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送親使

第二十一章送親使

七皇子李朝晖,阮婉早前便聽晉華提起過。

沈晉華是長風國中懷安侯,更是公認的老好人一枚。待人親和友善,燦爛的笑容時常挂在臉上,又處處樂于施人援手。

沈晉華不僅是老好人,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老好人,但做老好人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長風六子奪嫡局面向來混亂,派系之争從來泾渭分明,沈晉華在諸多勢力之中左右逢迎,不失偏頗,游刃有餘;壞處便是,人太好,就事事有人勞煩,他又不好意思拒絕說不,只得終日四處奔波,費盡周折其實苦惱。

即便如此,但只要旁人拱手道聲多謝,他又兀得前事盡忘,客客氣氣一句“小事一樁”而後樂此不疲。

沈晉華人好,人緣便也好,更值得旁人信賴。

所以當初爹爹托晉華多照顧他們母子時,晉華一口應承下來,而後也未食言過。

晉華就是少數幾個清楚李朝晖底細的人。

李朝晖雖然人前大都一副玩世不恭模樣,惡習諸多,常年混跡于一幫纨绔子弟當中,行事放蕩不羁,不求上進,榮帝也不加管束。

“其實私下裏溫文爾雅,是長風國中公認的美男子。”

宋嫣兒撇撇嘴角,說得好像你真見過似的!

阮婉鄭重其事點頭,她從前的确見過李朝晖。彼時還是同晉華一處,這些自然不會向宋嫣兒道起。

宋嫣兒卻驀地轉眸,好奇眨着眼看她,修長的羽睫便在燭火下剪影出一道清雅輪廓,興致開口,“說來聽聽!”阮婉的話她是信的,可與平日裏聽到的傳聞不同,心中好奇就難免更多了幾分。

阮婉将從晉華處聽來的話一一道出,“榮帝膝下共有七個皇子,常說的六子奪嫡便是直接将七皇子李朝晖排除在外的其餘六人。……”

除卻李朝晖,各個身世顯赫,又都是長風名門望族之後,皇位值得放手一搏。而榮帝對第七子向來不冷不熱,并不上心,加之自幼疏于管教,逐漸養成風流放蕩的個性。

Advertisement

沒有世族背景,還不思進取,更不受榮帝青睐,李朝晖是注定與皇位無緣的一人。

更有傳聞,李朝晖的生母是難産過世,榮帝痛失愛妃,才會對七皇子冷漠疏遠。稍稍年長便被放出皇宮,自立門戶,眼不見為淨。母親過世得早,又沒有父皇庇護,李朝晖其實自幼吃了不少苦。

宋嫣兒托腮靜聽,目不轉睛看着阮婉。

阮婉才又道起,“其實我也是聽人說過,榮帝對幼子疼愛有佳,只是身在皇家……”

若果真不聞不問,就不會深夜在書房內屏退周遭,只留晉華一人。拿着兒子的字帖幅幅比較,遂而由衷笑意,“字如其人,又有長進。”

讓李朝晖離宮,榮帝看似冷淡不喜,實則私下囑托晉華多家照應。朝中諸方權臣,也唯有同沈晉華交好不會招致猜忌。

這些話,沈晉華從未對李朝晖言及,李朝晖卻心若明鏡。

該風流時就風流倜傥,撫得一手好琴,就連榮帝也時常誇贊有佳。亦會不時惹出亂子,引得榮帝痛斥責罰。

閉門思過!

殿前罰跪!

隔岸戲谑之人就不在少數,除了沈晉華也似是再無旁人求情。久而久之,便有了如今七皇子的傳聞。

沒有世族權勢做背景,母親生前恩寵本就遭人妒忌,若是再有幾分才能出衆,就算榮帝如今能護得周全,百年之後又有幾分活命可能?

不如養廢!

宋嫣兒垂眸不語,恍然想起父皇母後自小對她的嬌慣,就算是無理取鬧都會來哄她開心。頤哥哥摔成了傻子,還是百般耐心。

同是身在皇家,旁人卻是如此長大的。

仿佛何物觸及了心中柔軟之處,依稀對那個素未謀面的李朝晖有了清淺輪廓。

便也不似從前那般厭惡抵觸。

愣愣出神之際,又聽阮婉開口,“陛下和娘娘那麽疼你,又怎會千挑萬選将你胡亂嫁出聯姻?”

宋嫣兒頓了頓,懵懵飲了口手中茶盞。

“我雖然只見過李朝晖兩次,但确實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許是從前的經歷,行事思慮要比旁人更周道體貼。”

真有,這麽好?

宋嫣兒問得便有幾分吱吱唔唔。

阮婉當即詛咒發誓,我若有半分騙你,就罰我日後被那頭“洪水猛獸”折!磨!死!

宋嫣兒“撲哧”一笑,方才飲下的茶水就嗆得不輕。阮婉向來痛恨邵文槿入骨,委實難為她了!

阮婉卻不以為然,“總之,你見過李朝晖後便知曉了。”

宋嫣兒遂才斂了笑意,淡淡言道,若是如此,那我日後要對他好些。

阮婉忍俊不禁,先前不是不嫁嗎?眼下就當做了自己人!

宋嫣兒臉色兀得一紅,惱羞成怒,阮婉!

阮婉輕巧起身,兩人便嬉笑追逐開來,全然沒有聽到苑內葉心那聲,“睿王殿下,邵公子!!”

宋頤之擡眉便笑,“是妹妹,妹妹也在少卿這裏!”言罷就往內屋跑,葉心和清荷大駭,邵文槿卻是僵在原處。

直至清荷扯住宋頤之衣袖攔下,葉心猛然撲在門前擋住,惶恐喚了聲,“睿王殿下,邵公子,侯爺已經歇下了!”

睜眼說瞎話,心虛不已。

屋內便也陡然靜谧,宋嫣兒明顯一滞。

她是特意趁着宮中設宴才溜出來的,就是怕有人注意,頤哥哥和邵文槿來做什麽?難道是跟來的?

眼中倏然掠過一絲慌亂。

阮婉心知肚明,該是小傻子來看他,有人一道來了。不假思索,果斷擡起燈罩吹滅燈火,利落道,“你從後門走,我去出去應付。”

宋嫣兒一把拉回她,“衣服!”

阮婉才想起眼下一身女裝,險些就沖出門去!

……

而葉心的一聲高呼,邵文槿湛眸更緊,頃刻之間,屋內燈火便又熄滅殆盡,欲蓋彌彰的意味也無需掩飾。

遂而沉了臉色,一言不發。

宋頤之卻是不依不撓,“妹妹,妹妹,我也要一起玩藏貓貓!”一邊歡喜喊着,一邊繞開清荷往屋內跑去。

清荷攔不住,宋頤之已臨到門口,葉心只得死死箍住房門,“王爺,侯爺歇下了,這麽鬧侯爺是要生氣的!”

連唬帶哄,睿王不信不要緊,只要拖住片刻就好。

宋頤之果然怔住,想來少卿生氣這句話還是有幾分威懾力的。

清荷心中微舒,還未顧得上喘氣,宋頤之便又嘻哈笑開,“葉心騙人!妹妹還在少卿這裏,少卿哪裏歇下了?你們又唬傻子!”

葉心恨不得一頭撞死。

宋頤之就果然不喚妹妹了,改喚“少卿少卿”,清荷就也硬着頭皮加入了箍門的行列。

但以宋頤之的身手,葉心和清荷二人如何攔得住,眼看将要破門而入,宋頤之只覺身後衣襟被人穩穩擒住,死死上前不了一步。葉心驚覺不對,擡眸便見是邵文槿。

不知何時上前,沉聲言道,“睿王殿下,既然昭遠侯歇下了,明日再來。”

葉心和清荷皆是詫異。

宋頤之正欲開口,房門卻自內猛然推開,“大半夜的鬧什麽鬧!”

待得看清阮婉換回一襲錦衣華服,葉心和清荷才微微松了口氣,宋頤之眼前一亮,“少卿少卿!”就一頭撲上去。

阮婉慣例伸腳,宋頤之摔得人仰馬翻才爬起身,一臉憨笑,“少卿少卿,文槿聽說你病了,我帶文槿來看你!”

阮婉順勢看向邵文槿,又是他!

而邵文槿亦是臉色陰沉得難看!

唯有宋頤之分不清緣由,繼續歡喜道,“少卿少卿,我妹妹呢!”

“哪有什麽妹妹!!”阮婉怒喝。

宋頤之有些委屈嘟嘴,想想少卿竟然兇他,便也來了氣,“先前明明聽到你同妹妹在屋內笑的!”

“我自己同自己笑不可以?!”

“那清荷還在你這裏!”

“公主聽說我病了讓清荷來看我不行?不信自己去找!”

宋頤之嘟嘟嘴,毫不遲疑就往屋內跑去,“妹妹,妹妹!”

葉心會意跟了進去。

阮婉不再管他,又朝清荷道,“回去替我向公主道謝。”清荷當即明白公主怕是從房間後門繞出,直接鑽狗洞去了,當即告退去追。

屋內,小傻子還在翻箱倒櫃,東一趟西一趟,歡快無比得尋着妹妹。

屋外,只剩邵文槿和近在咫尺的阮婉兩人。

臘月裏,夜間流轉的風便都攜着幾許寒意,拂面而過,片刻便在臉頰染上了一抹緋紅。年關将近,府邸上下早已布置喜慶,高懸燈籠依稀投下幾分绮麗朦胧。四目相視,緘默良久。

終是邵文槿先開口,“平日胡鬧就罷,公主是要出嫁長風的,阮少卿,你有幾個腦袋拎不清!”

語氣不重,卻攝人心魄。

阮婉微楞,一時竟忘了移目,擡眸直直看他。

萬籁俱靜之中,一雙眼眸好似清波流盼,邵文槿微頓,莫名泛起旁的意味,手中玉佩倏然送回袖袋,轉身離開。

阮婉便也怔住,洪水猛獸……,好像想錯了她同宋嫣兒什麽,……

宋頤之找了好幾遍屋內,終于惶恐嘟嘴跑出,“少卿少卿,妹妹不見!怎麽辦!”環顧四周,眼中恐懼更甚,“少卿不好了!剛剛文槿還在這裏的,連文槿都不見了!!我會不會也要不見!怎麽辦?!”

委實惶恐抓頭。

不見你妹!阮婉好生胃疼。

……

***************************************************************

轉眼到了除夕,正午時候起整個明巷都是爆竹聲聲,熱鬧無比。阮婉便也命人在侯府門口點起了鞭炮。

葉心和葉蓮一早就備好了豐盛的中飯,做的都是成州年夜飯的菜式,三人吃得甚是歡喜。離開侯府時,阮婉自袖袋掏出兩個紅包,“年年有餘,大吉大利!”葉心和葉蓮歡喜接過。

阮婉遂才安心上了馬車,不忘叮囑,“別忘了替本侯守歲!”

葉心和葉蓮忍俊不禁。

阮婉一人在京中舉目無親,每年除夕的團圓飯都是入宮同敬帝和陳皇後一家一起用的。由着初一大早又要進宮拜年,除夕夜裏,陳皇後便都習慣留阮婉在宮中一同守歲。

宋嫣兒還未出閣,自然留在宮中。

宋頤之是傻子,願意留在何處過年都有人遷就。

只有煜王循制守禮,用過年夜飯便辭別敬帝與陳皇後折回王府,和家眷一道過年。

于是往常除夕夜裏,多半是阮婉同宋頤之和宋嫣兒在宮中玩鬧。

今年又有不同。

宋嫣兒近來再不提賭氣不嫁之事,反是婚期漸近,就時時想着同父皇母後賴在一起。敬帝和陳皇後欣慰之餘,又生出不舍,攬了女兒在懷中,只覺說了不多時的話就到了天明。

阮婉則是破天荒地同宋頤之下了将近一夜的棋。

由着宋頤之從來都不肯讓她,她便嚷嚷着要是輸了一局就在宋頤之腦門貼一條紅絲帶,美其名曰喜慶。

結果翌日清晨,近侍官來服侍的時候,兩人頭對頭趴在棋盤上呼呼大睡,而宋頤之的額頭則是貼滿了紅絲帶。

近侍官簡直不忍直視。

……

元宵佳節,便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今年宮內竟也仿照民間置起燈謎,人群三三五五聚在一團猜謎同樂,也偶爾舞文弄墨。

每年駐守外地的要員趕不及初一進京,就都在十五當天入宮拜賀。

阮婉只覺今年來人特別多,比之過往熱鬧了不知多少倍。宴請之上,還見到了長風國的使臣,才曉是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二月。敬帝為表隆重,廣邀衆人回京共慶盛事。

一時觥籌交錯,莺歌燕舞,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酒過三巡,內侍官誦讀敬帝宣召。嘉和公主出嫁,責成昭遠侯為送親使,出使長風。

送親使地位越高,越突顯對聯姻的重視。一般而言,聯姻送親使不會出動各國親王,侯位便是最高的禮遇。南順京中侯位只有昭遠侯一個,昭遠侯又倍受敬帝青睐,因此遣昭遠侯做送親使,是給足了長風顏面。

阮婉倒不意外。

起身行至殿中,正欲領旨謝恩,內侍官卻尚在宣讀。敬帝不僅命昭遠侯為送親使,還遣了将軍府大公子邵文槿帶兵護送同行。

阮婉明顯錯愕,邵文槿?!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更得很慢,但人家還是來了不是,,,,

我盡量碼,争取能上三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