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建安城亂(中)
? 出宮回府的路上,葉蘭嫣捏着宋钰給的牌子越想越不對,這令牌能夠調動城內騎骥營內的精兵,當時皇上把這個交給王爺時是擔心廢太子的诏書下了後會有人趁機引起宮亂。
如今王爺把這個交給了她。
捏着牌子的手一緊,葉蘭嫣總覺得哪裏不對,前些日子皇上的身子還不錯,按理來說都不應該垮的這麽快,若是這麽昏迷不醒,不用等到九月,恐怕再不久皇上就要駕崩了。
腦海中有什麽閃過,葉蘭嫣就是抓不住,她仔仔細細的把這些日子以來發生的事想了個遍,立太子的诏書還沒下,如今朝中幾位皇子中,衆望所歸的就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皇上死的快對賢妃和三皇子沒什麽好處,賢妃還指望着自己受寵的份上能磨的皇上下旨封自己兒子為太子,那剩下的就只有二皇子了。
所有皇子當中二皇子是最接近皇位之人,應該也是準備最為充分的一個,德妃娘娘運籌帷幄多年,蕭景銘就算不是有心幫忙,為了将來也替二皇子做了不少事,如此一來,皇上死得越快對二皇子才最有利。
葉蘭嫣不由的豎起背脊,拉開簾子命李祺改道:“不回藤王府了,去葉府。”
......
此時已經天黑,葉蘭嫣趕到葉國公府的時候父親并不在府裏,葉蘭嫣直接去玉晖園找了大哥,讓他派人前去歐陽府:“歐陽大哥應該能調動城內的兵力。”
“能是能,不過并不多。”葉子遷底下的人都在頁州頁城,他這一趟回來雖說會有職務調遣,但如今正式的公文還沒下來,他沒有調動的權利。
“有就好,歐陽大哥有那個權利,到時執令牌他一樣可以調遣騎骥營內的精兵。”葉蘭嫣把宮裏的事大概的說了一遍,“皇子們都不肯走,二皇子帶頭說要留下來等皇上醒來,傅老太醫入宮多時卻束手無策。”
“父親半個時辰前去蘇府。”葉子遷得知妹夫還留在宮中,擔心她的安危,“這幾日你留在這裏別回去了。”
“父親他們眼下還入不了宮。”沒有傳召大臣們不能自私入宮,否則還得冠上個私闖宮禁的罪名,眼下宮裏幾位妃子在,王大學士和昌平候不用多久就會入宮,還剩下皇後娘娘的柳家,以及二皇子如今十分仰仗的蕭太傅。
“大哥,派人去蕭府看了嗎?”葉蘭嫣擡頭問葉子遷,蕭太傅會不會入宮她不知道,但蕭景銘肯定不會,現在的蕭家應該是要忙着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建安城才對。
葉子遷點點頭:“你放心,已經派人去了。”
“那就好。”葉蘭嫣微舒了一口氣,擡手摸了摸放在腰間的令牌,宮裏還有李刑在,就算是亂起來了也牽扯不到他,只是之後的事就難說了,不論哪個皇子上位藤王府都是個威脅,他身上還懸着個監國的口谕。
......
葉蘭嫣一夜未睡,夜半時葉國公回來過一趟,宮裏還沒什麽消息傳出來,皇上肯定是還沒醒,前去蕭府那兒查探回來的消息稱夜半時蕭太傅入宮去了,蕭家大少爺始終未見蹤影,倒是那蕭家二少爺依舊是逍遙自樂,半點不受外頭的影響,大半夜的還帶了個小倌回去。
白侍郎夜半時到了一趟蕭府,章家人從頭到尾都是活躍的跳蚤分子,最安靜的要屬于昌平侯府的沈家,按理來說作為德妃的娘家二皇子的母族,應該會受召入宮,可那沈家比柳家還要來的太平。
葉蘭嫣總覺得哪裏怪怪的,宮中的情形她應該沒有預料錯,皇子如今都在宮中等着皇上醒來,這些人翹首以盼還等着皇上封自己為太子,才能名正言順的接管這江山社稷。
嘴裏念叨着幾位皇子,葉蘭嫣眼眸一縮,不對,她算漏了一個人,太子可不在宮中,廢太子的聖旨下了後太子遲遲不肯離開,就在前些日子俨然是被迫收拾東西離開建安城,眼下恐怕才剛走出建安城外的地界,連頁州都沒有到。
這點距離要再折回建安城也不需要太久。
閃過這個想法後葉蘭嫣即刻去找了父親,父子三人後半夜都是在書房裏度過的,到了第二天宮裏終于傳出了皇上昏迷不醒的消息,皇子們還守着誰都不肯離開,齊王爺派人到葉府請葉國公入宮,這廂已經快中午的時辰了,葉蘭嫣簡單吃了些東西後匆匆出府,前往城西。
葉蘭嫣去的是城西的鋪子,徽州送回來的消息都是在這兒中轉後再送到葉國公府的,葉蘭嫣留了李祺和夏冰在外後進了鋪子內的後屋,寶珠點了燈,靠牆的櫃子上分布着許多抽屜,葉蘭嫣擡眼數了數,踩上寶珠端過來的凳子拉開其中幾個拿出了裏面的信,走回桌旁坐下,葉蘭嫣将那幾封信全部打開排序放在一起,腦海中的疑團漸漸開解。
來往的信中所寫的消息看似和過去一樣,可幾段時間下幾封信連在一起看卻變得不同,蕭氏原來是要支持二皇子上位,在諸皇子之亂中從南往北讨伐。但是現在有個更好的機會,當初太子沒有被廢對他們而言是壞事,如今太子被廢卻正湊了時機,廢太子可比二皇子要好使得多。
葉蘭嫣放下信後緩緩靠到了椅子上,猜得對不對就看之後的日子了。
————————————
三天後的清晨清清涼涼的有些不像夏日的天,昨夜下了半夜的雨,建安城外的路都還泥濘着。
城門外擺着不少攤子,早市過後都快收攤了,巡邏的士兵剛繞了一圈回來,忽然遠處的官道上傳來了一陣馬蹄聲,見動靜聲後城門口的攤販們紛紛收拾東西避到了一旁,城門上的士兵也發現了端倪,命人下去禀報長官。
馬蹄聲很快近了,迎面是一大隊的士兵,領頭的正是明州總兵連大人,而他旁邊的則是剛剛離開建安城沒有幾日的廢太子宜郡王。
城門口附近的百姓和攤販紛紛躲閃開來,軍隊幾乎是長驅直入,從城北的門直入朝着宮中奔去,城外還留着一大批的人,連總兵和宜郡王一起帶人到了宮門口。
消息傳到了宮中,皇上還依舊昏迷不醒,二皇子等人聽聞後顯然有些懵,宮門外的宜郡王是舉着為皇上做主的口號要求入宮,更是在宮外散播諸位皇子逼宮的謠言,皇上不是昏迷不醒,而是被幾位皇子夥同齊王爺囚禁。
廢太子的诏書下的急促又不可思議,皇上被迫這條言論在百姓中似乎也能站穩一些腳,宜郡王本來就是皇後所出,正統嫡子,當了七八年的太子忽然被廢這本來就不合乎常理。
而此時的宮中,諸位老臣則是和宮外的宜郡王來了個裏應外合,何太傅等人跪在了乾清宮外和齊王爺對抗了起來,宮中禁衛軍竟然還放了宜郡王的人進宮,乾清宮外演繹起了一場鬧劇,皇上昏迷不醒,皇後出來做主說要由宜郡王繼承皇位,齊王爺被氣的不行,大呼胡鬧,何太傅這些當時極力反對廢太子的人卻是高興的很。
似乎還是早有準備,皇後還真讓人拿了一身帝衣要給宜郡王換上,齊王爺帶着餘下的人攔在乾清宮前呵斥底下的人:“你們這是要反啊!”
“太子這些年來所作所為俱在你們眼裏,如今皇上昏迷不醒,這朝中無人做主,就該請太子回來主持大局,齊王爺,如今你還要攔着,究竟誰才是要反的那個!”皇後這時擺出了正宮娘娘的氣勢,她身為皇後,皇上正妻,太子嫡母,哪裏輪得到這些人在這裏指手畫腳,“難不成齊王爺你要看着這朝堂越亂越好。”
“皇上有令,作亂者殺無赦。”齊王爺冷聲下令,乾清宮周圍一瞬聚集了衆多侍衛,仿佛就等着有人先挨不住做這出頭鳥,站在那兒的宜郡王被身後的人一頂走到了連總兵的前頭,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齊王爺,六王叔,當初你們可是最支持我的,如今父皇昏迷不醒,難不成你們真如母後所說是起了異心要看着這朝堂亂下去,只要我繼位了,今後還有很多要仰仗齊王爺和六王叔的地方。”宜郡王硬着頭皮說了這麽一番話,宋珏看向他身後剛剛推他上前的那個人,皇上這還沒死呢就說要繼位,當初慫恿宜郡王入宮來求皇上收回成命的不就也是這個。
只是不知道這是蕭景銘的人還是二皇子的人,不遺餘力的慫恿着宜郡王作死。
“齊王爺,這太子即位乃天命所歸,朝廷不能再亂了啊。”何太傅痛心疾首的望着齊王爺,朝堂再亂下去天下就要亂了,皇上昏迷不醒,定是要有人主持大局,皇子之中最合适的人選非太子莫屬。
一幫老臣子操碎了心就是為了能讓朝堂安穩下來,這太子冊封多年,也不能說廢就廢,更不在眼下的情況由着皇上的意思來,齊王爺作為皇上身邊的忠臣,理當要為這事作保,順勢支持太子即位,而不是站在這兒攔着要将他們論罪。
“齊王爺,太子兵馬已經在城外候着了。”連總兵持着劍說的铿锵有力,“我等是要保天下安穩,如今大局未定,還是要辛苦諸位暫且留在宮中。”
說得好聽點是護,說得直白了就是逼宮,所有的皇子都在宮中,這下都成了人質。
齊王爺朝着宋珏這兒看了眼,宋珏輕搖了搖頭,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更何況後頭還有坐收漁翁之利的人,宜郡王來不來這宮裏都得亂,一個一個的都等不及皇上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