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胡家是河橋鎮上的富戶,祖上是地主人家,到了胡老太爺這一代,捐了一個鄉紳,在河橋鎮上也算得上是有頭有臉的人家。
可惜胡老爺的兒子不成材,所以便找了梁大人這樣一個女婿,沒想到倒是投資成功了。梁大人雖然讀書上也不是一把好手,但難得在官場上有些經驗,十幾年的師爺做下來,如今也混到了一個縣令。
有一個當縣令的乘龍快婿,胡老爺就越發得意了起來,在加上兒子不成器,他也就漸漸不管兒子,只關着自己的幾個外孫和孫子了。
昨兒出了這事情,梁大人還當真沒撿到好果子吃。在公堂上他是得了百姓的稱頌,回到家裏少不得跪了一宿搓衣板了。奈何這事情已經發生,也沒有任何的回環餘地了,胡老爺氣的差點兒一口氣提不上來,最後扯着聲音喊:“那逆子……那逆子就讓他死在外面吧。”
這不今兒一早,梁大人還沒去縣府衙應卯,胡家的下人就把他給喊了過去。胡老爺一宿沒睡,從頭發到眉毛胡子,都好像比往常更白了一些。他閨女縣太爺夫人服侍在一旁,看着梁大人狠狠的瞪了一眼,一副母老虎要發威去趨勢。胡老爺喝了梁夫人遞過去的藥,揮了揮手示意她退下:“我和敬儀還有些話要說,你先出去吧。”
縣太爺夫人福身推了出去,胡老爺靠在床上,指着一旁的桌椅讓梁大人坐下:“敬儀,我昨晚一宿沒睡啊,阿福他不是個人,可那孩子是無辜的,我不知道也就算了,如今知道了,怎好讓他再流落在外呢!”
梁大人這時候也是頭皮發麻,今兒一早就有人去縣衙禀報,說是找到了豆腐西施的屍體了,眼下這光景一個人犯已經畏罪自殺了,胡福這事情,若是如實上報了順天府,只怕活命的機會也不大,況且這時候正是他要升遷的時候,要是因為這個事情牽連了自己,更是得不償失。
胡老爺想了想繼續道:“阿福的事情,你就聽天由命吧,你科舉屢試不第,好不容易能爬到這一步也不容易,我們胡家也算是靠着你在這河橋鎮上有些名望,若不是你這麽些年睜一眼閉一眼的,阿福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這些我都看在眼裏。”
梁大人一向覺得老丈人是個非常嚴厲的人,且他年少是又依仗着胡家才有了今日,所以在老丈人面前一向都是畢恭畢敬的,如今聽老丈人這麽說,頓時覺得這些年在老婆跟前低聲下氣的都值了。
“岳父您別這麽說,我要不是您老,我哪裏能有今天,上頭的明诏雖然沒下來,但是孔大人跟我說過,南邊有個縣不錯,讓我過去呆上幾年,江南那可是魚米之鄉,我還想着帶上您和岳母,一起過去住上幾年呢。”
胡老爺只搖了搖頭道:“我這一輩子都在這河橋鎮上過,也覺得不差了,江南雖好,終究是路太遠了,況且你兄弟雖然不在了,我跟前還有幾個孩子,只是如今倒是有一件事情,想請你辦一下。”
梁大人見胡老爺說的一本正經,也只一本正經道:“岳父請吩咐。”
“那孩子,去年開廟會的時候我見過,确實跟阿福有幾分相似,他們住在雞籠胡同,難得出來,所以我們這邊人沒常見,若是見了,只怕這流言蜚語早就傳遍了。”
梁大人一邊點頭,一邊問:“岳父讓我做什麽,盡管吩咐。”
胡老爺便道:“你或者親自去,或者派個人去,把那孩子接回來吧。終究是你兄弟的種。”
梁大人只點了點頭,心裏也不是個滋味,雖然胡老爺白得了個大孫子,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喜事。
Advertisement
“那行,那小婿這就去安排。”
梁大人正要去出,外頭老管家只跑了進來道:“老爺,那孩子來了!”
胡老爺先是一愣,随機問道:“是哪個孩子?是那個嗎?”
老管家只一個勁點頭:“可不是,就是雞籠胡同楊老頭家的那個,這會兒正在廳裏呢,老太太已經親自迎過去了。”
原來這胡福家裏娶了個老婆,也是出了名的厲害,且胡老爺又家教甚嚴,并不準讓他三妻四妾的。所以這胡福在外頭壞事做盡了,在家裏卻不敢半點的忤逆,相反還和梁大人一樣,有些懼內。
他雖外頭有一個兒子,也不敢說,也不敢帶回家,偏生他自己的兒子身子骨又不好,從小就是抱着藥罐子長大的。所以出了這事情,他老婆劉氏哭得天翻地覆的,但胡家老太太還是忍不住迎了出去。不管是什麽不三不四的女人生的,終究也是他們胡家的子孫。
胡老太太出來一看,那孩子長臉方耳正,眉頭黑密,看着很沉穩,雖然只有八九歲的樣子,但一點兒都沒有膽怯怕生的模樣,站在堂上坦坦蕩蕩的,倒是有胡老爺年少時幾分樣貌,頓時心裏就歡喜了起來,只忙喊坐。
趙彩鳳伸手摸了摸楊國強的頭頂,只怕從今天起,他就該改名就胡國強了。
這認親的場景,趙彩鳳也是兩輩子才頭一招經歷,站在別人家的客廳裏,終究有些詞窮。那邊宋明軒只開口道:“老太太,這就是胡大爺的兒子。”
胡老太太昨兒沒去公堂,自然不知道把他兒子揪出來的人就是宋明軒,見他送了自己的孫子回來,便只點頭謝道:“你們坐吧,這孩子……”胡老太太又瞧了一眼楊國強,眼裏是想親近又不敢親近的神色。
趙彩鳳也不想勸他去喊奶奶什麽的,畢竟要讓一個這麽小的孩子接受完全陌生的人,還要一些時間。只是讓趙彩鳳沒想到的是,她沒開口勸,楊國強卻自己跪下來,朝着胡老太太磕了一個響頭,直氣身子道:“老太太請受孫兒一拜。”
宋明軒瞧見楊國強磕了頭,只微微一笑。趙彩鳳瞧見宋明軒的臉上的笑容,想起方才他們兩個人走在前面,宋明軒一路都在跟楊國強低頭說話,只怕這些都是宋明軒教他的呢。
“快……快起來吧,我的乖孫兒。”胡老太太哪經得起這麽一聲,頓時眼中蓄滿了淚水,說話的聲音都顫抖了起來,只讓丫鬟扶着親自站起來,走到楊國強身邊彎腰将他扶了起來問道:“好孩子,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國強,國富民強的意思。”楊國強答的口齒清晰。
這邊胡老太太還沒接話,就聽見外頭胡老也拄着拐杖走近了的聲音,人還沒瞧見便聽他說道:“名字倒是取得不賴,也不用改了,以後你就叫胡國強好了。”
胡老爺進來,仔細的把孩子打量了一遍,雖然清瘦些,但跟胡福當真是相像的很。胡老也擡起頭看了一眼宋明軒,宋明軒中案首的那年,他還派人給宋家送過喜餅,胡老爺自己科舉不成,卻很看重這些能讀書的後生,所以對宋明軒也是記憶猶新。
“宋案首做狀師倒也是一把好手。”自己的兒子不成人,也不能怪別人。胡老爺雖然難受,可還是打心眼裏佩服宋明軒的。
宋明軒見梁大人和胡老爺都在,只忙向兩人行過了禮數。胡國強便開口道:“多謝老爺賜名。”
胡老也看見胡國強身上穿着打補丁的衣服,也知道他過的清苦,只吩咐下人道:“帶大少爺去換一身衣服。”
趙彩鳳瞧見兩位老人對胡國強都和顏悅色,心下也稍微放寬了一點心。只稍稍擡頭給宋明軒使了一個眼色,這人也送到了,親也認了,他們倆也該回去了。
胡老爺見下人帶着胡國強走了,只忙請宋明軒坐下,那邊胡老太太雖然難過沒了兒子,可新得了一個孫子好歹有些安慰,就跟着下人一起去看孫子去了。
丫鬟送過了茶,宋明軒謙讓了一回,仍坐下跟他們說話,趙彩鳳便也只好跟着坐下,那邊胡老爺便開口道:“宋案首此次可是要去京城備考了?”
宋明軒忙拱手回道:“正是在家備考,預備過兩個月進京。”
胡老爺說着,只微微颔首,扭頭吩咐了身邊的老管家一聲,那老管家便躬身推到了一旁的裏間,不多時捧了一個紅漆木匣出來,胡老爺只開口道:“我素來看重你們讀書人,這幾兩銀子,就全當是你送我孫兒回來的謝禮,應該夠你上京的盤纏。”
宋明軒一聽,忙起身推拒道:“不不不,胡老爺,您太見外了,送令孫回來,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何況……”
趙彩鳳明白宋明軒這況且後面的意思,若不是宋明軒半路殺出來,憑楊老頭和楊老太,誰能想到自己兒子是被人害死的呢?所以對于胡家來說,宋明軒肯定是沒幹好事的。如今胡老爺卻還要贈他盤纏,他當然覺得受之有愧了。
但趙彩鳳卻不這麽想,人有難處那是正常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宋明軒這一科若是能金榜題名,那他就沒浪費這些銀子。幾文錢憋死英雄漢這種事情,趙彩鳳不想它發生在宋明軒的身上。便是在現代,家庭條件好的考生,也總是比家庭條件差的考生多一些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