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天臨國每天都會下大雪, 朝廷都會做好防治雪災的工作, 百姓們都已經見怪不怪, 只是近日連下幾天大雪, 這山河省地處天臨最北邊, 也是偏僻的地界,因為過于靠北,連下了一個月的大雪。

最後, 因為這雪災,許多糧倉被壓垮, 許多百姓們屯着的糧食也告急,更有房屋被大雪壓垮,為了讨口飯吃, 生存下去,百姓們開始背井離鄉。

而盛京城作為天臨國的首都,接受了大部分山河省的災民,在這盛京城的一角落聚集着,而這裏, 就是盛京城裏的貧民區。

“行行好吧大人,給點吃的。”

“大人, 我孩子已經有三天沒有吃飯了。”

“這位好心人, 你還缺不缺家裏的下人,我手腳特別的勤快……”

從顧棠的馬車駛進這片區域開始,就能夠聽到從外面傳來的聲音,在街道兩旁, 或坐,或站,或躺,聚集了很多臉色蠟黃,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的災民,他們每每看到有馬車和穿着打扮還不錯的人路過,就會上前去乞讨,被拒絕也不放棄,等到下一個馬車駛過,還是會第一個沖上去,圍在馬車周邊。

當然,他們也是會看菜下碟,就比如像是馬車周邊有侍衛的,瞧着兇神惡煞,不好惹的存在,就不會湊過去,而是遠遠的在一邊,祈求得到幫助或者是一些食物。

這次,顧棠出門,自然是帶了侍衛跟着,一個個高大魁梧,腰間挎着大刀,往那裏一站,其他人都只能看着,瞧着,不敢太靠近。

他們是要讨吃的,但是,他們也是要命的。

“唉,也不知道山河那邊的雪什麽時候能夠停歇。”

顧棠從馬車邊的窗口向外面看去,不禁有些感慨道,那些災民臉上的神情十分麻木,只有在有人或者是馬車經過時,才會露出些波動,等到人或馬車離開就會散開,在旁邊等待着下一波經過的人,就為了那一點點活下去的希望。

他們露在外面肌膚,大多是長着凍瘡,留着膿,眼睛牢牢盯着顧棠的馬車,閃爍着渴望的神情。

“我們的幾個作坊裏招工的人,都滿了?”

顧棠在這邊,不關有施粥的棚子,還有幾個小作坊,只招那些找不到工作的老弱病殘,給他們一口飯吃,讓他們養家糊口,但是這樣的作坊往往代表着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

“主子,那幾個作坊這次也擴招了些,但是确實是收容不下了。”

Advertisement

茉莉處理着外面的事務,記憶力好,回想了下,就把那幾個染布、制醬料的小作坊情況彙報出來,他們這些小作坊也不是抱着盈利的目的,賺取的銀錢正好維持着這些作坊的運轉,剩下的全都投入到粥棚中。

這次擴招已經是超負荷,要是在收留着,那就容易造成之前完整的運轉體系崩潰。

“好。”

顧棠點點頭,心裏開始籌劃着,要不要再開幾個作坊,在招些災民過來,能幫助幾個是幾個,盡些自己的綿薄之力。

都說天塌了,有高個頂着,朝廷已經開始赈災,最多明天,就能夠騰出時間,派出人來整頓這些災民來,她這麽做,但求問心無愧。

“主子,到了。”

馬車停了,顧棠把鬥篷的兜帽戴好,遮住自己大半張臉蛋,只微微露出精致的下巴,還是由玉蘭打着傘,茉莉扶着她,主仆三人下了馬車。

粥棚前排滿了人,那熱騰騰的粥在這寒冷的天氣冷得很快,所以粥棚就修葺了竈臺,把鍋放在上面煮着,保持着溫度。

“謝謝,謝謝。”

“你們可真是活菩薩啊,謝謝你們救了我們一家老小的命。”

“老人家,你不用管跪下,快起來。”

打到粥的災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端着碗,有不顧粥剛剛出鍋燙嘴,往旁邊找了空地,就蹲下狼吞虎咽,還有位老人家太激動,居然跪下向着施粥的人道謝,還是旁邊立着的侍衛過來,扶着那老人家,去了旁邊,才控制住了局面,讓施粥得以繼續。

粥棚前面排着的隊伍很長,長得一下子,居然有些許看不到底,都快排到另外一條街去了。

“這人有這麽多,可有不守規矩的?”

顧棠沒有太靠近,說着話,詢問着旁邊被叫過來的,之前被她提拔的,依舊圍着圍裙的中年婦女,天氣太過于寒冷,她呼出的氣都在空中成了霧。

“回主子,”相比較上次,這名婦人因為沒管好自己的嘴巴,許是被她家那口子說教後,有模有樣地行了一禮,才開口說話,但是這一開口,還是顯示出她爽利的性子,“您手底下的這些侍衛可真是一個頂倆,那些鬧事兒的還沒來得及煽動幾句,就被抓起來,送到府衙去了。”

“這幾日,災民混進來不少渾水摸魚的,長得一個個胖乎乎的,以為塗了點煤灰,就可以瞞得過我的眼睛…哎呦,瞧我這嘴,就是管不住……”

婦人說着說着,看到茉莉姑娘瞪過來的眼神,聲音越說約輕,默默地住了嘴。

顧棠這些日子過得舒心,脾氣也好上了許多,看看周圍還算整潔的街道和自家那排得老長的隊伍,和顏悅色地說道:“這些日子,你多照看些,別讓人鑽了什麽空子,米用完了,盡管上報,還有,會有大夫過來,你……”

“是。”

婦人點點頭,認真記下顧棠說的每一句話,務必要把主子吩咐下來的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顧棠決定做一件事情,是一定會做到底,比如堅持了這麽多年的施粥棚,又比如把林瑾拐到手,再比如,在幫助靜書縣主的事情上,不看看別的,就關是看靜書縣主付出的東西,就值得顧棠出手幫一幫。

而眼下這個做善事的好事兒,可不能夠放過,正好拉着靜書一起。

顧棠早早就傳了口信過去,讓靜書也緊着,開始了她的赈災步伐,就搭在顧家這個粥棚隔一條街的地方,學着顧棠這邊,也是安排了侍衛在旁邊盯着,幾天下來,就井井有條的。

可不止這些,和顧棠不想張揚不同,靜書縣主可不僅僅是自己做,還拉了不少同好,閨中密友,然後你拉我,我拉她的,不知不覺間,就拉了一大幫子的人,也幸好靜書縣主能力還算不錯,這麽有模有樣地組建了一個團隊,也管理得得心應手,聲勢浩大地開始了引人注目的赈災活動。

這個組織,一點點擴大,輻射到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吸引到了上頭的注意。

而耀明帝看到這些貴族子弟們沒有鬧什麽幺蛾子,尤其是對出面牽線搭橋的靜書縣主,心底很是滿意,在朝堂上還稍微提及,口氣裏透露着贊許的口吻。

本來只是湊個熱鬧,參與進來,随便玩玩的纨绔子弟突然發現,那天,他們又一次淩晨從煙花柳巷裏喝得酩酊大醉,偷偷回到家裏被父母發現後,不僅沒有挨批,還被笑臉相迎,這反常的樣子,他們吓了一大跳,還以為出了什麽事情。

一打聽,才知道是他們随手投了點錢,小打小鬧的那個赈災組織居然被陛下當一個典型,順嘴提了一句,家裏人才會這麽一反常态。

當纨绔的,這麽多年被家裏人念叨着,在外人眼裏,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存在,現在猛然之間,大家對他的态度發生了這麽大的轉變,既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又讓他們頭腦一熱,反正口袋裏有錢,就又大手筆的投入資金,讓總攬大局的靜書縣主也是十分的意外。

有了充足的資金,靜書縣主是放開了手腳,全身心的投入到這赈災的事情中,時間一久,看着那些得到幫助人對着她的感激,看着他們本來麻木的臉上重新綻放希望,靜書縣主好像明白,她做得事情,是有意義的。

本來是懷抱着別有目的靜書縣主也真正開始把這件事情放在心頭上,她也好像懂得了,為什麽,雲安郡主,會默默地做這些事情。

雲安郡主:不,你想多了。

這連陛下口贊同,其他人自然也是跟着上面的方向,在這裏搭了不少的施粥棚子,表明自己也是個愛國愛民的,至于他們的目的,也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再加上耀明帝很快頒布了救助的指令,派往官員,前去山河省赈災,安撫民心。

眼見着馬上就要開春,那位遞送了一份讓耀明帝滿意赈災方案的官員也是收拾行囊,告別家中才新婚不到一個月的嬌妻,依依不舍地奔赴山河省。

“女兒,你瞧瞧你最近都瘦了,快嘗嘗你最愛的糖醋裏脊。”

顧海拿着筷子,說着,給顧棠夾了塊糖醋裏脊,一臉的慈愛,但是不知道為什麽,那笑容的背後,帶着些許的心虛,不是很敢直視顧棠。

顧棠幽幽地看了眼顧海,對自己往日最愛的食物也失去了熱情和食欲,“爹爹,你是不是故意的?”

不然,這麽就讓林瑾得了耀明帝的青眼,幫助她的相公在陛下那兒出頭,還獻出了那一份奏章,她還給出了不少的建議,結果,就把自己的夫君送到山河省去。

顧海是誰,是曾經年輕時就力壓着盛京所有才子,拿下狀元,讓那時的其他人在他的面前,都是黯淡無光的存在,在離開顧家後,更是憑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現在的地位,在朝堂上呼風喚雨。

這般的人物,他怎麽可能會因為嫉妒女婿奪得了女兒的全部注意,而做出這樣事情的人呢?

“這機會就在眼前,爹爹不是想幫林瑾一把?”

作者有話要說:  解釋一下,因為我找了一份暑假兼職,每天都累得不行,一回來就只想癱在床上,就鴿了這麽久,只有周日是可以稍微休息的,所以這個月,七月的更新是做不到日更,在這裏,和大家說一聲,不好意思。能更新的,我就盡量更新,晚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