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儒雅男子,“阿娘說,阿舅定是路上貪玩耽擱了,讓我和阿耶出來迎一迎。”
“胡說!阿舅怎麽會貪玩!”
說着懲罰式得撓了撓她,惹得她一頓咯咯咯笑。
“阿舅,你是不是偷擦阿娘的香粉了?怎麽香香的?”說着,小豆丁還順勢埋進駱勇的脖子裏聞了聞,可等她大吸一口之後,連忙嫌棄地彈了出去,“咦!阿舅好臭!”
唐晉元默默地站在街口看着,寵溺又無奈地搖了搖頭,“快下來,莫要惱你阿舅了。”
駱勇卻順手将小豆丁輕巧地往腋下一夾,沖唐晉元笑道,“怎可勞煩姐夫出來迎!”
“夫人吩咐,哪敢不從?”唐晉元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點了點頭,“恩,這一趟軍中,倒是壯實了許多,這回你阿姊定然高興。”
兩人寒暄了一路,好一會兒才回到唐宅。
唐晉元是一個讀書人,雖然家中傳下來一套祖宅,但兒時家境窮困的很,家中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後來因着他的品性,便被駱勇的阿姊駱華看上了。
二人成親沒多久,唐晉元便考中了舉人。
中舉一年後,駱華便給他生了個可愛的女兒,大抵是終年窮苦一朝富,唐母一高興,便病逝了。
武陽十八年,唐晉元再考進士,大概生母去世心情喪痛,果不其然落了第。
但好在他并未氣餒,甚至在家中開了個私塾,打算邊教一些孩子們讀書習字,邊等着來年再次科考。
唐晉元将私塾命為元華書塾,無論從字面上還是旁的地方,誰都看得出來他對駱華的用心。
所以在駱勇眼中,唐晉元是個經得起風霜扛得起重量的男人!
雖然他确實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還知道回來呢?!”
剛走進院子,一個憤怒的女聲便從裏頭傳出來,駱勇微微一頓,有幾滴冷汗從額間落了下來。
糟糕!
話音剛落,一個身着直領對襟襦裙的嬌俏婦人,緩緩走到院中,卻見她挽着袖子,一手還拿着一只鍋勺,定定地看着他。
駱勇心虛地看了一眼唐晉元,誰想唐晉元竟是默默地撈起绾绾,往井邊走去。
父女倆十分默契地緊閉着嘴,在井邊洗起了手。
駱勇只好硬着頭皮咧開嘴,讨好地沖她笑着,“阿姊,我回來了。”
駱華嫌棄地瞥了他一眼,“還不快去淨手吃飯?”
“好嘞!”
駱勇像是得了什麽令,轉身便往井邊沖。
唐家父女早已淨好了手,乖巧地等着他,駱勇迅速打了一盆水,順道将臉上脖子上的細汗沖了一遍。
他邊沖邊用只有唐晉元能聽到的聲音小聲贊嘆着,“姐夫你當真是這世間第一勇士!”
唐晉元卻笑笑,一副撿到寶的樣子,“你小子還未成親,自是不懂,吾妻乃這世間最賢良淑德之人。”
駱勇抽了抽嘴角,也不知自家這姐夫是什麽時候患的眼盲症,自家阿姊雖然長得還不錯,但這脾性一上來,就連他都逃不過她的魔爪。
他雖然讀書少,但也知道,賢良淑德這四個字,頂天了也和自家阿姊扯不上半分幹系。
駱勇将東西放進客房後,駱華便招呼他吃晚飯了。
今日是他入軍後的第一個春假,駱華特地給他準備了一桌子的佳肴,甚至還有一只雞。
要知道,雞肉可是只有過年才吃得上的!
其實軍中夥食也是有魚肉的,只是魚肉都有分量,大官兒吃大肉,小官兒吃小肉,小兵丁只能就着骨頭喝點湯。
他也是大半年沒吃到葷腥了。
于是剛上桌,他便緊盯着那盤雞不放,直到衆人都上了桌,他便一筷子夾住了一只雞腿。
“慢着!”
駱華一筷子劈下,手腕上的疼痛叫他一下将手縮了回去。
下一刻,一碗黑乎乎的東西擺在他面前。
“先把這東西喝了。”
這熟悉的味道熏得他猛地皺起了眉頭。
駱華默默地看着他,一副他若是不把這東西吃了就不讓他上桌吃飯的架勢。
駱勇吞了吞口水,不舍得望了一眼那只雞腿,本着一副英勇就義的心思,捧着那東西,一飲而盡。
唐晉元同情地給他倒了杯茶水,“你也莫要怪你阿姊,你阿姊是為了你好。”
駱勇自然知道阿姊是為了他好。
自小阿耶在軍中,家中只有他們母子三人,從前家裏條件不大好,每天的飯食也不過是一個扁饅頭了事,有時條件好些,就加一碗熱羊湯。
大概是因為這個,他的個頭比尋常人矮了一些。
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在這太平年間,無論是朝中還是軍中,考取功名升官發財的标準不再以有才華與有軍功為首要,而是以長得高大威猛英俊白淨為門檻。
所以,自從駱家餘了些許條件之後,便天天去藥館給駱勇開一些長高方子。
到如今他應該已經喝了不下百種長高方子了,只是個頭兒還是不見長,他都快放棄了。
唐晉元就是典型的八尺男兒,英俊白淨。
而他駱勇雖長相也不差,身形與能力甚至比尋常軍士更加勇猛些,但這身高卻依舊差了那麽一點。
按理說,他身高七尺六【注】,距離标準身高只差那麽一寸,但也就是這麽一寸,就将他與所有功名利祿隔得開開的。
如今他能當上伍長,都是因為軍長看在他有一個舉人姐夫的面子再加上他确實有這個能力,才給他的。
他将茶水一飲而盡,一把抓起雞腿咬了起來,這味道他不知想了多久。
他邊吃着邊将自己當了半年兵後得出的想法說了出來:“姐夫,一會兒你幫我尋幾本書吧。”
唐晉元微微一頓,随後點點頭,“恩,多讀些書确實對你有好處,我一會兒幫你挑一些啓蒙之書。”
駱勇似是不滿意,道,“姐夫,你再給我挑幾本兵書吧!那種高深莫測的最好!”
果不其然,駱華的眼刀又過來了。
“貪多嚼不爛,你才認識幾個字?”
駱勇撇了撇嘴,其實他也只是想貧嘴罷了。
--------------------
【注】:一尺23.5cm,七尺六=178.6cm,四舍五入179cm;姐夫八尺=188cm,姐姐七尺=164.5cm,李堯七尺八=183.3cm。
第 3 章
休整了一晚上,第二日駱勇便背起唐晉元給他尋的書回杏花村了。
臨走前,駱華還給他帶了一大塊火腿、幾匹剛織的布,以及幾身她剛給他做的衣裳。
駱華脾氣雖然不大好,但是手巧得很,當年唐家窮困,又遭唐家親戚逼迫驅趕,若非她強硬,他們一家如今也無法好端端得住在唐家祖宅裏。
駱華有一門織布的好手藝,再加上懂得量體裁衣,又懂得迎合時興,在城裏開了家小小的成衣鋪子,如今日子也算過得不錯。
撇去脾氣不說,駱華确實如唐晉元所說,是這世間最賢良淑德之人。
軍戶與尋常百姓不同,與尋常徭役亦是不同,軍戶每月能領朝廷發放的銀兩,但與之相對的,閑暇練兵之餘,還要為朝廷種糧。
若家中無田産,種出來的糧食按照軍中職務,便可按照一部分的比例,上交一部分,給自家留一部分。
自然其中的稅務是免了的。
若家中有田産,四畝地以下不收稅,四畝地以上才按照當下的稅率上交賦稅。
若在軍中有官職,便會抵扣一部分田畝,官職若是做到正副隊将,那便不用種地,甚至每月還有米糧發放。
如此這般一算,雖然軍戶身份低賤,但若是情況良好的話,日子比尋常良人百姓過得還要好些。
按照規定,一個軍戶負責五畝地,駱勇家中本就有一畝薄田,如此一加,他們往年每年便要種六畝地。
當時駱勇年歲不大,駱父在軍中時只春耕秋收兩假回來,家中田地也只能由駱母與駱華兩人負責。
後來駱母年歲見長,體力漸漸不支,于是便心一橫,将家裏那一畝地翻了翻,改種了桑麻,還養起了蠶。這才勉強能緩上一緩。
不過今年卻比往日不同了。
今年駱勇在軍中當了個伍長,光月俸就漲了二十個銅板,按照規定,家中要種的地也少了兩畝。
正因為如此,駱勇回家時,腳步也逐漸變得嚣張了起來。
只是他還沒嚣張多久,剛進院子便被家裏的情形吓住了。
卻見自家小院兒裏平白多了兩個人,其中一個他還認識——東村的張媒婆。
而跟着她一道站着的是一個看上去非常嬌滴滴的小娘子。
怎麽說呢,這小娘子看上去嬌滴滴的,可是他總覺着她哪裏不對勁。
駱母正好從廚房裏出來,見着駱勇帶了火腿過來,連忙近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