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敬茶
? 文錦繡低眉順眼的跟杭嬷嬷走,兩個丫鬟老老實實的跟在身後,眼睛一點餘光都不敢往外瞟。文錦繡卻恰恰相反,眼睛飛快的往四周睃了一眼。
四周花木扶疏,偶爾可以看見叢叢綠意中透出的粉牆和檐瓦。路上鋪着的是大理石磚,像一條白玉帶彎彎曲曲的落在草原上,溝通王府院落之間;偶爾又幾顆小草從石縫裏鑽出來,倒有幾分野趣。
順王府很大,杭嬷嬷帶着文錦繡走了約一盞茶的時間才走到正房,看見院門上龍飛鳳舞的“德興院”牌匾。
過了二進,就是正房。門口看見杭嬷嬷的小丫鬟早就進去報了信,杭嬷嬷打了正房的簾子,讓文錦繡進去。
文錦繡往裏頭睃了一眼,看見正房的大炕上坐着一個穿姜黃色褙子的少婦端坐在上頭,一個穿茜紅色褙子的女子立在一旁,周圍莺莺燕燕的又圍了一群,估計就是周承寅的小妾了。
文錦繡不由有些忐忑,自己一個小三要見正室,雖然在這個年代十分常見。她沒有一種被捉奸的感覺,因為她和周承寅根本沒有什麽□□可言,反倒有一種見上司的微妙心态。
她低垂着眼睑跨過門檻,在周圍隐晦的目光中走到少婦跟前三步處,行了一禮,“妾身文氏,見過王妃!”
廖氏點了點頭,青杏忙扶了她起來。有小丫鬟端了茶來,文錦繡接了,又走了兩步到廖氏跟前,眼疾手快的小丫鬟馬上在地上放了一個半新不舊的蒲團。
文錦繡卻頓了頓,看了廖氏一眼。
廖氏生的很美。至少比她文錦繡來高出大半截,有着王妃的雍容與貴氣,常年纏綿病榻,非但沒有病恹恹的,反倒有一種病弱之美。
一般正室在小妾入門的時候,都會穿上大紅以示正室的尊嚴和身份之別。她卻只穿了姜黃色素面褙子,暗紅色撒花月華裙,梳着挑心髻,只帶着嵌貓眼石的分心,耳朵上連耳塞都沒有,像仕女圖一般優雅的坐在炕上。
好像只是來見一個許久不見的密友,帶着漫不經心的自然随性。
屋子裏卻響起細細碎碎的議論聲。廖氏旁邊那個穿茜紅色褙子的女人往前走了一步,正要開口說話,眼中焦急的青杏扯了扯文錦繡的衣角,文錦繡回過神來,滿含苦澀的跪在了蒲團上。
“請王妃喝茶!”
廖氏看了穿茜紅色褙子的女人一眼,接過茶喝了一口,把茶杯遞給小丫鬟,卻被那女人快步上前接住了。
文錦繡接過青萍遞給她的一個包袱,垂着頭獻上,“妾身一點心意,手藝粗拙,不成敬意,請王妃笑納。”
Advertisement
紅衣女子這次卻沒有上前,文錦繡的包袱被王妃身邊的丫鬟接了。文錦繡隐隐約約聽見屋裏有人小聲的“嗤”了一聲,她低着頭,裝作什麽都聽不見,恨不得自己縮成一個螞蟻。
情況真複雜…
廖氏說了一句“你有心了”,聲音溫柔,然後身邊的丫鬟遞給文錦繡一個紅漆描金海棠的匣子,文錦繡恭敬的接了,青杏青萍忙扶了文錦繡起來。
杭嬷嬷就把文錦繡帶到紅衣女子面前,“這是我們府裏方姨娘,”文錦繡朝她行了一禮,喊了聲“方姐姐”,從青杏那裏拿了一雙鞋襪給她,“妹妹一點心意,請姐姐收下。”
方姨娘卻只讓身後的丫鬟接了,臉上的笑意并未到達眼底,她拿了一只十分華麗的赤金八寶花簪作為回禮,說的話卻一下把文錦繡放在火上烤。
“文妹妹真是個标志的人兒,一到王府就把我們姐妹比下去了!無怪王爺親自去文家把你接進府來!”用的是“接”,而不是“擡”。
文錦繡立刻感覺到衆多目光不再是隐晦的打探,而是直直的射了過來,有打量、有嫉妒、有不屑、有思索、更有不善。
“接”這個字太過微妙,文錦繡看向廖氏,露出惶恐的神色。廖氏卻把眼光投向方姨娘,聲音一如既往的溫柔“華柳,夠了。”方姨娘有些不甘心的閉了嘴。
杭嬷嬷又帶她到一個穿湖色褙子的女子跟前,介紹道:“這是生了大小姐的陳姨娘,閨名文靜!”陳姨娘生着一雙柳葉眉,倒是有幾分風情。
說起漂亮,廖氏的美是一幅畫,典雅隽永;方華柳的美就像一尊花瓶,精致花哨。美則美矣,卻總會給人一種只可賞玩的感覺,說話的同時帶了兩分刻薄,給人一種輕浮的感覺。而陳文靜只能算清秀,但彎彎的柳葉眉和眉間的輕愁卻讓整個人傳神了起來,一點都不像是有六歲女兒的人。
文錦繡向陳姨娘行禮問好,送上鞋襪,“妾身娘家姓文,姐姐閨名有個文字,想是有緣!”陳氏有些驚愕的看了文錦繡一眼,露出一個柔柔的笑,親自接過鞋襪,給了一雙翡翠手镯做回禮,并不答話。
然後是生了二小姐的馬姨娘,生了三小姐的彭姨娘,還有徐姨娘、江姨娘。一圈下來,文錦繡覺得行禮腰都快斷了。杭嬷嬷才把她帶回廖氏面前。
光姨娘就有六個,加上自己就是七個,是集齊龍珠可以召喚神龍了麽…不會是想湊齊七個姨娘舉行什麽大型祭祀活動詛咒皇帝,然後自己登上皇位走上人生巅峰吧…
文錦繡腦洞大開,不想杭嬷嬷繼續道:“向姨娘懷着身孕,今個兒就沒有來。”文錦繡驚訝,原來自己排第八…卻還是笑道:“改日我親自去看望向姐姐!”
廖氏點了點頭,對文錦繡道:“你的住處安排在了西邊的梨香院,待會讓杭嬷嬷領了你去。”然後端了茶,“今日大家也累了,我就不留大家用午膳了!”
衆人行禮告退,秩序井然的出了正房。
杭嬷嬷領了文錦繡三人,走了約半盞茶的時間,才到了梨香院。梨香院是個二進的小院子,正屋設在第一進,左右帶了兩個稍間,兩個廂房,後罩房還設一個小廚房,不過只用來燒水。因院內種了兩顆梨樹,才起了這個名。如今梨花落盡,樹上結了幾個雞蛋大的青梨子。
正屋十分寬敞,新粉的牆,青碧色帷帳,彩繪承塵,一水兒的黑漆家具。杭嬷嬷道:“因是四月中了,怕文姨娘畏熱,特準備了绡紗帳子,姨娘若是不喜歡,再禀了奴婢換!”
這不是在文家,文錦繡哪敢這麽猖狂,“不用麻煩,妾身很喜歡!”說着向杭嬷嬷福了福,“還請杭嬷嬷代我謝過王妃。”杭嬷嬷連稱“不敢”。
又叫了六個小丫鬟和兩個婆子來,“這是指派給您的小丫鬟和粗使婆子,看您喜歡誰,再升了做二等丫鬟!”文錦繡感謝。
杭嬷嬷看文錦繡露出倦色,想着下轎的時候讓自己等了半刻鐘,便道:“姨娘好好歇着吧!晚上還要服侍王爺!”文錦繡裝作紅了臉,親自給了杭嬷嬷一個荷包,“謝嬷嬷照顧!”
杭嬷嬷笑着說了句“不客氣!”由青杏送着出了梨香院的門。
文錦繡在臨窗的大炕上躺下,只覺得自己要累散了架。吩咐了青萍:“我要先洗個澡,你先安排那些小丫鬟一些事做,剩下的事兒不急!”
青萍應是出去,過了一會子,青杏送杭嬷嬷回來,文錦繡趕緊讓她來給自己捏腿。青杏抿着嘴笑:“小姐适應的倒挺快,不過敬茶的時候吓了奴婢一跳,那方姨娘也是,居然說出那樣的話來…”
文錦繡閉着眼睛比了個“噓”的手勢,青杏不由得閉住了嘴。
“小心隔牆有耳。如今不比我們在文家,有爹娘護着,想幹什麽幹什麽,如今可在後娘家!說話做事都得小心了!”青杏有些慚愧的應了是。
文錦繡才道:“你也得想想事才行,不比文家人口簡單,王府後院心眼子多着呢!”
“方姨娘為什麽敢這麽行事?為什麽見禮的時候生了大小姐的陳姨娘卻排在方姨娘後面?順王接我的事她又怎麽知道?向姨娘雖然懷孕了又不是挪動不得為什麽不來?這些你都要想想。”
青杏就認真想起來,過了一會兒,才道:“難道方姨娘最受寵不成?”
文錦繡睜開眼起身,讓青杏拿了嶄新的墨綠色杭鍛繡花開富貴的迎枕靠着,一一分析給青杏聽:“你想想,今天敬茶方姨娘多次出頭,王妃不怪不說,周圍的人的反應也很平常,只能說明方姨娘在王妃跟前總是這樣,王妃很看重她,在方姨娘說了與王爺有關的事時,王妃才阻止了方姨娘。”
“你想想,阻止方姨娘的時候王妃叫了她什麽?”
青杏恍然大悟,“華柳?這麽親昵,那她是王妃的人了?”
文錦繡搖了搖頭,“不一定。”
“哪有正室待小妾這麽親近的,方姨娘看起來進府也挺久了,雖然姨娘中排位是第一,可遠沒有生了孩子的姨娘有依靠,上位快,要倒起來更快,所以王妃才由着她上竄下跳。”
青杏明了,“那麽生了孩子的姨娘也必定會不滿。”
文錦繡欣慰,“再歷練歷練可以出師了!”又有些傷感,“青杏,你以後會後悔麽?”
青杏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奴婢跟着小姐是仔細思慮過得,現在不後悔,以後的事奴婢不知道。”
看着青杏一反以往的機靈,憨厚老實的樣子,文錦繡笑了笑,弄亂了她的頭發,“以前可不見你這麽實誠,現在要叫姨娘了!”
青杏就叫了一聲“姨娘”。文錦繡面色怪異,心想我沒你這麽大外甥女,可到底沒說不是,含含糊糊的應了。
青萍帶了粗使婆子擡了水進來,青杏主動上前打賞了一人一個四分的銀锞子,那些個婆子喜笑顏開,青杏就服侍文錦繡去沐浴。又有廚房派了嬷嬷親自送了飯菜來,青萍接了,給了一個自己做的荷包,卻發現那嬷嬷的眼神不住往內室跑,青萍只好親自送了出去。
文錦繡久違的躺在木浴桶裏洗澡,只覺得硌得慌,想着家裏光滑舒适的浴缸,還是文大老爺跑了嘉興親自訂了運回京城的,只恨沒有帶過來。
沐浴完整個人精神了些,暈轎的不适也退了些,看着廚房嬷嬷送過來的大魚大肉,文錦繡實在沒什麽胃口,讓青杏青萍吃了,又讓她們去了解王府的規矩。
文錦繡進了內室,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