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拉大鋸
邊月一行人在狼牙寨住了一晚就再次回了溫泉谷。
這次帶的東西就多了。
手表最貴重, 但它體積小,倒是不算啥。
只不過它帶子太寬大了,邊月和顧景摯都戴不了, 誰讓他們還是孩子呢,手腕太細了。
邊月就讓顧景摯放兜裏了。
買了手表這事她只告訴美人娘了,邊大哥他們都不知道。
倒也不是故意藏着掖着, 就是覺得不用顯擺。
反正日後要拿出來用的,他們看到就算。
除了手表, 還有十個大蓋簾。
這玩意輕飄飄的,但是它大啊, 就很占地方。
還有大鐵鍋,這鐵鍋是十二印的。
大概直徑有一米了, 絕對是大鍋了。
邊大哥和邊二哥兩人擡着,一個人拿不動。
這回再弄一鍋出,就夠他們七個人吃的了。
還有菜刀、鐵鍬、暖壺、燒水鋁壺、麻袋和一口中不溜的缸。
這缸當然是邊月拿着的,別人也搬不動。
Advertisement
她們背簍裏還有不少吃的。
有美人娘和邊二嬸給做的二合面發面餅。
還有不少海鮮幹貨。
這海鮮幹貨自然是療養院那位住在海邊的小戰士家裏寄來的。
東西挺多,但是樣式更多, 所以每樣就不怎麽多了。
應該是想讓她們先品嘗一下,看哪個更喜歡, 日後好做交易。
邊月每樣都留了三分之一在家裏,其餘的都帶來了。
美人娘不想要, 說她不會吃。
邊月就将做法那張紙留下了,說她已經記住了。
海鮮幹貨的做法自然是那位小戰士的家屬給寫的, 考慮的相當周全了。
對了之前講好的,郵費我們來出, 不過現在海鮮真的是白菜價, 這麽一大包得有五六十斤作價不過十三塊錢, 倒是郵費貴些,花了八塊六。
一共是二十一塊六毛。
那位小戰士不要錢,要風幹肉,價格按照療養院的收購價格來。
可之前也不知道海鮮寄過來了啊,她們也沒帶風幹野雞、野兔啥的。
好在那位小戰士很信任顧景摯,他們可以下周再給。
所以東西雜七雜八放一起就很多了。
連邊明都背着東西呢。
所以走的就有些慢,到了溫泉谷已經下午四點多了,該做晚飯了。
鐵鍋已經讓療養院大師傅給開過鍋了,直接就能用。
顧景摯決定做野雞蛋炒蘑菇、野菜。
大家一起摘蘑菇,将蘑菇粘上的草葉子給弄掉,蘑菇尾巴掐了,上面有泥巴,再撕兩下,這樣容易熟,也好進味兒。
自然還要清洗,這回不用太節省了,邊月打了一缸的水。
野菜也差不多,都不用菜刀切,直接人工掰。
主廚自然是顧景摯,沒人和他搶。
他切了兩根野蔥,在鍋裏放油。
邊月看了眼,看了下那個油量,還挺健康的。
不過對于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就是多了,太多了!
但是炒菜,特別是炒雞蛋,油要是太少不得粘鍋啊。
他直接往鍋裏扔蔥花,煸炒出香味之後放蘑菇,之後是三四分鐘的翻炒,覺得蘑菇差不多了,他也不盛出來,而是将蘑菇往鍋旁邊巴拉,直接倒雞蛋液。
雞蛋定型之後開始混炒,再放入野菜段。
放醬油放鹽出鍋。
咳咳…說錯了,不用出鍋,直接搬鍋。
她們圍着鍋吃。
一人手裏一個發面餅,大鍋就是菜盆子。
一家人哪有那麽多講究。
飯後又是愉快的學習時間。
邊月也是準備背書的,下次再回去師傅就要考整書背誦了。
但她準備一心二用,再給自己找點事。
邊月出去拽進來一棵紅松。
樹冠早就鋸下去了,樹杈也被收拾幹淨了,要不然弄不進來,誰讓通道就那麽窄呢。
這還多虧熱脹冷縮法,畢竟木段一燃燒會燒一片,然後那一大塊岩石都脆了被敲掉了。
要是按照邊月手鑿的尺寸弄通道這棵樹絕對進不來,最起碼樹幹尾部進不來。
這棵光溜溜的樹幹足有三十多米。
這是她用神識測量的,一會再用米尺測量一下。
木匠工具裏就有米尺。
不過她也沒着急,而是圍着樹幹轉悠了兩圈。
她在考慮做啥。
邊大哥他們小眼神也都過來了。
顧景摯咳嗽了聲,“你們認真練習。”
邊月看到他們立馬低頭練習,嘴角微微翹起,景摯哥越來越有小老師的威儀了。
她決定做啥了,書桌、條凳和棚子、廁所木板。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都要先将木頭做成木板。
她按照用途大概估算了下木板長度。
比如說棚子,最起碼得二米半高,另外木板子還要紮進地裏一部分呢。
廁所的木板子也差不多需要這個高度。
所以木板子最好長三米半左右。
至于書桌、條凳都是自家人用,美觀不重要,實用為主。
她也不想做啥複雜書桌,主要也沒那個技術。
她準備做的就是兩邊木架子(書桌腿),上面一塊木板子當書桌。
條凳也差不多是這樣。
所以書桌木板也要長些,條凳的話無所謂,一個不夠可以做倆嘛。
邊月找來米尺,從樹根部開始量,三米五處畫個記號。
再量三米五畫個線。
之後的樹就沒那麽粗了,邊月就四米開畫。
她考慮的是木板長了可以再分割嘛。
不過手工切木板真心不容易。
但那是第二步了,先用鋸子将木頭在記號處切段。
這活她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
這期間她還不忘背兩頁醫書。
可以說很努力了。
不過将木頭切成大木段後就是切割木板子了,這是第二步。
她記得後在後世看過一個相關視頻,就是一根原木從機器的這一頭放進去到最後直接出成品的木板子,人都不用沾手的。
現在肯定是不行的,她手裏就一套非常簡陋的木匠工具,所以也只能用這些工具将這些大木段分割成木板子。
但是她也不慌,因為早有辦法了,當然這個辦法不是她想的,是孔師傅的筆記裏有明确記載的,人家還貼心的畫了圖示,非常的詳細,一看就懂。
邊月直接就地取材,在樹幹最細那處鋸兩個短木段,大概半米長的樣子。
然後用鋸子将圓滾滾的木段的一面樹皮加一些木頭鋸去,讓它的一面由圓滾滾變平整,再用同樣手段處理對應那面。
這樣兩個小木段放到地上就不會滾了,将它們相距大概三米遠分別放在地上。
接下來抱一個大長木段,将它兩端放在小木段上邊。
為了防止大木段滾動(大木段還是圓的),塞兩塊小石頭。
這樣一個簡單的底座就完成了。
再在大木段上鋸一個薄木片墊在被架起的大木段中間。
至于這個小木片的作用一會再說。
邊月将最粗的那個木段抱起…
“月月我來幫你。”
“妹妹,我和你一起抱。”
“月姐,等等我。”
看來教學、練字結束了。
邊月也不是非得自己幹,有人幫忙更好。
何況一會的活她自己做不來,總是要找幫手的。
不過這木頭可沉,邊月提醒道,“你們幫擡點後邊就行。”
大部分木段都在邊月手裏,她在前面也能做主導。
“将木段放到這個木段上。”邊月說的是那個底座。
兩個木段相交的地方就是放那個薄木片的地兒。
現在知道薄木片的作用了吧,就是防止兩個大木段相互摩擦。
現在被架在底座上的那個大木段一端是高高翹起的。
有點像一端翹起的跷跷板。
不過為了讓它穩當,還要在這個大木段尾巴上壓點東西。
那就再用一個木段好了。
現在準備工作就做得差不多了,可以割木板子了。
怎麽割呢?
确切的說是用鋸子。
邊月直接跳上了那個“跷跷板”的上端,居高臨下。
她可不是玩啊。
“景摯哥,你在下面看着點,別讓鋸子偏了。”
邊月手拿鋸子放在木段一側,“景摯哥,這個厚度可以麽?”
她問的是木板的厚度。
顧景摯在近處根本看不見,因為木段翹起的很高,所以只能後退幾步再看,“可以。”
邊大哥他們都在翹起木段的兩側,伸手把着摁着。
就怕木段再倒下去,那樣邊月就有危險了。
邊月也沒管他們,其實她知道木段很是穩當的。
另外她雖然力氣大,但人小體重輕,真心不會給木段多大負重。
所以也不擔心木段會落下。
但她沒阻攔邊大哥他們,也是讓他們擁有些參與感。
邊月開始鋸,但是很不好使力氣。
因為她在上端,重心不穩(一腳上一腳下,我不敢太往前傾身子)。
這樣效率就很低,好在口子還是慢慢的鋸開了。
鋸子已經深入到整個木段裏了。
邊月探頭請求幫忙,“景摯哥,幫我一把。”
怎麽幫呢,就是讓顧景摯抓着鋸子的下端,兩人成拉扯狀。
這樣鋸子上的力就大了,能更快的鋸木段。
“等等,我找個踮腳的。”
顧景摯搬來一塊比較平整的石頭。
邊月提醒道,“小心點,別崴腳。”
顧景摯應聲,“知道了,我抓住了。”
邊月沒敢快,反而提醒,“我要拉了,你往上送。”
就這樣,鋸子由慢轉快,木屑飛揚。
邊月不由得又想起了那首兒歌,“拉大鋸,扯大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