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解決
圖鑒裏記載,塵蜉這種小蟲,喜食靈植根部汁液,繁殖極快,一只成蟲能生幾十蟲卵,大約三個月就能換上一代,且能增加十幾倍,對靈植危害極大,是修仙者種植藥田時最讨厭的害蟲之一。
而且這小蟲,它還會進階,只要靈氣充足,食物豐富,最高的能升到五階,五階塵蜉雖然形體沒有增大多少,但已經有了一定的攻擊力,築基以下的修士們若碰上幾百幾千的五階塵蜉群,那也是要命的。
就跟小強一樣,那是一旦發現,就要速度消滅。
只是修仙者可以操控靈力,想要同時殺掉幾千幾萬的小蟲倒是不難,特別是那些火靈根的修士,放出幾個大範圍的火系法術,那真是擡擡手的事兒。
可要是換成了凡人,就拿它們沒辦法了。
這種小蟲生命力強,在凡間幾乎沒有天敵,唯一的弱點就是怕高溫,可它們都潛藏在田土裏,就算在地上點火,小蟲們自然會往往土深處鑽……
如何殺滅,可真是個難題。
當然了,雲玄霜也禁不住納悶,這種蟲子,明明是最喜歡靈植的,為何卻在凡間的田地裏泛濫?
現下處于練氣期一層的雲玄霜,自然也只能在心裏疑問一下。
她現在能力有限,估計是找不到原因的了,不過,幫着村民想個辦法抑制害蟲許是可以的。
殺蟲的辦法,大概就是噴藥,誘捕這些常規的法子了。
噴藥的話,雲玄霜雖然知道幾種毒性很大的農藥配比,也能仿造出來,可是一來古代不似現代那般化工産業發達,各種試劑随便買,二來就算是自己做了出來,造價太高根本不現實,三來還有可能污染環境,再說這小強般的蟲子生命力旺盛,說不定那幾種藥也搞不定,反而耽誤工夫……
于是雲玄霜想出的辦法就是誘殺。
這些蟲子在田地裏,以吸取汁液為生,而夏收過去好多天了,田地又被深耕過,這些蟲子估計正是餓得夠嗆的時候,如果能在田裏埋上幾種它們愛吃的植株,等它們爬滿了之後,再将那植株拔起丢進火盆裏……
這個辦法既省事,又環保,雲玄霜覺得應該可行。
可用哪種植株呢?
其實在野地裏沒怎麽發現小蟲的蹤跡,雲玄霜就知道估計這山上的尋常野草樹木,都不是它們喜歡的,大約能用得着的,就是菜地裏那些菜根了。
想到菜根,雲玄霜又去王大牛家的菜地裏仔細察看了一回,倒沒發現這菜地裏有那小蟲,真是奇哉怪也,不明白這是個什麽道理。
衆多忙夏種的西上莊村民們,家裏田地在附近的,就看到王大牛家來的那個城裏姑娘,身後帶着三個半大的少年和丫頭,拎着些菜根和火盆在地裏頭,不知道在鼓搗些啥……
在幹活的間隙,就有人上來打聽。
等聽了旁邊的王大牛似通非通的一番解釋,王家兩夫妻還沒說啥,圍觀的村民都搖頭笑了。
“啥小得看不見的蟲兒,說得這般有鼻子有眼的,看不見那還叫蟲,能把咱這大莊稼地的莊稼都給啃喽?還光吸根裏頭的汁液?”
等看見幾人把埋進地裏的菜根刨出來丢進火盆裏燒了,都砸嘴直叫可惜,“這菜根,切切還能喂豬哩!真是糟蹋東西喲~”
圍觀村民都不信地回自家地裏幹活,都心想這村裏姑娘就是不如莊戶人家的實在,盡整些沒用的,沒種過一天地的小丫頭片子,還能比那劉仙姑本事大?
要知道那劉仙姑,雖是有名的神婆子,這回也只敢話說一半,并不敢誇口能化去這回十裏八鄉的災厄啊!
小桃聽着就是不仇,直拿眼睛瞪那些說怪話的,還是雲玄霜給她使了眼色,這才沒有反唇相譏。
其實這些怪話對雲玄霜來說,不痛不癢,她是半點也沒放在心上的,只是專心致志地忙着手上的事兒。
時不時地把埋進土裏的菜根提出來,看看上頭蟲子的數量。
幾番對比,雲玄霜發現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是最為合适的,這地裏久無作物,這些小蟲可真是久旱逢甘露,五分鐘不到,那菜根上就微微泛紅,這是成千上萬的小蟲聚集在一處,這才顯了顏色。
王大牛和孫家少年起先也是半信半疑,這回親眼瞧見了,都不由得直咋舌,幹起活來更是積極,王大牛還專門跑過去,把自家爹娘也叫過來看那被染紅了的菜根。
王大郎和他婆娘先頭也是來圍觀過一回的,他們兩個雖不信,但畢竟這是主家,所費的不過是不值錢的白菜根,就當是哄着姑娘玩呗……
這回親眼見着了異樣,心裏便是一哆嗦。
這要是真的地裏有這種要命的玩意兒,那就算是種下了豆種,等出苗了,還不是一樣要被禍害?
這還讓不讓咱莊家人活了?
王家婆娘一拍大腿兒,叫道,“娘呀,還真是這毒蟲作怪?俺這就家去,多弄些菜根過來!”
當下也不點豆子了,拉着王大郎就急匆匆地往家裏跑去。
路上碰見有人問,王家婆娘便叽叽呱呱,急不可待地說了。
這事兒說起來挺玄乎,再加上雲玄霜這個小姑娘畢竟不比劉仙姑那般有威望,故而聽見王家婆娘這般說的村民不少,真信的,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
誘蟲這個法子起初做起來容易,可光是王家種的田地,就至少有十來畝,就算是加上王家兩口子這兩個生力軍,也還是忙活了一個下午,到了天擦黑才回去,幸好魯婆婆一直留在王家院子裏,就順手幫着把晚飯做了,幾人回去就現成的飯可以吃。
這一夜,雲玄霜還是服食紫棗,外加打坐修練,靈氣在身體內流轉的感覺十分神奇,不知不覺中就過了一夜,雖然是一夜未眠,雲玄霜卻是感覺神清氣爽。
雲玄霜聽着外頭院子裏已經有了動靜,王家兩口子都已經起身,準備趁着清晨,去地裏幹早活了,便也準備出房門。
就聽見外頭王大郎道,“孫大娃,你怎麽在這院門口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