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
? 五月十三,皇後千秋節,宮中大辦,阿哥、公主、京城四品以上官員的命婦進宮行禮,文武百官也着朝服向烏拉那拉氏賀禮,如此恩寵,古今頭一遭。養心殿的奴才因随侍圓明園,未能得見那番盛況。玉墨不由得想起《紅樓夢》裏秦可卿的一句話,“鮮花着景,烈火烹油”,誰會想到僅僅一年後,皇後就因縱容太監而被斥責,終雍正一朝,千秋節再未大辦。
眼看着六月将至,暑氣一日勝過一日,連一向沉着的玉墨也覺得心煩氣躁。眼見得老天爺是憋了一場大雨,她便給自己泡了壺苦丁茶,拿起顏真卿的字帖開始練筆,方寫了幾筆,忽覺得一陣心悸,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就見馮渭跌跌撞撞推門而入,“姐姐,出大事了……”
玉墨還未問話,馮渭不等關上房門就道:“坤寧宮總管何公公觐見,呈上皇後娘娘一份折子,說,說,說果郡王嫡福晉替王爺求親,想要禦茶房一位女官為側福晉,折子上沒明說,可福晉求的就是——姐姐!”
門外一聲霹靂,大雨從天而降,狂風大作,吹翻了案上的宣紙,玉管狼毫落在案子上又滾落在地,碎成了幾段。
外面暴風驟雨,勤政殿裏卻一片祥和,果郡王允禮正在禀報兩件政事,一為先帝二十一阿哥允禧将迎娶嫡福晉祖氏;二為江寧織造曹家二度抄家,全家已押解上京,等候發落。
“一轉眼,允禧都十六了,他好讀書,識見明晰,再等兩年,就該入朝為朝廷效力。老十七,吩咐內務府并宗人府,允禧的婚事馬虎不得,比照貝勒,朕要備份厚禮!”
“臣弟代允禧叩謝皇恩!”康熙朝的九子奪嫡牽涉進去的皇子大臣何其多,胤禛生性多疑,只是這兩年才稍稍改了性子,對年幼的弟弟們多了些親近。今日他開口為允禧大肆操辦,便是許諾日後不會讓二十一弟當個富貴閑人,這個幼弟自小跟着允禮長大,眼見能有個錦繡前程,允禮也頗為高興,“那皇兄打算如何處置曹家?”
“朕自登基,便着手整頓吏治,曹家得先帝恩寵多年,三輩四人擔當織造,偏這個曹頫不争氣,朕給了他五年時間,虧空就是補不上,讀書讀到這般迂腐,不要也罷!”赫然一掌重重拍在案上,驚得青釉茶盞砰地一震,翠色茶葉和着綠潤茶水潑灑出來。
“皇兄息怒!”允禮斟酌再斟酌,“曹頫有負聖恩卻是事實,但他嫡母李氏與長嫂馬氏都是先帝在世時頒行天下标榜的節婦,不如留幾間房子給她二人養老如何?”
胤禛思忖片刻,“曹頫到底是個讀書人,朕也不是殘暴之人,此事就交予郡王處置,有為難之處問怡親王,不必再向朕禀報!”
“嗻”,曹家上下一百餘口的命運就此注定,主子們的命算是保住了,餘下的奴才卻逃不了或打、或殺、或賣。曹家雖然落敗,可在朝中仍有幾門重要的親戚,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此次就是小平郡王福彭一再相托。老平郡王納爾蘇娶了曹寅的女兒為嫡福晉,還是康熙爺親自指的婚,納爾蘇在雍正元年獲罪被罷了爵位,但王爵仍由曹福晉所生之子福彭承襲,且小平郡王自幼便是四阿哥弘歷的侍讀,一如當年曹寅與康熙爺的關系,所以思前想後,允禮還是決定為曹家求情留條活路,只是曹寅一脈人丁單薄,若無人經理後事,仍是一樣的下場。
奏完政務,允禮本還想說求娶玉墨之事,可看皇兄一臉陰晴不定的樣子,也無聊天的意思,便悻悻下殿去了。
此時,勤政殿外風雨漸小,園子裏好一番景致,天邊劃出一道彩虹,漂亮得緊,殿外石橋旁,一位青衣宮裝女子撐着油紙傘,靜靜站在橋旁,遠遠望去,有如西洋油畫一般動人。
“奴婢佟佳氏給果郡王請安,王爺千福!”
乍一見,允禮頗有些不好意思,還道她有些情話要講,可看她眼眶泛紅,并無喜色,心下亦有些不安。
玉墨屈膝下跪,允禮看她沒有起的意思,已猜到了幾分,“你,不願入府為小王側福晉?”
Advertisement
“王爺人品貴重,奴婢,配不上!”
“什麽配得上配不上的!”允禮竟有些惱了,在這個時代,男尊女卑本就是天理,“本王府中只有福晉一人、侍妾兩個,迎你入府為側福晉,可是虧待于你?”
“王爺息怒,且聽奴婢說一段家事”。
“家事?”允禮背過身去,望着園子裏的美景,卻無心欣賞,“你家的事本王也略有耳聞,還有什麽是本王不知道的?”
“額娘過世時,将貼身侍女文惜也一并托付給阿瑪。之後三年,阿瑪日日借酒消愁,家裏大小事務都是文姨一人承擔,她的才學并不弱額娘,操持家務卻更甚之,只是長久以來謹守着主仆尊卑,時時收斂鋒芒。文姨的柔情似水感天動地,可她是家生養的奴才,只能為侍妾,阿瑪便在宗族長老前發誓,此生不續弦、不納妾,而文姨偷偷喝下青樓害人的方子,這輩子不能生養,如此,她便可全心全意照顧我父女”。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阿瑪就不願有子承繼家業?”
“阿瑪自小的夢想便是當個游俠,功名前程并不看重,額娘生我時就是九死一生,阿瑪真的怕了,一生摯愛已然去了,他不願文姨再出意外。玉墨生來多病,到二十方入宮為女官,入順貞門那一刻,玉墨便知此生再無相見的可能,他們會游遍大江南北,或許年老時歸隐山林,若一人先走,另一人必定不會獨活”。
“你說這麽多,無非想說他們伉俪情深,這與你不嫁有何幹系?”
“額娘去了,玉墨在靈堂起誓,有妻者不嫁、有妾者不嫁,玉墨不求名分,求的卻是阿瑪待額娘與文姨的那份情,可王爺,給不了!”
允禮轉身,也蹲下,與玉墨平視,“你可知,你發下的誓言有多毒!”
“頭上三尺有神明,若違誓,玉墨甘願五雷轟頂!”
“若皇兄指婚呢?”
“玉墨情願出家做姑子去……”
“何苦?”允禮早就不氣了,“你心裏沒有我,小王一直都知道的,只是,只是,想博一回,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兒。你放心,本王待會就到皇兄那去磕頭謝罪,大不了停上兩年的俸祿。”
“謝王爺成全!”玉墨方淚如雨下。
允禮心中始終有個疑問,便試探着問道:“小王知你心裏有惦記的人,可是……”手指萬字殿。
玉墨忙別過臉,“這種事說不得”。
“你不說,小王也猜得到。這幾年下來,都看在眼裏。玉墨,皇兄心裏、眼裏只有那位若曦姑娘,十三哥說過,若曦姑娘走了,皇兄的心也跟着沒了。你陪着他,那自己的将來呢?”
允禮見玉墨只是怔怔呆着,半晌沒有回話,不住嘆了口氣,一回身,就見檀心正準備進殿奉茶,突發奇想,緊走幾步,過去抓起她手,“你可願作本王的側福晉?”
“阿?”還沒等檀心回過神,人已經被半拖半拽到了勤正殿。一進內堂,允禮拉着她便跪倒磕頭,“臣弟與禦茶房奉茶女官馬氏兩情相悅,求皇兄做主,為臣弟指婚!”
檀心腦中一片暈眩,只聽書案後的胤禛一聲“準……”她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