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這兩人,一位是穿青色長袍的俊挺少年,一位是着黃色衫裙的婀娜少女。只是由于天色已暗,那兩人又背着門上燈籠的光亮,有些看不真切面容。
“阿嬈!”那少女看崔嬈只直愣愣地看着自己,并未說話,忙出了聲,“你不認得我了?”
崔嬈怔了怔。這聲音,聽着有些陌生,卻又感覺很熟悉,她有些不敢确定,半晌才猶豫着說道:“妙姐姐?”
少女一聽,連忙點着頭,然後飛快地跑了過來,将崔嬈緊緊抱住:“阿嬈,太好了,你還記得我。你們走了這幾年,我可想你們了。”
見果然是崔妙,崔嬈心裏一陣狂喜,張開雙臂,回抱着崔妙,眼眶不由得濕了起來,哽咽道:“我也很想你們的。”
“現在好啦!”崔妙放開崔嬈,拭淚笑道,“你們這便要回建安了。以後,我們又能日日見面了。”
“是啊,我們以後便可日日相見了。”崔嬈也笑着應道,“對了,妙姐姐是何時來的?”
“就在你離家去九雲山那日。”崔妙回答道,“大哥本就要來接你們返回建安,爹爹便叫他順便回鄉來過中元節,讓大哥一同到祠堂祭祖。我求了祖母,便與大哥一直返鄉來接你們。”
“大哥也來了?”崔嬈問道。
“是啊!”崔妙回身指了指與自己同來的少年,笑道,“那不是嗎?”
崔嬈仰着頭,對着崔植叫道:“大哥。”
“阿嬈。”崔植走上前來,仔細瞧了瞧崔嬈,他眼中流露出掩飾不住的自豪之感,“三年不見,沒想到我家阿嬈出落得如此俊俏。這要是回到建安,來上門提親的冰人,怕是要将門檻踏破了。”
聽崔植這麽一說,崔嬈臉一紅,嗔道:“大哥取笑我呢。”
崔植嘿嘿笑道:“大哥有沒有亂說,等阿嬈回京便知。”
“阿嬈,別聽大哥的!”崔妙上前挽了崔嬈的手,瞪了崔植一眼,說道,“你不知道,他們玩在一起那幾個,全都是登徒浪子!”
崔植聽妹妹如此說,愣了一下,問道:“我們怎麽是登徒浪子了?”
Advertisement
崔妙冷哼一聲,說道:“你們以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女兒家聚會,每回你們都跑來湊熱鬧,還不是來看哪家的姑娘長得好。”
“我有嗎?”崔植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阿妙莫不是記錯了?”
“沒有?”崔妙睨了他一眼,說道:“與你玩得好那幾個人,哪回不是這樣?”
崔植似笑非笑地看了崔妙一眼,問道:“謝家三郎也與我玩得好,難道他也是?”
突然聽到有人說起謝浔,崔嬈不由得一怔。
“謝三郎才與你們不一樣呢!”崔妙不服氣地瞪着崔植,“哪次女兒家聚會,謝三郎跑來湊過熱鬧?還不是你和謝滄、王玄、瘐熙幾個每次都來。看見哪家姑娘漂亮,便湊上前去與人家搭話。那模樣,口水都滴到腳背上了。”
聽崔妙這麽損崔植,崔嬈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崔植則一臉不自然地咳嗽了幾聲,說道:“阿妙,大哥也沒你說的如此不堪吧?難道在阿妙心裏,便只有那謝三郎才是好的?”
崔妙哼了哼,說道:“三郎身正人直,風姿高潔,自然非你等可比。”
“好,謝三郎高尚,你大哥便猥瑣!”崔植撇了撇嘴,說道:“只是不知道是誰,叫我這猥瑣之人,把謝浔引到湖邊來,自己躲到繡樓上偷偷看他。”
聽崔植這麽一說,崔妙臉一紅,跺腳叫道:“大哥,你好讨厭。”
聽到崔植、崔妙兩兄妹的對話在,崔嬈心中有些詫異。為何崔妙要見謝浔,需要如此大費周章?
想到這裏,崔嬈便問道:“妙姐姐很少見到謝浔嗎?”
“不少很少,是根本見不到!你離開之後,我便只見過那一次。”說到這裏,崔妙俯過身來,咬着崔嬈的耳朵,小聲地說道,“阿嬈,謝三郎如今的聲名可是越來越盛了,所謂女子見之,莫不傾心。待你回到建安便知曉了。”
此時,崔妙的臉上染着淡淡的紅暈,雙眼閃爍着異樣的光芒。
“是嗎?”崔嬈一怔,然後淡然地笑了笑。
見到他,就是再傾心又能怎樣?清雪始終只有一個。能得他心的,也只有那一人。
只是,她有些不解的是,前世在建安守孝期間,自己常有機會見到謝浔的。而當時崔妙多與自己一道,也能時常與謝浔見面。為何這一世,她在三年中,竟然只見過謝浔一面,還是托大哥幫忙才能相見?這中間,可是又有了其他的變故?
桓氏見三兄妹一見面便說過不停,忙招呼道:“阿嬈,你別再纏着阿植和阿妙了。有話回屋再說吧。”
“好。”崔嬈點了點頭,忙拉着崔妙往屋內走去。
兩年多未見,崔嬈此時見到崔妙,心中極其歡喜,本想拉着她到自己閨房裏細細說話,不過想到崔植也在,就算是自己的哥哥,也要避點嫌的,于是便去了花廳。
崔植與桓氏也一起進了廳來。
四人在廳中坐好後,桓氏便對着崔嬈說道:“原以為你過了晌午便會回來,阿妙用了中食後,便一直在門邊等着你歸來。哪知你現在才回來,讓阿妙等了許久。”
崔嬈看了看崔妙,赧然道:“阿嬈失禮,讓妙姐姐久等了。本來是應該過了晌午便能回來的,只是路上遇了些事情,耽擱了行程。”
“哦?是什麽事?”桓氏擡眉問道。
崔嬈一怔,有些猶豫要不要跟母親說實話。但又想到宋錄肯定要将此事禀報給崔韌的,瞞也瞞不住,便簡單地将路遇趙斐,并将他送往林家中的事說了說。當然,她并沒有告訴母親趙斐的真實身份。
桓氏聽了,面色一驚,叫道:“什麽?阿嬈,你膽子居然這麽大,敢讓陌生男子上你的馬車?”
崔嬈見母親有些生氣,心裏一怯,嗫嚅道:“母親不必擔心,他受傷昏迷了,根本不能動的,不會對女兒做出越軌之事的。”何況,上輩子送上門去,人家都沒動她一下的。
“再不能動,他也是男子啊,傳出去不僅會對你聲名有損,還會連累崔氏一族女子的名聲,看你如何對得住崔氏族人?”桓氏厲聲道,“再說了,他身上受的既是刀傷,多是被仇家追殺所致。萬一他的仇家追了上來,你如何辦?”
“他們都不知道我的身份,我還将馬車上的徽記遮了起一的。”崔嬈心虛地說道,“而且,有宋錄保護我,不會有事的。”
桓氏道:“宋錄再勇猛,也是一人。萬一對方來的是十人,二十人,你們又該如何辦?”
聽母親如此說,崔嬈讨好地笑了笑:“這不沒什麽事嗎?”
“那是你運氣好!”桓氏狠狠地瞪着崔嬈,“要是有什麽事,娘還能不能再見到你,都是兩說!”
崔嬈見母親氣更大了,忙低下頭,不再回嘴。
崔妙悄悄地捏了捏她的手,安慰着她。
“翠晴跟在你身邊,也沒勸你嗎?”桓氏又問道。
崔嬈一聽,扯到翠晴身上,忙替翠晴開脫道:“女兒是主子,翠晴哪管得到我呀!”
“主子不知分寸,下人也要勸的!”桓氏說道,“這翠晴畢竟年紀小了,分不清事情輕重。以後你若要再出門,便帶提香。翠晴以後就在你房裏服侍。”
崔嬈一聽,母親雖不讓翠晴與自己一起出門,但也沒将她從自己調開,便點頭應了下來。
接下來的一個來月,崔植忙着在族中各戶拜訪探望,聯絡感情。而桓氏便帶着崔妙、崔嬈姐妹倆收拾着東西,為返回建安做着準備。
崔韌之妻吳氏有空也過來幫忙。她看着幫着桓氏忙前忙後的崔妙、崔妙兩姐妹,心中是豔羨不已,對着桓氏說道:“阿妙、阿嬈又能幹,長得又好,都是百裏挑一的好女子呀!可惜我只生了三個小子,未得一個閨女。若是我有個閨女也能像阿妙、阿嬈這般,便好了。”吳氏言談之間,不無遺憾。
桓氏擡起眼,看了在那邊忙前忙後的小姐妹,嘴角泛起一個微笑:“阿嬈、阿妙都是聽話的孩子,有她們陪在身邊,我也覺得很是省事呢。”
崔嬈似乎感覺到了母親和嬸娘的目光,擡起臉來,望着桓氏和吳氏,嫣然一笑。
在她的身旁的桌上,放了一盆正嬌豔綻放着的朱槿牡丹。而崔嬈這一笑,讓吳氏覺得那朱槿牡丹也生生失了顏色,看得她都不由得一呆。
半晌,吳氏回過神來,對着桓氏問道:“嫂嫂,你們回到建安,差不多阿嬈也快及笄了吧?”
“可不是嘛。”桓氏笑了笑,“這丫頭也長大了,女大不中留啊!”說着,桓氏輕輕嘆了一口氣。
吳氏笑道:“阿嬈乃清河崔氏的嫡女,長得又如此好,定能覓得一個才貌雙全的佳婿。”
桓氏淡笑道:“我也不求她能嫁個大富大貴之家,只求她嫁過去,家庭和順,夫妻恩愛便是。”
吳氏點頭道:“是啊,我們做父母的,也只有這點期望。”
桓氏擡眼看着女兒,想到女兒及笄之後,便要開始說親了,心中不由得一陣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