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設局

哥哥一向心細如塵,溫蘅特意等身上傷都養好了,才去青蓮巷見他,這時離春闱之期只剩三日了,哥哥原正在窗下奮筆疾書,見她來了,立即笑着起身朝她作揖,“草民參見楚國夫人~”

溫蘅忙上前扶起溫羨,“哥哥要這樣,我可惱了!”

溫羨笑着直起身,“妹妹莫惱,我是真心為你高興。”

兄妹二人攜手走至書案旁坐下,舉朝最年輕的國夫人,有些不好意思地低頭,“那日接到聖旨時,不光是我,明郎也吓了一跳呢。陛下事先同他說過要封我為诰命夫人,明郎以為最多最多,也就是破格封為二品郡夫人,沒有想到會是一品國夫人,真真天恩浩蕩。”

今上與武安侯情誼深厚之事,世人皆知,溫羨亦如世人,不會将此事發散多想,都只純粹認為,是聖上厚待武安侯府而已,他握住了妹妹的手道:“原還想快些科舉為官,等着妹妹朝我作作揖,沒想到是我先拜了妹妹,但我心裏高興,真的高興。”

上元節那日,極少踏足武安侯府的他,難得地去了一趟,卻遭到了華陽大長公主那般譏諷,對他這個偶然來府的外人,都尚且如此,對在府中妹妹的态度,溫羨已可想象,定然比平日“報喜不報憂”的妹妹所說的,還要壞上許多。

想要快些科舉為官,想要步步高升、青雲直上、位極人臣,為妹妹提供權勢的倚仗,令華陽大長公主再也不能那般輕視貶低妹妹,溫羨心中做如此想,但青雲直上怎麽可能一蹴而就,妹妹能先蒙聖恩,被封為一品國夫人,京中貴婦,無有出其右者,那真是太好不過了。

溫羨心中安定了許多,溫蘅淺笑着望着哥哥道:“我也等着朝哥哥作揖的那一天。”

溫羨笑道:“都說寒窗苦讀十載、十年磨一劍,哥哥這劍,泡在青州山水裏都快十五六年了,也該拿出來試一試了,不然,都該鏽了。”

溫蘅嗤笑,緊握住哥哥的手道:“哥哥定能金榜題名。”

“既然嘉儀不喜歡那些世家子弟,要不,從本屆春闱中擇出一名年輕隽秀的人才,封為狀元,以尚公主,皇兒以為如何?”

禦花園中,太後如是對皇帝道。

皇帝正親自攙扶着太後游園,聞言道:“朕也正有此意,一般的世家子,也受不住嘉儀那性子,讓她低嫁些,驸馬遷就她些,興許還能夫妻和樂。”

太後笑,“皇兒這是怪哀家太寵愛嘉儀了?”

皇帝笑稱“不敢”,只道:“嘉儀那性子,确實該收斂了些了,總是要為人婦為人母的,應當沉穩些。”

太後嘆了一聲,“嘉儀已經十八歲了,承歡哀家膝下,還能有幾日呢,且讓哀家,再疼她幾日吧。”

皇帝也不再多言,繼續陪着母後游園賞花,此事傳到容華公主耳中,她陡然急了起來,春闱就在這幾日,等下個月殿試,皇兄選出前三甲,難道她真要奉旨嫁給一個不認識的狀元郎?!!

容華公主憂急如焚,想了半日,私下約見了姑母華陽大長公主。

華陽大長公主從前将容華公主當作未來兒媳看待,平素十分親近,宛若一家人,但自從兒子硬請旨求娶了溫氏為妻,她再見容華公主也是尴尬,相較從前,關系冷淡了許多。

華陽大長公主,以為容華公主記恨上了武安侯府,記恨上了自己兒子,沒想到應約一見,深聊後才知,公主依然對明郎癡心一片,甚至願以堂堂公主之尊,去做武安侯繼妻。

華陽大長公主心中原本将熄的火焰,瞬間重又熊熊燃起,她和藹地将滿面淚痕的容華公主摟在懷中,溫柔安撫道:“姑母心中,從來就只有你一個兒媳。”

容華公主抽抽噎噎,“那個溫氏……”

“休了就是”,華陽大長公主道,“以七出之條休之,名正言順。”

容華公主含淚擡頭,“……表哥會肯休她嗎?”

“會的,”華陽大長公主輕撫了下容華公主的面頰,笑得成竹在胸,兒子愛溫氏愛得如癡如狂,可若是那溫氏一早就背叛了他,與別的男子暗通款曲,他還會繼續愛她嗎?

就算兒子愛她愛瘋了,仍肯戴着這頂“綠帽子”,與她繼續做夫妻,可那出身詩書禮儀之家的溫蘅,若與自己的親人做下了見不了人的醜事,定也會在翌日晨醒,無顏茍活于世,羞慚自盡。

無論是“休妻”抑或是“妻死”,武安侯府的這位現夫人,都可以翻篇過去了,華陽大長公主笑對容華公主道:“公主放心。”

春闱共考三場,每場三日,九日考期結束後,已是二月底,也恰逢沈湛休沐一日,他笑說慕安兄連月備考辛苦,原要邀他散心游玩,溫蘅自然也一起,但臨出門前,母親卻讓人叫住了他,說是端康太妃病重,讓他陪着她一起去探望。

沈湛無奈,于是便只溫氏兄妹二人,按原計劃出游,白日裏游賞名勝,到了傍晚,至早預訂好的春風滿月樓包間,用膳聽戲,車馬至春風滿月樓時,侍女碧筠先行下車,小心翼翼地扶溫蘅下來。

她是随那道冊封楚國夫人的聖旨,被賜給溫蘅的掌事女官,二十餘歲,容貌素淨,做事老成,起先,春纖還因小姐身邊突然多了個人、壓在她頭上,還不高興,結果沒幾日,就折服在碧筠的能力品行之下,一下子親熱起來,“姐姐”“姐姐”地成日叫個不停,溫蘅也覺她品性高潔、腹有詩書,十分喜愛她,留用身邊,碧筠做事能力,遠在年少的春纖之上,溫蘅身邊,無人不服,碧筠不僅平日貼身侍奉,溫蘅出門,亦必攜她同行。

春風滿月樓戲臺水袖如練、樂聲悠揚,一行人聞聽着婉轉動聽的雅音,進入了二樓雅間,溫蘅與哥哥一邊賞戲,一邊笑點了些菜,另還要了一壺春風滿月樓的鎮樓名酒——玉壺春。

溫蘅酒量一般,遂也有自知之明,在外從不多飲,但不知是否是因這玉壺春太烈,她才聽着曲兒、就着菜,慢喝了一小杯,便覺昏昏沉沉,看着對面的哥哥如有重影,樓下戲子的唱聲,也是缥缥缈缈,像是遠在天邊。

溫羨也才剛飲了兩杯,見妹妹已頰浮紅雲、雙眸如水,笑道:“怎麽這就醉了?人到京城,酒量也變小了麽?”

溫蘅只覺渾身酥軟,連句說話的力氣也沒有,軟軟趴在桌上。

雅間裏邊仍有一間小室,供客人休息之用,布置十分清雅,溫羨看妹妹真像醉了,起身将妹妹扶到室內榻上,幫她脫鞋躺下,柔聲道:“在這兒躺睡一會兒吧,等你醒了,哥哥送你回家。”

他才說了這麽一句,不知從哪兒竄出來幾條壯漢,将跟走進來的侍女,都劈掌打暈、拖了出去,溫羨一驚,正要上前救人,忽覺腳下一軟,像是有綿綿酒勁不斷上湧,整個人動作遲緩無力,等追上前去,那些人已将幾名暈倒的侍女拖走,反鎖了房門。

溫羨忍住驚惶,拖着遲緩的步伐,去探查花窗,卻發現都被人從外死死鎖住,他心知與妹妹被歹人設計了,努力保持鎮定,想要設法砸開門窗,帶妹妹逃出去。

然而,最初的身體無力過去後,很快有無盡的燥熱感從心底滋生出來,如熊熊烈火,蔓延向全身,室內熏染的甜香,更像是加重了這種令人無法抵抗的燥熱,燒得人神思昏沉,什麽也念不明白、想不清楚,眼裏唯獨只看得到榻上同樣燥熱不堪的女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