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更新

就計地與主角開始交往。

當成為親密的枕邊人之後,佩吉知道了更多東西。

但知道的越多,卻也越迷惑。

他似乎無所不能,他的靈感似乎從來不會枯竭,無論歌曲還是電影還是小說,他居然能夠駕馭完全不同的風格……所有人都說他是天才,但她卻越來越覺得詭異。

于是她開始調查,開始旁敲側擊地套話。

于是她知道了二十歲以前的主角平平無奇,甚至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可卻在二十歲之後一飛沖天!于是她發現主角對一些人特別關注,而這些人都會在看了他的作品後說自己與他心靈相通!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她又碰到一個人,一個同樣是主角後宮的女人。

那是個女編劇,因為參與主角親自編劇、親自主演的電影而與主角結識,那部電影讓主角名利雙收,也讓女編劇愛上主角。

但在女編劇口中,事情卻是另外一個模樣。

那部電影構思十分新奇獨特,而且非常燒腦,而這也正是整部電影最突出的地方,可是女編劇卻說,在主角找上她,将劇本交給她之前,她就已經有了相同的構思,甚至連劇情都基本一模一樣!

那是女編劇的心血之作,為了那個劇本,她辛苦了幾年時間,在主角找上她時,她仍舊在一遍遍的修改。而主角拿來的劇本,卻像是她心目中最完美的版本,是她修改無數遍之後的最終成果。

女編劇同樣懷疑主角竊取了她的創作成果,但是她找不到任何證據,而且跟佩吉一樣——甚至連佩吉還不如,當時的她根本連編劇界都沒有踏入,相比名聲大噪,又先一步公布了劇本的主角來說,沒有人會相信她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名氣的小姑娘。

兩個同樣懷疑主角竊取了自己作品的女人聚在一起結成了同盟,而當她們兩人一起旁敲側擊地打探,不斷試驗、不斷交流情報後,她們得出一個大膽之極又瘋狂之極的猜測——主角能夠看到未來!或者說,就像華夏網文界大火的重生文小說一樣——主角是重生的!

這自然不是完全靠猜測。

無論電影、小說、歌曲,甚至綜藝節目,從創作者開始有構思到大衆見到它們,這其間很可能相隔很長時間。主角雖然重生了,但卻只是重生到十五年前,雖然他獲得了記憶金手指,将那些大火的電影小說的具體內容、面世時間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在那些作品背後的事情,他卻是不知道的。

比如前世時,佩吉的那首歌雖然是在她二十八歲時才發布,但她其實早在十八歲時就已經将它寫出,只不過大衆并不知道這一點。自然的,主角也不知道這一點,因此當他在佩吉二十一歲時送給她那首歌時,被佩吉發現了馬腳。

Advertisement

十五年看上去很長,但是對很多文藝作品的創作周期來說,其實并不算太長。原創者的創作可不像主角那麽“迅速”,尤其是優秀作品的創作過程,從剛開始只是簡單的構思,到慢慢勾勒其骨架,再到一點點填充血肉,每一步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每一步都要嘗試再嘗試。主角只看到某某年某電影/小說面世,卻不知道在它們面世前,創作者經過了多少年的努力!

所以,佩吉和那位女編劇不會是個例。

有心探查之下,佩吉很快發現很多跟她差不多遭遇的人。這些人中有些是像佩吉一樣,在自己已經或者差不多完成整個作品的時候,主角卻突然拿出一模一樣的作品;有些是創作到一半的時候被主角搶了先;甚至還有些,是剛剛有了構思,卻發現這個構思已經被主角捷足先登,因此他們也不确定是真的巧合地撞上了,還是……別的什麽原因。

這些人中有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但也有已經聲名卓著的大人物,可是就因為主角搶先一步,使得他們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先于主角創作,而且在沒有跟衆人交流之前,他們大多以為真的只是巧合。

一個或許是巧合,但是那麽多呢?尤其是又有佩吉第三首歌那樣完全不能說是巧合的“巧合”。

于是,當佩吉和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換了情況後,他們做出了那個大膽的推測。

可是這推測太荒謬,也太難讓人相信,所以,他們一直忍耐着。

忍耐着,等待機會。直到現在。?

☆、第 101 章

? 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扇動了翅膀,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德克薩斯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而重生的主角,則正是一只攪亂了重生後世界的蝴蝶。

很多事情都在主角小翅膀的扇動下發生改變,然而無論是主角還是《重生》的讀者,他們只看到主角一步步邁向輝煌,看到主角從前世的默默無聞到今生的蜚聲國際,而那些被他竊取了作品的原創作者呢?那些屬于原創作者的作品呢?

主角在變,世界也在變。

在主角還對前世的記憶深信不疑時,某些東西,早已經悄悄改變……

十餘年的時間,主角抄了太多太多人,這些人能創作出讓主角抄襲的作品,自然不會是庸碌之輩,雖然被主角竊取了一部甚至多部作品,但他們的才華還在,創作能力還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們中雖然有些因為主角的行為一蹶不振,但大多還是會轉而創作出別的作品,因此就算開始默默無聞,最終多半還是會發光發亮。更何況,還有不少在主角還未成名前就已經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

然而無論一蹶不振還是發光發亮,在前世,這些人中很多都不會有交集,但是這一世,因為主角的緣故,身為苦主的他們漸漸走到了一起。

當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原本顯得薄弱的證據便成了鐵證,即便看上去很荒謬,但無數疑點都證明了——主角是個小偷,是個像電影和小說裏一樣重生回來的小偷。

但他們沒有證據,尤其當他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主角早已名利雙收,更是在各個領域建立起了不少人脈,想要扳倒他,只憑疑點還不夠,他們還需要更有力的證據。

收集證據的過程是艱難的。

沒有人知道自己會在什麽時候創作出什麽作品,也沒有人知道主角會不會,又或者會在什麽時候竊取自己的作品。而如果他們的猜測屬實,主角真的如小說中那樣是重生的話,那麽主角肯定會搶在他們之前發表。

所以佩吉等人只能緊緊盯着主角的一舉一動,而他們自己,則是一有了什麽創意就絕不拖延地立刻開始創作,而創作的每一步都做出無數備份,存進銀行保險箱、給信得過的私密好友看、發電子郵件、發在社交網站上但僅自己或他們這個圈子可見……

後來,他們還建立了一個私人網站,這個網站可以發表文字、音樂,乃至節目創意,但這個網站卻只有他們這些被主角竊取過作品的人才能夠注冊和浏覽。于是除了郵件、推特等,他們還形成了将靈感、創作過程記錄在這個私人網站的習慣——只不過通常還沒等靈感轉化為作品,主角就已經搶在他們之前發布了類似的作品。

而在作品創作出來之後,哪怕感覺還不夠完美,也盡量搶先發表——畢竟不完美還可以再修改,但若被搶先發布,孩子就成了別人的了。

這樣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主角很小心,最初選擇抄襲時,都會早于原作者幾年發表,但是最近這幾年,随着距離重生日期越來越近,可以抄的東西越來越少,可以搶先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于是,終于有一次,原作者搶得了先機。

那是個科幻作家,他産量不高,寫書慢,平均五年才出一本書——還是将短篇包括在內。這一來是他信奉慢工出細活,二來……拖延症無藥醫。

主角開始以網文起家,後來打入傳統文學界,敲門磚正是這位科幻作家的作品。主角自帶記憶金手指,将許多作品的出版時間記得清清楚楚,因此先于這位作家五年發表了作品,然後就是出版、出名、成為“冉冉升起的科幻新星”……

然而主角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搶先了五年,騙過了所有人,卻沒有騙過原作者。這位科幻作家對作品太過精雕細琢,拖延症又實在嚴重,因此從有創意,到作品正式發表,整個創作周期往往會拖得很長,少則三五年,長則十來年。

雖然主角搶先發表了五年,但其實那個時候,科幻作家就已經寫好了大綱和部分文稿,只是前世時因為他太過拖延的緣故,才會在五年後才正式完成發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看到主角的作品後,科幻作家才産生了懷疑——創意有可能撞,具體的人名地名甚至遣詞造句呢?!

心生懷疑的作家有意地接近主角,然後就是跟佩吉等人相識,交換信息後,則是恍然後的憤怒。

憤怒過後是改變。

被偷的那部作品已經無法拿回,所以他只能盡力保護好自己以後的作品。于是他放棄了那部被偷走的文章的創作,而是開始加快其他未完成文稿和點子的創作,一掃以往的懶惰和拖延,只為了跟主角搶時間。

終于,他搶過了一次!

當他剛剛将一部作品的全部文稿完成,正準備交付出版社時,佩吉興奮地打來電話:主角準備再寫一篇科幻小說,創意與他正在寫的那本幾乎毫無二致!

這還多虧了主角掩耳盜鈴的性格:他喜歡給自己的“創作”找個由頭,比如想寫《泰坦尼克號》時,他會特意找游輪撞擊冰山的新聞,然後狀似不經意地表現出受到啓發的樣子,然後再過不久,《泰坦尼克號》劇本新鮮出爐!

這樣,當記者詢問他為何能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時,他就可以将之前看新聞的事說出來,然後裝bility地來一句:生活處處是靈感,做個熱愛生活的人,生活會給你以豐厚的回饋~

正因為他這個習慣,佩吉和那個女編劇每次發現他好像“又有靈感”時,都會裝作好奇地追問,設法套出他的具體創意,而對于情人們的好奇心,主角從來都是大方的滿足。

當然,想要炫耀是其一,受前世影響,下意識地信任她們,知道她們不會在得知了創意後據為己有是其二。再說,就算她們知道了創意,也無法像他一樣迅速地将創意變成成熟的作品。

所以主角對佩吉和女編劇從不設防。

也因此,佩吉才會得知主角最新的小說計劃,然後通知了那位科幻作家。

得知這個消息,科幻作家立刻改變了策略。他沒有将稿子交給相熟的出版社,而是換了筆名,然後找了其他出版社,然後刻意讓出版社的人隐瞞了自己的身份,甚至為了讓出版速度快一些,不惜将稿子自費出版。

甚至都沒來得及找人校對錯字和制作封面,更別說像以往的書那樣大加宣傳,他只是用他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将書出版,而且是用一個沒有讀者認可的新筆名悄悄地出版——他甚至還更改了原定的書名,用了個與內容幾乎完全不搭的書名——《小偷》,只是在書的內頁、在後記中,表示因為某些不可言說的原因棄用了原書名,并附上了原書名。

世上沒那麽多奇跡,新筆名、封面簡陋、錯字疊出、自費出版,再加上沒有任何宣傳,毫無疑問地,《小偷》像無數自費出版的書一樣無聲無息地上市,然後無聲無息地消失,幾乎沒有掀起絲毫波瀾。尤其這本書的總印量只有一千本,賣出的數量則只有不到一百本,相比科幻作家其他書的銷量,簡直少地不能更可憐。

不過,也正是這樣,才沒有引起主角的注意。

于是,就在科幻作家悄無聲息地将書出版後的幾天,主角在電視訪談中表示最近又有了靈感,想要創作一部以行星生命為題材的科幻小說。

三個月後,主角的“最新科幻小說”《行星之死》(The Death of Pl)問世。

《小偷》的銷量實在太低,因此居然沒有人發現,大名鼎鼎的主角新書《行星之死》,竟然與三個月前,一個自費出版的小透明的文《小偷》幾乎百分百相同。甚至直到之後幾年,也依然沒有人發現。

《行星之死》上市的第一天,科幻作家就知道自己贏了。

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告那個欺世盜名的家夥,将本屬于自己的《行星之死》奪回,無論哪國的法律都不能判定主角無罪。但是,這樣還不夠。

《行星之死》奪回來了,但他依舊無法證明,主角的所謂“第一部科幻作品”,也是原屬于他的東西,還有佩吉的歌、還有那位女編劇的劇本,還有無數原本屬于別的創作者的心血……要奪回的,絕不只是《行星之死》!

所以他選擇了等待,等待一個将主角徹底擊倒的機會!

等待的過程中,由于佩吉消息傳遞的及時,他們又有三次成功搶在了主角前面,而那三個創作者,則全都不約而同地學習科幻作家,改名換姓,刻意用不引人注意,甚至可以說是偷偷摸摸的方式将作品發表出來,就為了不引起主角的注意,以免打草驚蛇。

直到前不久。

正當人生壯年的主角突然心生退意?

對此,主角對佩吉的解釋十分有高潔隐士範兒:“厭倦了喧嚣的名利場和大衆眼光的追逐,想要過普通人的日子”。

這話糊弄普通群衆還行,但對于知道主角底細的佩吉等人來說——全放特麽的狗屁!

旁敲側擊地試探之後,佩吉終于确定自己心中猜測——今年就是主角上輩子重生的那一年,沒有了重生優勢,再也沒有東西能讓他抄了!

所以,他們終于可以發難了。

主角想要在熬死咖這個全球關注的場合漂亮地退出?那麽他們就在全球觀衆面前狠狠撕下他欺世盜名的皮!

舞臺上,佩吉的聲音通過話筒清晰地傳到臺下觀衆耳中,又通過電視、網絡直播傳到全球所有關注熬死咖的人們耳中。

“……是的,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知道這太聳人聽聞,但除此之外我們想不到別的可能。無數的證據都表明,站在我身邊的這位先生,是一個欺騙了全世界的小偷、騙子!”

“很抱歉在這個電影盛典上說這樣無關的醜事,身為一個主持人,我辜負了我的工作。為此,我表示深深的抱歉。但是,無論如何,我不後悔今日所為。”

“——因為我相信,上帝也無法容忍我身邊的這位小偷先生繼續欺世盜名!”

……

這下,本就全球關注的熬死咖頒獎典禮徹底轟動全球!

震驚、懷疑、憤怒、不敢置信……種種情緒充斥了幾乎所有知道主角名字的人心中。主角自然不會束手待斃,他說佩吉是不忿自己有其他情人,因而污蔑陷害自己。

但是,《行星之死》抄襲《小偷》的證據實在太确鑿,而這樣的證據還有三例。于是,典禮結束後,主角立刻收到四張法院傳票,不久後的開庭審判上,主角毫無疑問地通通敗訴,除了巨額賠償外,更重要的是——再沒有人相信他以往的作品是他原創了!

而佩吉等人也公開了以往上鎖的推特和往來郵件、以及他們所建的私人網站等,那裏面記錄着他們近幾年所有的靈感創意、創作過程……人們看着他們的靈感或者一點點成型,然後成功面世,或者還沒等完全完成,主角就橫空出世,佩吉等人的記錄苦澀地戛然而止。

這些僅僅是最初創意的東西并不太能作為主角抄襲的證據,但是,因為私人網站的不公開性,以及主角無數次“巧合”地撞上網站上的創意,再加上那四樁鐵板釘釘的抄襲案,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了那個佩吉沒有明說,但人人都能猜到的真相——主角是重生的!

再也沒有人相信主角有絲毫自己的原創!

而沒有東西可抄的主角,也拿不出任何證明自己真的有才華的作品——他早已習慣了竊取別人的作品。創作能力?或許他也曾經有過,但是,早已在不斷偷竊的過程中被他遺失了。

失去了信譽和名聲,財産也因為巨額賠償而縮水不少,而那些陪伴在他身邊、“深愛”他的的美女呢?沒了錢、沒了名、甚至連才華都是假的——哪個正常女人會願意跟別的女人共侍一夫?!所謂的“人人都愛主角的和諧後宮”,不過是高看自身魅力的男性的可笑幻想。

名利雙失,美人紛紛離去,但這還不是終結。

重生?這樣只存在影視和小說作品中的事居然發生在現實中?

沒有人或勢力會對此不好奇。

于是,當人們發現新聞上已經很久沒有主角的消息,然後開始好奇那個卑鄙的人近況如何時,他們看到了最後一則關于主角的新聞——“重生者”XX前日莫名消失于家中,疑為被神秘組織擄走。?

☆、第 102 章

? 這就……結局了?!

卧槽坑爹呢吧!

然而滾動條拉到最下方,一行以破折號開頭,又以破折號結尾的話無情地擊碎了讀者心中最後一絲希冀——謝一路陪伴什麽的,有緣再見什麽的……呵呵,呵呵,呵呵!

多麽熟悉的配方,多麽熟悉的味道!

《唐時》和《破滅》的讀者重合率還不算太大,但是同為小白爽文,同為熱頻紅文,《重生》和《破滅》的讀者重合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如今正在看《重生》結局的讀者中,幾乎有一半是曾經追過《破滅》的!

有什麽比掉坑更坑的?答,掉兩次坑。

有什麽比掉兩次坑更坑的?答,掉三次坑。

《破滅》、《唐時》、《重生》一個不落全追了的讀者捂胸倒地。

而《重生》的書評區則再度上演幾天前《唐時》書評區曾經發生的那一幕。

不同的這次謾罵少了些,哭訴多了些,以及,關于包小包到底是不是古月/伊蓮/蒲蘭的争論,也更加激烈了。

正如奇點管理層擔心的一樣,一個《破滅》不會讓讀者對奇點望而卻步,但是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呢?不說別的,起碼那些連跳三個坑的讀者已經明确表示——除非完結再也不敢在奇點追文惹媽蛋TAT

《重生》書評區有個評論,樓主就是個連跳仨坑的倒黴蛋,而在評論裏,跳倆坑和跳仨坑的讀者紛紛跟帖,跳倆坑的還附上自己跳的是哪兩個,看到境遇相同的難免心生難兄難弟之感,抱頭痛哭之後,往往就是一起慷慨激昂同仇敵忾地咒罵那“黑心肝、爛下水、生了兒子沒pi眼、娶了老婆戴綠帽……”的萬惡作者。

而除了一起罵作者外,奇點也沒能逃過去——文是發在你奇點上的,讓我們看到這麽惡心的文就是你的錯!

再說,根據古月/伊蓮完結後的死樣子,蒲蘭多半也是要從此棄馬甲溜之大吉,奇點讀者再怎麽罵也不能把人給罵出來,所以,自然要罵罵有人在的奇點。

甚至還有人在蟲空發帖,在微博@奇點管理層,要求奇點嚴格審查自己網站上的文,不然——勞資罷看╭(╯^╰)╮!

對此,奇點管理層表示深深的蛋疼。

媽蛋,當他們不想管啊!

早在猜測包小包就是古月/伊蓮的時候,他們就想糊包小包一臉好麽!

可是辣麽多作者辣麽多文,怎麽管地過來!

尤其現在《重生》結果一出,關于包小包是否古月/伊蓮/蒲蘭的争論頓時又熱鬧起來,他們頓時也抓瞎了。

如果說之前他們百分之九十九确定包小包就是古月/伊蓮,《重生》結局一出,這份确定就只剩下了一半。原因無他,正像《重生》書評區和蟲空貼所說的那樣:如果包小包=古月=伊蓮=蒲蘭——媽蛋那手速是還是人類麽!即便有存稿也說不過去好麽!

于是原本基本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再度變得撲朔迷離起來,關于包小包到底是不是那三本書的作者,以及古月、伊蓮和蒲蘭是不是一個人,無論是書評區還是蟲空,對此都莫衷一是。

一部分人覺得《唐時》跟《重生》很有可能是別的作者模仿古月,不然無法解釋那驚人的碼字速度。但相當多的讀者還是相信——丫的絕壁就是一個人!那熟悉的坑爹感,被坑三次的人最有發言權!

而另外一種猜測,則被奇點管理層認為是真相:古月/伊蓮/蒲蘭跟包小包有關系,但卻不一定就是包小包——說不定是包小包雇傭的槍手!

至于目的嘛,自然就是早就準備開清源的包小包意圖不軌,想用這種手段打擊奇點。

不過這種說法支持者卻不太多,因為沒人相信能寫出那種水平文的人會去做網文槍手,即便包小包出手大方,可有那種水平,自己堅持寫下去的話絕壁成神好麽?包小包得多大方才能籠絡住這樣的作者甘心為她做槍手?而且還一下籠絡住三個!

所以槍手說并沒有得到太多支持。

讀者們還衆說紛纭,奇點管理層卻自覺已經看透了真相——不管是槍手還是包小包親自出馬,亦或者包小包和槍手雙管齊下,總之背後絕壁是包小包搞的鬼!

包小包辣個天殺的女人為了打擊我們奇點已經喪心病狂了!

奇點管理層對此深信不疑,但是,他們信又怎樣?

人包小包不搭不理不回應,他們沒證據,再怎麽指桑罵槐也只能是對着空氣罵,除了氣到自己沒一點用處。

而且他們現在要做的最緊要的事還不是對付包小包,而是應付群情激湧的讀者們!

必須要扭轉讀者的印象!必須揪出包小包埋在奇點的小號!

可是,說是這麽說,特麽做起來簡直太難了好麽/(ㄒoㄒ)/~~

奇點那麽多書,那麽多作者,誰特麽知道哪個是包小包雇傭的小號喲!難道一個個敲作者,然後問,歪,你是包小包雇來寫神轉折的小號嘛?有病喲!

不過必要措施還是要采取一些的!

于是很快,要求奇點給個交待的讀者們很快就看到了奇點的“交待”。

首先就是奇點編輯對自己手下作者們一一排查,先是資料排查,那些明顯用別人身份證,比如八十歲的爺爺的,就被編輯約談,幾乎交待了祖宗十八代才過了關。其次就是挨個“關心”手下的作者,文章大綱那是一定要有的,結尾更是重中之重,如果能先把結局寫出來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排查還是有效果的,起碼包小包寫冰凍星球的號就被編輯也給約談了,以至她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甚至花了半天時間寫了個“正常版結局”給編輯看,這才徹底擺脫嫌疑。

但是,奇點這樣的做法卻不只是給包小包添麻煩,更是給其他作者添麻煩。

大綱什麽的,不造有世界上有種“無大綱星人”麽!就算有大綱,不造還有寫着寫着就脫肛,哦不,脫綱狂奔星人麽!不到最後連作者都不造結局是啥好麽!

蟲空頓時一片怨聲載道。

可奇點苦哇,不這樣又能怎樣?還不是為了防那個該死的包小包!

于是奇點幾個編輯去蟲空發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地那叫一個苦口婆心催人淚下,總之主題思想就一個:罪魁禍首是包小包哇!泥萌要抱怨就沖她開火!我萌是無辜噠!我萌是可憐的受害者嘤嘤嘤!

再加上本身蟲空就很有一些人看不慣包小包和清源,再挑撥一下,将包小包徹底推入後宮文愛好者的對立面,将神轉折文講成包小包和清源打壓、消滅後宮文的陰謀……這麽一番動作後,蟲空還真有不少作者跟奇點同仇敵忾起來。不管是真同仇敵忾還是向東家示忠,起碼局面變得對奇點有利了。

不能讓包小包和清源的陰謀得逞!暫時麻煩一點也忍了!

無數作者咬牙握拳,頗有些我為革命忍辱負重的趕腳→_→

然而,奇點的動作自然不止是要大綱問結局辣麽簡單。

奇點管理層自然都看了《破滅》等三篇文的數據和收益,不說因為游戲而紅到發紫梅開二度的《破滅》,就是剛剛完結的《唐時》和《重生》,那也是超級賺錢的大紅文啊!包小包雇了人給他們搞破壞還不算,媽蛋居然還賺錢?!

濕可忍,熟不可忍!

想拍拍屁股拿錢鄒然然後留給我們一堆爛攤子?沒門兒!

于是,奇點很快進行了下一個動作——更改稿費發放方式。這次奇點向驿邊學習,原本後臺收益有多少,作者就能提多少的方法被抛棄不用,而是像驿邊一樣——文章完結前,作者提現的話只能提一半,若太監或爛尾的話,剩下一半則無法提出!

但是,任何關乎錢和待遇的事都不是小事→_→

這樣一對比,對奇點作者們來說,被要大綱被要結局都是小事了,新的稿費發放方式才是讓他們更不能接受的大事!

奇點作者早就習慣了原本有多少就能提多少的方式,這下突然變得只能提一半,而且爛尾太監的話那一半就提不出來了——絕壁不能忍好麽!

蟲空再次鬧翻了天,而這次無論奇點怎麽安撫怎麽博同情,也依然有不少作者繼續鬧。要按奇點以前的做法,那絕壁是你有能耐你鬧啊!怕你是怎麽滴!但是如今……形勢不同啊QAQ!奇點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唯我獨尊一家獨大的奇點了,清源挖牆腳的功夫實在太厲害,奇點必須跟清源搶作者,所以自然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牛叉轟轟地想幹什麽幹什麽,完全不理會作者得意見。

所以,奇點只能安撫作者,免得剩下的這些作者再給清源挖跑了。

無奈,最後奇點只得做出讓步,一來鄭重表示只要結局不是《破滅》、《唐時》等那樣蛋疼就不算爛尾,稿費依舊會發放;二來這個新規則只針對新作者,已完成一本五十萬字以上作品的作者仍舊按以前的方式拿稿費。

這樣一來總算将作者稍稍安撫一些。

做出這樣的讓步,奇點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首先目前在鬧的基本都是老作者,新作者大多沒這個鬧騰勁兒,只要把老作者安撫住,按下那幾個刺兒頭,基本也就沒什麽鬧事兒的人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從《破滅》、《唐時》和《重生》的情況來看,包小包雇人也好自己寫也好,用的賬號都是新號,所以說奇點這個新規則就是為了對付包小包這些新號的。

當然,奇點也不是沒想過包小包會買號的事兒,不過,想是想了,卻還是心存一點僥幸——包小包沒那麽喪心病狂吧?這得多大仇啊!

而且更關鍵的是,如果把買號的可能性算進去的話,奇點真的是沒辦法了好麽QAQ!

所以,目前奇點能做的只能是這樣,至于以後?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吧QAQ……

最起碼,現在普通讀者對奇點已經恢複了一些信心,覺得在奇點這番動作之下,應該沒作者再敢寫神轉折了吧?

這樣想着,他們迎來了又一篇文的完結——《冰凍星球》。?

☆、第 103 章

? 《冰凍星球》跟《唐時》一樣進入了奇點的一億造神計劃,只不過宣傳期比《唐時》晚了些,而為了配合宣傳,編輯還特意讓包小包延後了完結時間。

不過或許是由于《唐時》的前車之鑒,奇點對于《冰凍》的審查要比其他文嚴格的多。別的作者一般都是只要交大綱就可以了,像《冰凍》這種快要完結,又是起點力推的,卻是一定要交上結局,或者起碼是萬字以上的結局“梗概”,為此不知多少作者大呼坑爹。

不過也正是因此,在包小包只用半天時間就交上一份“正常版”結局後,《冰凍星球》有驚無險地通過了檢查。

于是,就在奇點管理層,以及奇點讀者,都因為奇點的一番動作而剛剛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冰凍星球》迎來完結。

和前三篇文都不太相同的是,《冰凍星球》的男主可以說是一個好人,而且是在某些方面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人。他出身寒微,幼時受過不少蔑視和欺辱,但這卻沒有讓他變得憤世嫉俗、冷漠偏激,反而在獲得力量後擔負起振興整個人族的重任,為了地球的重新崛起而不斷努力,與環境,與異獸,甚至與外星球的敵人戰鬥不休。

他無法像《重生》的主角那樣理直氣壯地做出無恥的事,所以在感情戲的處理上,《冰凍》也比其他三本書都更細膩一些,或者說更加顯得真實一些。

《冰凍》的第一女主是跟主角同樣出身貧民區的少女小茶。雖然同樣出身貧民區,但小茶卻是貧民區的驕傲,不像資質平平的主角,小茶在十歲那年被檢測出有着超高的資質,可以對抗地面上人類武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