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洗三的時候,本來因為皇後和皇帝的講解,并且皇帝還承諾,等回來之後,抱他去華清宮泡湯子,可着他的勁兒折騰,所以,大寶妥協了,承諾到時候不瞎折騰。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們大寶早就被七瞎子教導過,要流汗不流淚,如果條件允許,對方讓你流淚之前,你可以先讓對方流血。

而衆所周知的,這洗三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給新生兒通過洗澡時的吉祥話給予一生的祝福,而在這時,孩子哭的聲音越大越好。

金明帝忘記把這事兒交代了,以至于到了洗三環節的時候,大寶雖然控制住了自己不去撲騰水兒玩兒,可他也沒有哭的打算啊。

負責洗三的收生姥姥急得滿頭大汗,可是大寶一直很堅強的并沒有哭,甚至還因為水裏人家添盆的金裸子之類的東西鉻着他不舒服。

他一邊忍受着老嬷嬷拿着芹菜艾蒿,念念叨叨的墨跡着往他身上撩水,一邊兒用小腳丫往外踢着添盆的東西。

這會兒收生嬷嬷都快哭了,觀禮的各位主子們可還等着呢,這孩子不哭可是不吉利的,于是,收生嬷嬷偷偷的用托着大寶的那只手,在孩子屁股處擰了一下。

跟七瞎子這個主人在一起,早就學會了什麽都可以吃,但就是不能吃虧的大寶,哪裏能容忍自己吃了這樣的暗虧?

于是,大寶急了,兩只小手攥成拳頭,對着老嬷嬷的兩只眼睛就砸了過去,不過,因為距離問題,拳頭只砸在了嬷嬷的臉上。

那老嬷嬷哎呦一聲倒地,于是,大寶成了歷史中唯一一個大鬧了自己洗三禮,還将收生姥姥砸掉兩顆牙的皇子。

時刻注意自己老兒子的金明帝,一看到孩子掉進了盆裏,第一時間就将大寶撈了起來,也不在意自己淋濕的龍袍。

也不管這四周吓得跪地不敢大聲吭氣兒的人們,趕緊接過來宮人們遞過來的襁褓要給大寶包起來。

其實,看到大寶打那婆子,金明帝也沒打算怎麽着那嬷嬷,頂多就是要将人打上幾板子然後攆出宮就是了,畢竟,這錯在自家兒子這裏。

可是,大寶哪願意啊,他沖着自己傻爹啊啊叫,一邊叫一邊指着自己的屁股,意思是,有你這麽傻的爹嗎?人家都掐你兒子了,你還當沒事兒人那?

金明帝自然是聽不懂這段咿咿吖吖的語言,但還是下意識地順着兒子的小手看過去,這一看,金明帝當即怒了!

要知道,孩子,尤其是嬰兒,那小皮膚都是嫩的跟豆腐腦似的,別說是掐了,就是布料粗糙了點兒,都能劃出印子,而此時,大寶的屁股已經青紫一片了,這能不讓金明帝震怒嗎?

Advertisement

毫無疑問的,這嬷嬷被拉下去砍了,家人也被連累的獲罪了,到沒有下令誅九族,因為,金明帝也知道,這婆子之所以這麽做,那是因為洗三中,孩子哭鬧的越嚴重越吉利,那嬷嬷也是迫不得已。

除了喊冤叫救命的嬷嬷,就屬甄貴妃恨得咬牙切齒,還不得不跪地請罪,概因不僅這洗三禮是她操辦的,那嬷嬷更是她指派的人。

金明帝本來因着甄貴妃是自己奶嬷嬷的女兒,向來多有恩寵,另外,這甄貴妃向來溫柔小意,很是會揣摩金明帝的心意,稱得上是解語花。

所以,雖然金明帝并不會寵妾滅妻,可在沒有原則性問題的時候,還是會盡量滿足甄貴妃的要求的。

以至于,這次皇後坐月子,操辦七皇子洗三的事情,皇帝就交給了她。這樣,不僅能讓甄貴妃得到好處,最主要的是,可以不必讓自己的美人繼續禁足抄佛經了!

要是換個皇子的洗三宴,金明帝在罰了那嬷嬷之後,必然不會讓自己的美人這麽梨花帶雨的跪在地上受罪。

可惜,這是明等大師親口承認的轉世護國神獸,他自己親眼見證的神奇的小兒子,這要是有個閃失,還不得心疼死他?

金明帝自己都舍不得碰兒子一下,那洗三響盆兒也不過是讨個喜罷了,自己小子那是生而知之的神童,哪會随便哭?

這奴才竟然為了讨個賞,竟然膽大妄為的對主子下手!這還是當着自己的面呢,要是背着自己,那是不是會想要下毒手呢?

突然,皇帝開始陰謀論了,當即大聲道:“宣禦醫!讓陳院判過來!快給朕看看,朕的老七有沒有什麽事兒?!”

甄貴妃一聽,這臉當即扭曲了,幸虧一直用帕子遮着臉,這才沒讓皇上看到她嫉妒、猙獰的臉孔。

nb s但是,這會兒陰謀化的皇上,說句不好聽的,那是狗趴都不是地兒,甄貴妃杵在跟前兒,再加上那婆子還是掐他兒子的罪魁禍首,可不就直接創槍眼兒上了。

金明帝抱着已經包裹好的兒子,指着甄貴妃道:“滾!趕緊回去抄你的佛經去,瞅瞅你安排的都是什麽,不會做,還不會照葫蘆畫瓢?以後沒本事兒你就別攬瓷器活兒!”

大寶一看自家父皇真生氣了,趕緊咿咿呀呀的安撫,金明帝這才順氣兒了,心中很是服帖,臉上也帶了笑模樣。

甄貴妃在全體宮妃和命婦們面前丢了這樣的人,哪還有臉留在這兒?直接一邊流淚一邊讓自己的貼身宮女攙扶着離開。

看着哭哭啼啼的甄貴妃,金明帝非但沒有什麽心疼的感覺,還暗自皺眉道:果然,妻者,齊也。只有結發妻子,自己的皇後才有國母風範,這些個妾,說白了就是解悶子的玩意兒,實在上不得臺面!

因為是自己小兒子的洗三日,金明帝也不願意因為這些事情壞了興致,于是叫起之後,又命貼身太監谷滿倉宣讀賜名聖旨:皇七子賜名筝。

前朝後宮皆因這道聖旨震驚,當然,後宮的嫔妃們更是酸的不行,要知道,皇子一般都要在周歲的時候,才會賜名,以免孩子站不住。

只有特別受寵的嫔妃生的孩子才會在滿月的時候,被賜名,以顯示愛重,滿月之前的皇子公主甚至不被排行序齒,通常只被稱為小皇子、小公主。

金明帝所有的皇子、公主中,之前只有太子是在洗三當日被賜名,至今活在世上包括司徒筝在內的七個皇子中,算來竟全是皇後所出的嫡子,才有這樣的待遇,又怎麽會不讓嫔妃們眼紅?

而皇子皇女們,除了太子司徒策是真心開心,剩下的都有些不是心思,覺得他們父皇實在是偏心。

宮中爾虞我詐,能在宮中生存下來的,絕對沒有傻子,即便是只有四歲的五、六兩位皇子,那也是什麽都明白的。

他們知道,在宮裏,除了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其他的只能算是競争對手,他們更知道,自己出生就比太子和老七低上一頭。

就如尋常百姓家裏一般,嫡子和庶子天然就是敵對的,這不僅是來自母親那裏的仇恨,還牽扯着家産等利益關系,而這些皇子們要争搶的利益那就更大了,那是天下至尊的寶座,彼此自然更加敵對。

不過,不管前朝後宮衆人如何震驚發酸,但,所有人都明白,七皇子司徒筝甚得帝心,以後要注意着了。

沒有人添堵,洗三禮除了這個不大不小的小插曲外,一切順利,除了甄貴妃以外,所有人也都是替金明帝開心的,至少表面是這樣的。

司徒筝覺得沒意思,幹脆打了個哈欠然後眯起了眼睛要睡了,但因為折騰半天,小肚子已經開始抗議,司徒筝便開始鬧人了。

又因為陳院判已經确定司徒筝并無大礙,只要抹上點兒止痛的藥膏就可以了止痛消腫了(其實不抹藥,過會兒也就消了)金明帝這才将他交給奶嬷嬷帶進皇後的寝宮。

一邊趴在奶娘懷裏吃奶的司徒筝,一邊豎着耳朵聽着皇後身邊的張嬷嬷,喜氣洋洋的将外邊的事情講給周皇後聽,尤其是将甄貴妃的狼狽講的更是活靈活現的。

周皇後抿着參茶并不言語,但是柔和的面孔并不難看出來,她此時的心情很好,一直等張嬷嬷講完了,皇後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嗐,甄妹妹也實在是大意了,聖上交代的事情怎麽能這麽不精心?”

張嬷嬷咧着嘴兒道:“可不是老奴說,貴妃娘娘但凡多用點兒心思在皇上交代的事情上,也不至于在七皇子洗三禮上鬧出這樣的亂子!”

這話說得,多用點兒心思在皇上交代的事情上,那心思都用在哪兒了,也就不言而喻了,這話在場的,除了不通人情世故的司徒筝,那是都心裏明鏡的。

周皇後淡淡地道:“到底還是年輕不經事兒,張嬷嬷,一去傳本宮的懿旨,讓甄貴妃抄寫百遍《靜心咒》,以便修身養性。”

累不累什麽的且不說,單說這人就丢大了,靜心咒?因為什麽靜不下心,這不是明擺着說她天天就為了争寵嗎?

按理說,妃嫔争寵本就天經地義,要不哪來的寵妃一說?但是,人家争寵的可都是年輕的宮妃,而甄貴妃和皇後年紀差不多,早就該到了穩重的年齡,卻仍然跟年輕宮妃那樣一心争寵,可不就叫人看笑話了?

接到皇後懿旨的甄貴妃,險些氣的吐血,卻只能恭恭敬敬領旨,但是,回頭就将屋子砸了個稀巴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