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事
“姑娘?”伺候楊宛清的侍女小桃在看着掉落在地上的杯子,輕聲喚道。
“無事。”楊宛清被小桃的聲音喚醒了神,然後扯了扯嘴角道:“我這只是感到震驚,替五表妹高興罷了。你們将東西收拾一下,我想靜靜,萬媽媽留下陪我就好。”
小桃看着楊宛清的樣子,愣是沒有看出半點高興的樣子,強顏歡笑她倒是看出來了,但是這畢竟是主子的事情,她無權置喙。只是安安靜靜地收拾好茶杯的碎片,然後退了出去。至于被表姑娘點名留下來的萬媽媽,她是比不了的,那是表姑娘從楊家帶來的乳母,最是得表姑娘信任,連老太太賜下的蔣媽媽都比不得。
“媽媽!”屋裏沒有人後,楊宛清便撲進了萬媽媽的懷中。
“我的好姑娘,可是受了什麽委屈,有什麽委屈跟媽媽說,老奴便是拼了這條性命,也不會讓姑娘受委屈。”萬媽媽是楊宛清的乳母,自小照看她長大,将她疼進了心坎裏。見到自己一手養大的姑娘,這般委屈的哭泣,萬媽媽的心中更是難過起來。
“媽媽,你說這人和人的差距怎麽這麽大?我不過是想進蕭二姑娘她們的詩社,這樣的小事,祖母都要替我去找五表妹幫忙。可是五表妹呢,去了蕭府做一天的課,就被蕭太傅收為了弟子。”
“我的命運怎麽就這麽凄慘,五表妹的運氣怎麽就這麽好,您說,人和人只見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楊宛清哭泣道:“五表妹是大舅父和大舅母的嫡女,是縣主,是府中最尊貴的姑娘,還有倆個兄弟護着,我呢,我沒有了母親,在這府中只有外祖母一人肯庇護我。為什麽有時候這世上的好事,都能讓一個人全占了,五表妹怎麽有這樣好的命呢?我的命又怎麽這麽慘呢?”
萬媽媽看着哭得傷心的楊宛清,也不禁悲從心來。她的姑娘也是金尊玉貴養大的,以前太太在的時候,姑娘也是家中最金貴的女孩,府中誰都越不過姑娘去。而到了這靖北侯府呢,姑娘就是寄人籬下的那個了,全靠這老太太的憐惜過日子。這樣的差距,姑娘怎麽能受得了呢?又有一旁的純安縣主作對比,姑娘可不是心中更難受了嗎?
“姑娘別傷心,您有老太太庇護着,日子也是好的,只要您能進入這京中貴女的圈子,在這圈子中有一席之地,到時候府中誰不得高看您一眼,有了名聲,日後才好說親,要老奴看,姑娘的婚事定然是人人羨慕的,到時候姑娘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萬媽媽摟着楊宛清,分析道:“依照老奴看,姑娘家在娘家再受寵也沒用,不過是幾年的功夫,能找個好婆家才是正理。女子嫁人的日子才是最長的,只要姑娘能嫁個好人家,到時候府中的姑娘哪一個不得羨慕姑娘?”
“嫁人?”楊宛清呢喃道。說到嫁人這兩個字,她就想起來周大公子,那是她見過的最出色的兒郎了。可惜……,那是五表妹的未婚夫。
“對,就是嫁人。”萬媽媽見自家姑娘聽進去了,連忙說道:“嫁個好人家才是正理。姑娘如今要想嫁入好人家,讓府中的姑娘們羨慕,首先就要在京中貴女的圈子裏揚名,不過,這依照姑娘的才學,也是早晚的事情。”
“老奴要說的是,您要是看到有好的兒郎,也不要害羞,咱們大燕男女大防又不嚴,上前說兩句話,留個印象也是好的。若是姑娘真的遇到好的,不妨回來回禀老太太,老太太也會為您做主的。”如今,大燕風氣開放,女追男的不是沒有,若是門當戶對,家中也會支持,也不會惹人嘲笑,反而會說女子真性情。
聽着萬媽媽的話,楊宛清眼前不禁浮現出那道溫潤如玉的身影。
“真的可以嗎?”楊宛清呢喃道。
比起東跨院中的悲情,靖北侯府的主院中可為是一片歡樂。
Advertisement
“姐姐,蕭太傅真的答應收你為徒了。”陸皓滿眼興奮地看着自己的姐姐。
“不過是普通弟子,蕭太傅同意讓我聽課而已,不是嫡傳弟子。”陸若華笑着答道。
“那也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他是讀書的,提起蕭太傅,陸皓眼中都是崇拜的目光,道:“蕭太傅當年可是六元及第,創下的這一佳話,至今也無人打破,蕭太傅是當世大儒,他的三個嫡傳弟子,一個是三元及第的狀元,一個是探花,另一個是二甲傳胪,蕭家的弟子也有不少進士出身,這些可都是蕭太傅教出來的。”
“如今,蕭太傅已經多少年不收弟子了,就是普通弟子也都十年沒收過了。”提起蕭太傅,陸皓的話怎麽都止不住:“據說蕭太傅教導太子的時候,也只是教導太子一人,便是其他的皇子,蕭太傅也是不教導的,說是沒有這麽大的精力。”
說道這,陸皓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興奮道:“算起來,姐姐還是蕭太傅的第一個女弟子呢。”
“阿華這次真的是給為父長臉了。”他即便是心有好的預感,但是也從不感想女兒會被蕭太傅收為弟子,能得一個蕭太傅一句稱贊,對于女兒家來說都是相當好的結果了。畢竟蕭太傅識人是京中出名的,得了這句贊,将來婆家都不敢輕看。
“這拜師禮可是要好好準備,蕭太傅既然允許咱們行這拜師禮,便是看重阿華。”靖北侯對着旁邊的妻子叮囑道。
“侯爺放心,阿華拜師這樣的大事,我自是會準備妥當的。”大太太笑着應道。女兒能拜當世大儒為師,她臉上的笑意一直都沒有停下來。
靖北侯府,泰安堂
“這女子拜師有什麽用,要我說還不如多學些女戒,到時候到夫家也好侍候公婆,讀這麽多的書,只會養大女孩的心,整日裏想那些有的沒的,還不如安安分分的好。”
魏媽媽聽着老太太這麽說,連忙将屋內侍候的下人都趕了出去。她知道老太太一項都不喜歡縣主,卻是也沒有想到老太太如今對縣主不喜的程度更深了一層。這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
若是她記得沒錯,從表姑娘進京後,老太太對縣主就更加不喜了。如今縣主拜師蕭太傅,老太太臉上一點喜色也沒有,可見是很不高興了。
“老太太說得是,只是縣主年紀小,想要多學些,總是好的。”魏媽媽勸道。
“年紀小,我看她年紀一點都不小了,這每日裏跟我對着幹。別以為我聽不出來,這接連兩次,我讓她帶着阿清進她那個圈子,她都給我三言兩語繞過去了,這是糊弄我,不想幫呢。”
魏媽媽看着老太太生氣的樣子,心中嘆了一口氣,看來,老太太和縣主之間的隔閡是越來越大了。老太太年紀大了,又疼愛表姑娘心切,其實叫她看,進入縣主的那個貴女圈子的,未必适合表姑娘。縣主的那個圈子的姑娘,個個都是天之嬌女,脾氣都大得很,表姑娘又是一副柔弱的樣子,實在是不适合。
只是老太太一心如此,她又勸不了,實在是沒有辦法。
“不行,不能如此下去,既然五丫頭不願意給阿清牽線,那我就親自牽線。”
“老太太您是想?”魏媽媽心下一沉,問道。
“這次五丫頭拜師,我這個做祖母的,自是也跟着高興,給五丫頭辦場宴會慶祝一下,不是正和時宜?”老太太眯着眼睛道:“既然五丫頭不願意辦,那我就親自給阿清撐場面。”
“老太太,您可要三思啊!”魏媽媽驚慌道。老太太此舉,是直接踩着縣主給表姑娘撐面子啊。這是要寒了縣主和大房人的心啊!為了一個表姑娘,不值得和縣主侯爺大公子他們離心啊!
“不用勸我,我現在在他們那裏一點分兩都沒有,吩咐他們事情一點也不辦,真是一點也不将我放在眼中!”老太太說道這,不禁扼腕道:“若是當年,老大娶得是阿慧,他們定然是不會這麽對我的!”
“老太太,當年是先皇賜婚,這是誰都左右不了的事情!”魏媽媽聽到老太太的話,立時驚慌道:“三姑娘這些年也是挺好的,侯爺也成了親,往事不能再想啊,老太太!”
她知道這些年老太太一直都對大太太心存芥蒂,進而對縣主也是如此,親近不起來。要她說,這些都是造化弄人的事情,老太太怎麽就是走不過這個檻呢?
老太太娘家姓榮,當年老太太有意撮合娘家的三姑娘和侯爺,但是天意弄人,先皇突然賜婚還是世子的侯爺和安家的姑娘,也就是如今的大太太,老太太原本看好的兒媳婦就這麽沒了。穆三姑娘也沒臉在京嫁人,只能嫁到外地。老太太因為這件事情一直對大太太心存芥蒂,對縣主也親近不起來。
不管泰安堂這邊如何,大太太是高興地準備好了拜師禮,給蕭家遞過拜帖,确定好日子後,便和靖北侯一同帶着女兒上門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