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廟觀

書房內,夏明懿一身靛藍色束腰長服,正盤膝而坐,聚精會神的盯着面前一盤黑白棋子。室內只他一個人,他已經坐在這裏看了一個時辰的棋盤了,身後有人進來似乎也未察覺的樣子,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裏。

陳蘭心是見房門沒有關,所以才輕聲走進來看一眼。此時看到他靜坐的背影,知道他在研究棋局的時候不喜被人打擾,于是徑自坐在一邊,安心等候。

半柱香時間過去,期間,沈知着急的在門口探頭探腦的看了兩次,見陳蘭心只是安靜的等着,也不好多說什麽。終于,等到夏明懿将棋盤一推,站起身來,陳蘭心連忙上前,為他披上風衣道:“外面都備好了,可以啓程了。”

他微微點頭,臨出門前,回頭由衷說了一句:“辛苦你了。”

陳蘭心道:“王爺何出此言,這本就是臣妾應該做的。”

夏明懿臉上露出一個淡淡地微笑,笑容裏隐含歉意,似乎對她這這久以來的默默付出和照顧,表示感激。

兩人話并不多,陳蘭心送他上了馬車,他拾起車簾,溫聲交代道:“王妃,在家安心照顧祺兒,我很快便會回來。”

祺兒是陳蘭心一個月前生下的孩子,全名叫做夏佑祺,是夏明懿親自起的名字,意寓為平安吉祥,佑其一生。

陳蘭心點點頭,淺然笑着囑咐道:“王爺路上小心。”

兩人一直來互相稱呼王爺和王妃,說不上柔情蜜意,但也算相敬如賓,日子倒也過得平靜和安寧。

夏明懿不再多說,放下簾子,命人啓程。

馬車一路向南,行出都城,駛向秦山。

世人皆知,秦山中有一寺廟,名為廣濟寺,千百年來,一直有傳言此寺祈願很是靈驗。夏明懿以前不迷信這些,但如今不知為什麽,還是選擇去了這裏,一方面是為了妻兒,另一方面是為妹妹和那個人上香祈願。心誠則靈,他相信他們來世定能轉生到好人家,一世健康平安,美滿幸福。

一路颠簸,馬車只在中途休息過一次,用了些齋飯就又開始上路了。行至寺廟時,天已黑透了,沒辦法,只能等明日再進香火了。

主持命寺人為一行人馬安排住宿,是夜用過晚飯,夏明懿正準備解衣休息時,外面下了蒙蒙細雨。房內點了一整夜的龍涎香,遠方偶爾傳來幾聲敲鐘聲,聲音悠遠綿長,卻是安神之音,一夜無夢。

次日早上起來,門外還有殘留的水跡,水跡很淺,太陽一出,很快蒸發散盡。

Advertisement

上過香,祈過願,夏明懿看時間還早,又四處走了走。不知不覺行至一塔前,守塔的寺人是個十七八歲的俊秀青年,見兩人面生,不由上前問道:“請問兩位施主是......”

夏明懿道:“我們是從都城來的,來此進香,完了四處走走。”

寺人了然,接着聽他又問道:“請問小師傅,這是什麽塔。”

寺人面善心和的為他解釋道:“這是浮光塔,塔的頂層為觀景臺,由此,可看到整個秦山全景。”說到這裏一頓,遲疑問道,“兩位施主可想上去一觀?”

夏明懿微微一笑,道:“那就有勞小師傅帶路了。”

塔有十二層,三人來到塔頂,塔頂周圍是一圈紅木欄杆,站穩腳步,放眼望去,只見視野之內群峰連綿,青蔥萬裏,好不壯觀,氣勢宏偉的連成一片,比之皇城的古樸敦厚,這裏是豁達,是幽深,更是天然與和諧。

欣賞之餘,無意瞥到半山腰有一處廟宇樓閣,遠遠望去,青磚淡瓦隐沒在層層松柏翠竹之間,顯得格外神秘。

“那是什麽?”

夏明懿對寺人問道。

寺人順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而後含笑回道:“那裏是萬安寺,是一座道觀。”

“萬安寺……”

夏明懿喃喃念道,聲音很輕。緊接,眼前一亮,目光微眯,雙眸一動不動的盯緊那個方位......

多年前,他知道楚宴曾去拜師學藝,而所去的地方正是萬安寺。他當時也沒放在心上,卻不想,今日在這種地方得以看到。

還有他的外曾祖父,也在此地修行,如今已經一百多歲高齡,尚且還在人世,因修仙問道數十載,容顏一直停留在五六十歲的樣子。

突然,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誘使他想要走上一趟,說不上什麽原因想去看,或許是想知道“那個人”曾經是在什麽樣的環境下生活過罷了。也或許是為了見一面他那久不問世事的外曾祖父。總之,心中第一次有所動搖。

沉吟片刻,他道:“可否方便去看看?”

話落,寺人微微一怔,随後道:“自然可以。二位請随貧道來。”

出了廣濟寺,寺人帶路,沿着青石板鋪就的山道逐級而上,兩邊草叢中開滿了各色的小花,草葉間還含着晶瑩的露水,霎是可愛,山澗流水至上而下川流不息,陣陣山風透過樹林發出沙沙的響聲,風聲、流水聲、鳥啼聲混合起來,宛若天籁之音。

三人沿着一層層古老的木階蜿蜒而上,木階陡峭曲折,十分險峻。沈知緊随在夏明懿身後,一路叮囑當心個不停,生怕他一不小心踩空。

走了約摸半個時辰,三人來到萬安寺門前,頭頂掠過一群鴉雀,哇哇叫了幾聲,漸漸飛遠了。

沈知壓了壓驚,鎮定下來,望着這裏,一下子心裏沒了譜,嘀咕一句道:“王爺,我們真的要進去嗎?這裏看起來似乎有點恐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