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試探

祥妃這句話一出,四周不明真相的無關群衆們又開始瞎猜了——祥妃給林小媛招麻煩,這是拒絕了林小媛的巴結嗎?應該是的吧,人家祥妃才瞧不上你一個出身低微的小媛呢……

祥妃回敬林媛那一句,雖然高明,自個兒心裏卻是發苦的。其實若是可以,她真想随便找個理由把林媛拖出去上杖刑,打死了了事,那些采女良人不都是這麽解決的麽?宮裏規矩,五品以下的嫔妃不是正經妾室,自己身為妃位是有權責罰的,雖然亂棍打死什麽的超出了“責罰”的尺度,可皇上也不會很怪罪自己。

但祥妃清楚地察覺到,皇帝對待林媛是不一般的——帝王沒有情愛,但在皇上心裏,林媛不同于葉良人、嘉貴人一衆。

因着這一點,她就不肯在明面上動手。她和柔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她絕不做讓皇帝不高興的事。

早知道林媛有本事唬住皇帝,她就應該在那女人得寵之前除掉她!可那時候林氏何等不起眼啊……

祥妃雖恨林媛膽敢和自己叫板,但她除了逞口舌之快也做不得別的了,況且人家是送了禮物來,伸手不打笑臉人。她命宮女将暖玉收着,淡淡笑道:“還是多謝林小媛。本宮胎像穩健,身子也好得很,小媛盡可放心。”

林媛面上尤帶着尴尬,心裏卻一笑:祥妃的個性和自己真有幾分相似呢,逞強是麽?胎像是否穩健,也只有你自己清楚了。

她低頭與祥妃道:“嫔妾不敢承娘娘的誇贊。嫔妾奉上暖玉,正是聽聞女人在孕中容易多思,不利于生産。”說罷又行一禮,微笑道:“嫔妾在此祝願娘娘能夠平安,平日裏切莫勞神費力,以免傷身。”

上官璃聽着就變了臉色,随即又飛快地掩飾住。

鳳座之上的皇後輕輕笑了一聲,插言道:“本宮覺着林小媛說的極是。祥妃懷的是我們大秦皇室的血脈,金貴着呢,可萬萬要謹慎小心吶。”

祥妃心內暗暗咬牙,一個林氏竟然那麽難纏,膽子又大,當面喻指自己懷着孕還去設計害人純屬“孕中多思”。皇後又喜歡渾水摸魚,雖然不了解內情卻還能推波助瀾!

其實皇後的話已經算客氣了,端午節,不好起争執的。

祥妃心裏再惱恨,一張豔麗的容顏上依舊帶着笑意,向皇後道:“皇後娘娘教誨得是,臣妾一定會加倍小心,定會保得皇嗣周全。”

皇後只是點頭,不再說話。

林媛雖低着頭,目光卻是悄無聲地定在祥妃臉上,将她半是惱恨半是忌憚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林媛稍一尋思,心裏便慢慢輕松起來。

上輩子雖日日過得驚心動魄,但那都是為了錢、為了權,還沒有人想要拿別人的性命,那天晚上的死裏逃生把林媛吓了個半死。不過事後想一想,這事兒也沒有多可怕——她的對手祥妃再怎樣強大,也不過是個懷了孕的女人。

Advertisement

自己對祥妃說的那些話,帶着威脅,卻也是實話。祥妃對這一胎極為看重,當務之急自然是要躲避後宮衆人的暗算,出手害人純屬表外業務。若她想繼續和自己杠下去,就得掂量掂量能不能一心二用。若最後除掉了自己卻因疏忽被人害了皇嗣,那簡直賠的血本無歸。

林媛今兒趁着端午節來試探她就是擔心一個可能——若祥妃并不想生下孩子,而是想利用這一胎扳倒皇後呢?史上為了構陷對手殺死親子的事不是沒有。不過看祥妃今日這幅樣子,林媛在腦子裏默默删掉了這個可能。

林媛該說的話都說完了,朝祥妃福了福身,就回位子上坐。

過了片刻,皇後吃完了一小碗粳米粥,放下筷子端起茶盞啜了一口。四周的嫔妃見皇後如此忙也都停了著。

皇後拭了拭唇角,笑道:“時候不早了,我等去長樂宮叩拜吧。”

過端午,照例要在宮裏舉辦大宴,到時候龍舟、粽子、盤古舞、戲班子等等熱鬧都少不了。方才在長信宮衆人不過是一塊兒吃了早膳,真正的熱鬧還在後頭。

按着常理,過節是要在長信宮過,一天都要耗在這裏;但如今太後健在,皇後就不是宮裏最尊貴的女人,節慶時的重頭戲便都要搬到長樂宮那邊。

衆人紛紛起身,浩浩蕩蕩地随皇後往長樂宮去。

一路上祥妃的臉色都有幾分不好。早知道林媛這塊骨頭這麽難啃,她寧願不去動手。那天晚上她下了殺令,就是篤定了林媛不可能活着回來,可計策失敗,自己有孕束手束腳,想再次動手就得等孩子生了……想要人命就要一擊即中,否則人家緩過勁來殺的就是你!

皇後和柔妃兩個都對自己的身孕虎視眈眈,現在多出一個死敵林媛,天知道她又會做出什麽事!祥妃第一次感覺事情超出自己的掌控了。

祥妃垂頭掩飾面上的陰郁,一旁跟着的馮莊姬小聲進言道:“嫔妾覺着林小媛也有攀附之意呀,該是她畏懼了娘娘,咱們不如就……”

祥妃聽了這話簡直想一巴掌抽到馮氏臉上,無奈這裏人群擁擠,她不能失了儀态。她前些日子剛被那謹嫔氣得半死,今日又被馮氏氣死,這端午節真是過得堵心!謹嫔辦事不力傷了腳,祥妃無奈捧了個馮莊姬出來,可這馮氏真真是個沒腦子,連林媛的虛情假意都看不出來!天啊,天啊,麟趾宮都養了一群廢物……

馮莊姬看祥妃兩眼冒着兇光,身子一抖,立刻閉緊嘴巴不敢說話了。

祥妃繃着臉低頭走路,一大票人安安分分地走着,倒不曾發現她的不對勁。

一會子就到了長樂宮。太後平日不喜奢侈,又吃齋念佛,一應裝束都是素淨的。今兒趕上過節,就一整套的鳳冠鳳袍穿戴起來,端着氣派坐在大殿首座上,通身的威儀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令人覺着惶恐。

林媛随着皇後、衆妃跪地叩拜太後,口中恭恭敬敬念着“福如東海”之類的祝詞,心裏對這位老太後又添了些敬畏。平日裏常來伺候,瞧着老太太慈眉善目的,真正端起鳳駕的款兒來那真是氣度非凡,不同常人。

太後笑看着底下的一群年輕女子,這些都是她的媳婦,整整齊齊地跪滿了大殿。可轉念一想,這麽多媳婦竟只給她添了一子三女,太後不禁又添郁結。瞧那六歲的大皇子和三個帝姬站在自己手邊上,四個孩子裏只一個男丁,孤零零的看着都可憐。

衆妃念完了壽詞,外頭的鑼鼓已經響起來了。皇後與太後笑說:“往年都從梨園招戲子,唱來唱去都是那麽幾篇曲子,母後也悶得緊。媳婦知道母後愛徽調,特意從宮外請了名噪京城的和春班子,還請母後慧眼辨一辨,看看他們唱的如何。”

皇太後點頭笑笑,道:“皇後有心了。”又與衆人道:“今日吐蕃使臣趁着節慶來大秦朝拜,皇上在前朝設宴,就不來後宮了。咱們都是女人家,一同熱鬧,不用拘着禮。”

中原人愛面子,使臣一來就喜好大擺筵席炫耀國力,拓跋弘幹脆照着除夕大宴的規格在朝堂上設了國宴,和臣子、使臣們一塊兒過端午,後宮這邊就交給皇後和太後了。

嫔妃們知道了這事,面上都微微黯淡下去,要知道很多女人一年都見不到皇帝一面,眼巴巴地盼着過節宮裏辦大宴,自己也有資格出席。可誰承想今日皇帝竟不來後宮了!

衆人當着皇太後的面自然不敢有怨言,心裏卻都在暗罵那吐蕃使臣!

之後,一群嫔妃親親熱熱地坐下和老太後閑聊,你一言我一語,哄太後開心。戲臺子上唱的是《滿床笏》,講一個老翁七子八婿都做高官的故事,既喜氣,又不落俗套。一會兒外頭雲夢池上幾條燈紅挂彩的大龍舟緩緩近前,上頭敲鑼打鼓地喧鬧。太後看戲看在興頭上,瞧嫔妃們都在往窗外看,便揮手笑道:“哀家都說了,不拘禮。今年的龍舟比去年裝點得還鮮亮,誰想出去瞧新鮮就出去瞧,哀家不攔着。”

這話說得輕松,年輕的女孩子們都面露喜色,一個個向太後行了禮出去瞧龍舟了。剩下的人要麽是想陪太後的,要麽是喜歡看戲的,總之一群人都玩得挺開心。

只有林媛一個垂頭坐在小杌子上,身子縮在恬小儀的後頭,呵欠連天。蒼天啊,就不能來點好玩的麽?神馬的看戲、看龍舟、分粽子,無聊到一定境界了啊。前頭祥妃和趙淑媛兩個還在向太後推銷鬥蝈蝈的游戲,講得眉飛色舞,太後娘娘竟也聽得津津有味。在林媛看來這種老套的玩意簡直要催眠。

眼看着祥妃拿出一個小瓷盅要和太後來兩手,林媛默默地閉上了眼睛。唉,祥妃這種人啊,真是沒有一點好的品質,上個月為了有孕的事送給太後一支價值連城的瑪瑙釵,回去後肯定肉疼地要死,這會兒抓住機會怎能不狠狠撈回來一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