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鄭旺妖言案
其實宮女鄭金蓮是正德帝太子的謠言當年在京城穿得沸沸揚揚, 甚至為此死了好些人,這正是赫赫有名的“鄭旺妖言案“。
東廠和錦衣衛用雷霆手段平息了謠言, 導致現在無人敢明目張膽的談論此事。
沐朝夕一來當時還沒有出生,二來他從南京來,孤陋寡聞,因而不知情。
話說武成中衛裏有一位軍餘, 叫做鄭旺。
明朝軍人基本都是職業軍人,納為軍籍,世世代代都是軍人, 有家族淵源。
而軍餘就是沒有軍籍的軍人,也就是臨時工, 朝廷需要時臨時招募一批市井閑漢充軍,不需要随時可以解雇。
總之,軍餘就是沒有編制的軍人。
因沒有保障,所以軍餘是軍隊的最底層, 實在混不下去才會幹這個。
鄭旺就是一個市井小流氓,當了軍餘後, 依然花天酒地, 不務正業,有錢時打牌, 無錢時打老婆。
俸祿不夠花,家境貧困, 可惜這種爛泥坑般的家庭,居然生出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秀蓮花, 他有個女兒,從小視為賠錢貨,所以連名字都懶得取,只有一個小名,簡單粗暴就叫做“女兒”。
因她是鄭旺之女,周圍街坊鄰居都叫她旺女兒,時間一長,也有人叫王女兒的,反正叫什麽都所謂,貧困人家的女兒,就像街角的狗尾巴草,野蠻生長,名字無所謂。
可是旺女兒長到十二歲,出落得十分美麗,狗尾巴草成了池塘睡蓮花,含苞待放。
鄭旺狼心狗肺,把女兒當成搖錢樹,起初是要賣到青樓妓館的——上回說過,城中城大興宛平兩個縣的風俗業是四大支柱産業之一。
鄭旺媳婦是懦弱的婦人,她怕女兒落到煙花之地,幹脆搶先把女兒賣到了東寧伯府當丫鬟!
東寧伯是勳貴之家,當丫鬟的待遇比尋常人家小姐的生活都要好些,旺女兒模樣好,女紅好,品行不錯,性格溫順,逆來順受,被伯府看中,三十兩銀子買了進去。
鄭旺領着青樓鸨母去家裏領人,這才發現女兒不見了,鄭旺媳婦顫抖着拿出三十兩身價銀子,“我是她娘,我做主把她賣到東寧伯府當丫鬟了。”
Advertisement
啪!
鄭旺一個嘴巴子把妻子打翻在地:“愚蠢的婦人!三十兩銀子就把女兒賣了!人家這邊要出二百兩銀子!我要你這愚婦有何用!”
東寧伯是伯爵,鄭旺惹不起,不敢去伯府鬧事要女兒,所以鄭旺媳婦會把女兒賣到那裏。
為了保護女兒,懦弱一生的母親已經盡力了。
得知獵物被東寧伯府搶走了,青樓鸨母無可奈何,甩臉子走了。
失去搖錢樹的鄭旺開始打老婆出氣,從白天打到黑夜,夜晚興起還想打一回,發現老婆躺在地上,身體已經涼了。
丈夫打死妻子,娘家人若不去衙門檢舉,官府是懶得追究的,鄭旺拿着三十兩銀子取了個十六歲的新老婆。
過了幾年,鄭家越發窮了,鄭旺又打起了女兒的主意,心想女兒生的好看,是個男人就會心動,想必東寧伯府的老爺少爺們眼睛都不瞎,說不定納了女兒為妾,起碼掙一個通房大丫頭吧?
那我不就是伯府的親家了?
若女兒生了兒子,将來東寧伯府的錢不都是我的?
鄭旺盯住了東寧伯府,和伯府最下等的仆從打交道,打聽女兒混得如何。
鼠有鼠道,鄭旺得知女兒進了東寧伯府之後,學習規矩,最後被伯父小姐看中,去了書房侍奉筆墨,小姐賜名金蓮。
就這樣,旺女兒成了鄭金蓮。
再之後,不知為何,東寧伯府将鄭金蓮作為禮物,送到了沈通政的府邸。
大明通政司是情報機構,錦衣衛是搞大案子,通政司則是事情無論巨細,類似糧食和蔬菜的價格等,皆報給皇上知曉,倘若民間有什麽案子,或者百姓要舉報官員,皆可以通過通政司。
所以,通政司是直達聖聽的部門,東寧伯府都忌憚通政司。
至于為何将家裏美婢送給通政司通政使沈大人的家,傳達消息的人也不知道。
鄭旺于是盯上了沈通政府邸,打聽之後,得知沈通政将鄭金蓮送入了宮廷!
發達了!
鄭旺心想,傳說皇宮裏馬桶都是金子做的,女兒在宮裏當差事,我要她偷個金馬桶出來,以還給我這個當父親的養育之恩,不過分吧?
鄭旺是個善于鑽營之人,否則他一個飯桶不會在軍裏混了這麽多年軍餘還沒有被裁掉。
鄭旺把破家全部典當了,連不到二十出頭的老婆也賣了換錢,湊了一筆錢,夥同兩個酒肉朋友——錦衣衛舍餘(舍餘也是臨時工)妥剛和妥洪兩個兄弟,走了一個在乾清宮當內使的底層宦官劉山的路子。
劉山雖然官職低微,內使只有九品,連太監都算不上,但是劉山在乾清宮是效力于禦前的,經常見到弘治帝和張皇後。
弘治帝一生只有張皇後一人,六宮無妃。
劉山得了銀子,問:“你女兒叫什麽名字?”
鄭旺說道:“鄭金蓮。”
劉山:“宮裏叫金蓮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仔細一點,體貌特征什麽的說清楚。”
鄭旺說道:“我女兒命大,小時候出痘,燒了七天七夜,活下來了,右邊肋骨下有一片出痘的疤痕。還有,我有一回喝多了,提茶壺的時候不小心,潑在她的背脊上,背上留下燙傷的疤痕。”
過了幾日,劉山帶來好消息:鄭金蓮居然在張皇後跟前當差了!皇後很喜歡她。
鄭旺狂喜萬分,寫了一封聲淚俱下的悔過信,并托付劉山捎帶一些家鄉土物吃食等物給女兒。
又過了幾天,劉山從宮裏帶出來一些布匹、衣服、靴子,說是鄭金蓮回贈給父親的。
一來二去,父女通過劉山重新走動起來了。
張皇後生下嫡子朱厚照,并且不到一歲就封了太子。
但是劉山卻對鄭旺說,太子朱厚照其實你女兒生的,記在張皇後名下而已。
鄭旺起初不信:弘治帝六宮無妃,只守着張皇後一人,張家得以雞犬升天,兩個弟弟張鶴齡和張延齡都封了侯爵,風光無限。
此事人盡皆知,世人無不贊揚弘治帝專情,一人一世一雙人。
劉山說道:“皇上因前朝萬貴妃之禍,最厭惡寵妃姬妾,但是張皇後生的長子夭折,遲遲沒有懷孕,為了子嗣,張皇後就把金蓮推到龍塌上,借腹生子。”
“皇上擔心金蓮得子便猖狂,重複萬貴妃之禍,于是沒有給金蓮任何名分,對外也只說是張皇後生的。”
按照劉山的說法,弘治帝和張皇後想要帝後一人一世一雙人的名聲,也想要兒子,于是把溫順懦弱聽話的金蓮當成了生育工具,借腹生子。
劉山叮囑鄭旺,此事是宮廷絕密,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千萬不要對外張揚。
我是太子的姥爺了!
鄭旺狂喜,他那裏記得劉山的囑咐?立刻發瘋似的逢人就說太子是他外孫。
由于帝後多年不育(不是不孕,張皇後懷過,也生過,但是都夭折了),借腹生子也很正常,畢竟無論太子生母是誰,張皇後都是他的嫡母,他只有一個母親。
人們紛紛給鄭旺錢財奴婢,讨好他,就連皇室齊驸馬家的兒子也聽信謠言,送了鄭旺一張豹子皮、一副鑲嵌寶石的馬鞍,以及一套羅紗衣。
為什麽送禮的物品那麽清楚?
因為鄭旺得志便猖狂,送禮的人太多了,他覺得将來等太子長大或者登基了,一定要給這些人封官,他這個當姥爺的才體面呢,所以,無論什麽人送禮,送了什麽禮,他都偷偷記在本子裏,編了一部書,叫做《聚寶歷》!
送禮的人并不知道鄭旺會傻成這樣,反正後來這事滿城風雨,弘治帝下令東廠徹查此事時,東廠從鄭旺那裏翻出的《聚寶歷》足足記載了六百多個人!
東廠将劉山,鄭旺,以及錦衣衛兩個臨時工妥剛和妥洪等人抓捕歸案,由弘治帝親自審問。
鄭旺大呼冤枉,反複說自己女兒是太子生母。
張皇後把鄭金蓮送到東廠,當場脫衣驗身,結果肋骨下并沒有出痘過的疤痕,脊背也沒有開水燙過的疤痕。
鄭旺說這個鄭金蓮是假的,根本不是他女兒。
鄭金蓮大哭,說父親收錢的時候認她這個女兒,如今下了大獄,就不忍她了,又道她十二歲時就被賣到東寧伯府當丫鬟,如今十來年過去,她的相貌已經不複昨日的黃毛丫頭,故父親不認識她。
鄭旺破口大罵:“呸!冒牌貨!我生的女兒,化成灰都認得!”
這就是明朝著名的“鄭旺妖言案”,關系到正德帝的身世。
最後主犯鄭旺、宦官劉山、兩個錦衣衛臨時工妥剛和妥洪以妖言惑衆的罪名判了死刑,其中,劉山死的最慘,是淩遲處死,活活剮了一千刀之後才砍頭。
其他傳謠的、送禮的從犯也都判了杖刑和發配邊關等徒刑。
由于弘治帝早年被萬貴妃迫害的原因,他大體是個善良心軟的帝王,從他死後谥號為“孝”,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可是對于“鄭旺妖言案”,弘治帝突然用了雷霆手段和淩遲等重刑,尤其是劉山被割了一千刀還沒有死的慘狀,當天圍觀行刑的群衆紛紛膽寒,從此對“鄭旺妖言案”三緘其口,不敢再公開談論了。
這也是為何死了好些人,沐朝夕卻從未聽過此事的原因。
但是,嘉靖帝登基之後,陸炳掌控錦衣衛,許多塵封已久的案子和卷宗得以解密,陸炳手上甚至有鄭旺寫的《聚寶歷》賬本。
因關系到先帝身世,陸炳對此印象頗深,所以沐朝夕一提到“金蓮”二字,他就立刻能想到“鄭金蓮”。
沐朝夕覺得疑點重重:“白術一個女醫,和鄭金蓮是什麽關系?”
陸炳興奮的搓手,“白術忠心正德皇帝,她在後宮十年,敢扇正德帝耳光,可見正德帝對她是十分縱容的,或許正德帝和她提過身世機密鄭金蓮,或許真就是他的生母,白術就替他祭祀鄭金蓮,所以祭文裏會有‘金蓮’二字。”
陸炳越說越是相信,“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一般人選擇效忠新帝——你看麥家父子變的多快,就連夏皇後昨晚也敢找借口把張太後安插甘露殿的耳目趕出宮了,這分明是向皇上示好的意思。”
“可是只有白術一人除外,白術懷疑正德帝的死亡是有人故意謀害,居然敢冒着殺頭的風險,偷盜龍體尋找真相,為此,還和十年夫妻麥廠花和離,是什麽讓她奮不顧身,尋找真相?可見白術和正德帝的關系不一般啊。”
陸炳覺得白術去鹹安宮祭祀,是從側面證明正德帝是宮女鄭金蓮所生的秘聞。
沐朝夕還是雲裏霧裏,問道:“鄭旺妖言案之後,那個鄭金蓮去了那裏?”
陸炳說道:“她惹了天大的禍事,但是一切都因她貪得無厭的父親所起,張皇後——也就是現在的張太後網開一面,賜了一些金銀,放她放出宮了,從此杳無音訊。”
沐朝夕又問:“鄭旺被砍頭,鄭金蓮沒去收屍嗎?”
“卷宗上沒有記載,但是——”陸炳說道:“鄭旺雖然判了死刑,但是沒有像其餘主犯一樣立刻執行,而是關押在監獄裏,關了十來年,直到正德皇帝登基,大赦天下,鄭旺也獲赦出獄了,可是貪婪的人永遠不知道滿足……”
鄭旺出獄之後,不僅不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他不知怎麽找到了一個同鄉,叫做王玺,也不知怎麽就在皇宮層層把守之下,居然潛入進了東安門,并且大聲高呼當今國母鄭金蓮被張太後借腹生子,幽禁宮廷多年,實乃當今聖上正德皇帝的親生母親!
鄭旺大聲嘶吼,他要見皇帝!他要見女兒鄭金蓮!他要揭穿張太後的謊言!他女兒金蓮應該封聖母皇太後、他是皇帝的親姥爺等等。
當時執掌東廠的還是臭名昭著的八虎之首,太監劉瑾。那時候的麥廠花還在司禮監內書堂讀書呢。
正德帝命令東廠徹查此事,劉瑾将鄭旺和王玺逮捕,嚴刑逼供,發到刑部,刑部按上一個妖言惑衆的罪名,判了兩人斬首。
沐朝夕恍然大悟:“原來鄭旺是劉瑾弄死的。”
“不不不。”陸炳疊聲道:“不是,是正德帝下令弄死的,大明所有死刑犯最後都交給皇上朱筆禦批,一般一批需要執行死刑的卷宗裏,除非罪大惡極,為顯示皇恩浩蕩,一般不會全部批準執行死刑,而是挑幾個剩下,等下一年再批。”
“鄭旺和王玺當年就執行死刑,肯定是正德帝讀過卷宗之後用朱筆提的批準死刑。弘治帝只是判了死刑,一直拖着沒有執行,但是正德帝剛剛登基,就立刻執行了鄭旺的死刑,這說明什麽?”
沐朝夕聽懂了陸炳的興奮:“正德帝心虛,他怕真相洩露,所以殺了親姥爺鄭旺,以絕後患。”
作者有話要說:鄭旺妖言案是明朝著名的奇案,并非舟瞎編的哈,本章關于此案的描述基本和歷史差不多,細節處有所改動。
離真相只有一步之遙了各位!許多讀者已經猜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