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驗身
只餘下貴妃和姚表妹二人時,貴妃倒是顯得滿和氣,溫聲問起姚家表姨近況以及姚娥眉在家中的雜事。
姚娥眉起先心裏繃緊着一根弦,小心答對,見貴妃眉眼含笑,哪裏還有上午時見過的那般兇神惡煞?
嗯,想來是表嫂丁氏不會說話,這才惹惱了貴妃表姐,而自己那可是一心要來幫她的,貴妃表姐定是想明白了這個理兒吧?
姚蛾眉這般一想,心情更是放松,聲音甜甜帶笑,問一答十,甚至還見縫插針地講了個小笑話。
眼見的貴妃神情更是春風拂面,心情很好地指了桌案上的茶杯,對姚蛾眉道,“表妹說了這半日,真真是解了本宮的煩悶,這半杯蒙山雲霧貢茶就賞給表妹喝。”
“謝娘娘賞!”
姚娥眉一副歡天喜地之狀,上前捧了那半杯殘茶就往下咽。
雖然說喝別人剩下的有些惡心,可這也說明這茶裏沒有啥不好的東西不是?
她剛剛親眼見貴妃娘娘喝過的!
話說她雖然只是小官之女,但見識的可不少,聽說皇宮裏頭女人勾心鬥角,給對方随随便便下個藥,就是不孕不育或小産風寒什麽的,她可要長幾個心眼兒才是。
果然,這個頂級貢茶就是不一樣,清香滿口不說,還有絲甜味兒,半杯茶很快下了肚,她甚至有些惋惜喝得太快,又想,等我當了娘娘,一定要天天喝這個,不,喝的比這個還要好才是!
她想的美好,仿佛眼前,出現一幅美妙的圖景,她身穿宮裝妃冠,豔光四射,身邊是珠圍翠繞,一呼百應,就是她從小幻想着的風光,能像表姐娘娘一樣!
韋貴妃翹起一邊嘴角,含笑看着自己這個心大的表妹。
姚蛾眉坐在椅上,目光迷離,笑容癡呆,幾息之間,身子軟軟地靠在了椅背上,脖子一歪,竟是昏睡了過去。
蠢,這可是你自己送上門來的,須怨不得本宮!
正在此時,就聽殿外傳來宮女的禀報聲。
“回禀貴妃娘娘,胡大人被蔡公公召去,現下尚未歸來。”
韋貴妃心中一驚,不由得站了起來,不悅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怎麽沒人來禀報?”
宮女膽戰心驚,小心道,“胡大人是出了淩波宮,被蔡公公派人帶走的,剛剛才得了這個消息……”
其實這位一等大宮女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聽到什麽不好的消息,到時候淩波宮上下人等都得陪葬……
胡內侍胡大人,是貴妃娘娘身邊最信任的總管太監,在紅雲觀飛仙塔的一夜,就是,就是胡大人伺候在貴妃娘娘身邊的呀!
而蔡公公,又是聖上身邊最為得力的兩位總管太監之一,手下握着掌事局,專司在宮中拿人辦案,那一身殺氣,兩眼寒光,正是宮內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這回召胡大人去,還不知道結果如何呢!
一個宮女能想到的事,韋貴妃又何嘗想不到?
皇上,終究是,疑她了!
在遠離淩波宮的一處不起眼的院內,一水青磚鋪地,厚石砌的高牆,花草樹木全無,一排排沒有窗戶的廂房圍也成了個回字形。
而不管是屋瓦,還是門窗上,光禿禿的什麽裝飾都沒有,讓走進來的人,只瞧着這些景物,便覺得冷硬非常,心生卻意。
胡吉此時,就身處于其中一間廂房內。
房門外站着幾個膀大腰圓的壯年侍衛,房門內是對着他笑眯眯的兩個老太監,而宮內令人聞風喪膽的蔡公公,就坐在當中的太師椅上,兩只眼睛眨也不眨,審視般的打量着他全身上下。
胡吉面白無須身體修長,年紀不過三十來歲,長相在宮內的太監裏,算是不錯的,再加上身為韋貴妃身邊第一人,這些年來巴結拉攏他的人不少,還有那出宮無望的宮女們,明示暗示地想要跟他結對食,只不過這位胡大人一直無意罷了。
“胡大人,請吧?”
說話的是一個老太監,滿臉褶子如同風幹核桃皮,兩只渾濁的小眼睛裏閃着猥瑣的光,伸出雞爪般的手,就拍上了胡吉的肩頭。
另外一個老太監,年紀大概小一點,手上有力,已是一把抱住了她的大腿,兩個人合力就要把他往牆角的一張舊春凳上放。
替人驗身這種事兒,是他們兩個人的專長!
“胡大人莫怕,只一會兒就好……”
容易引起歧義的內容,再加上猥瑣的聲音與動作,更令得胡吉面色陰沉,眉頭緊皺,一把揮開兩個老家夥,冷冷說道,“我自己來!”
三下五除二,胡吉的一身錦袍,加上雪白中衣邊落了地,接着是貼身的內衣,胡吉推開兩個目瞪口呆的老太監,朝着蔡總管的方向走了兩步,甚至還在他面前轉了半圈,一絲不着。
示威地笑問道,“蔡總管,可看仔細了?”
這宮裏,最多的就是太監,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小小年紀就被割了一刀,受過重傷的地方自然不會好看,甚至有些人落下了各種毛病。
然而這位胡大人,卻是例外中的例外。
當然不是說他真的跟皇上懷疑的那般,貴妃娘娘需求不滿,胡內侍六根未淨雄風猶在,這一近水樓臺,兩個可不就勾搭上了?
胡內侍那處本該是受傷的地方,也不曉得是如何恢複的,竟然看上去……很是順眼!
他裸露在外的身體,也是細皮嫩肉,保養得不亞于年輕女子!沒想到這去了塵根,到真個姣好起來!
蔡總管在起初的吃驚過後,這才收回目光,神情微微起了變化。
“胡大人,可以穿上衣服了。”
胡內侍受了如此羞辱,心裏自然不爽,冷哼一聲,便要從地上拾起衣物,旁邊的兩個老太監,趕緊讨好的撿了奉上。
胡內侍眼角也不斜一下,只管穿衣。
蔡總管從椅上走下來,聲音要多溫和有多溫和,“胡大人莫要怪罪,咱家也是奉命行事。”
胡內侍心裏自然清楚這事兒的起因還在紅雲觀。
“豈敢言怪罪,蔡大人既是已然驗明正身,胡某告辭!”
一回到淩波宮,就聽說貴妃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