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終結
又過去了兩個月,依舊沒有寂天的任何消息,蒹葭整日被關在黑漆漆的地牢中,雖未受折磨,但地牢陰暗潮濕,虱子耗子成群,對于蒹葭而言也是苦不堪言。
一日,蒹葭終于被帶出地牢,耀眼的陽光灼痛了蒹葭的雙眼。
皇宮上下一片白,到處懸挂着白綢、白绫、白花、白幡。
皇帝薨了。
蒹葭被帶離了皇宮,安置在京郊骊山山腳的院落內。過了月餘蒹葭被人帶上骊山山頂。
看到山頂的擺設,蒹葭明白,新皇即位,要來此封禪祭祀。
蒹葭被人點了穴道,不能發聲,無法動彈,勉強透過銅鼎耳飾看到許多人紛至沓來。
太監拿出遺诏尖聲尖氣的念着:“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剩下的蒹葭一個字都未聽清,因為她看見了寂天,明晃晃的龍袍那麽的奪目又那麽的刺眼,身旁是着一身正紅繡鳳凰朝天禮服的女子,此女子蒹葭識得,是三美人中一人。
“寂天,你是被迫的麽?因為我受太後的脅迫麽?”眼淚無聲劃過臉龐,此時太監仍念着:“即傳位與皇七子,李天麟,封大理寺正卿魏澤之女魏韻兒為皇後。”
魏澤,乃魏家旁支,未受到魏家的牽連。
周邊的人全部跪倒在地,高呼道:“吾皇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整耳欲聾的喊聲震的蒹葭耳膜嗡嗡作痛。所有人都看不見蒹葭,因為蒹葭位于祭祀高臺銅鼎的後方,巨大的銅鼎将蒹葭遮擋的嚴嚴實實。
封禪後,便是祭祀典禮,祭天地、祭先祖、祭英烈,寂天将象征昌盛的祭壇點燃,祭祀就大功告成。
就在寂天正要将火棒放進銅鼎之時,蒹葭被人從銅鼎後猛地拉了出來,太後在祭壇上仰面大笑,“麟兒,将這個女人獻祭後,麟兒的江山必将世代永固,麟兒忘情絕愛,必将成為殺伐果斷、英明睿智的皇帝。”
話音未落,牽着蒹葭的血滴子便要将蒹葭丢進滿是柴油的銅鼎裏。就在此時,寂天突然騰空躍起,一把拽住了蒹葭的衣服,将蒹葭向懸崖下一抛。
Advertisement
血滴子身手何等了得,身形一動便拉住了蒹葭,寂天一掌襲來,太後有命,不得傷害七皇子,血滴子不敢硬接,不得不閃避,寂天掌風淩厲,一掌接着一掌,不給血滴子任何喘息的機會,血滴子只得放下蒹葭,全力應對。
蒹葭知道寂天既然要讓自己墜崖,定是在崖底做了一番安排,自己不能拖累他。趁此機會,蒹葭懷着對寂天無比的信任縱身一躍,墜入懸崖。
血滴子那料到蒹葭會有此舉,伸手便要去抓,寂天哪肯給他機會,用腳勾起銅鼎旁點燃的火盆,同時雙手用力抱住血滴子,與血滴子一起跌落銅鼎之中,火盆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掉進銅鼎。
說起來遲,做起來快,這一切也就發生在電光火石間,火苗忽地串得老高,瞬時間寂天與血滴子便被熊熊烈火吞噬。
“不要——————————”蒹葭高聲叫道。
“麟兒——————————”太後高聲叫道。
懸崖底端,四個影衛手持金蠶絲編制的大網,地上還鋪了厚厚的葦草。
蒹葭活了下來,寂天卻葬身火海。
(花開到絕路,在韶華之際就枯萎,便是荼蘼。半生荼靡半生寂,愛情之花枯萎了,相愛的人不在了,剩下的人從此孤獨半生。)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