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惜古齋
在遠的、近的,大、小美女的多重高壓下,李墨白只好無奈地答應大美女大約十天後赴京,然後悻悻地挂了電話跟着倆小美女去吃飯,看了一眼酒櫃,心道這倆丫頭眼光還真高,将自己好不容易淘弄來的1982的拉菲給挑走了,卻也不心痛。
第二天,時差也算是徹底的倒了過來,吃過午飯後便跟着老頭兒去自家的惜古齋轉轉。
惜古齋位于秦城老牌的古玩街書院門,書院門的名稱來源于街內的關中書院。從秦城著名的鐘樓南行約七八百米,快到古老的明城牆南門後往東拐,便是書院門古文化街的西口,街口有一座古韻十足的高大牌樓,牌樓上方是“書院門”三個金色顏體大字,兩旁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的醒目對聯,街道兩旁是清一色仿古建築,街道為青石鋪砌。
街道兩邊,高大的槐樹後面,紅漆格子門半開,大大小小的湖筆從門檐上面垂下來,一條浸透墨香的路便向遠方鋪展開來約五百多米,濃郁的古風撲面而來。兩邊鱗次栉比地集中了碑帖拓片、名人字畫、印章印譜、文房四寶、藍田美玉等一百多家店鋪,走在街道上頗有古意。
書院門文化街是秦城保存兩條最完好的古老街道之一,另外一條自然便是鐘樓西邊的鼓樓街,除了巍巍聳立的明城牆外,這裏便是最能體現秦城不同于別處的城市風景,街上的關中書院更是古都深厚文化底蘊的象征。書院門向東走到盡頭便是碑林博物館,“碑林”由于碑林叢立如林,蔚為壯觀而得名,博物館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碑林”基礎上,利用秦城孔廟古建築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現館藏19件“國寶”,位列中國博物館館藏國寶數量的前茅,如《開成石經》、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聖教序碑》、歐陽詢《黃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秘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等,堪稱中國書法聖地。
作為秦城著名的旅歐景點,書院門每日都是人潮熙攘,李墨白跟着老爺子青石鋪砌的街道上,依然有店鋪老板大聲打着招呼,“老爺子您來了,有空過來喝茶谝閑傳,咦,您後頭的後生(音同絲)是白少吧,精神奕奕,俄都快不認得咧!”富于古韻的秦音不時傳來,老頭兒也笑眯眯地回着話,頗為高興,神色十分自得。
秦城話古稱“雅言”,後來稱關西秦聲,語調發音具有高雅、文雅、風雅、清雅、幽雅等大雅脫俗之義,娓娓道來圓潤清麗,美妙悅耳,一時成為周秦漢唐的國家正音,人人學範,學說秦聲雅言成為附庸風雅之風尚。不過今日之秦城方言已失去關西秦聲之本色,逐漸變化為高吼激越,粗犷奔放,習慣粗喉嚨大嗓門說話,但仍不失為中國語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語。如古漢語、史記以及唐詩,以秦城方言來讀,更能讀出當時的韻味。有網友整理了一些經典的日常常用秦城話,編成打油詩,讀來讓人忍俊不禁,如:清明時節雨唰唰,跑批一天累日塌;打聽酒店在阿噠,碎慫一指在物噠;酒家板凳日巴踹,勾子一坐壓日蹋;順着牆根疙僦下,咥碗嘫面管逑它!
一首簡單的打油詩,雖不工整,卻也道盡了秦城話的精髓,現如今影視劇中有很多秦城話,但是都是閹割版,醋熘的,形不似神也無,完全就是四不像。秦城方言罵人的話更是一絕,經常有外鄉人被罵了,卻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如果在秦城生活的話,一定要學會一些日常常用的秦城話,說到這裏,女孩子要注意了,在秦城千萬不要說“錘子”,呵呵,具體意思嘛,大家仔細體會下其實都懂的。
惜古齋就坐落于這條古色古香的中段,主要經營文房用具、書法字畫、碑帖拓片、翡翠玉石、印章印譜等,店鋪外間約一百平米,裝飾頗具古風,門外二樓的雕欄樓閣上,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顏體書寫着“惜古齋”。惜古齋重新開張以來,李墨白父親便辭去公職精心打理,經營的頗有聲色,口碑也是上佳。
由于惜古齋經營的都是中高檔用品,有穩定的消費群體,平日裏進入店裏的客人并不多,一般都是游客進來轉轉看看稀罕,自有店員接待,也不用李墨白幫忙。于是便和老爺子坐下泡茶聊天,待茶泡好後頓時茶香四溢,爺孫二人喝茶都很講究,老爺子今天高興自然是上好的武夷岩茶大紅袍,沖泡後茶湯色澤紅亮,香氣四溢。
爺孫兩人正悠然自得地品着李墨白父親為老頭子淘弄來的好茶,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了過來,“老李,你咋挪窩了,有空來這兒消遣?”
“嘿嘿,你個老東西,鼻子可真靈,我孫子剛泡好茶,你就聞香而來!”老爺子笑罵道。
“呵呵,林爺爺好,您老還是跟以前一樣精神!”李墨白擡頭一看發現是對門皓月閣的林老頭,起身打招呼道。
“呵呵,是墨白吧,都長這麽大了,我老眼昏花都差點沒有認出來!”林老頭豪爽地笑道,“聽說前幾天鬼市上有個面生的後生可能揀了個漏,莫非就是你!”古玩行當的消息,不管真真假假,總是傳得很快。
“哪裏有啊,我就是去轉了轉,想檢驗下眼力勁兒呢,都差點吃藥了!哪裏能揀到漏啊!”李墨白張口胡謅道,撒起謊來面不改色心不跳,還顯得忒真誠,取出茶杯給林老頭斟了一杯茶。
“呵呵,你小子還會吃藥啊,想當年只要你看上的物件,人家都是加價數倍呢!你小子也別太謙虛,現在的年輕人啊,了不得!”林老頭頓了頓,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好茶,老李你好福氣啊,真會享受生活。”
Advertisement
“呵呵,生活嗎,就是要學會享受,哪像你個老東西,俨然就是個葛朗臺!”老頭兒笑着打趣道,二人關系不錯,說話很是随意。
“呵呵,剛好墨白也在,我這裏有個最近淘弄來的玩意兒,您爺倆給過過眼?”時值夏日,林老頭宛若戲中書生般握着把折扇,如果年輕幾十歲,卻也是不失風流倜傥,只是這老頭七十多歲了,雖然氣度不凡,卻怎麽也沒有那股風流倜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