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蕭太傅
收到請帖後,陸若華當天就被靖北侯叫了過去。
“可是收到了蕭府的帖子?”靖北侯問道。
“正是如此。”陸若華在靖北侯的示意下,落座後,道:“說實話,我是有些疑惑的。靖北侯府與蕭府的往來并不多,我與蕭二姑娘也并無交情,收到蕭二姑娘的帖子時,我心中實在是疑惑地緊。”
靖北侯陸家和太傅蕭家,一個是武将,一個是文臣,自然不是在一個交際圈子裏。她和蕭家的姑娘自然也不在一個圈子裏,平日裏見面也頂多算得上認識,能說上幾句話而已。若說是多相熟,确實沒有。所以說,收到蕭二姑娘的請帖,她才會如此驚訝。而且她問過大姑娘等人,都并未收到拜帖,可見這個帖子是專門給她一人的。
由此可見,這是蕭二姑娘單獨請的她,其中必有什麽緣由,而且她能感覺到此事不簡單。
陸若華看着靖北侯的樣子,了然問道:“阿爹可是知道什麽?”
“不錯。”靖北侯捋了捋胡須,點頭道:“我确實是知道一二。今日早朝過後,蕭太傅突然走到我面前,稱贊我教兒有方,家中兒女都是英才,我正在納悶,蕭太傅卻是又将話題轉移到了太子身上。言太子找他暢談了一番,最近太子的功課有了很大的長進。”
“最後,又對我說,若是有可能,他想要見一見改變太子态度的人。”靖北侯道:“由此可見,你當日對太子說得一番話,蕭太傅已經知道,他想要見一見你,所以才讓蕭二姑娘給你下帖子。”
陸若華聽後,很是震驚。她卻是沒有想到她勸太子的話,會到了蕭太傅的耳中。看樣子,蕭太傅是對她起了好奇心。又因為她是女兒家,不好直接見面,才要假借蕭二姑娘的名義。同樣也是因為她是女孩的緣故,蕭太傅才會告訴靖北侯,她的父親,靖北侯點頭,這件事才不算唐突。
“依照父親看,蕭太傅此舉為何?”陸若華沉聲問道。
“這個你不要擔心。蕭太傅不是那種不知變通,歧視女子之人。”靖北侯沒有詫異女兒的問題,他的女兒自幼聰慧,目光也不拘泥于內宅,這是他願意看到的。對于朝堂上的情況,以前他在輔導女兒功課的時候,也跟她講過一些。女兒能有此問,再是正常不過。畢竟朝堂上不乏歧視女子身份的人。
“你能說出那些有見地的話,話中又不涉及朝堂政務。不過是些勸太子進學的話,沒有什麽避諱的。”靖北侯安慰着女兒,又想起今日見到蕭太傅時其話中的意思,沉吟道:“聽蕭太傅的話中,他對你頗有好感,很是賞識于你,應該是善意的。”
“多謝阿爹解惑,聽您這麽說,我就放心了。”陸若華聽後,燦然一笑道。
“你明日過蕭府,也不必太過緊張。到時候,蕭太傅問你什麽,你便答什麽就好。”靖北侯說到這,沉吟道:“此事說不準會是你的一個造化。”他隐隐有預感,蕭太傅見女兒,絕對不僅僅是好奇這麽簡單。
“阿華明白。”陸若華點了點頭道。
第二日清晨,陸若華早起後,鄭重打扮了一番,才去泰安堂和老太太請安辭別。
Advertisement
陸若華行過禮後,老太太拉着身邊的外孫女,對着陸若華道:“以前倒是沒有聽說,你和蕭太傅家的孫女交情也這般好?”
“我若記得沒錯,這蕭二姑娘可是京中有名的才女,還和幾位閣臣家的姑娘們辦了京中有名的詩社,可是如此?”老太太問道。
陸若華看着老太太一旁露出一臉期盼的楊宛清,心中了然,道:“孫女是聽說了此事,只是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寧遠侯府當日的宴會,請的雖有不少文官,但是大多是勳爵,當日蕭二姑娘和詩會中的幾位姑娘有很多都沒有到場,其中唯二到場的是趙閣老和鄭閣老家的兩個姑娘,也都分別得了作詩時的一二名。
楊宛清聽到陸若華的話後,握住老太太的手,輕身喚道:“外祖母。”老太太聞聲輕拍了楊宛清的手,示意她安心,然後道:“你也知道你表姐才情俱佳,你不愛這樣的詩詞,可是你表姐喜歡,你既然和蕭姑娘相熟,到時候為你表姐引薦一番,不也是順手的事情?”
陸若華卻是笑了笑,道:“我也知道表姐喜愛詩詞,相信憑借表姐自己的才學,定然會被蕭二姑娘等姑娘引為知己,這可比我引薦好多了。表姐有真才實學,這靠着本領進詩社,才是會被人高看一眼,不然,便是詩社中的姑娘也不是好相處的。”
楊宛清聽後,抿唇道:“外祖母,五表妹說得對,我還是憑自己的本事進詩社。外祖母放心,我心中有信心。”
“你有志氣,外祖母也就欣慰了。”老太太拉着外孫女的手,一臉欣慰的樣子道:“那好,外祖母等着我的阿清進詩社。”
陸若華看着眼前一副祖孫和愛的場面,起身道:“祖母,時間不早了,我便先告退。”
“你自去吧。”老太太擺了擺手,繼續和拉着楊宛清的手說話。
上了馬車後,陸若華看着春風欲言又止的樣子,說道:“你想說什麽說便是。”
“縣主,不是奴婢說,老太太自打表姑娘來後,對縣主大不如前,雖然以前老太太待縣主也不親熱,但是也不會像現在一樣。這才短短幾天,老太太為了表姑娘進入京中貴女的圈子,都前前後後找縣主兩次了,一次比一次要求苛刻。這蕭二姑娘的詩社,滿京城都知道門檻極高,不僅要家世一流,更要文采出衆,甚至能夠說古談今,要求不是一般的多。不說家世的問題,就是後面這些表姑娘也不一定能滿足。”
春風覺得表姑娘剛剛進京來,不懂事,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老太太不應該不知道啊。這蕭二姑娘的詩社,豈是只會作幾首詩,會對幾個對子就行的。這些姑娘,不只是詩詞歌賦,對于樂器古譜,作畫編舞都有涉獵。表姑娘對于這些可是一竅不通啊。
“祖母愛孫心切,疼愛表姐,難免一時想岔。”陸若華點了點春風的頭道:“好了,表姑娘的事情和老太太的态度如何,對我又有什麽妨礙,就算是老太太再不喜我,這府中的姑娘也沒人能越得過我去。”
“那是當然,縣主是侯爺和大太太的嫡女,是皇後娘娘親封的縣主,這府中誰能越得過縣主。”春風笑着道。是她想岔了,老太太的态度于縣主在府中的地位并沒有影響,而且縣主也不在意老太太的這點祖孫情,如此,也就沒有好在意的了。
“好了,不說這些事情。”陸若華擺擺手道:“我之前讓你辦的事情怎麽樣了?”
“人手奴婢已經安排好了,是奴婢一個奶奶的堂妹,人絕對可靠。”春風答道。
“你辦事,我放心。”陸若華笑着答道。若是她記得沒錯,男女主第二次見面的日子馬上就快到了,這次可是男主安慰女主,憐惜女主,女主芳心暗許,男女主徹底互生情愫的情節。
若是事實真的如書中的劇情發展的那樣,她對于這門親事定然是沒有什麽顧慮了。男女主的愛情跟她沒有關系,但是她自己還是要先從這泥潭中摘出來好。
很快蕭家就到了,蕭二姑娘親自到了二門處迎接。
“給縣主請安。”蕭二姑娘柔聲道。
“姐姐不必這般多禮,快請起。”陸若華趕緊扶起了蕭二姑娘。
眼前的姑娘十四五歲的樣子,美貌出衆,最惹人矚目的不是其的美貌,而是她一身的詩書風雅。
“今日可是勞煩姐姐久等了。”陸若華和蕭二姑娘攜手向前走去。
“縣主客氣了。”蕭二姑娘笑着道:“我名單名一個瑩字,縣主喚我阿瑩就好。近日我新做了些花茶,味道不錯,所以特來請縣主品嘗一番。”
“那就多謝阿瑩姐姐的一番美意了。”陸若華笑着道。
“祖母聽說今日縣主要來,想要見一見縣主。”
“既是過府,理當拜見蕭老夫人。”陸若華點頭道。
等到了蕭老夫人的住所,便聽到蕭二姑娘問道:“祖母可在?”
“回二姑娘,除了老太太,老太爺也在。”
陸若華聞言一笑,道:“純安對蕭太傅仰慕已久,不知可有幸拜見?”
“縣主請。”蕭二姑娘從善如流。
拜見後,便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叫了起,老太太旁邊便坐了一位積威深重,目光銳利的老者。
先是和老太太說了會兒話,便聽到一道嚴肅的聲音響起。
“聽聞縣主對于經史子集都頗有涉獵。”
“聖賢之書涉獵甚廣,純安只能算得上是粗讀而已,明白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罷了。”
“縣主身為女兒身,又無緣科舉,又為何讀這些書?讀些詩集,揚揚名聲不是更好嗎?經史子集這些,可幫不了縣主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