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楊氏一邊點頭一邊應,越發覺得趙彩鳳自投河醒來之後,比以前更懂事了不少。這種懂事并不在于她變得有多勤快了,而是她開始對這個家的責任感越來越強了。
“彩鳳,那你就在這兒待着,平常出來幫忙就穿這身衣服吧,看着還挺像一個假小子的。”楊氏別的不擔心,就擔心趙彩鳳被人占便宜,雖然河橋鎮上的人并不知道趙彩鳳守了望門寡這件事情,但是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個道理她還懂的,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就喜歡占寡婦的便宜。
“娘,你放心跟李叔他們回去吧,一會兒我就去私塾接小武。”
趙彩鳳送走了楊氏,開始幫老楊頭收拾面攤,因為客人往來快,所以碗是來不及洗的,只在一旁的水桶裏面泡着。一桶是客人吃剩下的面湯,一桶是清水,這路邊沒有一個接水的地方,就這樣堆着,等下市的時候,楊老頭推着車,把那吃剩下的面湯倒到下水溝裏,三人一行就可以回家了。
河橋鎮夜市下的很早,鎮上的居民沒有晚上吃宵夜的習慣,再加上晚上有宵禁,又不方便,所以太陽落山之前,楊老頭已經把攤位收拾好了。
趙彩鳳去私塾接了趙武回來,随口問了幾句他今天都學了些啥,趙武支支吾吾的回答了,只一個勁說先生說話聽不懂,沒有宋明軒教的好。
趙彩鳳雖然沒親自去聽課,但也很容易想的到,這種私塾裏的先生,多半是張嘴之乎者也,怎麽可能像宋明軒一樣說的這樣明白了。趙彩鳳只揉了揉趙武的頭頂,語重心長:“宋大哥小時候可沒有人教他,他也都是從先生這兒學的。”
河橋鎮上就這個私塾有名,宋明軒當時就在這邊上的學,應該算是這位先生的高徒了。
趙武點了點頭,将書包往身後一背,上去幫楊老頭收拾桌子,東西都裝車之後,一家四口人便往雞籠巷去了。
楊老太天還沒亮就和楊老頭一起出門,這會兒家裏竈頭上都是冷的,趙彩鳳只急忙進去生了火燒起熱水來。楊老頭把今天的木桶卸下來,楊老太洗碗,他自己則把一個小缸搬了進來,又将角落裏一口大缸上壓着的石頭搬了下來,揭開了上面的蓋子,在裏面舀了一勺老鹵出來,放到竈臺上。
竈臺的左邊架着一根竹竿,上面挂着兩只整雞,還有幾塊豬肉。
看見趙彩鳳在裏面燒火,楊老頭便打開了話匣子。
“彩鳳,你火小一點,熬老鹵可不能那麽大的火。”
趙彩鳳原本燒水是打算把廚房桌子上的窩窩頭蒸熱了吃的,聽楊老頭這樣說,才明白楊老頭要開始熬老鹵了。
話說面要好吃,全靠一口好湯,若不是楊老頭家的面湯特別鮮美,趙彩鳳也不可能端着碗就喝起來,聽他說這會兒要熬老鹵,趙彩鳳也豎起了耳朵。
“姥爺,你剛剛在角落裏那個大缸裏舀的是什麽?”趙彩鳳知道廚師這一行,其實也都是有看家本領的,能調一口好湯,也是不小的本事,那大缸裏面,只怕放着什麽秘方呢!
Advertisement
“這是過年時候我熬的湯底大料,我現在年紀大了,每個月都熬吃不消,所以熬得多一些,要用的時候舀一勺就好了。”
趙彩鳳伸着脖子看了一眼,有點類似于葷油一樣的固體膏狀,用石頭壓着蓋子,上面還用油布蓋着,應該是為了防止變質。
楊老頭舀好了湯底,直接把竹竿上挂着的兩只雞拿了下來,丢在鍋裏面,然後把這些湯底一起放了進去,對趙彩鳳道:“火候要控制好了,就這樣細火慢炖,別把雞都炖散了,到時候咱們就吃不到了。”
趙彩鳳在廚藝上沒啥天賦,便只聽着楊老頭吩咐,沒過一會兒,楊老頭又讓趙彩鳳把裏面另一個竈膛也生了火,加了足足一鍋的水,讓她燒開。
趙彩鳳便開始左右開工了起來,一會兒左邊竈膛,一會兒右邊竈膛,忙的不亦樂乎,楊老頭把竹竿上挂着的幾塊肉直接放了進去,囑咐趙彩鳳再燒滾一些。
沒過多久,水又滾了,楊老頭用爪籬撇去了上頭的浮沫,拿鈎子把肉勾了出來,放到一旁的案頭上開始切了起來,這時候肉剛剛經過第一次焯水,肉質緊實,最适合加工。楊老頭的刀工很好,把所有的肉切成差不多厚的片狀。
趙彩鳳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這就是大肉面裏面大肉的雛形。楊老頭這邊切好了肉,楊老太那邊的碗也洗的差不多,只拿着竹扁把所有的大肉都裝了出去,放在外面煤爐上的大鍋裏煮了起來,那大鍋裏面放着的,就是大肉的老鹵。
雞湯滾了好幾開,水蒸氣蒸發之後,裏面的湯就越來越少,楊老頭就把剛才少過大肉的肉湯放進去,繼續讓趙彩鳳慢慢的熬制,還順手放了很多香料在裏面。趙彩鳳餓着肚子,聞着越來越香的雞湯,一邊咽口水一邊幹活。
這時候隔壁的竈膛又空了下來,楊老頭才開口道:“把窩窩頭蒸上,一會兒吃吧。”
趙彩鳳拿着窩窩頭放在蒸籠裏面蒸了起來,看着隔壁鍋裏翻騰的兩只雞,肚子不争氣的叫了幾聲。
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趙武從外面進來,看着被火光映紅的趙彩鳳的臉頰,開口道:“姐,我餓了。”
趙彩鳳翻了翻白眼,誰不餓呢,可這不窩窩頭還沒熱嘛!!!
楊老頭這會兒已經忙的差不多了,便拿起了他的煙杆,在牆上敲了一下道:“就好了,晚上有雞肉吃。”
趙武一聽眼睛就亮了,趙彩鳳就覺得很好笑,窮苦人家的孩子,便是一點點的獎賞,也能讓他開心好一陣子。
楊老太在院子裏忙和的差不多了,一邊在圍裙上擦手一邊走進來道:“老頭子,晚飯弄了嗎?孩子都餓了。”
“弄了弄了,在鍋上蒸着呢!”楊老頭這時候圍着桌子坐了下來,悠閑的吸了一口幹旱,“有人幫襯着就是好,不然我們老兩口又不知道要忙到什麽時辰!”
楊老太也只嘆了一口氣,見趙彩鳳還在賣力燒火,只忙迎上去道:“彩鳳,你歇會兒,我來燒,瞧你臉蛋都熏紅了。”
趙彩鳳只擺擺手道:“不用了,一會兒就好了,姥姥您歇着吧。”
楊老太笑的合不攏嘴,只在楊老頭的邊上坐下了,感嘆道:“我們老兩口也不知道前世修得什麽福分,享到外甥女的福了。”
楊老頭便興致勃勃的開口道:“你別說,打小我就覺得彩鳳将來是個有運到的,趙家村那麽多姑娘,就她長的最起眼。”
楊老太也笑個不停:“對對對,指望宋家那小子這一科能考好一些,我家彩鳳也算是熬出頭了。”
趙彩鳳才随便聽了幾句,便覺得聽不下去了,說白了都是指望男人的,看來在古代嫁得好等于是重新投胎了一次。趙彩鳳只笑了笑,看着竈膛裏的火苗繼續燒火,也不知道宋明軒拿到了鑰匙之後,有啥想法呢?
話說楊氏才回家,腳底還沒站穩呢,就先往宋家去了,趙彩鳳讓楊氏帶回去的,除了房子的鑰匙,還有用剩下來的八兩銀子,按照趙彩鳳對京城物價的估算,剩下的這些銀子足夠讓宋明軒在京城過的很好了,至少不需要再糾結每天會不會餓肚子。
許氏看着楊氏帶回來的東西,手裏拿着鑰匙還滿臉不确信,只開口道:“你說啥?這房子已經租好了,拿着這鑰匙就可以住進去了?”
許氏這回是真的有些傻眼了,她沒料到趙彩鳳還真的能把這事情給辦妥了。宋明軒先說趙彩鳳去京城的時候,許氏心裏那叫一個擔心,生怕趙彩鳳被騙了銀子不說,萬一連人也給騙了,那她就沒兒媳婦了!這會兒瞧見楊氏把鑰匙都帶回來了,她還沒反應過來呢。
倒是一旁的宋明軒見楊氏回來,卻沒瞧見趙彩鳳,只開口問道:“趙大嬸,彩鳳呢?她沒跟你一起回來?”
楊氏沒想到宋明軒倒是想趙彩鳳了,只大大咧咧道:“我讓她留河橋鎮幫她姥姥姥爺了,小武也在那兒,老的老,小的小,我也不放心,正巧彩鳳想學拉面,就讓她留下了。”
宋明軒的臉上頓時被失落的表情所占領,只愣愣的噢了一聲,又有些不死心,問道:“那她有什麽話要你帶給我沒有?”
楊氏想了想,只開口道:“有,她說讓你上京的時候在河橋鎮停一下,她這幾天幫你去縣學抄題集,讓你記得過去取。”
宋明軒見趙彩鳳還沒忘記這件事情,心裏越發感激并帶着幾分甜蜜,只有些糾結的點了點頭,那邊許氏便把要是遞給了宋明軒,“你瞧瞧,彩鳳把房子都給你安置好了,這下好了,你去了京城可要好好念書,不能辜負了彩鳳對你的一片苦心。”
宋明軒只一味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但心裏頭卻怎麽也開心不起來,他這一走兩個月,一想到兩個月見不着趙彩鳳,他好像已經非常的難受了。宋明軒皺着眉頭,擡起頭看着自己的老娘和未來的丈母娘,郁悶道:“那我明兒就進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