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三更
當然,衆人想得更多。
比如, 這兩個女生同進同出, 卻看不上別人。又年紀相當、智商相當。不會是同性戀吧?
那時候,同性戀的說法還并不普遍。
就算在二次元, 也是連耽美小說都不普遍,更不用說百合小說了。
三次元當然就更不普遍。
但再不普遍,也有個別人接觸過這種文化。
于是, “同性戀”這傳聞, 還真流傳了出來。
當然, 只是在小範圍內偷偷流傳, 因為确實沒有實錘。更因為大家都知道喬沐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平時同學間小打小鬧沒什麽, 但如果傳的這些東西真的影響到人家的形象,人家喬氏集團說不定真的會弄你。
這“小範圍”,剛好就把江沐漓給“範圍”了進去。
江沐漓那時候也不知道同性文化的存在, 直到聽到這個傳聞,才頓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 女生跟女生之間, 也可以有那種感情啊。
原來, 同性之間, 不是只有友情啊。
她終于開始了解:原來, 自己對喬沐的那種奇怪心裏, 跟男女之間沒什麽區別呢。
江沐漓出身不好,父母是實打實的農民,甚至連打工都不會, 只會埋頭種地。
她的那些學雜費,都是一路拿獎金,才湊夠的。
Advertisement
因為父母除了賣農産品,就沒別的收入了。
剛開始讀九年義務教育,還花不了多少錢,無非是些生活雜費。
進入高中後,一般的孩子就要交“很多”學費了——對毫無其他收入來源的農民來說,高中學費已經“很多”了。但,江沐漓是那年縣裏的中考狀元,被幾大高中名校競相争奪。而她最後選擇了不只免她學費、還給大額獎學金的那家。
她至今都記得,選擇的那天晚上,她哭了。因為那家高中并不是最好的。
在她們縣城,最好的是縣城一中,然後是一家坐落在鎮上的市示範高中。這兩所都是最頂級的教師教學資源配置,不分上下。
但這兩所都是公立學校。雖然都是真心實意争奪她這個全縣中考狀元,但只能免她三年的學費和雜費,然後象征性獎勵兩千元,其他的并不能答應更多。畢竟她只是個中考狀元,并不是高考狀元。而公立學校的所有資金都要組織批的。
但私立學校不一樣。
私立學校只要老板願意,給多少錢都行。
那時候的私立學校還不普遍。
尤其是在農村小縣城裏,大部分家庭都負擔不起私立學校的費用。還是公立學校既好又便宜。
只有實在考不上公立高中的,才會去私立高中。
但眼光長遠的教育投資人都明白,私立學校是有前景的。
而想要做大做強,升學率是硬指标。
所以,那家私立學校的老板很舍得下血本,為了争奪這個中考狀元,除了免除所有學費雜費,更直接獎勵了十萬塊錢!
十萬塊!
在那個年代,對于農村人來說,可是天文數字!
尤其,對于江家來說。
江沐漓還有個哥哥,每年在外面打工,但掙不着什麽錢。
家裏父母的錢除了應付一家人的日常開銷,還要給他省老婆本。
所以,原本江父江母是打算讓女兒讀完初中就辍學的。
九年義務教育是沒辦法,不履行算違反國家政策,他們不敢。但女孩子不用讀那麽多書,讀完初中就足夠了。連她哥都在外面打工,她一個女孩子憑什麽大剌剌坐在學校裏享受?
所以,按照他們的打算,是打算讓女兒中考畢業後直接收起書包出去打工的。
就連讓女兒出去打工的門路,他們都聯絡好了。
隔壁的二堂姐就很好嘛,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掙的錢除去基本吃喝,全都上交父母。一年能給父母掙回兩三萬呢。
江家父母眼饞得不得了,已經提着禮物去拜訪江沐漓她堂伯了,讓二堂姐給帶帶。她二堂姐也答應了,說江沐漓現在年紀小,掙不着什麽錢,但只要節省一點,在外面盡量不花錢,過年拿萬把塊錢回來,還是可以的。
一年萬把塊啊!
江家父母可樂意了!
兒子掙不着錢,過些年又等着娶媳婦,當妹妹的不幫誰幫呢?
所以,他們就直接單方面決定了。
無論江沐漓哭得多厲害,他們主意已定。
只是江沐漓哭鬧得狠了,他們就會到處說她自私:
“她大伯大嬸,你們來評評理,你們說我們這麽辛辛苦苦生她養她,圖什麽?總不能養出個嬌小姐吧!一天到晚就想着去學校享受,那哪成?他親哥沒錢娶媳婦,她不幫誰幫?做人不能太自私你說是不?!”
當着面也還是說:“二丫頭,做人不能沒良心,我們老兩口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總得報答吧?不出去掙錢,難道讓我們這兩個老的養你一輩子?你良心被狗吃了嗦?!”
江沐漓不答,只是哭。
他們哪裏算“老兩口”,也不過才四十歲而已。
這麽口口聲聲,不過是想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那時候江沐漓還沒接觸過“道德綁架”這個詞,不知道如何形容她此時的父母,但心裏還是看得明明白白的。
也清楚他們是鐵了心不會讓自己繼續讀書的。
二丫頭。
終究,她只能做農村裏的一個“二丫頭”。
一如這些年,雖然她自己給自己取了學名“江沐漓”,家人也依然只知道叫她“二丫頭”。
二丫頭,算名字麽?
呵。
她哥有名字,還是特地找村裏算命學生算的,配合陰陽五行,取得十分慎重。
而她,從一出生,就被叫“二丫頭”。
哪怕是後來上戶口,也是被象征性地報了個“江二丫”。
江二丫。
呵呵。
這三個字,成了後來好幾年同學們嘲笑她的點。
一直到後來她長大了些,才給老師重新報了學名:江沐漓。
江沐漓,這是她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
沐,取潤澤之意。希望自己将來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活得饑渴缺乏。是的,什麽都缺,對什麽都很渴求,因為自己什麽都沒有。
而漓,是通“離”。表示自己離開這個落後小村莊的心。
即便是後來,她依然不後悔自己這個離開的決定。
“故鄉”,寫在書上,很美。可她從未懷念。
生我養我的小山村,說出來總是飽含深情,可她死也不想回去。那個落後的、貧窮的、因為性別而成為原罪的小山村,是她一輩子想逃離的噩夢。
江沐漓,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決心。
而唯一通向希望道路的,就是讀書。
讀書這條路,最為公平,誰都可以拼一拼。為此,她不惜拼盡全力。
老師和同學都說她聰明,其實她哪裏是聰明?分明是刻苦啊。
她是沒日沒夜拿生命在學習。
全縣中考狀元,對她而言,得來不易。
一次次高分試卷、一次次名列前茅的成績單,讓她感覺到自己離目标越來越近。
可在那一刻,一切都戛然而止。
雖然知道父母不可能改變主意,但她還是忍不住要哭、要鬧。
不為改變什麽,只為發洩。
而這一切,在那所私立學校向她伸出橄榄枝時,發生了驚天大逆轉。
十萬!
對江家來說,真的是一個天文數字。
他們就算數學再不好,也算得出來:即便是讓女兒出去打工,一年帶回來萬把塊錢,三年也帶不回十萬啊!
就算做着做着做成熟練工了,像二堂姐那樣,也不過一年拿回兩三萬,三年還是沒十萬啊!
更何況,把她留在身邊,她寒暑假和周末還能幫家裏做事呢。
尤其是寒暑假,暑假可以幫忙“雙搶”——所謂“雙搶”,就是農村種雙季水稻的一段特殊時期,也就是兩季水稻交接的時候,既要搶收上一季的水稻,又要忙着給下一季水稻插秧。這時間還都很緊,所以俗稱“雙搶”。從字面上來看,就知道很搶時間了。多個人幫忙,總是好的。
寒假嘛,可以幫着父母準備過年的相關。
農村人平時吃喝都不講究,唯有過年,講個過年新氣象,各種過場都要做足。
這時候多個人幫忙,自然也是好的。
所以無論怎麽算,都是留在家裏劃算。
這樣一來,江沐漓才讀成了高中。
當然,這時候江家父母也沒想着讓她讀大學。
女孩子讀大學?開什麽玩笑!
又不是千金小姐!還想上天呢?!
他們就是想着先把那十萬塊錢賺了。
而那所私立學校聽說也不怎麽好,孩子進去後基本都考不上好大學。他們女兒進去後肯定成績也會一落千丈。跟一群差學生在一起,還能學出個好來不成?
到時候,她的成績差了,也就考不上大學了。
原本,一切都很完美。
江家父母非常高興。
然而,江沐漓卻讓他們失望了。
江沐漓去了高中後,成績不僅沒有一落千丈,反而持續保持全縣第一的高分。
只要是統考,她必定全縣第一。
從來就沒變過。
後來的高考,她也同樣是全縣文科第一。
江家父母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