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舒坦
這是所謂“才女”最後的聲名了。
寫完這一首,宋儀便很清楚明白地知道,這也是最後一首了。
她淡淡擱筆,眉頭卻是微微擰緊。
也不知是何情由,宋儀盯着這四行詩,忽有些恍惚。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宋儀沒不惜金縷衣,卻有“少年時”,可這“少年時”又能做什麽?如今一切,不過是渾渾噩噩度日,叫她自己說出來,也不見得有幾分味道。
更莫言什麽有花堪折,于宋儀而言,無花自不須折。
詩是真好詩。
她忽然搖頭笑了笑,寫完這一首詩也不知對自己眼下的日子生出幾多厭惡來,于是朝着諸葛先生一禮,便轉身朝着外面去。
翰墨閣中墨香氤氲,而宋儀真正在此度過的日子不過僅有小半年。
浮生若夢,兩載不過一場空。
她那般豆蔻年華,全都在一場大夢之中,被人偷走,烙上了旁人的印子。這翰墨閣之中不曾有她多少墨跡,她也不曾在此熟讀什麽詩詞文章,沒學來蓋世才華……
于她而言,今日的确是走個過場。
閣中人眼見着宋儀寫完轉身就走,多少有些不明白。
趙姑娘也是怔然片刻,回過神時已瞧見宋儀走到了門口,心念一轉,便是一聲冷笑:“寫得這樣快,走得還這般無禮,怕不知寫出什麽不能見人的東西來!才盡也不是多丢人的事,宋五姑娘何必走得這樣急?”
原本已到了門口處的宋儀,忽然立住了腳。
她忽然覺得趙姑娘是個妙人,于是莞爾道:“趙姑娘此言甚好。宋儀自覺日後所作種種再不能越過今日,更覺詩詞文章若為名利而生,縱使千萬般高妙,也不過落了下乘。若今日月明風清,花團錦簇,玩樂不知歸處之時作了此詩,便是詩中妙境。可宋儀今日作此詩,不過為搏一個‘才女’名聲。如此行徑,本是辱我詩詞,毀我文章,漫說不曾驚才絕豔,縱使孤篇橫絕,也不可為大家。”
所有人忽然愣住。
諸葛先生原已為此詩詞驚豔,聽得宋儀之言,眼中卻爆射出一團精芒。
宋儀站在翰墨閣門口處,見趙姑娘神情癡愣,似乎沒明白自己的話,不由得搖頭一笑。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年華尚好,何必再汲汲于名利?”
說完,宋儀也不知這話說的是自己,還是偷去自己兩年時間的“那一位”。
懶得管別人是不是聽懂了自己的話,她重又轉身,朝着外面去。
天光正好,雲影徘徊,乾坤大世界,清朗一片。
宋儀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有幾分是真,有幾分是假。
她只知道,靈光一閃也好,卑鄙無恥矯揉造作也罷,所謂的“才”名,應當已經離自己遠去了。
青瓦白牆,墨韻書香,本該在她的世界裏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可而今看來,也不過寥寥草草。
兩年時光啊……
她本以為自己不過是現實又懶怠之人,可直至今日将那一首詩寫出來,她才恍惚想起來:旁人尚有時光可珍惜,她自己的豆蔻年華,該往哪裏尋去?
回憶起來,字字句句皆是噩夢。
微微嘆一聲,宋儀自嘲一笑,待轉身離去,便聽見有人喊她。
“五妹妹,你可還好?”
追出來的是宋倩,她也是怔神了許久,才想起來追她出來。
今日宋倩出風頭,全賴了宋儀的本事,又是宋儀請她先走,沒耽擱考校,宋倩往日雖嫉妒宋儀,可如今感激她未必不是出自真心。
看宋儀還有些神情恍惚,想起她方才言語,宋倩忽然有些看不懂自己這庶妹了。
她拉了拉宋儀的手,不了解她心思,卻為自己方才所見的一幕幕而歡喜,笑着道:“你剛才沒看見,那個趙姑娘在你走了之後便去看你的詩,結果整個人都傻愣在那兒了!還有諸葛先生,也不知為什麽一陣一陣地唉聲嘆氣……五妹妹你真是太厲害了!”
厲害麽?
宋儀高興不起來。不過聽宋倩這般描述,她便知道,諸葛先生應該已經聽明白她話中的意思了,從此以後,宋儀便是一身輕松。
“說起來,我出來時候看見宋仙臉都綠了!真是笑死我了……這一回,她想要出風頭是不可能了,過不了多久,全濟南城都會知道你是一等一的才女,再沒有誰能越過你去。父親一向欣賞你才華,母親也早叫你不負了父親的期待。前幾次,咱們府中姑娘争光,父親可是大大地有臉。今朝你再出這樣一回風頭,父親鐵定高興……”
一句一句的話,接着從宋倩的嘴裏出來。
宋儀沒接話。
似乎察覺了宋儀不大對勁,宋倩忽然停下來問她:“五妹妹,你可是不高興?”
宋儀心想自己沒什麽不高興的,花費一番苦心,大出一番風頭,又幾乎能全身而退,天底下再沒這樣的好事了。
是了,她沒什麽不高興。
于是,宋儀臉上挂了笑,道:“有嗎?”
“有。”
宋倩盯着她臉,不過又瞧不出什麽破綻來了,自己嘀咕了兩句,轉眼又想到吃癟的宋仙,沒一會兒就把宋儀的異樣抛開了,高高興興地數落起宋仙來。
明明宋倩年紀比宋儀還大,可她靠在宋儀的身邊叽叽喳喳沒個完,終究還是讓宋儀生出一種面對着小妹妹的感覺。
不過也虧得有這一位在她身邊一直說話,宋儀回來的路上才不至于多想。
宋仙是後頭才出來的,臉色倒也沒那麽難看,只是欲言又止瞧了宋儀幾回,等到回府時候,下了車,才對她道:“諸葛先生方才叫我轉告你,随心自然便好。”
随心自然便好?
宋儀失笑,諸葛先生其實也沒看清。
只是看清了的又有幾個?
她應了宋仙一聲,便與她們一塊兒去見了小楊氏。
書院那邊的情形倒是傳得很快,宋倩宋儀二人兩首高絕之作一出,濟南城裏都是一片傳揚。小楊氏雖知道宋倩這裏約莫有幾分古怪,可到底是好名聲,來了也不拒絕,只是對宋儀更加和顏悅色起來。
“方才你父親知道你所作之詩詞,已經是樂得合不攏嘴了。他還有差事在身,只傳了話叫我好生誇你一番。你此番出彩,早先便提點過你,老爺對你是寄予了厚望,府裏待你與嫡出也是不差。好歹這一回,你總算是争了氣,不枉我與老爺白疼你一場。”
宋儀站在下頭垂首,恭謹道:“母親誇獎,儀兒愧不敢當。父親與母親的恩情,儀兒也必不敢忘,只是如今不能報答一二,心裏難受。”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小楊氏贊許地點了點頭,“你有這心便很好。”
她掃一眼下面站着的宋仙宋倩二人,又是暗嘆一聲,末了道:“你們也陸續到及笄之年,能四處走動的機會也漸漸少了,書院這般日子更不能多有。我想着,法相寺這幾日有高僧祈福,屆時熱鬧,便帶你們去那邊上香,也好為你們求個好前程。過了考校這幾日咱們就去,今日你們便先回吧。”
于是宋儀等人終于退了出來。
暮色漸晚,而濟南城中有關于宋五姑娘的消息卻越來越多。
有人傳她有文曲星轉世之才,也有人說她有五色筆,能寫千萬才華高絕之文章……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似乎人人都覺得這一屆書院考校,宋儀奪魁已是必然,必定成為濟南城女子書院傳奇一般的存在。
一夜過去,宋儀名聲便已攀升至頂峰。
衆人翹首以盼,等着看寫出了《金縷衣》的宋儀今日還有什麽驚人表現。
然而,後續發展卻出乎所有人意料。
次日策論,宋儀缺考;後日算學,宋儀缺考;第四日舞藝,宋儀缺考……
在詩詞之後,宋儀竟全數缺考!
天知道,濟南城裏驚掉了多少下巴。
所有人都等着她宋儀大展才華,等着看她漂漂亮亮地奪個書院考校第一,甚至是書院之中所有人都已經不再嫉妒宋儀:只因着嫉妒也是無用,差距太大,讓人連追趕的心思都沒有。
可偏偏,宋儀缺考了。
那感覺就像是,他們押了大賭注在宋儀的身上,可宋儀卻在關鍵時刻離開了賭坊,再不見半分影蹤。
城中風言風語傳遍,宋府之中也是一片的不解。
也許唯一淡定的,只剩下宋儀自己了。
她才焚了詩稿,收拾一番,仰在了躺椅上。
時近傍晚,暮春時節,庭前花落,這時候宋仙宋倩宋俪三人,怕還在書院之中進行最後一場考校,不過這些都與宋儀沒關系了。
雪香推門進來時,還在郁悶之中:“這幾日,您都推說身體不好,可大夫來也沒診出個所以然來。奴婢看您就是裝病,可不去書院考校又有什麽好處?太太那邊已生了氣,罵您不識好歹,老爺也……唉,愁死奴婢了!”
“好了,我都沒愁,你愁個什麽勁兒。這才幾日,都在我耳邊叨咕多少回了?”
宋儀敲了敲桌案,手邊放着一盞今年新上的鐵觀音,蘭花香息暈染到她指縫裏,略略一嗅,便帶了幾分悠閑。
她沒看雪香撅得能挂上油瓶的嘴,只問雪竹道:“方才聽人說書院諸葛先生來咱們府上了?”
雪竹才探過了消息,點了點頭:“說來也怪了,本來這幾日老爺為着您的事兒着急上火,諸葛先生來坐了一個多時辰,聽人說他送諸葛先生走的時候,便似乎沒多少火氣了。”
自然不會有多少火氣了……
宋儀心裏有些複雜。
她其實只是作了一場戲,而諸葛先生當了真。從此以後,濟南城裏只會說,她宋儀才華雖高,可厭惡名利,再不會作詩詞文章,更莫談參加什麽書院的考校了。
至于這名聲到底是好是壞,宋儀是懶得管了。
任他流言蜚語,風來雨去,她只一爐沉香,偷浮生半日閑。
由是望着窗外,一聲喟嘆道:“這才舒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