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壓力更大了

2005年英國最期待的圖書是什麽,随機在英國街頭提問,也許十個有九個會回答“是第六部《哈利·波特》”。

若你再問時下最火的圖書是什麽,估計他們會給你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是《精神病人》”。

這本還未上市就被書商和媒體譽為“‘純愛王子’雷蒙德·培根轉型之作”的小說,自正式出版以來,蟬聯數周英國圖書暢銷榜冠軍寶座,眼下已經成為整個歐洲最火的讀物。

英國甚至有這樣一種說法,“若你的書架上沒有一本《精神病人》,那你就太落伍了!”

這部極具諷刺意味的小說,打破了業內對雷蒙德創作的小說一貫缺乏深度的印象。

很多圖書評論員将《精神病人》稱為“雷蒙德·培根的覺醒”,一個名叫博朗斯的圖書評論員在自己的博客這樣寫道:“雷蒙德·培根終于拿出了一本像樣的,不負盛名的作品,在《精神病人》後,我終于承認他是一個作家。”

苔米看到許多批評過雷蒙德的純愛言情著作太膚淺的主流作家,也紛紛站出來表示對這位“知錯能改,沒有辜負天賦”的年輕人的欣賞後,忍不住問她的丈夫:“若他們知道你下本書還是愛情小說,他們會怎麽說?”

雷蒙德聳聳肩,“能怎麽說,大概會覺得自己瞎了眼,或者我又重新堕落了……”

《精神病人》的創作過程有一定的偶然性,比起這種諷刺荒誕題材,雷蒙德還是更喜歡寫純愛故事。

那種如流水般潺潺清新的愛情故事,才是雷蒙德擅長并喜愛的。

不知道是雷蒙德成就苔米,還是苔米成就雷蒙德,《精神病人》一書是因為苔米電視訪談時的一番話被書商看中并簽下的,如今圖書順利出版,高人氣又讓大家對小說同名電影倍加期待。

很多在看過小說後,為小說情節着迷的書粉,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根據這本書而改編的同名電影了。

————

mojave3樂隊的原身是英國傳奇樂隊slowdive,這是一支在上世紀非常紅的民謠樂隊,是當時歐洲公認的最好的樂隊之一。

即使是各種電子流行樂流行的今天,mojave3還是用它獨特的魅力留住了一批忠實聽衆,比如雷蒙德·培根。

尼爾·霍爾斯特德是mojave3的吉他手兼主唱,也是slowdive最早的發起人,也是英國公認的非常有創作才能的歌手之一,當他從4ad的老板那兒得知法國導演塔瑪拉·霍恩向mojave3樂隊發出邀請,希望他們樂隊為她的新電影創作ost時,霍爾斯特德非常驚訝。

Advertisement

“您說的是霍恩?塔瑪拉·霍恩?小說家雷蒙德的妻子?前不久剛公布的‘哈利·波特’的新導演?”霍爾斯特德有點不敢相信,“您沒有搞錯吧,法國那麽多優秀的作曲家,就算不是法國,英國也有那麽多樂隊,您确定是mojave3?”

4ad公司老板也是音樂總監的伊沃·瓦茨-羅素非常高興看到愛将震驚的目光,老實說最初接到這份邀請的時候他也震驚極了。

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沒有什麽特別讓人奇怪的,mojave3原本就就是一群實力出衆的音樂人,塔瑪拉·霍恩欣賞mojave3也是理所應當。

霍爾斯特德的驚訝,伊沃·瓦茨-羅素也可以理解,畢竟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傳出塔瑪拉·霍恩很喜歡民謠音樂,反而有八卦小報披露的這位天才導演是個愛好極為匮乏的人,如此一來,這樣的邀請,真的很像是有人在惡作劇。

“當然是她,這是她親手所寫的邀請信,我仔細對比過bbs上影迷曬的來自塔瑪拉·霍恩的祝福詞,确定是同一人所寫,她的字很有特點,特別标準,就像電腦打出來的。”伊沃·瓦茨-羅素笑着将桌上一個信封遞上去,霍爾斯特德接過信箋一看,果然是特別标準的字,每個單詞,都像是直接從電腦上打印到紙上的。

霍爾斯特德将來信看了三遍,終于确定對方是真誠實意向他發出邀請,并不是某些人無聊的惡作劇,收起信問老板:“我要怎麽做呢,先給對方一封回信,然後到法國去和對方碰面嗎?”

“不用那麽麻煩,他的經紀人已經來了,現在就在休息室,通知你的隊友,收拾收拾東西,帶上你們的樂器,你們可以一同飛往法國,塔瑪拉·霍恩就在法國等着你們。”

————

在mojave3大部分成員紅透半邊天時,苔米還是個7、8歲大的孩子。

很遺憾,苔米并不記得這些人當年紅得發紫的盛況,因為那個時候,她在遠離城市的鄉下養病。

不要說英國樂隊,就是法國本土樂隊,苔米能叫出名的也不多。

和她的許多同行一樣,身為導演的苔米,生活除了電影,基本上就告別了喧嚣,流行這個東西,離他們很遙遠,苔米還是因為雷蒙德,才變得稍微沒那麽閉塞。

雷蒙德認識苔米時,苔米甚至不知道紅遍全球的“辣妹”組合。

當然,将苔米撫養長大的外婆米蘭達也不知道,祖孫兩個像聽童話故事一樣,聽雷蒙德滔滔不絕地向他們科普那些流行音樂明星。

娛樂圈總是格外的殘酷,樂壇風雲變幻,雷蒙德科普過的,紅遍全球,被譽為“最成功女子組合”的“辣妹”早已四分五裂,曾經紅極一時的slowdive也拆得四分五裂,變成如今的mojave3,雖然仍有大批歌迷追随,但卻早已不複當年盛況。

在從霍爾斯特德得知時下歐洲關注度極高的法國導演塔瑪拉·霍恩邀請他們為她的新作創作ost時,mojave3所有成員都很驚訝。

女主唱瑞秋忍不住問道,“是那個根據雷蒙德新書改編的同名電影嗎,《精神病人》?她為什麽會想起來邀請我們?”

即使在jave3也不是公司最紅的組合,同類型的樂隊歐洲還有很多,他們可不會認為他們的影響力會大到讓一位法國導演念念不忘的程度。

“我和霍恩導演的經紀人勒布朗先生通過電話了,聽對方的意思,似乎是雷蒙德·培根推薦的我們,不知道是客套還是真的,經紀人先生說,雷蒙德·培根喜歡我們的音樂。”

吉他手兼主唱霍爾斯特德微笑着說道,語氣中帶着一絲驕傲,縱然他們早已經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作品被一位同樣很有影響力的名人喜歡仍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

如今的塔瑪拉·霍恩,已經是歐洲炙手可熱的人物,甜美的外形、火辣的身材、讓人驚豔的天賦以及傳奇的從影經歷……

諸多原因,讓霍恩雖然是一名幕後工作的導演,卻擁有了不輸于臺前演員的人氣。

大家對天才的事情總是特別感興趣,可惜霍恩并不是一個曝光度很強的導演,她深居簡出,最近關于她最大的新聞,除了“暈倒”就是《精神病人》這部電影。

mojave3成員是在高蒙電影公司的小型會議室見到的這位歐洲最年輕的新貴導演。

和很多人一樣,因為過分出衆的外表,看到塔瑪拉·霍恩的第一眼,大家都覺得這是個極漂亮的女孩。

不過漂亮的印象很快就被打破了。

因為霍恩本人幹巴巴地說話語調和似乎沒什麽變化的面部表情。

明明是很青春靓麗的外表,給人的感覺卻異常的呆滞。

女主唱瑞秋莫名想起了學校挂着的愛因斯坦,不知道為什麽,明明是完全不同的顏值水準,連性別都不同,霍恩的表情卻和愛因斯坦的畫像詭異的重合了。

她知道這很沒有禮貌,可是她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大腦。

“goswell小姐,我長得很奇怪嗎?你已經盯着我好久了,有什麽話要說嗎?”苔米狐疑地看着這位樂隊女主唱,她的聲音很空靈,很有電影畫面感,但是似乎有點傻,不知道這個比自己大十四歲的女人到底在搞什麽,竟然一直盯着她的臉走神。

“額,沒有,很抱歉我走神了。”女主唱瑞秋非常誠懇地道歉,苔米點點頭,繼續說她的要求。

————

事實上,苔米對mojave3并沒有太多要求,她只要他們在看過《精神病人》後,創作出符合他們腦海中所呈現的畫面的音樂就可以。

這是一個非常籠統且大膽的要求,因為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音樂人創作出的曲目,并不一定是導演所喜歡的。

就連mojave3樂隊都認為這個決定太不妥當了,“你怎麽知道我們所想的,一定适合您的電影呢?”

“培根在創作這部小說時,走入創作瓶頸,是你們的音樂帶給了他靈感,我相信音樂和聽衆,作者和讀者是存在某種共鳴的,所以我将電影的ost交給你們。”

“我相信你們。”

苔米鄭重其事地說道。

換個年輕人,苔米這樣說,或許會很感動,但對方都是一群成年人,他們紅的時候,苔米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姑娘,吉他手霍爾斯特德根本不管這些,而是追問更加現實的問題:“若我們創作出的音樂真的不适合您的電影呢?”

苔米眼睛都不眨地說:“放心,我等得起。”

“所以,不要有太大壓力。”

霍爾斯特德和他的隊友面面相觑,為什麽他們覺得壓力更大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