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樁喜事

漢景帝前元六年發生了許多事情,首先是皇長子劉榮迎娶已故雎陽侯張羽遺女張冉為妃,之後前往封國臨江國,受到皇太後窦氏的一再關注和囑托,年末加封為趙王賜金帛無數。;年中,堂邑候長子陳季須聘濟川穎侯之女為妻——穎侯之女李氏即梁王後嫡親外甥女。

劉榮之國後窦太後偏愛梁王,數次提出令梁王為皇太弟的主張,景帝遣袁盎等大臣前往說服,袁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窦太後無言以對,暫時隐忍。因此梁王對袁盎、周文仁等一批大臣心懷不滿,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梁王更加大膽的與皇室宗親及朝中權臣結交。

漢景帝前元七年,袁盎遇刺于家中身亡,此後又有十數名反對梁王立儲的大臣遇刺身死。前元七年年末,內侍外放大臣周文仁自雁門回京述職途中遇刺,僥幸輕傷無性命之虞。

盡管朝中風雲變幻,儲位之争異常兇險但堂邑侯府生活卻仍然保持着一個列侯權貴之家有序的平靜。

年節剛過,漢瓦琉璃檐上的冰淩已經開始融化,早春的綠葉也已抽出新芽,八歲的堂邑候翁主陳嬌看着角門外擡着禮箱浩浩蕩蕩前往倉庫的小厮們不由駐足。

“梁王送來的禮一年比一年重了。”小雪跟在陳嬌身後看着浩浩蕩蕩的擡禮隊伍說。

“哥哥明年就要迎娶穎侯翁主了。”陳嬌随口念了一句。

穎侯是梁王最重要的姻親,娶他的女兒無異于跟梁王結親。

無論是堂邑候長子陳季須的婚事還是這些越來越豐盛的節禮,任誰都能夠看出梁王這些年在堂邑侯府上下的功夫。

陳嬌明白,父親和母親還是做了兩手準備。

陳嬌與劉徹的婚旨早在三年前就已拟好,雖然這些年長公主對劉徹多有提攜,但她遲遲沒有請天子頒布婚旨無非就是在做兩手準備——無論是梁王還是皇子,長公主都要支持。

這看起來是個明智的選擇也确實是父親謹慎的做事風格,可是陳嬌卻隐隐覺得這樣并不妥當,她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對不對,只是覺得從幾年前景帝懲治劉明的那件小事上她已看出天子對梁王一系的鮮明态度——可忍,但絕對不讓。

又是一樁她管不了了事。陳嬌微微嘆了口氣。

小雪見陳嬌嘆氣以為陳嬌覺得無趣,馬上湊上來到:“翁主,昨天我出門幫您辦事聽了個有趣的事兒說給您聽聽。”

“什麽事?”陳嬌也是随口一問。

“昨天去醫館找陳郎中,剛巧遇到周文仁大人府上的一名侍從去抓藥,聽陳郎中和那人攀談,聽說他倆還是親戚,說了好些周文仁大人的事呢。”小雪一邊說一邊笑。

Advertisement

“怎麽說?”周文仁是天子寵臣,他的事情聽一聽倒也有意思。

“那人說自從周大人來京路上受了傷之後天子天天都遣人來問,前日裏竟然微服出宮親自來看周大人,正趕上太後派人下口谕令周大人今早回雁門關,周大人還在病榻上要接旨,天子聽完口谕直接就發了脾氣,還讓人回太後說是天子的意思周大人病愈之後才能啓程重返雁門關。翁主瞧瞧,可巧不巧,太後的人正趕在天子眼前了,嘻嘻。”

陳嬌聽完也笑了:“我聽阿爹說周大人也不容易,說起來是個有才華的人,對天子最是忠心不二,祖母皇太後卻偏偏看不慣他,一定要他去雁門關任職。”

小雪順着陳嬌的話繼續道:“可不是,長安城裏誰不知道周大人一年才被準許回京一次,家小又在老家,回來也是孤苦伶仃的,幸好天子器重他。”

陳嬌想,何止是器重啊,你是不知道周大人對天子有多重要,天子的主意十個有八個都是他出的,清涼殿幾案上那一封一封的絹信,全是周文仁的。

陳嬌一開始并沒把事情往深裏想,可是走着走着忽然就停了下來。

聯想起兩年來朝堂上許多天子朝臣支持立太子者都被暗殺,明顯周文仁的傷也是梁王派人所為,既然沒有殺了周文仁那這算什麽,給天子一個警告?!窦太後的口谕天子都能在暴怒之下頂回去,可見對于刺殺周文仁的事天子真的忍無可忍了。

“翁主,您不進去嗎?”小雪見陳嬌停在長公主院子的外面不動,只得輕聲喚了一聲。

陳嬌回神,眨了眨眼睛,心想還有工夫想別的事呢,她自己這兩三年不知讓小雪出府見過了多少大夫,沒有一個說她的吃食有問題,也不知道有心害她的人到底是什麽時候開始下毒的,又或者說根本不是從食物這方面?

就在這時陳嬌朝長公主的院子裏一看正好看到永安帶着一位大夫出了屋子,永安喜怒不形于色的臉上此時滿是難得的笑容,那大夫更不用說一看笑的這麽開心就知道得了賞。

陳嬌納悶,這才剛過完年母親怎麽好端端的請了大夫。

“阿娘……”陳嬌走進跨院就喊了一聲,院子裏兩個侍女趕忙迎了出來,各個喜上眉梢。

“翁主,天大的好消息。”一名侍女上前福身對陳嬌道,“恭喜翁主,翁主就要有個弟弟了。”

陳嬌聞言微證,半晌才道:“你說什麽?”

“翁主,長公主有孕了。”另外一名侍女也上前笑道。

陳嬌的第一個反應不是高興而是詫異,她愣愣的擡起頭再次問道:“你說什麽?”

婢女們只當陳嬌高興壞了,連忙把她往屋裏讓,一邊讓一邊道:“本來前些天就有消息了,長公主怕不準,來了幾位大夫都說千真萬确,這不是老夫人請的大夫剛走麽,這下子全家都知道這天大的喜事啦,翁主一定高興壞了。”

母親竟然懷孕了……

陳嬌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搜索着前世的記憶。長公主在被斷定無法受孕之後多年再次懷孕,這件事前世并不是沒有發生過,而是陳嬌從一開始就在抵觸這個消息。這種抵觸不是無憑無據的,長公主懷孕這并不代表就是一個徹底的好消息,因為,陳嬌前世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同胞兄弟姐妹。

前世館陶長公主滑胎這件事鬧得太大陳嬌即使年紀不大也仍舊記得很清楚,盡管重生以來她刻意回避了這件事的記憶。

陳嬌憶起當時母親有孕的事傳的很快,不但全家得知都很歡喜,就連長樂宮裏的外祖母和皇帝舅舅也高興的不得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她的祖母,也就是老堂邑侯夫人給母親送了一碗安胎藥,這藥喝下去當晚母親就小産了,還一連昏迷了幾天。身為皇太後的外祖母登時震怒,皇上立刻派廷尉介入,查來查去都沒查出個所以然,最後就疑心事情出在安胎藥上。盡管父親上書為祖母澄清,太後也還沒有立刻就怪罪到老堂邑侯夫人身上,只說是要徹查,再過了一日母親還沒醒過來老夫人就在堂邑侯府後堂自盡了。

這件事之後本就有些身體不好的父親更是大病了一場,雖然不至于記恨太後和皇上,畢竟心裏也不太舒服,正當盛年就落下了病根,并且從此便不再參與任何朝政,他作為男兒的絕頂睿智與報複終此便再也不可能有實現的一日。

事發之後母親自覺無顏面對父親,搬出堂邑侯府到大長公主府居住了很久,直到後來父親再次大病才回來。想來他們夫妻不和的隐患就是在那個時候種下的,在當時已經流言四起鬧得滿京盡知。

若是沒有這件事,暫且不說她是不是真的會有一個靠得住的嫡親弟妹,只說父親的身體和意志也不會這麽就消沉下去。若有父親在,以他的見識與手段堂邑侯府陳家就不會淪落到依靠長公主的權勢榮寵才撐得下去,更不會在兩個不成器的庶子哥哥手中敗落,以至于她身為皇後連個正經有用的娘家靠山都沒有,盡是些令劉徹嫌棄的無用外戚。

陳嬌握緊了拳頭,她的目光變得隐晦而深邃,她想既然重生一世一定要阻止這件事再次發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