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提點

葉芷清心裏很明白,拿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飯。

過于貪心,損失錢財是小,招來殺身之禍才是大。

在事關性命這件事上,她一直都很謹慎。

所以在五月節後,她對王大力道:“大力叔,你們家今年是不是要繼續做羽絨衣?”

“要的,”王大力老實道,“這東西去年賣的好,今年如果還能再賣的話,等到明年我們也就能讓家裏的孩子都來讀書了。”

他們家孩子比較多,全部都供着讀書的話,花費不小。但如果只供其中一個,又怕兄弟阋牆。

所以一家人就商量着,看今年年底能不能再掙點。

“如果你們今年要繼續的話,那就要開始收集羽毛之類的東西了。”葉芷清提醒道,“這個時候先收集好,但入秋了就開始做羽絨套。天涼下來,直接就能賣。”

王大力一琢磨,“是這個道理。那我傍晚回家一趟,跟我娘商量商量。”

他傍晚趕路回去,明天再趕回鎮上,不耽誤店裏的事。

“不着急,”葉芷清喝了口茶,繼續道:“大力叔,如果你們現在就開始收集羽毛的話,到時候肯定會運很多回去,村裏人見到了少不得要問,你打算怎麽回?”

王大力一時無言,“這……”不太好回。

“去年羽絨衣我們已經做過一回了,今年大家肯定都能猜到。可他們要來打聽具體怎麽做,你又怎麽應對?”

王大力和她家不同,王大力是村裏的大宗,和村裏一大半的人都沾親帶故。

有了親戚情分在裏面,有錢一起賺這種事,在外人看來就有些理所當然了。

不然的話,等着他們的,很有可能是被孤立。

Advertisement

“我不知道。”王大力突然發現,做羽絨衣這事其實也挺麻煩,“這我得同我哥我娘他們商量一下。”

“也好。”葉芷清笑眯眯地點頭。

夜裏,王大力就回了村。

他的突然回來,讓王婆婆以為出了什麽事。

王大力也沒多少廢話,見母親和兩個哥哥都在,于是和他們一起進了堂屋,把白天他葉芷清說的話給複述了一遍,道:“娘,大哥二哥,你們怎麽看?”

“告訴大家也沒什麽,大不了就一起做一起去賣。如果生意好的話,只靠我們一家那也不行不是。”這是老大的想法。

老二道:“要不就和去年一樣?”

去年他們幫着葉家,今年可以讓大家來幫他們,他們只要不把最重要的部分外露出去就行。

“沒那麽簡單。”王婆婆搖頭道。

她活了一輩子了,丈夫死的早,這個家也是她周全大的,想的自然比兒子要多,“去年誰也不知道羽絨衣能賺多少錢,大家就算心裏好奇,但也不會過分去。可是今年不同,今年所有人都知道我們賺了多少,肯定也都想跟着賺點。”

說到後面這句,王老二表情有些讪讪,“都怪我不好……”是他拜年的時候,嘴漏,把家裏賺了近百兩銀子的事說了出去。

“今年開年,無論是家裏的莊稼還是其他什麽,村裏人能搭把手的都給你幫忙,現在你有賺錢的路子不帶他們,他們又會怎麽想?”王婆婆繼續道。

這下兄弟三個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娘,你說這事怎麽辦吧,我們都聽你的。”兄弟三個最後道。

王婆婆擺擺手,“先吃飯吧,這事我好好想想。”

次日一早,王大力跟着雞叫起來時,就見母親拿着幾張紙來找他。

這些只是他認的,是當初和葉家簽下的契約。

不過這契約所簽下的時間已經過了,今年他們家自己做羽絨衣,可以不用再分給葉家錢,這是大丫去年的時候主動提了的。

“娘,”王大力搬了張椅子來給母親,“你昨晚上一宿沒睡?”

“這怎麽睡得着,”王婆婆确實一晚上沒合眼,這會兒顯得有些精神不濟,“這張契約你重新帶回去,你和大丫說,今年我們還按照這個來。”

王大力不解,“這為什麽呀,大丫不是說我們可以不用分錢給他們嗎?”

“我昨天晚上想了一夜,覺得還是我們不夠厚道。這本來就是人家的東西,我們去年就算是幫忙,也都是拿了錢的。今年這些東西成了我們的,怎麽想都覺得虧心。而且,今年我們就算可以繼續靠這個賺錢,但你們兄弟幾個都撐不住場面,這對我們家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她只是一個鄉下婦人,可家裏有金子肯定會招賊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思來想去,她決定還是按照去年的來。

如果他們一家都只是給人幹活的,那這事就好辦多了。

“大丫她能想到這麽多,那說明比我們要強。我們一家沒一個有這種腦子,就不要去想這種應付不來的事,跟着人家後面老老實實賺錢就行。”

王大力撓了撓頭,道:“娘,我怎麽覺得大丫這丫頭就要比我們多一副心腸呢。她又是做羽絨衣又是賣糕點開鋪子的,這些事換我們去做的話,不見得能做的這麽好。特別是羽絨衣,她是怎麽想到這些的?”

這是他一直怎麽都想不明白的事,就像是突然被菩薩點化了一樣,什麽事都會一點。

“這就是各人的緣法了,當初大丫一家就是先給林夫人做的羽絨衣,可能是得了貴人的點撥也不一定。”王婆婆道。

王大力想到這幾個月來,林夫人身邊的丫鬟待葉母親近的模樣,心裏覺得或許他娘說的對。

大丫不可能突然間有這個本事,但是林先生據說是見過皇上天顏的人,那可就又不一樣了。許是他可憐大丫一家,教給他們這一技之長呢。

林先生真是好人。

……

早晨,被王大力惦記着的林好人也起了床。

用朝食時,他見到桌子上放着的蛋糕,不由想到了府城傳來的消息。

“這李封寧要是能把他那鑽營的勁頭放在讀書上,将來不見得就不能去嵩陽書院。”

對面,林夫人給他盛了碗粥,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這學生的性格,嵩陽書院,這目标還是太難了些。”

“也對。”林行止咬了口包子,“這些人裏面,我看也就風清機會大點。”

那孩子年紀不大,但是進步不小,說是一日千裏也不為過,再加上人又勤奮刻苦,他挺看好。

“如果風清能進嵩陽書院,那相公你可得盡快把人收下才行。到時候去了嵩陽,學生就不見得只你一個人的學生了。”林夫人提醒道。

“我知道。”林行止明白妻子的意思。

嵩陽書院的學生考舉入仕,書院師長的功勞肯定比他這個蒙學師長要大,他到時候在學生心裏的位置很可能大不如前。

但如果收為弟子,他們兩人是自然是最親近的關系,甚至将來朝廷,他們都是天然的盟友。

“再等等吧,只幾個月的時間接觸還是太短了些。現在好,不見得以後能繼續好。而且讀書和品性都很重要,我林行止生平第一個弟子,要求不能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