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

郭襄看阮木槿終于冷靜了下來,于是繼續問道“聽你的口氣,似乎對這些事情很熟悉?可是你不是來自異世麽?又怎麽會知道這裏的事情呢?”

阮木槿看着眼前女鬼清麗的面容,想着估計這就是郭襄十幾歲時的樣子吧,返老還童神馬的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特別是還還成這樣的大美女!她勾了勾嘴角,決定挑戰一下這位披着少女外皮實際是個老太婆的鬼魂的神經“因為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小說中的內容啊”。

哈哈,郭女俠,能接受不,你其實,就是一個書中的人物啊。

阮木槿靜等着郭襄變臉色,最好是能像自己剛才那樣神經錯亂一番,誰知道郭襄第三次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并且抛出了下一個問題“那麽,聽你剛才的話,你應該是知道這個世界未來的事情喽?反正你也閑來無事,與我說說吧”。

我擦,郭女俠你要不要這麽淡定!阮木槿覺得很失望,好吧好吧,她忘記了,郭襄過世時,可是修煉到了與張三豐一樣Level的處變不驚,開闊淡然,這點刺激算什麽啊。

想想倚天屠龍記裏的張三豐,阮木槿就接受了眼前這個長着十幾歲少女面孔如此淡定敏銳的設定,你們是大佬,我服還不行麽。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阮木槿就倚在一棵桃花樹下,詳詳細細的與郭襄講了一遍倚天屠龍記的內容。

“其實我對周芷若的結局也不太清楚,我看過好幾個版本,所以也不确定究竟哪個是這個世界周芷若的結局”阮木槿坦白道。

“哎……是正是邪,又哪裏是從派別就能分得清的,重要的還是要看本心如何,如你所說,明教最終扛起民族大義的大旗,最終将那鞑子驅逐出去,免得百姓再受鐵蹄□□,這般功勞,所謂的名門正派,有哪一個比得過呢”郭襄嘆道。

阮木槿是不喜歡滅絕的,也不知滅絕年輕時究竟是什麽樣子,讓風陵師太将掌門之位傳給她。畢竟在小說中,滅絕不僅狠厲,更是狹隘偏激了些。

郭襄又想起阮木槿口中的張三豐,不禁想到“培養出武當七俠,他果然是比我會教徒弟”。

郭襄指的,自然不是武功好壞,她指的是俠義之心,做人的胸懷品質。這一點,武當七俠各個光明磊落,重情重義,當真不負了武當的名聲。

阮木槿想了想,滅絕是風陵師太的徒弟,那應該是峨眉的第三代,而宋遠橋他們是張三豐的徒弟,是武當的第二代,若是把郭襄和張三豐算作平輩,那麽……

想想電視劇裏滅絕那張老臉,阮木槿打了個寒顫,搖了搖頭,不願再想下去了。

人家愛怎麽算怎麽算,反正是兩個教派,也不用計較的那麽清楚。

要不然張無忌周芷若、殷梨亭紀曉芙這一對對的怎麽算啊……

Advertisement

雖說最後都沒成吧……

想到這,阮木槿有些好笑的對郭襄說“那紀曉芙負了殷梨亭,而張無忌後來抛棄了周芷若,你們峨眉和武當,還真是有來有往,糾纏不休啊”。

想想又覺得沒說完,補充道“還有宋青書,真是孽緣”。

雖說後來宋青書的形象還真是糟糕,但人家剛出場可是頗有大将之風的少年英雄啊,最有出息的武當第三代傳人,指揮峨眉與武當的人對抗五色旗,也是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平時兵法謀略定是沒少看的。

宋青書還真是為愛瘋魔了。

阮木槿說的倚天屠龍記自然是以張無忌為主角敘述的,只不過郭襄身為峨眉掌門,自然更多的關注點在峨眉弟子身上,其次就是與自己聯系較近的一群人——像是風陵,滅絕,張三豐,武當七俠等等,到了再下一代,雖說是本書的主角,但畢竟已經相隔那麽久,郭襄也深谙世事無常的道理,對于峨眉的起伏衰敗并未太放在心上,只講求順其自然,并不刻意強求峨眉要如何如何。

這份灑脫,也是常人無法做到的。

“周芷若與張無忌之間,還真不好談誰欠了誰的,只是那紀曉芙,雖說情出自願,從不言悔,對殷梨亭,終歸是虧欠了,而滅絕的一番欺騙,又耽誤了人家十年的時光”阮木槿看郭襄是真的不介意,自己又閑得無聊,就随意的說道。

要說阮木槿的性情,還真是會更喜歡像俞蓮舟或者張松溪那樣的人,因為她性格懶散,自然是喜歡成熟的能夠讓她依靠的人,可是誰讓金庸對殷梨亭着墨最多,看着那樣幹淨單純的少年變成能使出天地同壽那樣決絕殺招的男子,可見那段感情造成的情傷有多痛。

雖說後來殷梨亭與楊不悔走到了一起,但是終究那十年時光,那曾經遭受的心痛難當,是補不回來的。

郭襄為峨眉創派始祖,一代宗師,自然心胸見識非常人能及,對于殷梨亭和楊不悔這對老少戀,她自然不認為有何不妥,只是感嘆造化弄人。

桃花島畢竟是郭襄外公黃藥師的故居,郭襄對此地分外留戀——當年襄陽城破,她自小長大的家毀于戰火,唯一能夠讓她追憶家人的地方也只有這遠離塵世的桃花島了。

阮木槿卻是對那驚才絕豔的黃藥師一直心懷敬仰,如今能夠親眼目睹傳說中的桃花島,自然是要看個仔細。

于是兩人——哦,不,兩只鬼在桃花島上停留了許久,郭襄年輕時被稱為小東邪,又有黃蓉教養,對于奇門遁甲、五行八卦也有不俗的了解,而桃花島又是黃藥師精妙絕倫的傑作,于是她時不時地就會給阮木槿講解一番,阮木槿雖然是個懶鬼,可是腦子十分聰明,又對這種冷僻的知識十分感興趣,郭襄看她聽得有趣味,反應又機敏,經常能夠舉一反三,自然是傾囊相授,所以在桃花島這段時間阮木槿可謂是受益匪淺。

郭襄是個極好的老師,很懂得因材施教,阮木槿不喜歡武藝,卻喜歡五行八卦,郭襄就因勢利導,教導她許多,桃花島的藏書也随她閱讀。她絲毫沒有門派之見,只是為外公一生鑽研的成果有人繼承而高興。

哪怕阮木槿是一只鬼,郭襄也很高興。畢竟看着曾經赫赫揚名的桃花島如今落敗成這個樣子,她心裏也是有些遺憾的吧。

待阮木槿終于讀完了黃藥師所有的書,郭襄覺得她們應該離開桃花島了。

阮木槿将她和郭襄的狀态定義為鬼,可是在這亂世,元朝統治對漢人毫不留情,江湖紛争也屢見不鮮,她們卻再未碰到第三只鬼,哪怕眼睜睜的看着有人死去,也不見有鬼魂從她們的屍身上飛升出來。

阮木槿對此很是疑惑,便詢問郭襄是否對鬼怪一事有所了解——結果自然如同阮木槿所料,這裏可是金庸的世界哎,金老爺子不寫鬼怪,這裏的人自然也不涉及鬼怪之事。

那麽……她和郭襄就是這世界裏最特殊的存在喽。

阮木槿對此還頗為自得。

也不知兩人在外游歷了多久,郭襄忽然有一日與阮木槿說,她想回一趟峨眉。阮木槿本來就無所謂去哪裏,也從未想過如何從鬼怪之身回到原來的世界,她一直秉持着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态逍遙度日,有了郭襄為伴,她說去哪裏便去哪裏,如今郭襄說要去峨眉,她自然不會反對。

于是兩只鬼又飄飄蕩蕩的回了峨眉——沒錯,就是飄飄蕩蕩。做鬼做了這麽多年,阮木槿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身為一只鬼應該掌握的一切違背地心引力的技能,只不過她畢竟沒有實體,活人是聽不到她說話、看不到她樣子的,她也不能觸碰任何實物——都會穿過去的好麽——頂多就是扇點風出來。要不然,她早就拉着郭襄去處理了倚天屠龍記裏的一切大麻煩,讓這本書還沒開始就HAPPY ENDING了。

到了峨眉,阮木槿發現這裏氣氛十分低迷,弟子們都行色匆匆,幾個明顯是分位較高的女子都是眉目緊鎖,面露悲傷之色。郭襄面色一緊,迅速的沖向一間卧房,阮木槿自然也忙跟着她過去。等她到了,阮木槿才發現,這裏竟然是峨眉掌門的居所,只是室內飄着一股濃郁的藥香,越過圍在床榻邊的峨眉衆人,阮木槿看見床上躺着一個滿頭白發卻氣質不俗的老太太。

此刻,這個老太太正将一枚戒指樣的事物慎重的交到身旁的一個女子手中,并且對着身旁的峨眉衆弟子宣布她就是峨眉派第三代掌門人。

阮木槿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老太太就是風陵師太,而那枚戒指就是峨眉掌門信物鐵指環——至于接過鐵指環的女子,那還用說?自然就是倚天屠龍記書中手執倚天劍、嫉惡如仇、對明教恨入骨髓的滅絕師太了。

只是沒想到,原來滅絕師太年輕時竟然是如此美貌的女子,怎麽在電視劇裏成了那樣兇神惡煞的老姑婆樣子?

阮木槿思考的這片刻功夫,風陵師太已經交代好了後事,于是在峨眉弟子的痛哭聲中,阮木槿親眼看着峨眉第二代掌門安詳的閉上了雙眼。轉頭去看郭襄,雖然她面色平靜,但雙目中仍舊泛過波瀾,畢竟是親手帶大的徒弟,親眼見她在自己面前與世長辭,她不可能毫無反應。只是郭襄一生歷經起伏,最後大徹大悟為一代宗師,死後又化身為一縷孤魂,與阮木槿相伴多年,這麽多的閱歷讓她面對生離死別有了更加深刻的見解,如今見着風陵師太與世長辭,雖然悲戚,卻并不痛苦。

阮木槿看郭襄的樣子,就知道她不需要自己安慰,轉過頭去想繼續打量峨眉衆弟子,卻忽然聽得耳畔傳來一聲驚呼“師父?!”

阮木槿擡頭,看見從風陵師太的屍身上飄飄蕩蕩的化出一個三四十歲的女子,面容清秀,仔細看與床榻上那已經死去的白發老太十分相似。

難道……阮木槿看着郭襄臉上的表情,就知道,果然,這三四十歲的中年女鬼,就是郭襄的徒弟,剛剛死去的峨眉第二代掌門,風陵師太。

我擦,這是什麽情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