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避暑

拓跋弘并不怕熱,只是皇室裏不少宗親、女眷們都身嬌肉貴地,即使日日供着冰塊也難消盛夏酷暑,宮裏宮外離京避暑的呼聲越來越高。拓跋弘和皇後私下裏商量後,決定和去年一樣往骊山避暑。

上頭這一聲吩咐下去,六局、禮部、工部等皆忙亂起來,沿途四處也紛紛開始部署,預備着迎聖駕。後宮這裏,皇帝和皇後商量着拟随行的冊子,嫔妃們也都有些不安。若自己沒有被選上随駕就是三個月不見皇帝,等聖駕回來之後皇上哪兒還記得自己?可此事只看皇上的意思,又不好強求的。

太後因年邁體虛不宜舟車勞頓,遂留在京都。皇後、祥妃、柔妃等人自然要随皇帝同往,其餘的嫔妃中能得了恩典伴駕的都是素日有寵的人,除了風頭正盛的楚氏姐妹,另有趙淑媛、懋嫔、白良娣幾個,林媛也有幸這些寵妃之列。謹嫔本也是有寵的,可惜她的腳傷未愈,就白白地失了出行的機會了。

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就是文嫔了。雖然因着楚華裳的緣故她失掉了才女的名頭,也失了寵愛,但賢良淑德的皇後娘娘還是将她的名字添進了冊子——畢竟她服侍皇帝多年,有苦勞了。可她最終以要服侍太後為由拒絕了随行。

拓跋弘聽了之後沒有氣她不知好歹,也沒有誇贊她的孝心,只淡淡地說了一句:“準了。”

文嫔的舉動讓林媛徹底見識到了什麽叫清高。“清高”這東西,和一般的驕傲、自尊可不一樣。

可她又不得不說,能清高得起來也是本事啊。若她處在文嫔這麽一個尴尬的位置上——父親是個無實權的翰林,自己除了才華外一無所長,偏偏這才華還被一個出身、容貌、年紀都優于自己的女人超越了。這時候自己該怎麽辦呢?

雖然從前有過寵愛,可一沒留下半點骨血,二不曾在皇上心裏留下一絲的痕跡,現在失寵的局面豈不是一個死局。拓跋弘當真是個涼薄的帝王啊,他要帶着嫔妃們去行宮避暑的時候,自己的名字甚至不是被他親手寫進去的,而是被皇後作了個人情。

人家恬良娣還有家族和姐姐的後臺,硬碰硬顯然不是對手。若從其他方面下手,學舞學琴甚至學那什麽房中之術,又和自己以往的形象差距太大,在皇帝眼裏一個善變的女人可不讨好。

那麽又能怎麽辦呢?總不能坐以待斃。

文嫔此時的舉動在林媛看來,和自暴自棄是沾不上邊的,倒是有點獨辟蹊徑的感覺。

雖然林媛不清楚她下一步想要做什麽,但她記得那女子在長樂宮裏壓抑的怒火,那不會是個無聲無息認命的人。

林媛特意在臨行前去和她告了別,那時候文嫔已經搬到了長樂宮旁側的一間名喚碧霄殿的宮室,方便服侍太後。碧霄殿這個名字就透着仙氣,地方更是處處素淡,而站在大殿中的文嫔只着一身月白色的浣花錦羅裙,發髻上用青色的絲帶高高束起,并沒有用簪子。她不歡迎林媛的到來,甚至可以說是不客氣:“好奇怪,你我并無交集,你為什麽要來看我呢?你知道我失寵了,你在我身上已經撈不到好處了。”

林媛淡淡地笑:“娘娘,嫔妾沒有想要撈好處的意思。嫔妾只是想來看看您。”她心裏想,這女人說話一點都不好聽。難道這就是文人墨客的清高?難怪文嫔的人緣一貫不怎麽好,也難怪她沒有辦法用獻媚的方式向皇帝博寵。

“那麽就謝謝你來看我。”文嫔說着端了茶,送客。

林媛很快離去了。她告訴自己一定要記住這個時候的文嫔,記住她曾經為了什麽得寵今天又為了什麽失寵,記住這後宮裏皇帝的寵愛有多麽涼薄多麽抓不住。文嫔今日的落魄源于她從前的掉以輕心,她以為憑着才學一樣本事就能立于不敗之地,可她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當出現一個更加博學的女子來替代她時,她在君王心中就全無價值了。而除了才學之外她還會什麽別的博寵的法子嗎?不,她什麽都沒學會,所以她只能失寵。

Advertisement

林媛把這個女子的落魄刻在了腦子裏。她想要提醒自己前方的路有多麽難走,提醒自己皇帝是個絲毫不念舊情、不值得依仗的人,提醒自己永遠不要掉以輕心。

當然了,等三個月後從行宮回來,林媛一定要再看看這個有趣的女人,看看她是否真的能複起。

出宮避暑的行程已經安排妥當。在六月初五這一日,皇室親貴、世族百官們随着龍駕一同出發,浩浩蕩蕩地往骊山行宮而去。

而就在臨行前的一天,皇帝還特意去了華陽宮探望韋昭儀。林媛從來沒見過韋昭儀,她覺得這位娘娘挺神秘,就憑着皇帝時不時去探望一二,就知她絕不是無足輕重的人。

拓跋弘不是多麽好女色的人,去一趟行宮興師動衆,若再帶着幾十名妾室伴駕,耗費人力物力不說,在臣子和百姓們的眼裏也不好看。因此,能随侍去行宮的嫔妃并不多,算算也就十數個。大半的人都要留在宮裏過着既炎熱又沒BOSS可刷的苦悶日子。

龍駕一路向北行去,所見風光與京城中大不相同。郊外不會有什麽珍稀名貴的花草,只是因大秦崇尚明黃、朱紅的顏色,從京城往行宮沿途的土地上都種着楓葉林和黃金槐,算是皇家的威儀象征了。

宮裏的嫔妃們已經許久沒有出宮了,對宮外清新的景致有一種熱烈的渴求感。很多人趁着道路旁沒有外人,伸手将轎簾撩起來向外張望,只見一路上豔麗的紅黃兩色交織,間或有漫山遍野盛開的杜鵑、鳳仙和一些說不上名的野花,這樣叢林茂密、遠山朦胧的景致,竟是比宮中的上林苑更令人流連。

因着位份不高,林媛不能獨享一乘馬車,只能和恬良娣同坐。在皇帝面前,皇後是很會做人的,宮裏人都知道林媛和白氏、葉氏兩個都不合,皇後就挑了恬良娣來和她一塊兒。這種專門為遠行準備的馬車不同尋常,裏頭很寬敞,兩個人躺下來睡覺都不會擠,裏頭還塞滿了錦被枕頭讓人坐得柔軟,既不容易暈車又不會累着。林媛表示這簡直是古代版的房車,高端大氣上檔次,且只有皇室能享用。別的王府、官宦女眷們根本沒有這待遇,一個個苦逼地坐在硬板子馬車裏,每每到了歇腳的底都叫苦連天地出來休息。

按着京都到骊山的距離,車轎要從大清早一直走到黃昏。林媛在豪華馬車上感覺很舒坦,旁邊的恬良娣又是和氣性子,兩個人保持着疏離的客氣,一路上都處得挺好。

林媛慢慢知道了楚家的女兒為什麽會被皇帝扶持。楚華歆與楚華裳兩個,是真正的高門貴女,大家閨秀。楚華歆身上更多的是驕傲和貴氣,楚華裳給她的感覺就是從容,和她坐在同一輛馬車上親密地相處下來,林媛看着她舉手投足之間的利落與大方就覺得欣賞。

這種貴女的氣度,和白秀薇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大戶人家家規嚴,教出來的女兒就是楚華歆姐妹;有的家裏有權有勢,富貴鄉裏偏還要一味地嬌寵女兒,寵出來的就是白秀薇這樣的。

想想也是,只有楚家姐妹這樣的人,這樣高貴的出身和不俗的氣度,才有本事分祥妃的寵。

到了第二次歇息的時候,從前頭過來一個小內監,停在林媛她們的車轎前頭躬身道:“請兩位小主安,皇上傳召恬良娣,請良娣小主随着奴才過去吧。”

恬良娣楚華裳面上的喜色一閃而過,随即低頭掩飾住,對林媛道:“不巧了,我要失陪了。”

得,人家又要去伴駕了。楚家姐妹隆寵的勢頭不衰啊!

林媛淡笑着與楚華裳告別:“良娣小主慢走。”

此時卻突地有人道:“從前可看不出來林氏有這麽好的性子!宣恬良娣伴駕的聖谕遞到了眼前,你竟也忍得下。”

聽這聲音就知道這人是白秀薇。林媛回過頭來朝着她淺淺一笑,難得地和氣道:“修身養性正是女子應該做的事。您說嫔妾好性子,嫔妾雖不知道您為什麽如此誇獎,不過還是先謝過了。”

白秀薇着了一身胭脂色的刻絲墜米珠宮裝,亭亭地立在車輪前一塊青石板上,面上滿是嘲諷。她擡手攏一攏發髻,道:“林小媛一貫伶牙俐齒,想來心思也是狡猾,怎能不明白本妃的意思呢?”說着掩袖嗤鼻而去。

林媛早就懶得和白秀薇計較了,被罵又不會少塊肉。

大隊人馬走走停停,在黃昏的時候準點到了行宮。

同類推薦