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拉塘網

薛縣長笑眯眯的走上前跟李君閣握手,然後李君閣将薛縣長請到自家招牌下,兩人一手牽着一根紅繩往下一拉,一個金晃晃“李家溝農業開發公司”的牌子亮了出來,這就算正式開張了。

李君閣又握着薛縣長的手表示了感謝,大家重新上車往望江閣出發。

薛縣長特意請四爺爺和他同車,一是尊重,二是他還想了解了解李家溝和李君閣的事情。

劉爺也拉着獵戶叔不松手,兩老哥倆有得聊。

酒席上來,李君閣帶着硌豆跟二狗挨着桌子敬酒,感謝大家光臨。

五表叔,王慶國,朱凡梅也代表公司輪流敬酒。

每一桌都是五十二度的蠻州老窖,李君閣每桌三杯二話不說酒到杯幹,大半都倒空間裏去了。

老爸老媽看得咂舌,老爸問老媽:“這幺娃啥時候酒量這麽厲害了?他在渝州工作練出來的?”

老媽也吃驚:“平時看你兩爺子喝酒不覺得,幺娃的酒量這是深不見底啊。”

一直到酒宴結束送走了衆人,大家這才有空坐下來吃飯。

接下來又是回李家溝拉上吳志秋,去鄉裏找梁慧麗,将盤鳌鄉的果農們都走訪了一遍,摸摸底,預估産量,安排下果事宜。

今年是沒辦法了,只好賴上梁丫頭,明年可就得親力親為了。

還有沒簽包樹協議的,有的也有意向讓李君閣代銷,那還得補簽協議。

中間還要聯系蠻州和蜀都的果商跟超市,給他們拍視頻和照片,了解荔枝的成熟度和品相。

一直忙得不可開交。

中間只有一天李君閣沒在外頭跑,因為今天大堂哥要來拉魚。

Advertisement

頭天晚上,李君閣将魚塘裏的魚都收到了空間裏,又從空間裏将魚移了一批到魚塘裏來。

空間裏現在基本像樣子了,到處都郁郁蔥蔥,以後自己也不用每天辛苦搬來搬去了。

莴苣和辣椒長勢相當喜人。

厘竹林又大了一片。

鬥魚也開始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分化,部分網箱裏的魚開始淡去色斑,形成通體均勻的顏色,有的偏紅,有的偏藍,有的偏白……分出了好些個顏色。

身上的鳍也開始拉長,現在都已經有點看不出原來的摸樣了。

“看來這事兒能成啊!”李君閣欣喜不已。

将淘汰的那些鬥魚放進魚塘出口處的山溪裏任他們自生自滅,靈泉中只留下那些需要繼續選育的品種。

第二天上午,大堂哥帶着劉三娃來了,老爸一早也叫來王煥邦,王宏光,李東升,艾玉蓮來幫忙。

畢竟家裏池塘到碼頭不近,運魚到碼頭還有一段距離。

李君閣想了想,給吳志秋打了個電話,讓他從農技站開了一個小皮卡車出來。

給小皮卡車車廂裏壓上一塊厚塑料布,弄了一個臨時的運魚車出來。

大堂哥帶來了一個抽水機,大家在池塘邊将抽水機安好,把池塘的進水口堵上,開始轟隆隆的往外頭抽水。

一群下司犬在魚塘邊看稀奇,攆都攆不走,它們對魚塘裏的東西也很好奇。

李君閣想到篾匠叔愛吃魚,便讓王宏光去将篾匠叔也叫來,然後對大家說到:“反正抽水還要些時候,幹脆我們先弄幾條嘗嘗,吃飽了有力氣幹活。”

然後去屋後取來釣具。

大堂哥一看來勁了,說道:“我也試試。”

李君閣把在城裏買的碳素竿子拿出來,說道:“來來來,喜歡釣的都來。”

幫大堂哥将線組弄好,劉三娃也湊了過來。

其他人沒啥興趣,就去家裏喝茶聊天。

大堂哥跟劉三娃想釣大魚,李君閣就給他們弄了些葉子浮水釣草魚,告訴他們黑漂之後數一二三就擡杆。

自己去樹下挖了些蚯蚓,準備釣別的。

魚塘的魚太好釣了,下鈎不一會,大堂哥跟劉三娃就大呼小叫,兩人都中魚了。

大草魚在池塘裏左沖右突,李君閣趕緊叫兩人分開了十來米,這同時中魚,要是纏線就麻煩了。

這時自己的漂也黑了,魚不大,是一條大半斤的鲫魚。

将魚放進魚護裏,那邊兩人還連魚頭都還沒看見。

大堂哥在喊:“皮娃這魚勁好大,不像是池塘裏長大的啊!”

李君閣給魚鈎換了條蚯蚓重新抛進去,說道:“不着急,慢慢溜吧!”

新手釣魚就是不能急,最好就是慢慢溜到魚翻肚再抄。

這一溜就是二十多分鐘,中間李君閣又上了幾條鲫魚,外加一尾四斤多的鯉魚,兩人還在那裏跟魚較勁呢。

不過好在也差不多了,李君閣拿着大抄網,替大堂哥和劉三娃抄了上來。

都是十來斤的大草魚。

大堂哥跟劉三娃兩人坐在地上猛喘粗氣。

劉三娃說道:“這塘子裏魚真猛,這都趕上江裏的了。”

大堂哥說道:“何止,我看比江魚還厲害!二皮你家的魚這是咋養的!哎嘛這魚釣得過瘾了。”

李君閣說道:“那接下來就該大廚展示手藝了,走,我給你打下手!”

幾人收拾好漁具,去屋後收拾魚去了。

李君閣剖魚備料,劉三娃燒火,大堂哥掌勺,幾人手腳都利索,流水線一般的操作,很快就把菜弄出來了。

一大盆酸菜魚片湯,一大盤雙椒炒魚丁,還有一盆涼拌草魚片,外加一大盤幹燒鲫魚,最後鯉魚做了松鼠魚。

做飯的時候三個人就在吸溜鼻子,這魚太香了。

飯菜上桌,大家圍攏來開席。

篾匠叔夾了一筷子魚丁放到嘴巴裏嚼巴嚼巴,對着大堂哥豎大拇指:“好!樓娃這手藝簡直是飛機高頭挂暖壺——高水平!”

王煥邦也夾了一片酸菜魚片,吃完說道:“嘿,這草魚肉不但香,還有一股脆勁,吃了這麽多年的河魚,原來塘魚也挺不錯嘛。”

大堂哥也先夾了一筷子魚丁,然後挨着每道菜都嘗了一遍,說道:“不對不對,不是我手藝進了,是這魚的問題,不行你們先吃着,我得打個電話。”

說完就摸出手機轉過身打電話:“張老三,啊是我樓娃啊,你的網箱還有空着的沒?哎喲那太好了,給我留着啊,今天下午我要拉一批魚回來,先給我擱江裏頭養着。”

電話那頭似乎又咕嚕了幾句,大堂哥又哈哈大笑,說道:“啥子農轉非喲!到時候給你一條嘗嘗!比你娃收的江魚都好!”

說完挂完電話又轉過身來,對李君閣說道:“皮娃,我開始還擔心你家的魚太大了肉粗,現在看來是撿着寶了!這次撈不完,剩下的一條不能賣啊!都給我留着!”

說完又摸了摸下巴說道:“不行,這魚不能這樣賣,這樣,這一批我先搞五百斤回去,把招牌打響,以後你每個星期給我一百斤,我們也來搞搞那啥,饑餓營銷!”

然後對老爸說道:“叔啊,你家這魚我就不能再當塘頭魚來收了,這樣,我給你江魚的價格,再漲兩成,五十一斤,如何?”

老爸連連擺手,說道:“不行不行,這魚都養過年頭了,樓娃你這趟來都是照顧叔叔的,哪裏能賣這麽高,最多就照往年的價錢,還是四塊錢一斤。”

大堂哥敲了敲幹燒鲫魚的盤子,笑道:“叔啊,你就不了解行情了,這個魚我拿到城裏,光這一盤,三斤鲫魚我賣不到三百,我就算在縣城白混這麽多年餐飲了。”

一桌子人都驚着了,老媽驚得張大了嘴,說道:“那這一桌子,我們是吃掉了多少錢啊?”

大堂哥說道:“這一桌下來,我不收上兩千五,食客自己都會不好意思的。”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李君閣跟大堂哥舉起酒杯,說道:“那就謝謝大堂哥照顧了,一個星期一百斤,那就是五千塊錢,趕上我在渝州的收入了!這下我繼續賴在家裏偷奸躲懶,我爸媽也不會說啥了,來,大堂哥,我敬你一個!”

大家又是哈哈大笑。

一頓全魚宴吃得開心,吃完飯,都去魚塘邊上,準備撈魚。

四畝的塘子也不是多大,大堂哥帶來的抽水機給力,一上午水下去了小半,李君閣,王宏光,李東升三人穿上橡膠褲,開始下水拖網。

拖網是一張大平網,上面是一個個浮球,拉開後岸上的人拉着,從一頭往另一頭拖。

水裏三人照顧着,見有浮球沉下去,那就是挂底了,得去清理一下,讓浮球重新浮起來。

池塘走過一半,就開始有魚跳過攔網往外竄。

攔網拉到離岸邊還有四五米的距離,衆人将網子系牢,然後又開始拉連接網底兩頭的繩子。

将網底沿着魚塘邊拉上來,大部分魚就兜在網裏了。

吳志秋将小皮卡倒過來,裏頭裝了半箱水,拉着半邊網,免得魚跳出來。

把充氧機打開,然後大家拿着大抄子往車裏舀魚。

李君閣站在車廂裏,将三斤以下的小魚往回扔。

大堂哥在下面叫:“二皮鲫魚別扔啊!到時候店裏除了月母雞湯,又可以多一道月母魚湯了!”

見撈得差不多了,大堂哥對老爸喊到:“叔,這就差不多了!那我就得先走了,還得趕緊回縣城丢網箱呢。”

李君閣讓大堂哥坐前排裏,他跟王宏光李東升劉三娃擠在後排裏,一起來到碼頭。

離水還有一段路呢,這還得換挑子挑。

一邊挑魚,李君閣一邊想,這碼頭還得改造,不然這光這挑幾百斤魚也是一趟累活。

五溪一號裏也裝着一船底的水,看來也是事先就準備好了的。

終于送走了大堂哥,李君閣招呼着幾人往回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