的保護也應該有她們一份才對,所以小姑娘搶來了這個任務。不僅如此,家裏種了紅薯的人家,因為沒有養豬,所以允許她們去地裏割紅薯藤來喂牛,小姑娘們割的時候很注意,每棵藤只割一小段,還專撿開花的割。
雖然大家割牛草的時候被曬得很慘,但能幫到大人,她們就覺得自己也很厲害嘛!果然就像蜜桃說的,大事她們幫不上,但小事她們卻能接過來,不僅牛草由她們負責,家裏的活也由她們一手包辦了。
經過桃源村上上下下的努力,進入七月後,當旱情再一次提升時,桃源村徹底被改建好了,被石牆包圍了起來。現在村子裏,到處都能看到相互捉對對抗的大人和小孩子,只要他們有時間,都要練練手。因為就在前幾天,他們才打跑了一群災民,對方可有上百個人啊,桃源村只出動了五十人,一對二的把他們趕跑了。
現在桃源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輪着出去趕人,打架他們可從沒有輸過,每次想進入桃源村的村民們都被他們打跑了,即使他們找再多的人來也是一樣。桃源村周圍的幾個村子情況都還好,再遠一點就不行了,早就被流民沖進了村子中,搶走了家中的糧食,他們也開始加入了流民大軍,朝着鎮上縣城或是別的城鎮出發。
小孩子們有時候會好奇的爬在圍牆之上看大人打架,換成是別的村子,早就把這群小孩子們吼走了,但桃源村的大人還在他們旁邊做講解,告訴他們打哪裏會比較能,教育方式堪稱奇葩,但是蜜桃不得不說,在這個災亂年間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們活下來的幾率更大一些。無論如何,人只有活下來才最重要,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要學會保護自己。
太平年還好,當老天不給普通老百姓活路時,就只能自己保護自己了。
村子裏的孩子都知道現在外面很亂,他們也看到了流民的樣子,想象一下他們成為流民那樣的人,哪怕沒有大人的警告,再頑皮的孩子也不敢出村。現在村子裏的河水差不多都幹到底了,只剩下最後一層,現在每家每戶都節約着用水。哪怕是蜜桃家這樣有深水井的人家也同樣如此,以前每天水家人都要洗一次澡,現在只能擦澡,衣服也不是每天都換下來洗了,而是要穿上好幾天才換下來全家集中了洗,平時擦澡的水也沒有浪費,沒有衣服洗的時候就用來澆菜地。
現在村子外面的田地裏的莊稼基本上都被流民挖出來吃了,村民們在心痛之餘只能死守桃源村,把村子裏的菜地和一些莊稼地守好。考慮到好些人的田地都在村外,所以村子開過會後決定這一年村子裏的菜地和莊稼收上來後将會按人口平分。當然也不是白給的,村子裏只要誰有空就得去挑水來澆地,保證這些菜和莊稼都不會因為缺水而枯死。
有了族長他們這句話,村子裏的一些躁動才被壓了下去。雖然這對在村子裏有地的人家來說有點點不公平,畢竟這莊稼是他們種的,結果還要被分出去。但是考慮到村子裏其他人的現況,不分肯定會出問題,分了頂多少得一些莊稼,而且還能多一些人幫着照顧,說不定收成會比他們一家單獨照顧要好上一些。
這樣想想,村子裏田地的主人心裏也就好受了一些,雖然還是有點不舒服,但也都接受了。
河水勉強用到七月中,就完全見底了。大家只好把家中存下來的用過的水用來澆地,雖然村子裏的地不算少,但架不住村子裏的住戶多啊,每家存一桶就能澆遍所有的地了。
水家村子裏也有好些地,于是也被征了。不過水家二話沒說就答應了,特別的爽快,讓族長和族老們對他們大誇特誇了一頓,本以為水家是最難說服的,畢竟他們有兩個秀才兒子,地位和以前不一樣了,結果人家還是和以前一樣和和氣氣,是他們水氏一族的種。
所以水家的菜地和莊稼成為了公有,平時摘菜只能摘一家吃用的,不能再做成菜幹存放起來了。好在水家本身也做了不少,哪怕是分了三分之一給趙家還是有不少,現在趙睿祖孫為了節約時間和柴夥,送了口糧到水家,一天三頓都在他們家吃了,水家現在是粥裏煮着紅薯,然後每天拌兩盤子涼菜,再煎一盤雞蛋,然後再放一碗鹹菜這樣搭配着吃。雖然油水少了,但沒有一個人抱怨夥食不好。
現在外面的人都吃不上飯,都在挖草根吃觀音土了,他們不有粥吃,有紅薯吃,還有雞蛋和菜,這種日子還有傳到可抱怨的。就連城裏的富人估計日子也不好過,因為現在天旱,水很緊張,特雖是他們人口又多,即便是家中有打井,吃水也成問題。外面到處沒水可買,他們說不定吃的還不如衛家呢!起碼不能像衛家這樣還有水熬粥,既可以飽肚子,又能解渴。
而且他們身在縣城,要面對的流民更多,而且每一次流民都是先闖進了他們中搶糧食和財物,所以這個時候城中的富人們都特別的是緊張,被流民弄得家破人亡的富人不知道有多少,他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所以在縣衙要求他們派出自家的家丁去幫着守護縣城時,他們立即就答應了。
如果城門被破,他們家中有再多的家丁也擋不住那麽多的流民,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就只能把縣城守住,方能取得一絲生機。
也是他們跑晚了,要是早早警覺,像城中某些提前得到了消息的富戶,早就收拾包袱跑到省城去了,再沒有比省城安全的地方,不僅是守城的士兵,就連人口也比他們省城多,應該可以擋住流民的攻擊。
這些個流民,餓瘋了就跟瘋子一樣,見到能吃的就搶,不給就殺人,比蝗蟲還要可怕。
反倒是鄉下比縣城還要安全一些,流民沒有那麽多,最多只有幾百人,比起現在外面的幾千人上萬人要少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