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要說整個電視臺裏誰的消息最靈通?

保潔大媽當屬第一, 保安大哥位列第二, 而第三名,就是分散在各個科室、彼此之間又有千絲萬縷關系的實習生。

年紀輕輕的實習生們,還沒學會“什麽話可以聽、什麽話可以說”,領導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當天就能把消息傳到人盡皆知。

劉悅月信誓旦旦說, 自己聽到了欄目組即将解散的消息, 這件事讓楊笑的雞皮疙瘩一下飙了起來。

他們組裏一共五個人,除了制片人吳哥有編制, 剩下四個人裏兩個臺聘、兩個欄目聘,再加上一個實習生劉悅月……這要放在電腦游戲裏, 完全是雜魚軍團。

早在十年前, 全國各家電視臺開始逐級改制。像華城電視臺這樣影響力巨大的電視臺, 是改制的第一批。雖然還是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但聘用形式變成了企業合同制, 編制成了可遇不可求的“身份”。

如果要把電視臺的員工分成三六九等, 有編制的老員工絕對是第一等人,除非違法亂紀,否則電視臺絕對不能開除你, 這就是傳說中的“鐵飯碗”。

第二等, 就是楊笑這樣手裏拿着臺聘資格的員工,光是有能力、能吃苦還不夠, 必須看有沒有領導願意重用你。楊笑入職三年多就能拿到臺聘, 不知道被人在身後說了多少難聽的話了。

第三等嘛, 就是頻道聘;往下還有第四等欄目聘……若是節目被咔嚓,這兩類員工絕對也要随着節目一起被咔嚓。

楊笑雖然拿的是臺聘,但失業的威脅依舊籠罩在頭頂。

現在組與組之間想調動,不是那麽容易的。這次臺裏新領導空降,新官上任三把火,據說要砍的節目有好幾個。楊笑恐慌,其他組的人比她還恐慌。耳目靈通的人早就開始四處活動,想去別的節目刨個坑了。

劉悅月是實習生,那就是雜魚中的雜魚,她最近工作都提不起勁來,做事颠三倒四的。

剪一期四十五分鐘的節目,劉悅月足足剪了兩天,最終的成果依舊不如人意。

楊笑批評她:“做事要專心些,你看看這期節目有多少漏洞?這就是你工作的态度?”

“工作态度?”劉悅月委屈地說,“工作都要沒有了,态度自然也沒有了啊!”

楊笑:“……”

Advertisement

劉悅月小聲問:“楊姐,你問過吳哥沒有,咱節目真的會黃嗎?”

“你不要胡思亂想了。”楊笑安慰她:“吳哥這幾天都不見人影,我看到他一直在往頻道總監的辦公室跑,應該就是在和總監談這件事。咱節目雖然收視率不算高,但已經開播四年了,兩百期節目積攢下來了不少觀衆認可度,臺裏領導肯定會慎重考慮的。”

“隔壁組做了四百期了,說砍還是砍了啊。”劉悅月嘀咕道,“最近幾年的收視報告我都看了,最高一期只有1%,大部分都是0.7、0.8……這種不起眼的小破節目,做了有什麽意義啊。”

“劉悅月,把你這句話收回去。”楊笑忽然板起臉,嚴肅地看向她,“我知道和你同期入組的同學,有的進了大熱綜藝、有的進了法制欄目,這都是咱們臺的頭部欄目,收視率破2、破3。只有你,進了咱們這個‘小破節目’,可你要知道,即使一檔節目,只有0.1%的收視率,它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咱們臺覆蓋五千萬觀衆群體,五千萬的0.8%,也有40萬觀衆在看這個‘小破節目’。四年,兩百期,你算算有多少人守在深夜的電視前,等待着咱們節目的播出?”

她甚少叫劉悅月的全名,而且這次還用了如此嚴厲的語氣。

楊笑積威深重,她是組裏的二把手,當吳哥不在的時候,她就是最高領導。她說出口的話,帶着天然的威信力。

她刻意沒有控制音量,辦公室的其他同事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裏的工作,向着她的方向望來。

楊笑知道,這段時間節目組裏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等待着“最終的宣判”。沒有一個人的心思在手裏的節目上,只盼着最後那只靴子盡早落地。

可越是這樣,楊笑越要沉住氣,她不能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焦慮,否則這艘承載着幾十萬觀衆的小船,就要在激流中迷失方向、沉入海底。

她的話,是說給劉悅月聽,更是說給節目組裏上上下下的所有組員聽。

“我知道,每個電視從業者,都想做出‘爆款節目’、‘長青節目’,這就像每個作家都想寫出一部傳世佳作一樣。這不光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滿足內心的成就感。”楊笑的聲音很穩,每個字都說得極為堅定,“但現實是,頭部作品永遠是萬中取一,這世界99%都是由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組成的。再小的節目、印量再低的作品,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并不是說,這個節目收率差,就代表這個節目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品,我們這麽多人,為了這個節目奮鬥了整整四年,每一周都在重複這報選題、拍攝、通宵剪片子的工作節奏,難道這些都是沒意義的嗎?”

“……”

楊笑:“可能明天,我們這個節目組空降大腕,一夜成名;可能明天,我們這個節目組就不複存在……但咱們一起奮鬥過的日日夜夜,都寫在了節目最後的職員表上,這都是咱們辛勤工作的證明。”她莞爾一笑,原本堅若寒冰的面龐忽然如春花般綻開,“再說了,咱臺裏規定,一檔節目的底檔必須留存五十年以供追溯,指不定咱幾個死了,咱們的名字還活在硬盤裏呢。”

鴉雀無聲。

整個辦公室裏的人,都被她的發言震懾住了。

在人心最動蕩的時候,楊笑挺身站了出來,穩住軍心。

她怕失業嗎?她當然怕。

她還有車貸,她還要付房租,父母的醫療保險,各種人情往來……她賺得多,花得也多。她自從得知節目組有可能解散後,她這幾天清點了自己的所有存款,甚至連夜更新了簡歷……

——但是,在她的下屬面前,她絕對不能慌。

在風雨飄搖時,她必須做好一只挺立的桅杆,只要桅杆不斷,船就不會被波浪掀翻。

“啪啪啪……”

忽然,從辦公室門口傳來了一陣掌聲,打破了滿室的寂靜。

大家都是一驚,趕快順着聲響望去——只見節目負責人吳哥正站在門外,也不知道什麽時候來的、又聽了多少。

“行啊楊笑。”吳哥因為有個大肚腩,又有着中年男人特有的愛好——盤手串——所以得了個外號,彌勒佛。他總是一副笑模樣,沒什麽架子,“等你吳哥我入土了,你就給我随葬塊移動硬盤,然後墓志銘就寫——‘他雖然死了,但是他的節目永在’!多有創意啊。”

楊笑臉上發熱,趕快站了起來。

其他人也匆匆忙忙起身問好,一雙雙眼睛全都盯着吳哥,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緊張。楊笑剛剛的那番話還是有些作用的,大家已經沒有最初的焦慮了。

“估計最近的傳聞大家都聽到了。”吳哥盤着手心裏的核桃,慢悠悠踱步進來,“我要說的是——這傳聞确實是真的。因為咱們收視率沒什麽起色,所以新領導考慮把咱們節目砍了。”

“!!!”衆人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冷氣,看看楊笑,又迅速把視線轉了回來。

“不過呢——你們吳哥我,力挽狂瀾,擺事實,講道理,賠酒賠笑就差賠睡了,終于說服了領導!”吳哥拍拍大肚子,得意地宣布,“咱節目不會黃了!《午夜心路》欄目,還要再做一百期、兩百期、五百期,一直做到吳哥入土!!”

“——!!!”

空氣先是一滞,下一秒,無數道聲浪就快把房頂掀翻了!

大家簇擁而上,緊緊地圍着吳哥,尤其是劉悅月,更是激動到喜極而泣,眼淚都噴出來了。大家見劉悅月哭到眼線都花了,又紛紛轉去嘲笑她,直把小姑娘逗得眼淚流更多了。

楊笑站在人群後,覺得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懸起來的心髒,終于、終于落了下去。

太好了……她不用擔心失業了。

只要節目不黃,她就能繼續養車、養爸媽、養她的崽(劃掉)男朋友了。

就在這時,吳哥繞過人群,走到了她面前。

“楊笑,你現在不忙吧?”吳哥擡起下巴示意,“和我去趟小會議室,有事和你說。”

楊笑以為吳哥要和她談之後幾期的工作,趕忙拿起筆記本跟了上去。

哪想到進了小會議室,吳哥卻沒有談起節目,而是拉開椅子,一屁股坐了下去。

只見他忽然垮下肩膀,然後深深地、深深地嘆了口氣。現在的他,再也不是之前那個神氣活現的節目負責人,而是一個滿臉愁苦的中年人。

他從褲兜裏拿出煙盒,抽出一支煙,想點燃,但是想起會議室禁煙,又悻悻放下。

“楊笑,你坐。”他把那支煙拿在鼻間嗅了嗅,又指指對面的椅子。

楊笑見他神色悵然,心裏發緊,忙問:“吳哥,是壞消息嗎?”

“不是,是好消息。”

“……?”

吳哥牽起嘴角笑了笑,擡眼看她:“楊笑,恭喜你,你編制下來了。”

“什麽?”楊笑完全不明白吳哥怎麽在這種時候提起了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且,她的編制申請才提上去幾個月,很多前輩在她面前排着,就算輪也輪不到她啊。她詫異問,“這麽快就下來了?是有人走了嗎?”

從十幾年前開始,華城電視臺就不再增發編制了。現在有編制的人,都是四十歲以上的老員工,純屬“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有老員工離職,否則不會有編制空額。

但是,電視臺編制是不折不扣的鐵飯碗,即使天天遲到早退消極怠工電視臺也不能開除,老員工光是拿年底分紅就是一個極為可觀的數字,會有誰想不開離職啊?

“對,有人離職了。”吳哥手中的兩枚核桃又盤了幾圈,“我。”

“什麽?!”

楊笑大為震驚。

吳哥摸了摸光溜溜的頭頂,嘆了口氣說:“這事兒我也挺不好意思開口的,說多了吧,怕人家以為我是在炫耀——我在這圈子裏二十來年,做過的節目也不少,現在有個民辦高校請我過去當老師,財大氣粗,年薪,開了這個數——”

他伸出三根手指,前後翻了翻,意思是“翻三倍”。

好吧,楊笑理解了。

電視臺的老員工如果做得好,成為了節目制作人,那幾乎時時刻刻都有人盯着你,拼命想挖角。

從高校、到視頻網站,甚至還有其他衛視向你抛來橄榄枝。

有人圖安穩,選擇留在原地養老;有人就像吳哥一樣,還想趁着年輕再多賺些錢,于是辭掉了體制內的編制工作,跳出電視臺,去追求財富了。

沒什麽對錯之分,全是個人選擇。

楊笑從入組以來,受到了吳哥的很多照顧,他既是她的上司,也是她的師傅。吳哥對她也很器重,悉心培養她,把她從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策劃,一路培養成了可以前期後期兩手抓的全能編導。

當然,這也離不開楊笑肯吃苦、肯鑽研的付出。

吳哥有了更好的發展,楊笑自然為他開心。

“可是您走了,咱節目怎麽辦?”她想到《午夜心路》,憂心忡忡。

吳哥的臉色尴尬了一瞬:“那個……這就是第二個消息了。因為我要走了,所以臺裏要調過來一個新的欄目負責人,這個人你也認識,是新聞紀實頻道的老黃。”

“……”

“他老婆苗苗也來。”

“……艹。”

楊笑沒忍住罵了髒話。

說起這位新欄目負責人老黃,和他那位年齡差了二十歲的小嬌妻苗苗,楊笑有滿肚子的髒話要說。

當初,楊笑剛入臺時,是一名跑前線的新聞記者,苗苗和她同期入組實習,都在那位“黃老邪”手底下。

老黃為人刻薄,對楊笑這個非科班出身的記者冷嘲熱諷。臺裏要求記者采編一體,楊笑一個從來沒有系統學過新聞采編的女孩子,獨自一個人扛着攝像機跑線跑點,晚上熬夜回來剪片子、配音,結果做出來的片子卻被老黃批得一文不值。

苗苗和她同期入組,自然關系走得近,楊笑那時候沒少和苗苗抱怨老黃。

她涉世未深,萬萬不會想到,苗苗看似甜美體貼,其實是個兩面三刀的碧池。

她把楊笑在微信上抱怨老黃的聊天記錄,全部發給了老黃!!

誰沒在私底下罵過領導啊?苗苗特地精選了楊笑罵的最難聽的那些話,截圖下來,整理成文件,放到了老黃眼前。

理由找得冠冕堂皇——“黃老師,雖然我是楊笑的朋友,但我覺得您不是她說的那種人!”

于是,黃老邪加倍給楊笑穿小鞋,遲遲不批楊笑的轉正申請,甚至轉正後只給了她最低檔的欄目聘用合約。

那時候,楊笑要一邊應付霸道總裁式的初戀男友,一邊要和傻逼領導與心機碧池周旋,精神一度糟糕到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後來,她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下,得知了苗苗的真面目,她和她大撕一場,鬧得天崩地裂。

也就是在那麽關鍵的時刻,吳哥向楊笑遞出了橄榄枝,把她從臺前拽向了幕後。

楊笑以為,他們現在去了不同的頻道、不同的欄目,甚至工作都在不同的樓層,這輩子都不可能再相見了,沒想到兜兜轉轉,她居然又要和這對狗男女在同一間辦公室裏工作了!!

不過現在的楊笑,可不是三年前的她了。

碧池永遠是碧池,在這場戰役裏,楊笑注定會笑到最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