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更新
,《十年書》一部劇把這些人全捧出來了。
演員們受到如此關注,作為劇中的重要道具,《十年書》中出現過的那一幅幅字自然也不會被人們忽視。
有劇迷如數家珍地将這些字收集起來,研究其字體、用筆、出處,當然,還有書寫人。
這些字在劇裏由不同的角色書寫,但在劇外,當然不可能是演員自己寫,而是由別人代筆。
《十年書》剛剛播出時,就有自稱書法愛好者的網友說,劇裏的字書法水平非常高,有些甚至能達到國寶級別。只不過那時《十年書》還沒大火,衆人的注意力又在薄氏和《天驕》鬧出的破事兒上,因此這個網友的話沒有引起太多讨論。
但當《十年書》爆紅,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劇中的字後,人們開始好奇了:那一幅幅或清秀或隽逸或疏狂或古樸的字,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網上猜了半天,等把網友的胃口吊地高高的時候,《十年書》劇組終于不再賣關子,一股腦兒地将真正的書寫者名單,或者說“配字”名單(參考配音)公布了出來。
于是,網友們的下巴颏兒掉了一地。
國寶級畫家書法家、全國書法協會會長、著名諾獎作家兼書法家……卧槽這都什麽人啊!随便拎出一個都能吓死一幫人,這一長串列下來,特麽這是把全華夏寫字最好的人都撮一堆兒了吧?!
你不是一匆匆拉起的草臺班子麽?【霧你不是寒碜到連有點兒名氣的演員都請不起麽?【大霧 犯得着這麽大陣仗!
網友淚流滿面。
不過,這些牛逼哄哄的名字中,卻有一個名字很是突兀,銀鈎——《十年書》的原著作者。
名單裏其他人不是這會長就是那大師,就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不過,一知道是《十年書》的原著作者,倒也很好理解了——能寫出《十年書》的人,寫出那樣一手好字倒也不難理解。
只是在劇組公布名單前,網上有人搞了個《十年書》中最喜歡的字評選,其中排名前十的十副中,就有四副是出自銀鈎之手,而且這四副排名還很靠前,連第一都被占去,此時真相一出,網上不由猜測紛紛。
名單裏其他人在現實中都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而能寫出跟其他人同等水平的銀鈎,又是誰?
當然,銀鈎的那四幅字之所以得票那麽高,跟他配的是主角有關,那四副字不光字好看,在劇中也往往起到關鍵作用,比如開頭那“沙”、“覆”、“匿”三個字,就因為是書法第一次登場,以及那觸目驚心的書寫方式而讓人記憶深刻。
Advertisement
但不論如何,能在衆人不知道真正書寫者身份的時候入選四幅,也多少證明了銀鈎的書法水平。
因此,網上好奇銀鈎在現實中究竟是什麽身份的人也不在少數。
在種種猜測中,有一個猜測并沒有被注意——銀鈎是包小包!
做出這個猜測的,自然是包小包的粉絲。
包小包的《女帝》、《惡蘿》等書的封面都是親自寫書名親自繪圖,從那書名的寥寥幾字中,可以看出包小包的字很不錯,這樣看來說包小包是銀鈎倒也不是完全瞎扯。但是,包小包寫過的只有書名那幾個字,偏偏那幾個字的字體,跟《十年書》中銀鈎所寫的字體也不相同,因此倒是不好判斷到底是不是一個人所寫。
但是,網上主流的猜測都是銀鈎應該起碼四十歲以上,畢竟書法這東西要苦練,需要年份的積累,而包小包才二十來歲,跟應所表現出來的筆力實在有點不相符。
所以,真相就這樣淹沒于衆多猜測之中。
書法這個重要道具一被扒出來,劇中其他道具自然也難免被扒,然後大家發現——卧槽當初是誰說這劇組寒碜的?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薄履冰:艹!)
《十年書》的演員陣容是寒碜,可其他地方全特麽精益求精,簡直大寫的良心!而且演員陣容說是寒碜,可人寒碜的只是名氣而已,真論演技,《十年書》裏就沒一個演技爛的,就是新人也起碼能做到本色出演不拖後腿,更別提那些年紀大演技好,但卻沒什麽名氣,一直演配角的老戲骨們了。
這麽一看,人家紅地簡直太有道理了!
已經挪了檔期以避《十年書》鋒芒的《天驕》難免被拖出來鞭屍。
同樣是玄幻古裝劇,同樣是網文改編,主演同樣是帥哥美女,結果收視卻是一個天一個地,兩者的區別在哪裏?是什麽造成了這樣迥異的後果?
很快,有記者撰長文,先是對《十年書》這樣的良心之作大加贊揚,然後就是狠狠批了一頓《天驕》這樣花大錢請明星,卻在其他方面粗制濫造的做法,表示《十年書》劇組走的才是正途,《天驕》這樣過度依賴明星名氣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天驕》劇組:仙人你個板板!
《十年書》劇組:好!頂!贊!
其實不只是普通觀衆,對于包小包居然能請到那些牛逼哄哄的大書畫家們,剛開始《十年書》的劇組人員也是很吃驚的——那些大書畫家可不是一般人,好多都是給錢也請不到好麽?!
這事光靠包小包自然辦不成,還是多虧了李老,對,就是那個因為宋詞曲譜而恨不得把包小包當祖宗捧起來的李老。
若不是他牽線搭橋,包小包根本沒門路找到這麽多大師級人物。不過,最終能請來那麽多人,也不全是李老的緣故,包小包自己的字也立了功勞。
不是以商人的身份花錢請這些大師寫字,而是以書法後輩的身份請前輩指導。當然,光是一手好字兒還不成,最終打動這些大師的,還是包小包的另一個計劃。
公布了書寫者名單不久,《十年書》又公布了一個消息——劇中所有作為道具的字都将進行慈善拍賣,拍賣所得将成立一個十年書基金會,十年書基金會将聯合希望工程,讓貧困的孩子不僅僅是受到教育,還能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讓貧困孩子也能學習書法。
《十年書》帶起了一陣書法熱,讓無數孩子對書法産生了興趣,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幸能報書法班,能随意地買各種書法用品,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願意,或者有能力實現孩子的夢想。
十年書基金會要做的,就是盡量讓所有對書法感興趣的孩子,都能真正觸摸到書法之門。這就是那些大書畫家之所以答應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世界從來不公平,但我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得到部分的公平。
影視劇拍攝過程中使用的道具在拍攝完成後進行拍賣也不是什麽稀罕事兒,但是一般的道具并不怎麽值錢,自然也拍不出多高的價(除非土豪粉絲一擲千金)。但《十年書》中的字不同,這些字是非常重要的道具,所有看了這部劇的人都熟悉它們,甚至對它們有着感情,因此不差錢的粉絲自然願意買這樣一幅字來收藏。
但這不是純粹的粉絲消費,因為這些字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那些名家們,哪怕是最不出名的,他們的字都能拍出起碼幾萬的價格,更別提其中幾個特別德高望重,作品又不輕易外流的。
可以說,就算沒有什麽炒作,也不算粉絲消費的價格虛高,這些作品加起來最低也能拍到百萬以上。
更別提還有一大票熱情高漲又不差錢的粉絲了。
拍賣是面向全社會的,也就是說無論普通觀衆還是書法界人士都可以參與拍賣,當然,拍賣比拼的不是書法水平,而是財力水平,因此很多財力不濟卻又喜歡地要死要死的人難免就失望了。
但是,先別徹底失望!原本買不到,可以買影印的嘛!
于是,《十年書》最好賣的衍生作品出爐——原劇書畫集!
集子中收錄了《十年書》中幾乎所有的書畫作品,為了照顧不同消費水平的消費者,自然也是出了好幾個版本,從最便宜的只有十塊錢一本,到最貴的幾百一本,充分滿足廣大觀衆的需求!
最終,道具拍賣和衍生品售賣所得共計三百萬左右,全部用于十年書基金會,賬務公開透明,并且公開向社會接受捐贈紙筆。
十年書基金會的宣傳語:如果對書法不再感興趣,紙筆不要扔,有人需要它們。
這自然是考慮很多孩子可能只是一時沖動,被電視裏酷炫的場面感染而想學書法,但最後還是三分鐘熱度,轉而去玩別的,然後之前購置的紙筆就扔在角落裏生塵。
基金會這樣的舉動拉到了不少大衆好感,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家長們可以掐着腰對孩子說:泥看泥看,人家這些小孩子想學書法都沒條件,泥條件這麽好居然還不珍惜泥好意思嘛泥?!
總之,十年書基金會成立,利國利民利家長【大霧
此外,《十年書》的熱播,以及十年書基金會的成立,也讓更多人注意到《十年書》這部劇,比如說宣傳部某高官啦,比如說上面某位大大啦。
于是,當某高官在某次文化産業會議、某大大在某次與外國領導人談話時說起《十年書》後,《十年書》的聲勢達到最盛。
《十年書》不僅僅是一部古裝偶像劇,更是文化的象征!
在國際上,華夏的硬實力已經算是不錯,但文化軟實力卻一直是老大難。華夏不缺文化,但是缺将文化輸出的方式和渠道。米國靠什麽征服世界?硬的靠美金和拳頭,軟的,靠美國大片和美劇→_→
而華夏呢?守着偌大一個寶庫,為世人所熟知且接受的又有多少?
Kongfu?Panda?
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QAQ!
所以,看到《十年書》爆紅,頭頭腦腦兒們便動起了心思。
一查,《十年書》的投資商兼原作者兼版權所有人居然就是那個搞出《破滅天下》的包小包?!
如今的《破滅天下》已經成為風靡全球的網絡游戲,剛開始是外國玩家辛辛苦苦翻牆上國服,體驗了一把我國玩家當初的辛苦,後來《破滅》開了外服,《破滅》就迅速以燎原之勢火遍全球,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征服了全世界【霧
但是,那是網絡游戲啊!即便心裏暗爽,但這麽教壞小孩子的東西腫麽能由嚴肅正值一本正經的大大們親口表揚呢?!
可是《十年書》就不一樣了。
根正苗紅,積極健康,充分展示了我華夏的優秀古典文化!
此時不宣傳還待何時?
全世界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都是大致相通的,《十年書》既然能在華夏年輕人中掀起狂潮,那麽,或許在國外也能?而且,《十年書》基本上也可以說是包小包搞出來的,《破滅》征服了全世界,那麽,說不定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十年書》也能?
不,也不指望征服全世界了,能掀起點兒浪花就行【心酸抹淚QAQ
總之,懷着這樣的心思,某高官和某大大讓《十年書》大大露了次臉。
這對《十年書》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繼國內火爆之後,海外版權也順利售出,并且是由充分領會了某高官/某大大意思的政府部門作為重點精品項目來抓,按老爺們的意思,是務必要讓《十年書》順利輸出,讓那些歪果仁理解(或者起碼欣賞)咱華夏的文化!?
☆、第 116 章
? 就在《十年書》因為上面的特意關照賣海外版權賣地飛起的時候,《紐蘭德》也悄悄登陸了海外市場。
跟《十年書》不同,《紐蘭德》乍一看并不是那麽的“中國”,反而無論是電影名字還是片中一些元素,都顯得很西式。但它卻又不同于西方人創作的魔幻題材,片中到處可見東方元素,而且不是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為了讨好東方觀衆而硬塞進去的元素,而是一個完整的、具有東方元素特點的文化。
總的來說,它既不像東方的電影也不像西方的電影,而是完全超脫了地域和種族,以一種俯瞰的上帝視角,來講述一個包含了多種族多文明的“new-land”大陸的故事。
東方人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西方人也能找到些許認同感,但當觀看的時候,人們更多糾結的不是哪些是東方元素哪些是西方元素,而是十分自然地覺得,這就是紐蘭德。只是在看過之後才會突然恍悟哪些借鑒了東方元素,哪些脫胎于西方文化。
脫胎于現實世界,卻又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
這樣的《紐蘭德》獲得了華夏觀衆的歡心,從那超高的票房就能看的出來。但是,國內的票房并不代表什麽,許多國內爆火的片子到了國外卻遇冷,有文化隔膜的緣故,也有國外不認國內影星的緣故,當然還有宣傳發行等種種緣故。
可不管怎麽說,華夏影片在國外大紅大紫的,不說沒有,但絕對是屈指可數。
所以,雖然《紐蘭德》的海外發行早就有華美開始着手進行,但包小包,包括《紐蘭德》的主創人員,雖然心底有期待,卻并不敢抱太多期望——省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但不抱太多期望不代表不會努力去做,影響影片成績的,除了影片本身,宣發也很重要,所以,雖然不敢報太多期望,但《紐蘭德》在國外的宣發人員還是盡了全力,只不過沒有在國內大肆宣揚罷了。
于是,當人們再度聽到《紐蘭德》的消息的時候,竟然已經是《紐蘭德》在北美地區上映的前一日了;再再聽到消息,就是《紐蘭德》在北美爆紅,好評如潮,歪果仁都很喜歡呢!
這樣的新聞其實并不少見,經常是國內報道,某某國産片在國外上映了!好評如潮!歪果仁都說好!什麽,不信?國外報紙&國外路人贊揚&外網正面評價甩你一臉哦!
然而……深扒之下,就會發現,很多時候……
辣報紙就是給錢就能上的小報→_→辣路人說不定就是國外的宣發人員→_→辣外網雖然有正面評價但負面評價更多當然更可能是壓根沒什麽評價→_→
上過無數次當的天朝網民表示:你特麽一定在逗我:-D
所以,一看《紐蘭德》也出了個這麽“規範”的通稿,難免讓人想起以前那些坑爹經歷。好評如潮?潮呢?就那幾個人好意思說潮?你家潮是這樣子的哦╮(╯▽╰)╭
不過,沒等黑子們高潮,一份沉甸甸的數據就被扔過來堵住了所有人的嘴——《紐蘭德》在北美地區的票房。
在各國大片雲集的北美,《紐蘭德》一個外來客,愣是在上映當天收獲了單日票房第四,而到了上映第二天,排名不降反升,一下子竄到了第二位,這自然是得益于第一日觀衆們反饋的好評。
之後,就像在國內時一樣,《紐蘭德》票房一路堅挺,很快打破華語片在北美地區的票房紀錄,然後是亞洲片在北美的紀錄,再然後就是跟外國大片競争票房排名……
國産片在國外不是沒有過輝煌,也有不少國産片在國外真正獲得了好評,甚至拿到大獎。但是得好評、拿大獎,卻不意味着票房給力,叫好不叫座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紐蘭德》這樣漂亮的票房,說是創造了奇跡也不為過,
而之後的新聞報道,以及網友翻牆截圖過來的影評,也證明了《紐蘭德》并非只有票房火爆,而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看着《紐蘭德》在國外如此火爆,哪個華夏人不內心暗爽?即便是曾經因為包小包而黑過《紐蘭德》的,只要對華夏還有認同感,此時都難免有點與有榮焉的感覺。
之前《破滅》就火到了國外,但同樣的,因為《破滅》是游戲,只有游戲圈這樣一個比較小的圈子關注。但電影卻不一樣,電影的影響力,或者說大衆認知度要比游戲大得多,因此《紐蘭德》這般給國人長了臉後,各種《紐蘭德》相關都又借勢火了一把,其中最被人關注的,卻不是因此片而事業再上一層樓的影帝男主,也不是被片子捧紅的一幹主配角,而是《紐蘭德》的出品方——包子工作室。
這還要歸結于海角論壇的一個熱帖。
這個帖子歷數了包子工作室自成立以來的所有動作,然後人們才發現,網游《破滅天下》、號稱目前最新最先進的游戲引擎、防禦無敵的清源文學城防盜系統、如今正在國外大出風頭的《紐蘭德》,乃至正在熱播的《十年書》,居然都有包子工作室的手筆。
清源先不說,《破滅》和《紐蘭德》都從國內火到國外,而現在《十年書》的海外版權也賣地風生水起,所以,可以期待《十年書》也在國外大火一把麽?!
而如果三部作品全都火,是不是證明包子工作室就是有那樣一種魔力,做什麽什麽都會大火,而且不止在國內火?!
想想就激動了好麽!
包子工作室的業務範圍猛一看有點亂七八糟的感覺,又是開網站又是做游戲又是拍電影又是拍電視,感覺像是什麽都要插一腳的樣子,但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它的所有業務都是圍繞着網文價值的開發而進行。游戲、電影、電視劇、網絡短片……簡直是包子做什麽什麽就火,沒有一次失手過。
而靠着這麽厲害的包子工作室,清源的前途會差麽?
之前《紐蘭德》在國內上映時,就在幾乎所有能夠宣傳到清源的地方都宣傳了一通,讓清源無論是網站訪問量還是新注冊用戶數量都出現了一個小高潮。而現在,《十年書》播出,宣傳攻勢比之《紐蘭德》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紐蘭德》只是一部全長不到兩小時的電影,而《十年書》卻是每周兩集,目前看來起碼要拍五十集朝上的樣子。
片頭片尾單屏列出清源文學城字樣不說,就是土豆臺播放的宣傳短片、采訪視頻等,都無時無刻不在為清源找存在感,可以說,只要是看了《十年書》電視劇的觀衆,就沒有不知道清源的!
以往那個網文改編劇會這麽為首發網站宣傳啊,有時候片頭連個“改編自XXX同名小說《XXXX》”都不給,更別說原著發表的網站了。
可是,沒辦法,誰讓人網站和《十年書》電視劇是一家呢╮(╯▽╰)╭
清源網站流量蹭蹭地漲,而同樣拍了電視劇,并且希望借此一舉把清源打趴下的奇點卻不妙。
《天驕》收視慘淡,調了檔期後也并沒有太大的回升,從收視率來說,就是一部雖說沒撲到家,但也絕稱不上成功的劇,而從口碑上來說,那簡直就是給奇點招黑。
這可是奇點一億造神計劃的第一部劇,第一部就這麽不順利,難免打擊士氣,但計劃還在進行,還有好幾部作品的改編正在進行,奇點現在是不想上也得上,硬着頭皮也得跟清源杠到底。
于是,《十年書》與《天驕》還在播放時,奇點的第二部改編劇也開始了首播,不過這次不是在電視上播出,而是僅僅網絡播放。
選擇網播當然不是因為網播比在電視上播出好,有可能的話,誰不想把片賣給電視臺?但奇點和薄氏的投資都有限,沒法把選中的那幾十部作品全部像《天驕》一樣投資,因此只能兩條路線并行——一是重點打造精品上星劇,如《天驕》;二是用比較少的投入拍一些題材難以上星的劇,這樣的劇自然只能選擇網絡播出。
可是,投入少,某種程度上也意味着劇的質量差。
而原本寄予厚望的《天驕》都遭遇滑鐵盧了,質量更差的網播劇難道能扳回一城麽?
如果原本還有可能,在寂寞小蠶豆在清源開的新文也拍成了電視劇,而這個劇也将進行網播的消息傳出後,也變成了徹底不可能。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寂寞小蠶豆的號召力十分強大,如果可以的話包小包是想讓他的這部改編劇也上星播放的,但他文中涉及一些敏感題材,因此只能選擇審查不那麽嚴格的網播,如此一來,就跟奇點的網播劇對上了。
寂寞小蠶豆本身在網上就有很強的號召力,新文也是大紅文,比《十年書》的網絡數據強了好幾倍,再加上給力的宣傳造勢,到真正開播的那天,網絡播放量給了除奇點之外所有人一個驚喜。
單集網播量創紀錄,相關話題熱度居高不下,除了沒有上星播放,新劇的熱度跟《十年書》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與此同時,奇點的網播劇呢?
如果說《天驕》是六毛特效三流劇情,這個網播劇就只能是三毛特效十八流劇情→_→
、
某觀衆吐槽:原本我覺得《天驕》挺爛的,看了這劇後,我深刻地意識到,奇點是非常明智的,上星跟網播是有差距的,跟這劇一比,《天驕》簡直是良心了好麽?!?
☆、第 117 章
? 奇點的一億造神計劃一共選定了五十餘部作品,但是因為資金的緣故,這五十餘部作品并非都能改編成影視劇。薄氏雖然大手筆投資奇點改編劇,但也沒大手筆到一下子投拍五十步劇的地步,尤其這五十部劇還多是特效超多(潛臺詞:超燒錢)的玄幻長篇。
因此,改編的大頭還是游戲,這部分由游戲起家的疼迅負責。但是由于包子工作室推出的新引擎強勢崛起,游戲市場被那些被授權使用新引擎的游戲搶去一大半,疼迅因此損失不小,本想借着奇點的一億造神計劃再捧出幾個大熱IP,然後借着這股東風再改編游戲,進而狠賺一筆——結果?
《天驕》雖然成功改編并在番茄臺播出,但人氣實在低地可憐,已經研發好的《天驕》同名手游頁游,原準備配合着電視劇熱播強勢登陸,誰知面臨的卻是《十年書》大熱,《天驕》冷到姥姥家的悲慘局面。這還不算,原本只做大型網游的包子工作室不知怎麽腦子一抽,這次居然也做起了手游和頁游!
《十年書》手游頁游很快出爐,那精致的畫面,那超高的智能,那流暢的操作……媽蛋你确定不是用做《破滅》的引擎做了手游和頁游?!殺雞用個宰牛刀,簡直……欺負人啊媽蛋QAQ!
可是,這還不是終結。
手游和頁游的畫面、系統等方面都比大型網游簡單許多,因此制作難度降低,制作周期也大大縮短。可手游頁游也具有大型點卡式網游不具備的優勢,因此做好了也是個大市場,可以說是愛撈快錢的游戲商家最愛。
但是,以前包子工作室只拿出了個游戲新引擎,《破滅》的具體制作還是跟華美游戲部合作的,之後就只是将引擎出租給符合條件的游戲廠家,然後就沒怎麽涉足過游戲産業。
但是,《十年書》手游和頁游的成功就好像激活了包子工作室在這方面的興趣一樣,《十年書》之後,包子出品的各種各樣的手游頁游小游戲簡直層出不窮啊麻痹!
基本都是根據清源文改編而來的啊!質量一如既往地良心,吊打疼迅的各種山寨游戲毫無壓力啊!
這還不算完。
在推出一系列小游戲後,包子工作室赫然又建立了新網站和新的即時通訊工具!
這個網站內容以包子工作室推出的游戲為主,但卻與清源連接,名字就叫做清源游戲吧,可以說是清源文學城的子版塊,而這個子版塊又跟包子新推出的即時通訊工具是打通的→_→
這下疼迅真是又疼又遜了……
疼迅靠QQ起家,但游戲也是其産業構成的重要版塊,雖然疼迅自主創新力幾乎為零,但因為深谙“借鑒”、“模仿”等不要臉招數,所以俨然已經成為游戲界龍頭,其游戲産業除了大型網游代理外,更繁複多樣的,卻是其或“模仿”或“借鑒”或“收購”來的各種頁游、小游戲、手游等,這些游戲構成了疼迅龐大的游戲庫,為疼迅積累了不少資本。
但現在,包子這出新游戲的速度,還有那人氣日漸爆棚的清源游戲吧,以及那類似QQ卻比QQ功能更豐富、更好玩的新式通訊……媽蛋這搶生意搶地簡直太兇殘!
據說最近疼迅高層開會很頻繁→_→
于是,在這種情形下,疼迅與薄氏合作的《天驕》手游和頁游,不出預料的沒賺着什麽錢……
而且看這局面,《天驕》之後那些改編劇的手游和頁游,估計也是撈不着什麽好。
因為《破滅》的緣故,大衆普遍認為游戲是包子工作室的強項,所以即使疼迅恨地牙癢癢,也只能蛋疼地接受這一事實。
不過,改編手游和頁游不能指望掙錢了,還有改編電視劇啊!
雖然《天驕》和第一部網播劇都撲街了,但一億造神計劃裏可是有十餘部改編劇呢,前兩部撲不代表部部撲吧?疼迅和薄氏堅信——十部裏頭總會有幾部不撲噠!
前兩部劇撲地那麽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跟清源的改編劇撞檔期,正面硬碰硬地對上,所以才撲地那麽慘烈,但經過了兩次慘痛的失敗經歷,現在高層們也都想通了:鬥氣什麽的先挪後,現在重要的是回本兒,以及掙錢!
所以,之後的劇通通避開清源劇的檔期,堅決不跟清源劇正面碰上!
就算被說慫也不管了——被說幾句算個毛,跟面子相比,還是裏子重要啊媽蛋/(ㄒoㄒ)/~~
可是,主意打地好,奈何清源不配合→_→
之前是奇點劇硬要跟清源劇同檔期同時段打擂臺,現在則是風水輪流轉,清源緊跟奇點步伐。奇點劇什麽時候播,清源劇就什麽時候播,而且還基本都是同題材。
總之一句話——堅決不給奇點認慫的機會!
從《十年書》與《天驕》的較量開始,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直到雙方的第五部改編劇即将再度同時播出時,奇點這方從頭到尾都沒有成功扳回一局,在清源改編劇的光芒下,奇點的四部改編劇簡直就成了襯托珍珠光彩的魚眼珠子。
用一些毒舌網友的話就是——奇點劇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提醒我們要好好珍惜清源劇╮(╯▽╰)╭
至此,奇點的一億造神計劃可以說基本失敗。
雖然這個計劃最初只是奇點搞出的噱頭,實際投資遠遠沒有一億那麽多,但是,在薄氏插進來一腳後,這個計劃就完全變了味道。
加大投資,加大宣傳,無論是奇點還是薄履冰,都對這個計劃信心滿滿。
奇點想的是借此讓奇點重回網文界龍頭地位,薄履冰想的則是借此徹底打垮包小包,當然,順便也為薄氏賺些錢。
可是,現在這個投資不小的項目行至中途,錢都已經投下去,收益卻沒見着多少,奇點高層們固然沮喪,薄履冰卻更是心急如焚。
雖然身為薄氏繼承人,但薄氏卻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這個投資奇點的項目是他親自提議并一手促成,若是最終回報好,自然便是他的功勞,可若是回報率一般般,又或者虧本,那麽,“決策失誤”、“能力不足”等帽子必定就要往他頭上扣。
而現在的情況就是:除了前面兩部劇,之後清源就死咬着奇點,非要硬碰硬,偏偏奇點次次都碰不過人家,直接導致目前已經播出的五部劇沒一個掙錢的。
目前看來,這個項目掙錢的可能性很小,不虧本都算不錯了。
薄履冰知道,現在薄氏內部不知有多少人背後非議嘲諷他,眼巴巴地就等着拉他下馬。
原本他是不懼這些人的。但經過豔照一事,他在家族中的威信急劇下滑。出國躲了一年多,好不容易等事件平息了些又回國,現在正是應該做出點兒成績好穩定地位的時候,可偏偏回國後主持的第一個大項目就出師不利,所以現在的他不得不懼。
但是,懼也沒辦法,他能堵住一個人的嘴,卻堵不住所有人的嘴。
所以,現在薄履冰很惶恐。
他期待着剩下的幾部劇能争氣,好歹紅個一兩部,讓整個項目不至于太虧。但這種只能寄托于希望的事,實在是太煎熬。而從之前的五部劇來看,這種希望也很渺茫。
要是……沒有清源就好了。
或者說,沒有包小包就好了……
從認識包小包後,他好像就一直在走黴運,如果當初沒有認識她,如果現在的包子工作室和清源沒有了領頭人……沒有了清源劇的對比,說不定奇點劇就能紅了呢?沒有了包小包,說不定他的黴運就到頭了呢……
薄履冰覺得,之前的手段或許還是太溫和了。?
☆、第 118 章
? 以前包小包非常宅,除了必須的采購外基本不出門,但現在有了包子工作室和清源,手下也多了不少員工,哪怕鄭直這個負責人很能幹,她也不好直接做甩手掌櫃,因此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去包子和清源所在的辦公樓看看。
當初為了方便自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