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七夕燈火
戰國沒紙,钰萱便買來最為透光的絹布,又找家裏的下人拿來竹子,細繩子、米湯漿糊。
從早飯過後,钰萱就開始在房間裏做犀牛燈。她首先動手,将竹子劃成粗細不一、長短不一的竹篾條。想着容易,做起可不簡單,钰萱不小心将手指劃傷了幾道口子,才弄好了竹篾條。
接着,她在蓮玉的幫助下,四雙手齊上陣,才将這些竹篾紮成了小犀牛的圓滾滾的身體,粗胖的小腿、長着小耳朵、小犄角的頭。之後便是往乙小灰骨架上繃上絹布。他倆弄了大半天小犀牛燈才宣告誕生。不算特別精良,但看起來也的确是只小犀牛模樣。
钰萱最後在小犀牛燈的背上,寫下3個字:"乙小灰",她如今終于會寫簡單的漢字了。多虧了乙鳴這位全科老師,以及平日裏乙小灰的配合。
這幾天,乙鳴因為要陪他的伯父,都沒有在午後出現在钰萱的後院。可是,錯過今天,便錯過七夕節了。而且明天钰萱就要随着她父親,動身去随國了。
随父親動身的前一天,這天也就是钰萱準備送給乙鳴禮物的七夕節了。夜晚,钰萱拿着小犀牛燈走到了後院,她擡頭凝望着星空,璀璨的星子綴滿了夜空,迷蒙素白的銀河兩岸,她很快就找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星與織女星。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钰萱想起宋朝詩人秦觀寫下的詩句,但在钰萱心裏,這樣的離別愁緒不該是她和乙鳴之間的,他們不是情侶,而且這次也僅僅是一個月不見而已。
钰萱坐在樹下的秋千上,試着用竹篪吹奏乙鳴教會她的那首似鳥鳴卻有着特殊用途的曲子。钰萱想如果乙鳴在家,他們之間的默契,他一定會到後院來。
一遍鳥鳴結束,乙鳴果然來了。隔着破牆的空隙,他與钰萱面對面站着,并向钰萱問道:"你找我我有要緊的事?"
钰萱一邊說道:"也不是特別要緊",一邊豎起手指向上指了指,示意乙鳴翻過來。乙鳴會意的點頭,然會飛身越過隔牆,來到钰萱家的後院。
钰萱對他說:"我明日要啓程去銅綠山,我跟着父親一起走。今晚是想向你告個別。"
钰萱以為乙鳴會說些告辭的話,沒想到他卻傷心的說道:"哦,那我會緊随其後而來。剛傳來的消息,我哥……我哥他重病薨了,我要回随國奔喪。"
突如其來聽到這樣的消息,钰萱很是意外,她想起前幾日從父親那得知,乙鳴的大哥沒有來參見熊章殿下的儲君冊立儀式,現在她才明白,原來是乙鳴大哥病重的緣故。乙鳴聽到這樣的消息一定悲痛萬分,一想到這,钰萱心裏也暗暗為他傷心。
钰萱擡頭看着他,這才注意到,乙鳴的面容的确憔悴了些。他眼窩本來就比常人要深一些,此時似乎更加深凹。钰萱上前一步,拍了拍乙鳴的肩膀,安慰的說到:"節哀。你們一定兄弟情深。"
乙鳴還是情緒低落。钰萱又說:"我們那個世界有一種傳說,說人死後,靈魂會飛上天空,化成一顆星。你看今晚的星空,那麽多的繁星,按照這種說法,你大哥正在天上看着你呢,你別難過傷了自己的身體,他知道了也會不安的。"
乙鳴這才恹恹的回應钰萱:"恩,聽到這個突然的噩耗,我是很傷心。你說的人的靈魂會化作星星的說法,我這個時代還真沒聽說過。"
說着,乙鳴擡頭看着星河,雖然钰萱就在他身邊陪伴着他,但她仍然覺得遠離故國與親人的乙鳴是那麽的清冷與落寞。
感受到乙鳴悲傷的心境,钰萱一心想贈送小犀牛燈給乙鳴的打算,她猶豫起來。犀牛燈就放在後院的石桌子上,钰萱本想讓乙鳴點燃燈中的蠟燭,讓乙小灰閃閃發光起來,钰萱感覺到,乙鳴此時此刻,一定沒這個興致了,思來想去,她決定放棄了。
钰萱又問:"既然你也要回随國,那明日一起啓程出發?"
乙鳴答道:"我也想早點回去,但我伯父随文厲侯來楚國,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你們先走吧。我們人少,走得快,晚你們一天動身,興許還能追上你們。你路上小心,平安的去,平安的回來。"
"那你還回楚國嗎?"钰萱突然想到這一點,忍不住問他。
乙鳴想了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我父親一定很傷心,不知道會不會立即冊立我接替大哥,成為儲君,我回去走一步,看一步。總之,即使我不回楚,我們随國還得再派一名王室成員來你們楚國當質子的。"
很多離別的情緒瞬間漫上钰萱心田,本來以為只是一個月不能相見,沒想到這一別卻很可能後會無期,钰萱抑制住心中的不舍,只說了句:"哦。"
钰萱其實自私的希望她還能見到乙鳴,還能看見他身手矯捷的越過她家和他家的後院隔牆,還能與他一起吹篪彈琴,度過一個又一個恬靜安然的午後時光。
但乙鳴在楚國的身份是質子,背井離鄉,不得自由。她應該祝福他有好的前程,而不應該希望他又回到楚國。可理智與情感在此刻卻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钰萱,你知道嗎,我到楚國當質子,本是人生之不幸,但我最幸運的一件事情,就是能認識你。如果我們就此不能相見,你一定是我在楚國最想念的那個人。你說你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後來跟你相處,漸漸的我信了。"
乙鳴接着說:"我說過,在你命運出現新的轉機之前,我願一直陪着你,可是如今我或許要食言了。希望你能回到屬于你的地方。不過你若真的回去了,我祝福你,更會長長久久的挂念你。"
"恩,我一定會回去的,我一定也會想起你,你是我在這個世界,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和知己。"钰萱很想張開手臂,抱一抱他,但她最終控制住了自己。
這是在古代,這樣男女之間的舉動,特別是在謙謙君子乙鳴面前,總是不妥的。然而钰萱更怕,一個離別的擁抱,會讓她忍不住落下淚來,忍不住在今後沒有他的時空中,不停的想念與回味。
舍不得,卻必須要欣然成全,在漫長的人生中,與知己的相遇又分別,哪一次不是祝福中含着傷感、一邊想哭卻又真心的微笑。
钰萱還思索着另一個問題,乙鳴如果真的就此從她的身邊離開,她還可能穿越回去嗎?她是因他而來,是否也會因他而去。钰萱一直堅信的她能回到現代的信念,在此刻也動搖了。
想到這些,钰萱心中的離愁更濃,她顧不得那麽多了,如果今後她再也見不到乙鳴,她必須把自己親手做的乙小灰的犀牛燈送給他。她覺得如果不送,自己一定會後悔,一輩子後悔。
"在我們那個時代,今天是七夕節,傳說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本是兩個生活在一起的好友,他們化作星星後,隔着銀河相望,卻能在每年今天相逢聚首。我們地上的人,根據這樣的傳說,也會在今天送給知己一件禮物。你看,我做了一盞燈給你,是乙小灰的模樣"。钰萱一邊将七夕節關于情的部分隐去,瞎編着了一通話,一邊将小犀牛燈遞到乙鳴眼前。
當乙鳴把小犀牛燈中的蠟燭點亮的時候,钰萱終于心裏才好受一點點,燭光照應着他們的臉,兩人的瞳孔中都有一簇閃亮的光芒,惜別的情誼充盈心間,卻又克制的将不舍的話語統統隐沒,只留給對方最後的笑顏。
出發去随國銅綠山了,子徒燮率領的隊伍有二十來人。钰萱第一次見到了真實的魯班。
他看起來普普通通,但隊伍裏,人人卻都對他敬重有加。想必,他一定因一雙巧手,以及有一顆精明能幹的設計頭腦,而名譽天下。
白天趕路,钰萱大多數時候坐馬車,父親的部下和魯班則都騎着馬。這樣走了兩天,钰萱覺得悶極了,于是她就找到父親隊伍下的一名小士兵和他,钰萱騎他,那人乘車。
這樣一來,她找父親或魯班說說話句方便多了。每當太陽落坡之前,子徒燮便指揮隊伍停下來,住在臨近方便的城鎮裏。
父親是楚國司馬,自然钰萱他們所到之處,楚國的地方長官會迎接他們,好吃、好喝、好睡的接待。這一路上,他們走得并不趕,也不算辛苦,钰萱的興趣點則是欣賞風光與民情上,在現代她就喜歡旅行,這一趟旅途到現在為止,她覺得饒有樂趣。
很小的小時候,钰萱就聽過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故事講木匠祖師爺的魯班不小心被葉子劃破了手指,他仔細觀察,發現割破他手指的葉子是鋸齒形狀的,從而發明了鋸子。
在這路上,她終于有機會親口問問魯班,真是這樣的嗎?
魯班笑着說:"丫頭,你聽哪傳來的這個故事,鋸子可不是我發明的,在我之前就有鋸子了。春秋時左丘明所作的《國語》中載:"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這鋸子啊,在春秋時期就有了。"
哦,看來,歷史真的是誤傳啊!
走了4天後,第五天啓程的時候,子徒燮告訴她:"钰萱,今天估計過了午時,我們就會離開楚國,而進入随國境內。楚、曾交界一代帶,最近一年多,有一窩山匪,你今日都別騎馬了,乖乖的呆着馬車裏。"
"好的,阿爹,有你保護,我才不怕呢。那我要不要把男子衣服換上?母親臨行前,讓蓮玉收拾了一套,帶在路上。"
"好,穩妥起見,你換上吧。"阿爹發話。
女扮男裝的钰萱,頭發高高的束起來了,襦裙換成了褲裝,上衣從藕荷色換成了黑灰色窄袖短衫,剛開始她覺得有些別扭,但衣服簡單利落,出發以後,她才覺得這套行頭帥氣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