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菲兒要同去
“咯咯,你還真認真啊。不過她還真的挺漂亮的。”
“你也很漂亮啊。”李陽道。有人好心載他,說幾句好話也是應該的。
“我倆誰好看?”陳靜将車開上去藥廠園區的路,扭頭問道。
李陽嘿嘿一笑,女人都喜歡問這類問題。“你們都好看,不過不一樣。她是禦姐型的。”
陳靜來了興趣,“那我呢?”
“嗯……”李陽沉吟着。
“說不來了吧,就知道你言不由衷。”車速好像變快了一些。
“你身上有兩種氣質,卻又各自獨立,很奇怪。”
陳靜笑道:“那你說說,是哪兩種。”
“有小女生的嬌柔,也有禦姐的風範。”李陽打量着陳靜的身形道。今天陳靜的妝容似乎比昨天更精致也更成熟。
“眼光不錯嘛,很适合做銷售。”
“這哪和哪啊。”
似乎覺得李陽認為她說話敷衍,陳靜解釋道:“銷售也要有眼光,有看客戶的眼光,有看市場的眼光。”
車順着路轉了信彎,陳靜又道:“你眼光這麽好,肯定也是個好銷售。”
好銷售?希望吧!李陽想起了對張欣然的承諾,還有家裏的情況。父親一生為官清廉,直到他去世,家裏住的都是一套二十年前的老樓房。母親年紀也大了,妹妹李煦又正在上大學,雖說前段時間李陽将付德龍給他的回扣給了家裏,可那只夠一些日常花銷,李陽想給母親換套新房子住。
陳靜見李陽不說話,瞥了他一眼,也不再說話,專心開車。
從地鐵站到藥廠區不過七八分鐘的車程,在廠門口刷過卡後,陳靜将車開進了院內,下車後和李陽各奔東西。
昨天已經了解過藥廠的基本情況,李陽今天來公司是和段部長打招呼的。昨天段部長已将他分派到德寧市,本來這種事不用再來打招呼,可李陽新來乍到,覺得還是打個招呼的好,另外和段部長要一份公司的聯系方式,方便工作。
段偉聽李陽說專程來和他打招呼的,拍拍李陽肩膀,給了他一份銷售部的聯系方式,所有同事的聯系方式和負責的地區都在上面。再次叮囑李陽好好工作後,段偉去忙他的事了。
走出藥廠時,李陽忽然想到中午陳靜找不到他會怎樣,從二人在車上的對話來看,陳靜會不會對他有意思?李陽自嘲一笑搖搖頭,從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中擺脫出來。
電話忽然響起,李陽邊掏手機邊想,張欣然到底是個女人,車上時一副冷漠臉,這才分開不久就又轉性了。可事實證明,他真的想多了,屏幕上赫然标着李菲兒。
是她,她有什麽事?李陽邊想邊按下接聽鍵,喂了一聲。
“喂,你在哪?”李菲兒的聲音聽着有些困頓。
“有什麽事嗎?”昨天的事之後,李陽對李菲兒的看法有些改變了,那個所謂的上司男友看樣子人品不怎麽樣,李菲兒會遇到被抛棄的下場吧。
“非得有事才能給你打電話嗎?”李菲兒對他的口氣猶如女友一般,仿佛兩個人還沒分手。“好久不見了,中午出來吃個飯總可以吧?”
“我中午沒空。”李陽道。
“真的假的?我一說吃飯就沒空,昨天怎麽就有空了。”電話那頭的李菲兒有些不滿的味道。
李陽解釋道:“是真沒空,公司派我去德寧,一會就走了。”
“你不是被……哦哦,你找到新工作啦?恭喜啊!那更得一起吃個飯了。正好德寧那邊有我朋友,好久沒見了。你在哪,咱們一起去。”李菲兒緊纏着不放。
對于這種方法李陽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和李菲兒定下相約在長途站。他沒車,李菲兒也沒車,只能做長途車去了。
德寧市和柳州市說起來是兩個市,其實都是長川市下面的兩個地級市,相距只有一百多公裏,車程也就一小時左右。
李菲兒一見到李陽就撲上來給他個熊抱,在外人看來,如同兩個相別已久的情侶。李陽不為所動,他想看看李菲兒要做什麽。
見李陽并不回應熱情,李菲兒也毫不在意,先和李陽解釋昨天不是故意的,上司兼男友後來被她教訓了一頓。對于這樣的話,李陽不置可否,天知道李菲兒說得是真是假,這年頭,張口就來,說完就忘的人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會把說出口的話當真。
李菲兒又說她在德寧的朋友就是開藥店的,可以介紹給李陽認識。這話李陽倒愛聽,做銷售得自己先墊錢,一切開銷中公司能報的并不多,只夠基本開銷,就這一部分基本開銷都得自己先墊付。
其它的開銷就更不用說了,都得自己掏。盡管李陽不想談論回扣,但這是很多行業都繞不開的一個重要環節,多年下來,已經成為潛規則。
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潛規則就是這麽來的,本來行業內沒有這樣的規定,但總有一部分人想通過不正當的方法與競争獲勝,而且這些不正當方法與競争都有大受歡迎的市場,它們最符合人性中的私利部分。
當這樣的人獲得成功卻無人阻止,反而在社會上呼風喚雨,聲名顯赫時,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執行潛規則,創造潛規則的行列裏來。
觸類旁通的人們在各個行業中都發現了這樣的灰色地帶,畢竟不管什麽行業都是由人組成的,而人性不管在哪個時代哪個地區哪個行業都是大致相同的。
潛規則在社會上越來越流行,越來越根深蒂固,做為後來者,不順從潛規則就只能離開這個行業。可是,換一個行業就會沒有潛規則嗎?
李陽不是神,不是書裏那些随便一個眼神一句話就會萬人膜拜的主角,他只是個普通人,面對潛規則,盡管心裏不樂意,也只能遵從,而這部分錢,都得他自己掏,以此來換取更大的利潤。
人人皆知醫藥行業的銷售收入豐厚,只要能接觸到銷售的人,誰不想來分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