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佩芝如今是吃什麽吐什麽,可也不敢不吃,估計這苦日子還有得熬,你若得空,便替我去看看她。”皇後拉着喬英淇在身邊坐下,輕拍着她的手背道。

趙瀚楠夫婦成婚數年方得此胎,不但夫妻二人當成了心肝寶貝般,便是帝後也時常關心着,畢竟,無論此胎是男是女,也是他們第一個孫輩,地位又豈能等閑視之。

“這怎麽能說是苦日子?皇嫂心裏還不知樂意到什麽程度呢!”喬英淇笑着回道。

皇後輕笑,半晌,微微嘆道:“是啊,看着自己的孩兒一日一日地長大,再多的苦也不算是苦,反倒成了甜,母後只是等着抱孫兒了。”

兩人又閑話了一陣家常,便有宮女進來禀,道鄧妃娘娘來向皇後娘娘請安了。

皇後臉上笑容微斂,略提高聲音道:“請她進來。”

喬英淇忙從她身邊站起,躬身退至下首右側的椅上坐好。

一陣釵環撞擊發出的‘叮叮當當’悅耳聲漸漸傳進來,不過眨眼的功夫,一名穿着水藍色宮裝,頭挽飛天髻的明豔女子便走了進來,朝着上首的皇後盈盈行禮。

“臣妾恭請皇後娘娘金安!”

皇後含笑免禮,喬英淇亦忙起身見禮,鄧妃側身避過,不着痕跡地打量了她一番,這才柔聲笑道:“皇後娘娘慈愛,恒王妃孝順,雖是婆媳,但臣妾看來,卻如母女般親近。”

喬英淇垂首微笑,并不接她這話,倒是皇後笑道:“她年紀輕,有許多事不懂,本宮作為長輩的,自然要看顧提點着。”

鄧妃臉上笑意凝了凝,很快卻又回複如初,掩嘴輕笑道:“臣妾尚在家中時,也常常聽人提起大齊的女将軍,心中甚是欽佩,只恨自己晚生了幾年,否則說不定能目睹一番王妃當年風采。”

喬英淇仍是靜靜地站着,仿佛不曾聽到她的話一般。

皇後只是淡淡地掃了鄧妃一眼,正欲開口說話,又見外頭宮女進來回禀:“娘娘,恒王殿下來了。”

話音剛落,趙瀚霆挺拔的身影已經出現在門口處,邁進來的腳步卻是微微頓了頓,像是意外殿中竟有不速之客。

見兒子進來,皇後臉上笑意漸深,眼神也變得更加柔和,望着向自己行禮的趙瀚霆笑道:“想是來接你的王妃吧?罷了罷了,趕緊把她給領走吧!”

因有外人在,趙瀚霆本是有意陪着生母說會話的,如今也打消了這個念頭,向皇後說了幾句軟話後,這才與喬英淇兩人行禮告退。

皇後也是不願他們卷入後宮嫔妃那些雜事當中,只叮囑了幾句便讓他們離開了。

鄧妃有幾分失神地望着夫妻兩人離去的背影,垂眸掩飾眼中苦澀。

當日恒王跪請聖前,旁人或許不知當中緣故,她卻是清楚的,本以為恒王不願娶那飛鳳将軍,仗着往日皇上對她的寵愛,她便多口說了句,不如将飛鳳将軍納入後宮封妃。

結果,正元帝當場便翻臉,只道飛鳳将軍年幼,又是他自幼看着長大的,等同侄女,納娶為妃有違倫常。

她眼睜睜地看着他拂袖而去,心裏卻是怨惱不已。

飛鳳将軍年幼,可她呢?皇上許是忘了,她可是比那喬英淇更是小幾歲!喬英淇大齡未嫁,卻能嫁給恒王為正妃,她如花一般的年華,卻不得不進宮侍候年紀足以當她父親的皇上。

皇妃雖是名頭好聽,可誰不知當今皇上膝下兩位成年皇子皆是皇後所出,帝後更是伉俪情深,進宮為妃,哪怕日後生下一兒半女,也依然得不了多大前程。

***

趙瀚霆陪着妻子出了鳳坤宮,趁着沒人留意,借着寬袖的掩飾,偷偷地伸出手去牽着她的,再低聲叮囑道:“遇到宮中那些妃嫔,只要不失了禮數便可,其餘的不必理會。”

喬英淇輕輕掙了掙沒能掙脫,也只能放棄,聞言颔首道:“我明白。”

正元帝這些嫔妃,不過是他的後宮的點綴,皇後位尊,又素有賢名,更得正元帝敬重,地位穩如泰山,加之正元帝亦非會被色所迷之徒,故而那些莺莺燕燕根本翻不出什麽風浪。

對這些無關緊要之人,趙瀚霆自來是不會放在眼內的。

夫妻二人出了門,上了馬車,一路往鎮國公府的方向駛去。

馬車行了不到一刻鐘,忽然聽車外傳來一陣嘈雜聲,趙瀚霆濃眉不自覺地皺了起來,沉聲問:“發生了什麽事?為何會這般吵?”

車外的王府長随連忙恭敬地回道:“回殿下,前方直走的路口中,有兩家馬車遇上了,如今怕是在争論着該誰讓路。”

此處是個三叉路口,往鎮國公府是要往右邊方向拐去,故而前方雖堵路,但于恒王府的馬車來說是無礙的。

“着人去看看是哪兩家。”趙瀚霆眉間不悅之色更濃。

喬英淇無奈搖頭,伸出手指去将他眉間皺褶輕輕按平,柔聲道:“多惱多怒容易傷身,何苦來?”

趙瀚霆将她的手拉下,包在大掌中據為已有,臉上的不悅漸漸被柔情蜜意所取代:“我明白。”

車內氣氛正好間,去打探的長随已在車外禀道:“回殿下,是太常寺寺丞姚大人三公子的馬車,與回京述職的甾州府知府餘承壽餘大人,不過如今已然無事,餘大人先行退讓了。”

甾州府餘承壽?喬英淇心中一動,下意識便望向身邊的趙瀚霆,卻聽趙瀚霆冷笑一聲道:“一個無品無職的六品芝麻官家的公子,居然也能讓四品大員為他讓路,果真是好大的臉!”

喬英淇怔了怔,頓時将心中那點異樣抛開,不解地問:“這太常寺寺丞姚大人,是何許人物?”

“你許是不知,早些年父皇賜給皇兄的那兩名妾侍,其中一人正是如今的太常寺寺丞之女,想必皇嫂有孕在身,姚家人覺得自家姑娘的機會來了,故而如此嚣張。”

喬英淇沉默,聯想自回京後所見所聞,不禁暗自嘆息。

趙瀚霆雖沒有明言,可她多少也能想得到,姚家的得勢,多是因為攀上了如日中天的謙王。這幾年來,謙王趙瀚楠在朝中已經積攢下不少人脈,加之他的性子又是溫潤柔和,讓人如沐春風的,哪怕與他政見不合之人,也難對他生出惡感。

而恒王趙瀚霆恰恰相反,不提他這幾年的默默無聞,只說他那冷漠不講情面的性情,也讓人敬而遠之,不敢輕易接近。

兩廂對比,朝臣會選擇跟随何人已是十分明顯。

只是……

她輕輕地将窗簾撥開小小的一道縫,透過細縫往外望去,見前方一輛馬車避讓一旁,而另一輛馬車則是毫不遲疑地從對方旁邊駛過,想來便是那太常寺寺丞姚大人家的三公子所乘馬車。

她放下窗簾,聽着趙瀚霆沉聲吩咐馬車繼續前行,不禁想到前世在鳳坤宮聽到的那番話。

當時,已是恒王妃的她進宮向皇後請安,因不小心打濕了衣裙,皇後命宮女領着她進裏間更衣,當她重新換上幹淨的衣物出來時,便聽外頭有說話聲。

她本欲離開,可卻在聽到皇後的話後停了腳步——

“皇次子瀚霆?你、你所選擇的人是瀚霆?”

“是,這紙遺诏你好生收好,若是将來朕先你而去,你便将它公諸于世,着瀚霆登基,以正帝位。”

“……可是,瀚楠……皇上,若是當年瀚楠沒有被北狄人所俘,看在他這些年所立的功勞份上,你可會将皇位傳給他?”

然 後便是久久的沉默,久到她以為正元帝已經離開,卻聽對方道:“不會,若朕不是皇帝,以瀚楠的能力,及他嫡長子的身份,朕會将自己的位子傳給他。可是,朕是 一國之君,朕的繼承者,要承擔的是江山社稷,是黎民百姓。瀚楠性情溫和,卻過于優柔寡斷,更容易被人所左右。”

“瀚楠,可為賢王,卻非明君!”

前世正元帝趙重鵬這句話猶在耳邊,她微微嘆息。

趙重鵬,是世間上最殘忍的父親,他心中早已擇定了太子人選,可卻始終不曾下旨冊封,硬是看着他的兩個兒子,為争奪他的位置各不相讓,在朝中掀起陣陣腥風血雨。

可是,對僅有的這兩個兒子,他卻知之甚深,一切确如他所斷言的那般,時間也證明了他的決定并沒有錯,趙瀚霆,确是稱得上一代明君。

至于今生……她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身邊人,今生的趙瀚霆,性子比前世添了幾分沉穩,加之又有上一世的經驗,若無意外,想必趙重鵬仍是會擇定他為下任帝王。

當然,世間事十常八九,趙重鵬一日未露此意,那一切皆有變數。只是,她的心裏,還是認為最終勝出的是眼前此人的多。

“殿下,鎮國公府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