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家鄉人事變化
這一次,珍婆又将馬原父子喊過來吃飯,現在兩家住隔壁,又是牆貼着牆,比以前方便多了。
溫徽茵再見到馬良的時候,感覺他跟以前比換了個人似得。
馬良長高了,長壯了,只是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加上長長的睫毛,還是有着一種萌勁兒。
馬良讀書比不上溫徽朝,溫徽朝一直穩坐年級第一的位置,一直是老師口中的好學生,馬良成績比以前好了一些,但是仍舊稱不上優秀,老師也說馬良讀書是用了心,只是可能因為沒有那個天分,所以成績一直是中游。
馬原覺得原因出在自己的身上,如果當年不是自己太頹廢,耽誤了馬良讀書的時機,導致人家基礎很差,憑着馬良努力的勁頭,争取到中上游也不是難事兒。
“這小子,我就想着送他讀完高中,要是能考上大學,那我就要拼命放鞭炮慶祝,還要去給他爺爺太爺爺等祖宗上三炷香,告知這個好消息。要是考不上,那就還是去學一門手藝呗,不管是什麽手藝,是在外面混着也好,還是回來開店也好,反正能夠養活自己和老婆孩子就成。家裏這棟房子以後就是他的,靠着幾個門面過日子應該沒問題。”
馬原拿着筷子比劃了一下,馬良在旁邊吃飯很淡定,顯然不是第一次聽到他爹這樣說了。
珍婆就問:“你不想重新找一個了?”
馬良看了馬原一眼,繼續吃自己的飯。
溫徽茵暗暗驚奇,這孩子也太淡定了吧,跟當初那個看着一個糖就兩眼放光的孩子完全不一樣了。
馬原擺擺手說:“您老別跟我說這個,那些人的心思我哪不曉得?看到我現在房子做好了,就等着收錢的時候,就想着分一點呗!當初難的時候沒有一個拉我一把,現在就想着占便宜,哪有那麽好的事情。”
珍婆忙說:“那你可不能這樣說,有人可能想着是看你條件好了,才給你介紹個媳婦的,要是你跟以前那樣,娃娃天天餓得直哭,人家也舍不得自家的女兒跟着你受苦不是?如果真有人那樣,你才要覺得奇怪吧?”
馬原嘟囔道:“拿到是咯。”
都說人人皆為利而往,可是這利是關系到自己生活的事情,誰能不關心呢?能夠坐到品行高潔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凡夫俗子,為父母為自己為配偶孩子擔憂,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了。
珍婆繼續說:“我活了這麽久,雖然瞎了幾十年,這兩年才好,可是有些事情還是看得明白的,人家想嫁女兒給你,不僅僅圖你的好,你也圖人家的好不是?等你老了,馬良自個兒結婚了生了孩子了,哪裏還能天天跟着你?你一個人在屋子裏多難受。婆婆我是過來人,曉得那種滋味兒!所以當時茵茵帶着徽朝說要住我的房子,我是十分高興的,那房子不至于我自己不動就沒了動靜了。”
馬原悶了一杯酒,沒有說話,男人在這個年紀,還沒辦法想象到那個時候的情景。
Advertisement
等到馬原父子吃了飯走了之後,珍婆還嘆了口氣。
溫徽茵卻想,如果珍婆還年輕二十歲,那跟馬原倒是挺配的,只可惜年紀這種事是無可奈何的。
珍婆還說:“去年的時候就有人跟馬原說親,說的是鄉下的姑娘,人家不肯,我還以為人家是看不上鄉下姑娘呢,現在說的是鎮上的甚至是市裏的姑娘,人家還是不樂意。”
溫徽茵含含糊糊說:“估計是擔心馬良吧!畢竟有了後娘就會有後爹嘛!”
珍婆輕拍了溫徽茵一下,嗔怪道:“你這孩子!”
不過年前就有人給馬原說情,溫徽茵還是第一次聽說,馬原确實還是個四十不到的男人,娶個媳婦也挺好的,不過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取個好的,萬一娶回來一個攪家精,那還不如不娶。
“珍婆啊,你也幫着相看相看呗!”
馬原沒有一個能幫的上忙的長輩。那些親戚在馬原落魄的時候不願和他往來,現在馬原發達了,倒是馬原不願意跟他們往來了。珍婆倒是跟馬原走的最近的長輩了。
珍婆說:“看了!不少人找我幫着說項呢!我也幫了,沒成,有好幾個姑娘我看着确實不錯,馬原不樂意我也沒辦法。”
溫徽茵說:“那就這樣吧,人家不樂意就算了,這事兒還得靠馬原自己想明白。”
下午的時候,馬大山一家就過來了。
現在,孫芬每天去市裏賣菜,中午回來,下午就在家裏,馬大山一天到晚在看着醬菜廠的時候,孫芬就給他做飯洗衣服之類的,倒也和美。
孫芳也跟着來了,溫徽茵有些意外。
“高考如何?”
孫芳臉上帶着笑,估計是高考還行,現在已經是七月裏,成績早出來了,志願也填完了,估計在等錄取通知了。
果然孫芳就說:“還行吧,比我想象的好點,壓了一本線。”
溫徽茵說:“那就好,那就好,你高考的時候我也沒敢打擾你,怕分你的神。”
孫芳說:“那有啥?跟你說話我高興着呢!珍婆把你高考的時候吃的菜譜給我姐了,那段時間天天有人來問,天天有人來抄,甚至有人戲稱那是狀元餐,我都快給笑死了。”
溫徽茵說:“考試成績又不是吃出來的。”
孫芳笑着說:“家長們也只是想圖個心安罷了。”
孫芬是經常來找珍婆說話的,夫妻兩個都在溫徽茵手底下做事,能夠跟珍婆關系好點,當然是好事了。
不一會兒,孫芬和孫芳拉着珍婆說話去了,馬大山跟溫徽茵說起了廠子的事情。
“現在房子是已經都蓋好了,我在聯系買設備的事情,只是我沒有負責過這種事,所以還有些沒頭緒,萬一設備買的不好,天天要修之類的,那就是大問題了。”
溫徽茵說:“這個事情不要太着急,慢慢尋摸就是了,反正寧願花多點錢,也要買個好點的,不然以後維修費用都能夠當得起一臺好設備的價格了。”
馬大山深深認同這句話,說:“我也是這樣覺得的,有你這句話,我也放心許多了,我估摸着下半年,最遲十月份的時候,廠子就能夠開起來了。”
溫徽茵點頭說:“那也挺好。”
說着,馬大山又說起了另一個事情:“我之前沒跟你說的是,我身邊有兩個人是我子侄,實在抹不開情面,才留在身邊的,當年一個是幫我爹治病幫了大忙,另一個是我娶媳婦的時候借了一大筆錢給我們家的,這個人情不好不還。”
溫徽茵說:“我已經說過,你們身邊的人,只要能幹就行,是不是你們的親戚,我不管那麽多,人品好,有能力,就不避親疏。舉賢不避親的說法聽過沒?”
馬大山點頭說聽過,心裏還有些迷茫,決定等會回去了一定要好好問問孫芳是什麽意思,這讀書多的人就是知道的多。
溫徽茵不追究這個事情,也讓馬大山松了一口氣,兩個子侄都是高中沒讀完就跑來幹活的,又年輕又單純,還有點懶,馬大山帶着身邊幹了兩個月了,臭毛病改了不少,馬大山覺得還是能夠用的。這樣子能夠還人情,就最好不過了。
走之前,馬大山還将修建倉庫的賬簿和各地營業的收益都交上來了,溫徽茵又要花一段時間來看賬本了。
孫芳走之前,還說要經常過來找溫徽茵玩。
晚上的時候,溫徽茵才知道,原來孫芳和孫芬的父母還過來鬧過一場,為的就是孫芳讀書的事兒,大家都覺得有些不可理喻,家裏出了個大學生多好啊,只是那兩個人硬是轉不過彎來,孫芳甚至放出話來說不認爹了,繼母當然更不認了。以前的時候如果孫芳這樣說,別人還會戳她脊梁骨,說她不懂報恩之類的,鬧了一場之後,一些人倒是慢慢理解孫芳的難處了,考上大學不讓讀的爹媽,确實不認為好。
溫徽茵知道,這也是姐妹兩個半年來沒有遮掩孫芬供孫芳讀書的事情,才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效果的,不然別人還以為孫芳是忘恩負義呢!現在也有不少人說孫芬是義姐,出嫁了還努力供娘家妹妹讀書,至于拿錢補貼娘家的事兒,如果婆婆不在外面嚼舌根,誰想得到這個層面上去啊?
也難怪現在孫芳一直住在孫芬這邊,估計也不想回去了。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歐成才也很快就上門來了,讨論的還是網絡銷售的問題。
歐成才年紀大了,雖然聰明,但是對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甚至是利用的能力,都不如年輕人了,不過他還是拿出了一個方案來,給溫徽茵看。
歐成才還是堅持網絡銷售蔬菜是一個不錯的渠道,希望溫徽茵能夠同意。
溫徽茵說:“我的想法是,在網絡上銷售醬菜,至于新鮮蔬菜,還是實體店比較好,有多大的能力吃下多大的蛋糕,咱們現在确實是能夠将省城的市場拿下就已經很不錯了,至于全國的市場,咱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走網絡銷售似乎不太行的通。”
溫徽茵經過黎冰開店的事情之後,發現了淘*淘網的一些局限,物流運輸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蔬菜這種産品,要的是一個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